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我國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基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并结合主题公园的模式,创新研究红色旅游背景下乡村脱贫新方式。
关键词:红色旅游;乡村脱贫;创新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宏观政策机遇,更在理论和应用层面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未来的发展和构思方向,而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不仅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更能提升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探讨二者的内涵、模式及其协同机制与建设路径,着力促进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同建共兴。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是指2005年后,面对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主导下,国家提出的多重新农村建设重大政策。大致包括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两山理论、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多重内容。尤其是近几年,重大的乡村建设政策和建设目标不断出台:2013年,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创建100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的建设目标;2016年,提出在4年内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如何目标明确、科学有效、又好又快地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2、发展红色旅游,以红色文化振兴乡村
2.1、实现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实现治理理念上的创新就要通过双制上的创新来呈现,所谓双制指的是针对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所要达到既定的治理效果,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体制和处理机制。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当地政府应结合当下状况制定必要的环保规章制度,约束村民在环境保护上的行为,让环境保护在法律层面上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定期培训地方环境保护人员的知法、守法、执法意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在要求村民守法的同时,作为管理人员也要严格约束。在村民心里,公职人员就是代表政府的权威、国家的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村民树立良好的典型。最后,政府应加强政策性引导机制,协调各方、各部门提高针对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处置能力。创新管理体制和处理机制,让二者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持续并行,发挥其关键性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再添辉煌。
2.2、深入发掘和研究乡村振兴理论体系
当前研究对乡村振兴相关理论的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深入程度不足。现有文献虽提出了人地关系系统理论、耦合本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在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应用,但大多是对其他领域理论的简单描述和复制,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紧密性不够、创新性不强。在今后研究中,应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特征和内在机理,结合“三农”自身特点,充分借鉴产业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的行为边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深入挖掘计划行为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人地关系系统理论等在乡村振兴研究中内涵和外延的运用,切实起到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和实践的作用。
2.3、突出地方特色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规划的提出,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迎来建设热潮,如何避免100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和1000个“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乡村振兴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区要在尊重乡村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特色振兴之路。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地方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宝贵的特色符号,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特色乡村和特色小镇,实现整体发展。例如,通过传统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建设农业特色小镇,展现农耕文化文明特色;通过特色传统产业建设产业小镇;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深挖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区域文化特色小镇。在展示特色标签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的优势互补,使特色村镇展现出现代艺术的光辉[2]。
2.4、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应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长征、抗战胜利周年、烈士纪念日、解放日、国庆日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红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其他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典范。同时,加大在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上的资金投入,采用多种市场营销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不仅使用广播、电视、短信、户外媒体等传统媒体,还创新使用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共同致力于提高金寨县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2.5、吸引优秀人才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首先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工作队伍。在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3],依据农村基层工作实际,为乡村建设人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建立符合乡村工作实际、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成功企业家、大学生、科研人员、退伍军人、在外农民工等有志青年和有识之士回乡创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优秀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村建设者的良好氛围;培养现代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乡土情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动员他们返回家乡,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建设家乡,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才智。
结束语
当前无论是政府或者说是作为村民个人,我们都应该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研究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创新解决方法,提高治理能力,创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存家园。为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和美丽新乡村的美好愿望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苏文红.对北安市旅游产业发展及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J].黑河学刊,2019(05):92-93.
[2]贺秋萍.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J].发展,2019(09):29-30.
[3]周树彪.汕头红色文化教育大有可为[N].汕头日报,2019-09-09(004).
关键词:红色旅游;乡村脱贫;创新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宏观政策机遇,更在理论和应用层面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未来的发展和构思方向,而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不仅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更能提升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探讨二者的内涵、模式及其协同机制与建设路径,着力促进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同建共兴。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是指2005年后,面对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主导下,国家提出的多重新农村建设重大政策。大致包括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两山理论、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多重内容。尤其是近几年,重大的乡村建设政策和建设目标不断出台:2013年,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创建100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的建设目标;2016年,提出在4年内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如何目标明确、科学有效、又好又快地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2、发展红色旅游,以红色文化振兴乡村
2.1、实现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实现治理理念上的创新就要通过双制上的创新来呈现,所谓双制指的是针对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所要达到既定的治理效果,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体制和处理机制。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当地政府应结合当下状况制定必要的环保规章制度,约束村民在环境保护上的行为,让环境保护在法律层面上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定期培训地方环境保护人员的知法、守法、执法意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在要求村民守法的同时,作为管理人员也要严格约束。在村民心里,公职人员就是代表政府的权威、国家的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村民树立良好的典型。最后,政府应加强政策性引导机制,协调各方、各部门提高针对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处置能力。创新管理体制和处理机制,让二者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持续并行,发挥其关键性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再添辉煌。
2.2、深入发掘和研究乡村振兴理论体系
当前研究对乡村振兴相关理论的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深入程度不足。现有文献虽提出了人地关系系统理论、耦合本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在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应用,但大多是对其他领域理论的简单描述和复制,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紧密性不够、创新性不强。在今后研究中,应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特征和内在机理,结合“三农”自身特点,充分借鉴产业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的行为边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深入挖掘计划行为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人地关系系统理论等在乡村振兴研究中内涵和外延的运用,切实起到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和实践的作用。
2.3、突出地方特色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规划的提出,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迎来建设热潮,如何避免100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和1000个“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乡村振兴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区要在尊重乡村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特色振兴之路。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地方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宝贵的特色符号,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特色乡村和特色小镇,实现整体发展。例如,通过传统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建设农业特色小镇,展现农耕文化文明特色;通过特色传统产业建设产业小镇;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深挖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区域文化特色小镇。在展示特色标签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的优势互补,使特色村镇展现出现代艺术的光辉[2]。
2.4、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应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长征、抗战胜利周年、烈士纪念日、解放日、国庆日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红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其他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典范。同时,加大在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上的资金投入,采用多种市场营销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不仅使用广播、电视、短信、户外媒体等传统媒体,还创新使用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共同致力于提高金寨县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2.5、吸引优秀人才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首先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工作队伍。在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3],依据农村基层工作实际,为乡村建设人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建立符合乡村工作实际、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成功企业家、大学生、科研人员、退伍军人、在外农民工等有志青年和有识之士回乡创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优秀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村建设者的良好氛围;培养现代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乡土情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动员他们返回家乡,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建设家乡,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才智。
结束语
当前无论是政府或者说是作为村民个人,我们都应该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研究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创新解决方法,提高治理能力,创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存家园。为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和美丽新乡村的美好愿望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苏文红.对北安市旅游产业发展及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J].黑河学刊,2019(05):92-93.
[2]贺秋萍.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J].发展,2019(09):29-30.
[3]周树彪.汕头红色文化教育大有可为[N].汕头日报,2019-09-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