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上每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一个民族它的发展变迁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它的行为又会对环境的变迁产生作用。本文以云南文山市广南县壮族聚居的坝美等村寨为例,探讨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开发 社会发展 生态旅游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人类还在原始时期就学会利用自然环境来获取所需的的食物,器具,而环境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也起到很大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因为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文化和经济都与中原腹地的汉族相差颇大。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央对西南各省的大力扶持,该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以文山广南县坝美等壮族村寨为例简要阐述一下旅游开发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坝美等村寨现状和发展
(一)坝美等村寨的现状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在云南省内的约有九万之多,而大约八万多人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该地在政策扶持下,人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坝美村位于云南文山市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难与外界交往,坝美村长时期与外世隔绝,处于半封闭状态。
笔者于2013年9月下旬大致走访了坝美村,该村在1999年得到了开发,但实际发展的很慢,直到2009年才通上电,2010年才开始修路。修路限于与其相连的汤那村,法利等村寨。虽然也有与外界相通的山路,但崎岖路远不说,还耗时费力。所以直到现在村民进出村子还是划船从溶洞进出,加之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参观旅游,所以划船进出也就成了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以下是坝美的一些简单的数据和信息:
(1)教育方面:坝美、法利、汤那、出入洞村寨只有到小学三年级,再继续上高小、初中就必须到镇上,高中则是到广南县城。据了解村子考取大学的人数不多,大多都是脱盲程度。近年有几个考上大学的,都是女生。大部分青年都是选择外出打工。
(2)农业方面:坝美和其他村寨一样都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是村民自己吃,不进行买卖。也有种植一些苞谷,作为辅助粮食。也有一些经济作物,坝美村民还种植一种不知名的茶叶,没有名字直接叫茶叶,留一小部分自己喝,其他也会进行贩卖。而汤那村的经济作物是甘蔗,主要是进行贩卖。
(3)婚姻习俗方面:坝美村民的日常生活已与其他村寨的村民无异,村子的适龄男女一般都是在本村寨或与其他村寨互通婚姻,但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坝美等村的男女也有很多外出务工,与外地人通婚的也很多。
(4)旅游方面: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广泛宣传,坝美现在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旅游。其旅游旺季是早春二月,此时也是农闲时期,村民主要的精力就是接待游客。笔者九月去时,正值苞谷成熟,村民主要是摘苞谷,游客也较少。可见坝美目前也不是全盘的商业化。旅游算是其村民经济收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二、坝美等村寨的发展
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旅游开发给该村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与坝美村前后相连的法利、汤那、出入洞等村寨也都跟着发展旅游产业。几个村子达成了供应链式的旅游产业链,各自分管自己的区域。如进入坝美村前的一段陆路主要是法利村的人民以马车代步载游人到达溶洞口,再转接船只进入坝美。在坝美村内主要是住宿和饮食,在沿途转接船只和马车,这部分就主要是汤那和出入洞的村民进行运营。坝美村内只有大约160多户,六七百人口,有村长和副村长两名干部,没有什么重要的职能,只是在有特殊事宜时才行使职能。而汤那村有约200户,一千左右人口。有四个大队,每个大队有一个干部,共四个干部。这些干部可以对该辖区开发的溶洞进行维护,获取一定收入。
在旅游制度方面,坝美与其村寨有所不同。在法利买了门票后,进入坝美后都是单程的,要想在坝美留宿。返回时必须自己付费,不论马车还是坐船一次都是六元。坝美的村民在每次在载客后都是在固定的人员那里签名记录,然后依次为凭据作为收人凭证。而汤那和法利则可以自行收取这部分费用。
三、坝美等村寨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旅游的发展,坝美的经济呈现多元化。笔者九月去时已不见其传统的吊脚楼,全是青砖白瓦的水泥房。照此开发速度,坝美等村寨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以及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扰下,坝美当地的居民的价值观念有可能逐渐退化,原有的质朴、勤劳、坦率以及诚信价值等观念,在经济发展和交易买卖的过程中,也很可能被修改和重构。
第二,民族文化和习俗商品化。在坝美壮族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习俗中,有很多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为了吸引游客,这些原本质朴的东西有可能经过人为的商业包装后,呈现给游人。这会导致当地原有的民风民俗以及文化内涵消失和商业化。
所以要应对上述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优势的自然环境,对山地的自然环境要格外的重视,维持山地居民文化生态多样性,同时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也要给与一定的保护。在经济和旅游开发的同时,把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互相促进、互为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坝美等村寨的发展前景
坝美等村寨是以其原生态的民族村寨作为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动力,所以要想持续有利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充分保护民族村寨的生命力。在尊重和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促进原始生态村寨的良性发展,建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民族村寨。
参考文献:
[1]梁雨华,人类文明与自然地理环境刍议[J],文史杂志,2003(3)
[2]卢晓莉、张家强、王恒桓,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与协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3]方素梅,近代壮族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关键词】:旅游开发 社会发展 生态旅游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人类还在原始时期就学会利用自然环境来获取所需的的食物,器具,而环境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也起到很大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因为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文化和经济都与中原腹地的汉族相差颇大。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央对西南各省的大力扶持,该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以文山广南县坝美等壮族村寨为例简要阐述一下旅游开发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坝美等村寨现状和发展
(一)坝美等村寨的现状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在云南省内的约有九万之多,而大约八万多人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该地在政策扶持下,人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坝美村位于云南文山市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难与外界交往,坝美村长时期与外世隔绝,处于半封闭状态。
笔者于2013年9月下旬大致走访了坝美村,该村在1999年得到了开发,但实际发展的很慢,直到2009年才通上电,2010年才开始修路。修路限于与其相连的汤那村,法利等村寨。虽然也有与外界相通的山路,但崎岖路远不说,还耗时费力。所以直到现在村民进出村子还是划船从溶洞进出,加之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参观旅游,所以划船进出也就成了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以下是坝美的一些简单的数据和信息:
(1)教育方面:坝美、法利、汤那、出入洞村寨只有到小学三年级,再继续上高小、初中就必须到镇上,高中则是到广南县城。据了解村子考取大学的人数不多,大多都是脱盲程度。近年有几个考上大学的,都是女生。大部分青年都是选择外出打工。
(2)农业方面:坝美和其他村寨一样都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是村民自己吃,不进行买卖。也有种植一些苞谷,作为辅助粮食。也有一些经济作物,坝美村民还种植一种不知名的茶叶,没有名字直接叫茶叶,留一小部分自己喝,其他也会进行贩卖。而汤那村的经济作物是甘蔗,主要是进行贩卖。
(3)婚姻习俗方面:坝美村民的日常生活已与其他村寨的村民无异,村子的适龄男女一般都是在本村寨或与其他村寨互通婚姻,但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坝美等村的男女也有很多外出务工,与外地人通婚的也很多。
(4)旅游方面: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广泛宣传,坝美现在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旅游。其旅游旺季是早春二月,此时也是农闲时期,村民主要的精力就是接待游客。笔者九月去时,正值苞谷成熟,村民主要是摘苞谷,游客也较少。可见坝美目前也不是全盘的商业化。旅游算是其村民经济收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二、坝美等村寨的发展
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旅游开发给该村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与坝美村前后相连的法利、汤那、出入洞等村寨也都跟着发展旅游产业。几个村子达成了供应链式的旅游产业链,各自分管自己的区域。如进入坝美村前的一段陆路主要是法利村的人民以马车代步载游人到达溶洞口,再转接船只进入坝美。在坝美村内主要是住宿和饮食,在沿途转接船只和马车,这部分就主要是汤那和出入洞的村民进行运营。坝美村内只有大约160多户,六七百人口,有村长和副村长两名干部,没有什么重要的职能,只是在有特殊事宜时才行使职能。而汤那村有约200户,一千左右人口。有四个大队,每个大队有一个干部,共四个干部。这些干部可以对该辖区开发的溶洞进行维护,获取一定收入。
在旅游制度方面,坝美与其村寨有所不同。在法利买了门票后,进入坝美后都是单程的,要想在坝美留宿。返回时必须自己付费,不论马车还是坐船一次都是六元。坝美的村民在每次在载客后都是在固定的人员那里签名记录,然后依次为凭据作为收人凭证。而汤那和法利则可以自行收取这部分费用。
三、坝美等村寨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旅游的发展,坝美的经济呈现多元化。笔者九月去时已不见其传统的吊脚楼,全是青砖白瓦的水泥房。照此开发速度,坝美等村寨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以及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扰下,坝美当地的居民的价值观念有可能逐渐退化,原有的质朴、勤劳、坦率以及诚信价值等观念,在经济发展和交易买卖的过程中,也很可能被修改和重构。
第二,民族文化和习俗商品化。在坝美壮族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习俗中,有很多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为了吸引游客,这些原本质朴的东西有可能经过人为的商业包装后,呈现给游人。这会导致当地原有的民风民俗以及文化内涵消失和商业化。
所以要应对上述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优势的自然环境,对山地的自然环境要格外的重视,维持山地居民文化生态多样性,同时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也要给与一定的保护。在经济和旅游开发的同时,把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互相促进、互为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坝美等村寨的发展前景
坝美等村寨是以其原生态的民族村寨作为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动力,所以要想持续有利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充分保护民族村寨的生命力。在尊重和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促进原始生态村寨的良性发展,建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民族村寨。
参考文献:
[1]梁雨华,人类文明与自然地理环境刍议[J],文史杂志,2003(3)
[2]卢晓莉、张家强、王恒桓,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与协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3]方素梅,近代壮族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