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高手二线失足》之辩 高手失足谁之过?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篇
  
  观点导读:不再引进一线高手,不再相信“规范”和流程,那么,二线企业是不是只有靠模糊化,江湖化,靠老板亲力亲为、靠敢于冒险,靠家长制、靠艺术化,长期摸索前进了呢?
  2010年第4期、5期本刊分别刊登《一线高手二线失足》的上、下篇,行文酣畅淋漓,观点标新立异,极具煽动力,大呼过瘾:原来一线高手们不过如此!
  掩卷思考,又觉得有些不对劲:今后二线企业是不是就不用引进更高级别的人才了?它们是不是只有靠模糊化、江湖化,靠老板亲力亲为、靠敢于冒险,靠家长制、靠艺术化,长期摸索前进了呢?
  在原文中,作者刘新华先生把一线经理人与二线企业合作的失败,全部归结为一线经理人的过错,在快意嘲讽一线经理人之时,也否定了“规范化”、“流程”,甚至否定了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在二线企业的价值。笔者认为尤其值得商榷!
  而且,该文作者把一线经理人述成一个被“规范化、流程化”培养出来的“傻瓜、纨绔子弟、银样鑞枪头”,只会依赖外脑,对市场反应迟钝、不敢冒险。
  真是这样的吗?
  
  批判一:忽视了“规范化”背后的智慧
  
  原文认为:一线企业充斥着众多的“化”,“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一线企业的员工只是“化”里的傻瓜。笔者觉得这里抹杀了众多一线企业经理人制定“规范”的智慧,弄反了人与“规范”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傻瓜照相机”是傻瓜发明的吗?从泰罗制到目标管理,到流程管理,到SOP等等管理工具都是自然生成的吗?
  它是不断演变的,是众多管理者智慧的结晶。一线企业的众多“化”亦如此,他是众多一线企业经理制定下来的。大到可口可乐、苹果公司,他们的各种“规范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的。
  每一个经理人,都是规范和流程的制定者,即使是一个基层业务员,只要用心,也会对规范有所贡献,而不会被“规范”弄成傻瓜。那些一线企业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线企业,康师傅是吗?联想是吗?海尔是吗?他们的规范化都是傻瓜造出来的吗?是造就傻瓜的吗?那也是一代代经理人一点点总结出来的,你能说这些经理人都是只知适应、不知创新的人吗?
  
  批判二:神话了中小企业的“草根文化”
  
  反过来看,二线企业真的像原文描述的那样“轻灵飘逸、出神入化”吗?
  由于奉行“模糊化、江湖化”导致的推诿扯皮不也比比皆是吗?
  不可否认,二线企业机制很灵活,很多指战员、特别是老板,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市场感觉很准,对下属琢磨很透,在小范围内能够做到快速高效,但这无法复制,而且变数极大,不是每次都灵。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决策要求精确,利润来得苛刻,还靠那种大而化之的管理,极难提高效率;那种粗犷的模式,极难赢利,一旦失足,就可能伤筋动骨。
  二线企业崇尚精英文化、老板文化、家长管理,“科学性不强,艺术性极高”、“宽严相济、轻裘缓带”,但凭经验、拍脑袋、靠感觉,这种文化或管理模式在初级阶段值得称道,而在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就很难推行了。
  老板说了都鼓掌,小兵说了没人听;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骂娘,做对了都有功,做错了没人吱声;踢皮球、使绊子,扯皮、指责,不都是这些企业的现象吗?因为不规范,有多少工作在蠕动?有多少人在和稀泥?又有多少市场机会不断溜走?
  二线企业员工最为得意也最不服输的是:我们的能力不比一线企业人员差!这也是原文观点获得支持的原因之一。那么请问,在市场上和你们作战的不是一线企业员工吗?你们业绩超过他了吗?
  你也许会说:“他们是大企业,我们是小企业。”那么,小企业的单打独斗是能力,大企业的集团军作战不是能力吗?
  你也许会说:“他们资源多,有钱。”那么,驾驭资源、驾驭资金不需要能力吗?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自命不凡,看不到差距,什么时候才能步入一线企业的行列呢?
  也许一线高手来到二线企业,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出合适的发展策略,没能在短期内提高效益。但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授权充分吗?威信树立吗?配置达到吗?给予的时间充分吗?
  老板请来了一线的高手,其实是代表企业与这位职业经理人台作。可能老板准备好了,但各级干部都准备好了吗?整个系统准备好了吗?最后无论老板炒了经理人,还是经理人炒了老板,只能说是合作失败,不能说经理人或老板不好,更不能否定一线企业培养人才的能力。而纵使合作失败,对双方的进步也是有推动作用的。
  
  批判三:贬低一线高手借助外力,拾高小农做法
  
  原文还说,一线高手只会借助外脑,长期以后自己退化成“没脑子”了,是只花钱不办事的败家子。
  一线企业是因为业务量庞大,才寻找合作伙伴、把一些工作外包的,而不是因为有钱、有资源就找外脑;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标准,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一种资源整合,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让更专业的人或机构来做,并不是说自己没创意或没能力,否则怎样审查,怎样发标呢?
  文中由此还提出,二线企业的内部组织短小精悍,老板“通才”,往往亲力亲为,
  “某老板拍摄广告片居然合不得请广告公司做策划,老板既当编剧、又当导演。”殊不知,这位老板制作的广告片效果如何呢?这个老板有没有想过:请一个专业公司设计广告带来的效益,与他自编自导广告省的钱哪个更划算呢?
  其实,很多二线企业的老板,总有一个简单而美好的想法:请个一线高手来,业绩自然就上去了!他并没有去想业绩上升靠什么,不花钱行吗?不整顿行吗?要知道,职业经理人是人不是神,现代企业竞争是团队的竞争、资源的竞争、模式的竞争。不动用资源、不改变原来的小农做法,怎能成大事?
  如果你高薪请来一个高手,还想让他沿袭你以前的做法,你干吗还请人呢?
  口口声声授权,还没花钱就心疼,能行吗?
  事实上,急功近利、不敢放手,是导致“花钱没办事”的主要原因。本来花10万元可以做成的事情,花3万元的时候就有人背后嘀咕、吹风,花5万元的时候老板就举手喊“停”!结果什么事都没办成,5万元打了水漂,职业经理人落得个“败家子”!
  
  批判四:被误读的“风险厌恶”和“风险追求”
  
  最后,文章说:一线高手“厌恶风险、反应迟缓、光说不炼”。“二线企业则不同,往往是逆风而动、迅速布局……”可最终效果如何呢?他反应这么快,为什么冲不到一线企业里去呢?——事实上二线企业耍点小聪明,占点小便宜,看上去反应快,但面对大的活动时,由于缺乏体系保障,无法真正做到快速反应。
  长期来看,也很难积小胜为大 胜!有的二线企业老板可能敏锐地感觉到了机会,号召大家立即行动,但是却发现:广告不能按时制作、生产还没有采购原料、物流还没有找到车辆,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
  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是“机制的快”,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快”;职业经理人所冒的险是系统分析后的有的放矢,而不是犹豫不决。
  某鞋类品牌选择了一位著名体育明星代言奥运期间的广告,赛前设计了N种方案:赢了怎样宣传?输了怎样宣传?出现意外怎样宣传……这种预案叫风险管理,而不是光说不练。
  二线企业推崇的是“干了再说,错了再改”,可市场给你修改的机会吗?
  该文最后给出结论说“一线高手要在二线企业修成正果,必须要把一线企业的一切一切都清零,从头开始!”那么如此一来,对二线企业来说,一线高手也就失去了价值。因为,二线企业请一线高手操盘的目的,就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带领企业向前跨越,努力冲进一线,而不是原地踏步。
  
  一线高手的终极出路
  金焕民
  
  深化篇
  
  观点导读:天下乌鸦一般“黑”,也许换个地方,那里的乌鸦更“黑”。众多高手折戟沉沙,真正的原因是自己还不够高。高手的终极出路,是从一线高手成为一线高人,甚至成为企业家式的高手。
  本刊先期发表的《一线高手二线失足》上、下篇,文字犀利,直奔核心问题,
  “一线高手”们读起来,肯定如坐针毡。矫枉必须过正,也许唯有如此,才能起到警世的效果。
  但有个问题需要明确:如何从一线高手成为一线高人,甚至成为企业家式的高手。
  既然你已经是一线高手,何必到二线去呢?难道二线更容易发挥“才能”,更适合建功立业?如果你非去二线,或者不得不去二线,那么,你就应该做好等而次之的心理准备。
  天下乌鸦一般“黑”,也许换个地方,那里的乌鸦更“黑”。那么多优秀的高手折戟沉沙,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乌鸦黑,而是自己还不够高。
  
  高手的三六九等
  
  所谓“高手”,无非是指那些有一定造诣、有一定专业度,或在知名企业关键位置上任职,或曾经做出过某些业绩、产生过某些影响的人。
  他们要么是高手,要么疑似高手,不能说是鱼龙混杂,却肯定是良莠不齐。
  1 看“作用”,高手分两类:
  一类是平台的搭建者,一类是平台的使用者。
  尽管都是高手,但前者是建设性人才,后者仅是关键人员——只要在团队中或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人员,都属于此类。
  在一个企业里,前者寥寥无几,后者相对较多;前者到任何企业都基本上能够控制局面,后者尽管属于精英、有过成功经历,但多数难以独撑局面。
  二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专业度,而在于对全局工作的思考力和把控能力,说到底,就是要能统一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引导企业持续发展。
  德鲁克说,对高管来说,经历十分重要。许多在高管位置上待过的人就会自负地认为,给我一个支点,我也能将地球撬起来,而事实却未必如此。眼高手低者甚众。
  2 看“出身”,高手分两类:
  一类是造就时势的高手,一类是时势造就的高手。
  很明显,能造就时势者,适应性更强;而时势造就的高手,则很容易“时过境迁”。
  别说高手个人命运了,就是高手所在的企业,也是相同道理——众多中国企业像螃蟹般一红就死、各领风骚三五年,此类情况随处可见。
  3 看“判断依据”,高手又分两类:
  一类处于高管位置上,所以是高手;一类是表现十分专业,所以是高手。这是人们识别高手最直接、最常用的判断依据,当然,这两类人也最容易被“误认”。
  当一些企业决定花高薪聘请“高手”的时候,都存在一个暗藏的前提——它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开创局面的入。这个人要么必须是在思考力和把控力上高于企业老板,要么必须是具有建设性执行力的。说白了,这个人要么必须帮助企业完成首次创业,要么必须帮助企业完成二次创业。
  这个人岂止是一般意义上的高手?
  一个如此被期望中的高手,通常必须能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打造或者再造主导产品。
  企业只要不缺主导产品,或者不急于推动升级产品,或者不急于打造新业务,它们一般不会花钱“请神”。
  一个“高手”到一个新企业任职,如果没有打造出来一个贴自己标签的新产品,多数很难站得住脚。这个产品未必是你策划的,但必须是你打造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在产品上没有什么作为,也注定是出不了业绩的。
  第二,打造或者再造企业渠道。
  第三,打造或者再造营销团队、营销管理体系。
  第四,打造或者再造企业市场体系。
  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应该很“值钱”,也肯定是高手。否则,企业会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迅速由敬佩、充满期待转变为焦虑和失望。
  通常,高手要价越高,表现得越高深莫测,蜜月期越短。
  
  高手跳槽的成败定律
  
  定律一:跳槽是职业生涯的失败。
  我一直认为,只要是跳槽,从个人职业生涯上看,都是失败的。
  如果高手还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就不该轻易跳槽。职业生涯上升期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一生能有几回?一旦跳槽,你就得重新寻找或者建立上升的基础,而这些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跳槽之后更大的可能是发挥和挖掘自己的存量,除了现在任职的企业,谁还愿意掏腰包培养你?不对你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就算便宜你了,
  况且,跳槽本身就说明职业生涯出了问题——你对自己十分熟悉,做出了业绩的环境已经无法把握,何况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呢?
  如果高手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全盛时期,那就更不应该跳槽。这个时期正是出业绩的关键时刻,也许一辈子的成就正出在这个时期、这个企业。
  如果高手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全盛时期,剩下的则只是余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该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了,还瞎折腾个啥?
  毛泽东的例子或许能说明问题。以毛泽东的脾气和雄才大略,在井冈山、瑞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完全可以另立山头。但是,他没有。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他就无法成为后来的毛泽东——中国不可能出现两个中国共产党,谁另立中央谁完蛋。有本事就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施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脱离那个环境,就完蛋。谁干事都需要环境,越想干大事,越需要适宜的环境。
  跳槽的高手,通常缺乏什么呢?意志和胸怀。
  而如果缺乏这些东西,他们真的能够再次创造一个曾经的环境吗?如果你不是段永平,那得需要有怎样的一个老板在等待你?
  
  定律二:只有成为行业精英,才可能跨越企业限制。
  
  好不容易吃透了一个企业,却也算不得什么跳槽的本钱,真正的本钱是吃透所在的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都处于持 续不断地演进之中,都永远存在三种状态下的机会。只有真正的行业精英,才能把握行业演进以及演进中的市场机会。
  1 渐进式演进状态下的机会。
  这种状态下,市场总会存在差异化的机会。虽然通过差异化未必能够创造奇迹,但一定能够找到市场渗透的途径。这种机会一般产生在一个新的行业周期的初期。
  2 创新式演进状态下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般产生在一个新的行业周期的成长期。在这种状态下,需求呈现多样化,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可能创造奇迹。
  3 替代式演进状态下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般产生在行业周期的成熟期或衰退期。这时市场需求一般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原有的满足方式既无差异化机会,甚至没有了升级空间,必须用全新的满足方式进行替代。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下,所有企业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但这种状态下,最容易出现行业黑马。
  只有行业精英,才有可能把握行业机会。而只有把握行业机会,才有可能去成就其他企业。
  没有机会,你即使很专业、很有能力,你到一个新企业,又能怎样?岂不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事实上,专业只有在与市场机会结合时,才能进发威力,否则,就是“银样鑞枪头”。管理出业绩,那是以拥有市场机会为前提的。否则,管理只会增加成本。
  
  定律三:过去越辉煌,跳槽之后越平庸。
  除极个别人之外,多数人都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别说其他人了,你让张瑞敏、柳传志换个企业、换个行业试试。我相信他们依然会很优秀,但怎么也不可能优秀到他们的“曾经”。
  想一想,成就越卓著,那就意味着资源越丰富、体系越完善。离开这个体系、资源,受到的制约性因素必然增多。
  我就有这样的经历,离开自己原先挂帅在行业内打出威风的企业后,我“成功”地再造了几个等而次之的企业,却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个不如一个”。其间我还自己创过业,结果更惨,赔成“负翁”。
  即使是在走麦城的情况下,仍然有企业找我做咨询。我说我都赔成这样了,你还敢找我?那个老板说,做企业你不行,做营销你仍然是个“高手”。算他有见识。我们作为“高手”,有时只算是有点特长而已,却还没有“长”到能够驾驭一切的程度。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惜,我们一般“贵”不到那个程度。
  定律四:不经历多个起落,难成真正高手。
  只有那些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的入,才是具有“跳槽资格”的高手。比如,你操作成功过黑马,你还得将它变成白马。否则,你的经历就不够完整,最大的可能是换个地方你也会失败。
  一个企业的成功,一般要经历若干个发展周期,要经历若干个行业周期的考验。我并不真正看好目前中国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原因就是它们多数只是“露头青”,还没有经历过全面的考验。
  一个人,只是在某个阶段做了某些工作,一方面时过境迁,自己积累的经验未必适合所有企业或所有环境,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十分重要的阶段自己并没有经历过、见识过,怎么就能够太过高看自己呢?
  看看曾经“十分知名”的营销专家吧,无论是那些来自跨国公司的,或者是咨询,策划公司的,或者是来自企业的,他们还有几个能够在今天仍然牛气哄哄?
  或者就看看有点权威的营销杂志,他们有几个还能够发表文章,能够不断地提出新观点、新观念?
  经历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营销精英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呢?
  高手所以失足,只是因为“手高脚不稳”。也许你在原先的企业本身还没有真正立住足,换企业本身就是“失足所致”。谁愿意干得好好的换地方?
  我从来就不认同什么“怀才不遇”。人的才能应该首先体现为施展自己才华的能力。作为高管,如果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如果连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指望他为其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呢?
  所以,如果你在企业是核心人员,并且你在主导了企业两轮以上的增长高峰之后,你也许才能练就不坏金刚之身,你才敢说自己是高手。否则,你仅仅是所在企业的“高手”,绝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手。你只要敢动,那么,成功是例外,失足是常态。
  
  从高手到高人
  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打造自己阶段,经营
其他文献
《民国多少事》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1918年的陈独秀比较郁闷。从上一年开始,陈独秀、胡适带领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闯将发表大量言论,态度偏激,言辞激烈,矛头直指文言文,恨不得把清末积贫积弱的国运都归咎到“诗界千年靡靡风”上。他们从不同角度精心论证,大声疾呼废除文言,倡导白话。其中最有名的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2月陈独秀发表的更为激进的《文学革  因为新派人物
期刊
战略一定要明晰化,最好是故事化,直至前线的员工能够理解。如果复杂到难以阐述,或者通俗到言之无物,那多半是由于公司高层没有搞清商业本质,没有看清竞争格局。    听到炮声的,听不到号声    近日,与一位《财富》500强企业的员工攀谈,他告诉我,他痛恨这家著名的公司。  他是一位销售经理,今年的任务指标很高,明明完不成,还得假装信心百倍。他原本期望能从公司得到大力的支持,但是,像他这样的前线经理,几
期刊
学术造假事件不断推陈出新;张悟本大师轰然倒塌;唐骏学位“造假门”,牵出一群造假名人……如果这些造假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凤姐等靠恶俗搏位被认定为低俗,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一度被迫停播自检,显然是受到了伦理的制裁。  但是,大众有一种扭曲的需求,那就是猎奇、偷窥、找乐子,这些市场需求得到满足以后,还说人家营销没伦理,这有道理吗?  当理性化的营销,遭遇情感化的道德、伦理,话题变得愈发有争议性
期刊
特许经营商征集公告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深圳2011大运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22日在深圳举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作为一个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性综合体育赛事,其商业价值非常可观。据权威机构评估,深圳20ll大运会的品牌价值将会达到1591.5亿元人民币(212.2亿美元)。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特许经营是指——深圳20ll大运会组委会执行局授权合格企
期刊
8.15价格战启示录  在微博上,两个企业打架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两个企业的合作。  战役:价格战—营销战—微博战  8月13日晚,苏宁电器发布公告,拟发行80亿元公司债,用于“模式变革、技术创新、物流运营”,三个目标直指电商。京东早在准备价格战,但原计划并非8月15日发动。刘强东微博发出后,京东的公关人员也是刚刚得知,休假的京东高层匆匆赶回。  更多人将815称为“京苏大战”,或者“电商大战”,噱
期刊
1mm的卓越!  美国一个知名牙膏公司经营了13年,业绩停滞,召开销售会议,商量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会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犹豫后答应了.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的支票给了那位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nm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
期刊
“在这种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可能提高客单价吧?”  “还是办个特卖会之类的活动,让消费者来热闹一下,感觉比较安心。”  这是大部分业者面对竞争,本能采用的应对策略。  但是80后来了。他们对于自己觉得“这个东西说什么都想要”的商品,即使节省生活费、分期付款,也会想尽办法筹到购买的经费。君不见,很多人开的是高级轿车,午餐吃的却是便当。  反过来说,如果顾客不想买,经常会以“没钱”作为理由,其实他的潜台
期刊
中科老板直接就懵了,小赵急得一下子跳了起来,顾不得上下级关系,电话打到宋今那里,大有质问其会不会干活的意思。  搞定一个客户,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宋今从廊坊回来很久,风平浪静天下太平。等区域经理小赵找到新客户,筹划把廊坊一半的市场交由其操作时,廊坊区域原代理商老魏上蹿下跳活动了起来。  违反规则受到惩罚后的大部分人,其应急手段不外乎“一哭二闹三上吊”,老魏自知理亏,走的也是这条路线。  老
期刊
店老板或营销人要想做好终端,就得会一些“无中生有”的本事——随势变通,学会挖掘潜在需求,激发潜在需求,从而化“无机”为“有机”,变不可能为可能。  难点即市场  老子云: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中生有,本是自然之道。  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人们更多的是盯住那些人人都看得到的热点和商机,却常常忽视了难点和冷门中存在的机会。其实,当人人都知道那是机会时,很可能说明你已经没有机会;而当大多数
期刊
抱陶少女的网络传播路线    在某个论坛惊现一张美丽的青海藏族少女打水照。此照被好事者PS为抱陶少女油画(据说这是中国被PS最多的、最有名的一幅油画),一时跟帖无数,有的网友说“我跟妹妹回家喝水啦”,有的网友表示“妹妹回家喝水带上我啊”,有的网友直接改写歌词“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水水,赶着那马车来”等,还有人冒充青海少女的家长、亲戚、邻居,一时间好不热闹,无数网络流行语被创造出来。  进一步,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