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先确立一个或多个议题,然后围绕这个议题选择相关的文章,组合成群文阅读课的课堂资源;群文阅读是一种对文章进行整合,强调跨文本、跨体裁、跨语境的综合性学习;群文阅读课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能明确进行问题探究,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并形成一致的观点和阅读方法。群文阅读不是主题阅读,相比于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文章组合更多元,更注重阅读策略,多篇并重,采用的是比较阅读法。文章以初中文言文游记类散文为例,探讨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式课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文言文
新媒体不断出现,越来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发生了变化,单一的教学所带来的信息容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随着学习情境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因此,教师需要打破教学惯性,探索群文阅读的理念和方法。
一、勇于突破,尝试群文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要唤醒学习主体,使其回归到原来的位置。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因为阅读量的增加,教师不能引导学生逐一欣赏,而是由学生自主阅读。在适度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自然会慢慢回归。其次,教师要实现多种联系。首先是文本之间的联系。文本教学不再是一种平均的努力,而是基于一篇文章的多篇发散式或主题式教学。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比较《小石潭记》《核舟记》与它的异同。先确定《桃花源记》的特点,它是以叙写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为主的,记事性色彩明显。然后,研读另外两篇文章,学生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以描写小石潭的景色为主,写景性特点显著。《核舟记》则主要咏叹制作技艺精巧的核舟,咏物性特质鲜明。二是师生之间的贯通,阅读教学不再是单向的教学,而是師生之间的及时互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认知,或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分析学习情况,进而确定教学的出发点和要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群文阅读的复杂性,学生的参与自然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障碍。面对这种随机出现的新问题,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或给予建议、指导,或解释和说明。例如,学生对记游类文体群文阅读的切入点把握不准,教师可以现身说法,以《桃花源记》为基点,从表达方式角度进行群文比较。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明确《桃花源记》大多运用描写手法,然后交由学生将其与另外两篇游记类文言文《小石潭记》《核舟记》进行对比。这样的群文阅读,学生会明确选准基点、比较点,这在记游类群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善于实践,探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的师生而言,群文阅读是一个新生事物。为此,基于实践的阅读策略探寻就成为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
首先,确立阅读多维比较的主要策略。在许多阅读策略中,比较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比较中可以发现许多现象甚至规律。比较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提炼共同点和辨析差异。在阅读小组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选择一篇文章作为参考,然后将其他文章与之进行比较。以游记类文言文群文阅读为例,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参照篇目,让学生通读全篇,畅谈其对这篇文章的认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大致会对文章的内容和体裁有所认识。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小结和明确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认知,然后组织学生以此为参照,再来阅读《核舟记》和《小石潭记》。对于《核舟记》,在完成文言字面意义的理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整体在写什么,怎样写的。明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石潭记》,并在文意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出这篇文章的特点——写景。比较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概括古代游记类文言文的共性特点:都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者观念主张为最终取向。然后,教师再明确这类文体在写作的侧重点方面存在差异——或叙事,或状物,或写景等。
其次,运用深度阅读和泛读进行教学。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文化或文学现象感兴趣。此时,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例如,学生对《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的建构感兴趣,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归纳作者所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特点。然后再结合作者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深度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这体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人生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跳离教材供给的群文,积极查询和阅读教材之外的经典文本。
三、臻于圆融,形成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教师的成长是体验和反思,学生的成长也是体验和反思。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都需要在实践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为教学活动的后续延伸提供保障。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经过一次或多次的实践,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找出这种阅读教学的不足,思考如何运用新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应主动出击,借助调查、访谈等方式,让学生反馈群文阅读的得失。例如,对于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参考文章目的的选择、文章相关目的的阅读条目、文章扩展目的的筛选、课外阅读的延伸来调查学生。了解情况后,教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列举缺点,并思考后续改进措施。最后,教师形成相对固定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成相对成熟的阅读模式。
总之,面对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勇于突破现有的思维局限,勇于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广阔的视野,从而促进师生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相对成熟的范式教学的两个层次。
参考文献:
[1]董静怡.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教学内容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潘庆玉.群文阅读:由链接而群聚,因秘响而旁通[J].语文建设,2018,(01):28.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交际河中学)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文言文
新媒体不断出现,越来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发生了变化,单一的教学所带来的信息容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随着学习情境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因此,教师需要打破教学惯性,探索群文阅读的理念和方法。
一、勇于突破,尝试群文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要唤醒学习主体,使其回归到原来的位置。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因为阅读量的增加,教师不能引导学生逐一欣赏,而是由学生自主阅读。在适度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自然会慢慢回归。其次,教师要实现多种联系。首先是文本之间的联系。文本教学不再是一种平均的努力,而是基于一篇文章的多篇发散式或主题式教学。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比较《小石潭记》《核舟记》与它的异同。先确定《桃花源记》的特点,它是以叙写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为主的,记事性色彩明显。然后,研读另外两篇文章,学生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以描写小石潭的景色为主,写景性特点显著。《核舟记》则主要咏叹制作技艺精巧的核舟,咏物性特质鲜明。二是师生之间的贯通,阅读教学不再是单向的教学,而是師生之间的及时互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认知,或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分析学习情况,进而确定教学的出发点和要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群文阅读的复杂性,学生的参与自然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障碍。面对这种随机出现的新问题,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或给予建议、指导,或解释和说明。例如,学生对记游类文体群文阅读的切入点把握不准,教师可以现身说法,以《桃花源记》为基点,从表达方式角度进行群文比较。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明确《桃花源记》大多运用描写手法,然后交由学生将其与另外两篇游记类文言文《小石潭记》《核舟记》进行对比。这样的群文阅读,学生会明确选准基点、比较点,这在记游类群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善于实践,探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的师生而言,群文阅读是一个新生事物。为此,基于实践的阅读策略探寻就成为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
首先,确立阅读多维比较的主要策略。在许多阅读策略中,比较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比较中可以发现许多现象甚至规律。比较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提炼共同点和辨析差异。在阅读小组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选择一篇文章作为参考,然后将其他文章与之进行比较。以游记类文言文群文阅读为例,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参照篇目,让学生通读全篇,畅谈其对这篇文章的认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大致会对文章的内容和体裁有所认识。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小结和明确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认知,然后组织学生以此为参照,再来阅读《核舟记》和《小石潭记》。对于《核舟记》,在完成文言字面意义的理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整体在写什么,怎样写的。明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石潭记》,并在文意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出这篇文章的特点——写景。比较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概括古代游记类文言文的共性特点:都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者观念主张为最终取向。然后,教师再明确这类文体在写作的侧重点方面存在差异——或叙事,或状物,或写景等。
其次,运用深度阅读和泛读进行教学。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文化或文学现象感兴趣。此时,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例如,学生对《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的建构感兴趣,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归纳作者所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特点。然后再结合作者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深度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这体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人生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跳离教材供给的群文,积极查询和阅读教材之外的经典文本。
三、臻于圆融,形成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教师的成长是体验和反思,学生的成长也是体验和反思。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都需要在实践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为教学活动的后续延伸提供保障。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经过一次或多次的实践,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找出这种阅读教学的不足,思考如何运用新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应主动出击,借助调查、访谈等方式,让学生反馈群文阅读的得失。例如,对于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参考文章目的的选择、文章相关目的的阅读条目、文章扩展目的的筛选、课外阅读的延伸来调查学生。了解情况后,教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列举缺点,并思考后续改进措施。最后,教师形成相对固定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成相对成熟的阅读模式。
总之,面对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勇于突破现有的思维局限,勇于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广阔的视野,从而促进师生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相对成熟的范式教学的两个层次。
参考文献:
[1]董静怡.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教学内容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潘庆玉.群文阅读:由链接而群聚,因秘响而旁通[J].语文建设,2018,(01):28.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交际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