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体育课堂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寻找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教法实施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问题;教法(教与学法)安排合理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发展建议:在理论层面上提高教法认知水平;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法实效性;虚心求教与自我总结相结合、提升教法运用技能。
关键词:运动技术;案例分析;技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22-03
体育课堂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技能,其中包含了教师教法安排与实施技能、学生学练法安排与实施技能。在讨论该教学技能时,首先涉及了理论层面某些概念的混淆,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与学法,教学步骤与练习步骤等;其次涉及了教学实践层面运动技术教法与学法实施之间的混淆。本文通过实例与分析,探讨体育教师课堂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的问题与技能发展建议。
一、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案例
地点:×××田径场
时间:2011年×月×日
授课教师:黄××
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
教学单元:第2次课,共5次课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男女混合班共50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中姿势;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
教学目标:
(1)运用游戏法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了解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基础上,乐于参与各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态度。
(2)通过本课教学,使80%左右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
(3)加强合作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
(4)发展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与身体技巧。
主要教法:
(1)复习助跑练习(由慢到快)。(3分钟)
(2)复习滚动式原地起跳练习、滚动式助跑起跳练习。(3分钟)
(3)复习腾空步练习。(3分钟)
(4)学习空中动作:高处跳下做空中动作、3-5步助跑起跳做空中动作、3-5步助跑起跳越过一定高度做空中动作。(21分钟)
(5)素质练习:蛙跳。(2分钟)
二、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研判与分析
(一)教法实施技能研判
该教师在教案中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信息: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学生、单元课次、授课时间等。从基础上,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安排了“教法”,是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说明该教师基本了解体育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步骤、内容与方法,对于完成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理论层面与实践操作水平上的问题,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问题分析
1.教法实施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
运动技术教法安排与实施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体育课堂重要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为什么要安排与实施教法,其主要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从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不同的课堂教学问题、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安排的教法是各异的。那么本课的教学问题是什么?从案例来看,要解决的教学重点问题是“空中腾空动作”,而这个教学问题是从何而来?从理论层面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就是教学重点,而教学重点应根据教材的性质、教材的重点、本课的课次、学生前期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首先,蹲踞式跳远教学内容来自于田径教材,它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从单元教学角度来看,蹲踞式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的主要目的为:助跑技术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起跳技术的目的是把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最后合成一个向前上方的速度,这个速度决定了跳跃的远度;而腾空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合理的方式使学生的身体尽量前伸,以达到最大的远度;落地技术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一定的缓冲,防止身体受伤、防止身体后倒影响远度。因此,在几个环节中,起跳技术是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的重点。但这只是单元教学层面的重点,并不是课堂教学重点。课堂教学也有其教学重点,这个教学重点与单元教学重点可能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因为课次不同,教学重点也不尽相同。就本课次而言,属于单元教学共5课次中的第2次课,那么第2次课的重点是什么呢?这是必须考虑而且明确的问题,从单元教学角度考虑,第2次课应该安排“起跳技术”,即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技术。但问题是,“起跳技术”还是过于抽象,教师难以观察与评价,如无法仔细观察与评价学生是否采用滚动式起跳、最后一步是否快速起跳等细节,教师是无法运用肉眼观察和评判的。因此,必须转换角度,运用可观察指标来判断学生的“起跳技术”,根据这个思路,笔者认为宜用“腾空步”的效果来判断“起跳技术”水平,其原因有二:一是“腾空步”的效果可以被教师观察;二是“腾空步”与起跳技术存在因果相关性,即如果学生腾空步做得很好,那么其起跳技术必然很完整。这样,我们就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指向了“腾空步”的效果,进一步追问与细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拟定为:“腾空时间与高度。”
根据该课堂教学重点,我们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把运动技能目标确定下来,即加上“条件”“程度”与“范围”:条件——“在踏跳板的协助下”;程度——“获得较为明显的腾空时间与高度”;范围——学生成功的比例达多少。把这几个内容集合起来,运动技能目标就是:使15%的学生获得腾空步“明显的腾空时间与高度”、70%的学生获得腾空步“较为明显的腾空时间与高度”、15%的学生初步体验腾空步的“腾空时间与高度”。
在寻找课堂教学重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安排合理的教法,即安排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运动技术教法与课堂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重点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就失去了意义。
2.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问题
从本课呈现的教学重难点来看,有几个不合理之处:一是“空中姿势”安排在第二次太早;二是重点——“空中姿势”与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不统一,不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难点”应该与“重点”相对应,“难点”是学生学习“重点”时比较困难的几个点。
从本课呈现的教学目标来看,几个不合理之处表现在:(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80%左右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太抽象,不够具体化。(2)运动参与目标“运用游戏法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基础上,乐于参与各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态度”没有相应的“游戏”教法支撑;(3)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很空洞,也没有相应的“合作学习”学法作为支撑。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与身体技巧”缺乏与“蹲踞式跳远”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的一致性。
3.教法(教与学法)安排合理性问题
从教育学理论分析,教学方法包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即通常所指的“教法”与“学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单独的“教法”与“学法”是不存在的,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双边活动,教师在教的同时,学生必然在学。如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学生一定是在听讲,没有学生的听讲,教师的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样,学生的学法也与教师息息相关,如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参与,那么就会变成“放羊式”教学,因此,教法与学法是相对应的。从学理上分析,教法主要有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直观演示法、完整与分解法、游戏与竞赛法等,而学法应有观察法、练习法、提问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从本课呈现的“教法”来看,首先该教师没有提供相应的教法,说明该教案有一定的欠缺;其次,本课所呈现的“教法”主要呈现了学生学法中的“练习方法”,即把一些练习方法组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一定逻辑的练习步骤;第三,学生的练习方法安排不够合理,主要的问题是:第2次课应以练习腾空步为主,不应过早进行空中姿势的练习。因为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是整个跳远技术的关键;第四,在安排学练法时,没有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按本课教学目标的提示,教法中应安排“游戏法”与“合作学习法”,但这“两个教法”却没有在之后的教法步骤中体现,进一步说明该课堂教学目标空洞乏力。
三、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发展建议
(一)在理论层面上提高“教法”认知水平
第一,厘清“教法”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即教法、学法、练习法与教学步骤、练习步骤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学方法可一分为二:教法与学法。教法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法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但教法与学法是体育教学过程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练习法是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具体细节,此处所言的练习法特指由身体直接参与的练习法,这也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根据以上思路,教学步骤应一分为二:教法步骤与学法步骤,所谓教法步骤就是按上课的流程,把教师的教法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有时并不是按时间序列进行排列的,排列的目的在于使课堂教学设计更为清晰。而学法步骤主要由学生的学法与练法组合而成,通常我们用数个身体练习法排列起来构成练习步骤。
第二,用系统论的角度考虑“教法”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思考,要把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即把教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评价等联系起来。结合体育课程角度分析,“目标引领内容”是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它只是一个宏观性的指导思想,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节课上,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先有教材,再定目标,这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并不冲突。从课堂教学逻辑关系分析,首先,教材分析表明的是该教材教学单元的技术环节、技术重难点等;其次,学情分析表明的是学生的前期学习基础与身体素质;因此,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是制定某课教学重难点的两个基础条件;第三,根据课堂教学重难点确定运动技术教学目标,加之心理、社会适应、体能方面的要求,共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第四,教法是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论;第五,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度进行最后评判。
总之,教法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教学评价是检验“教法”实施效果的最后一个环节。
(二)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法”实效性
体育教师对于教材有不同的理解,这主要是由不同的运动实践经验、教学经验造成的,有的教师善于思考,经常会发现教学问题并进行反思;而有的教师却视而不见、马马虎虎,不同的教学态度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媒介,教法是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教法运用得当,学生就会加速学习与掌握教材,反之,学生学习与掌握教材就很缓慢,这是一个教学有效性问题,也是防止教学低水平重复现象的有效路径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搞好教学本职工作。而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法的实效性是体育教师良好职业素质的体现。
(三)虚心求教与自我总结相结合,提升“教法”运用技能
善于不断提高与发展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谦虚的教师,虚心求教是教师谋求自我发展的一个最好的途径。因此,作为一个不断进取的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书本、网络、观摩、研讨、求教等各种途径学习他人的经验;其次,基层体育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每一天的教学实践,这个最直接的教学实验基地为广大的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因此,体育教师要养成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习惯,特别是在教法实施与运用方面,更要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后反思工作;待教学单元结束和学期结束后,还要做好整体的反思工作,这些反思与总结工作的积累定能使体育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突飞猛进。
关键词:运动技术;案例分析;技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22-03
体育课堂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技能,其中包含了教师教法安排与实施技能、学生学练法安排与实施技能。在讨论该教学技能时,首先涉及了理论层面某些概念的混淆,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与学法,教学步骤与练习步骤等;其次涉及了教学实践层面运动技术教法与学法实施之间的混淆。本文通过实例与分析,探讨体育教师课堂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的问题与技能发展建议。
一、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案例
地点:×××田径场
时间:2011年×月×日
授课教师:黄××
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
教学单元:第2次课,共5次课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男女混合班共50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中姿势;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
教学目标:
(1)运用游戏法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了解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基础上,乐于参与各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态度。
(2)通过本课教学,使80%左右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
(3)加强合作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
(4)发展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与身体技巧。
主要教法:
(1)复习助跑练习(由慢到快)。(3分钟)
(2)复习滚动式原地起跳练习、滚动式助跑起跳练习。(3分钟)
(3)复习腾空步练习。(3分钟)
(4)学习空中动作:高处跳下做空中动作、3-5步助跑起跳做空中动作、3-5步助跑起跳越过一定高度做空中动作。(21分钟)
(5)素质练习:蛙跳。(2分钟)
二、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研判与分析
(一)教法实施技能研判
该教师在教案中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信息: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学生、单元课次、授课时间等。从基础上,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安排了“教法”,是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说明该教师基本了解体育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步骤、内容与方法,对于完成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理论层面与实践操作水平上的问题,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问题分析
1.教法实施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
运动技术教法安排与实施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体育课堂重要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为什么要安排与实施教法,其主要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从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不同的课堂教学问题、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安排的教法是各异的。那么本课的教学问题是什么?从案例来看,要解决的教学重点问题是“空中腾空动作”,而这个教学问题是从何而来?从理论层面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就是教学重点,而教学重点应根据教材的性质、教材的重点、本课的课次、学生前期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首先,蹲踞式跳远教学内容来自于田径教材,它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从单元教学角度来看,蹲踞式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的主要目的为:助跑技术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起跳技术的目的是把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最后合成一个向前上方的速度,这个速度决定了跳跃的远度;而腾空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合理的方式使学生的身体尽量前伸,以达到最大的远度;落地技术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一定的缓冲,防止身体受伤、防止身体后倒影响远度。因此,在几个环节中,起跳技术是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的重点。但这只是单元教学层面的重点,并不是课堂教学重点。课堂教学也有其教学重点,这个教学重点与单元教学重点可能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因为课次不同,教学重点也不尽相同。就本课次而言,属于单元教学共5课次中的第2次课,那么第2次课的重点是什么呢?这是必须考虑而且明确的问题,从单元教学角度考虑,第2次课应该安排“起跳技术”,即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技术。但问题是,“起跳技术”还是过于抽象,教师难以观察与评价,如无法仔细观察与评价学生是否采用滚动式起跳、最后一步是否快速起跳等细节,教师是无法运用肉眼观察和评判的。因此,必须转换角度,运用可观察指标来判断学生的“起跳技术”,根据这个思路,笔者认为宜用“腾空步”的效果来判断“起跳技术”水平,其原因有二:一是“腾空步”的效果可以被教师观察;二是“腾空步”与起跳技术存在因果相关性,即如果学生腾空步做得很好,那么其起跳技术必然很完整。这样,我们就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指向了“腾空步”的效果,进一步追问与细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拟定为:“腾空时间与高度。”
根据该课堂教学重点,我们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把运动技能目标确定下来,即加上“条件”“程度”与“范围”:条件——“在踏跳板的协助下”;程度——“获得较为明显的腾空时间与高度”;范围——学生成功的比例达多少。把这几个内容集合起来,运动技能目标就是:使15%的学生获得腾空步“明显的腾空时间与高度”、70%的学生获得腾空步“较为明显的腾空时间与高度”、15%的学生初步体验腾空步的“腾空时间与高度”。
在寻找课堂教学重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安排合理的教法,即安排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运动技术教法与课堂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重点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就失去了意义。
2.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问题
从本课呈现的教学重难点来看,有几个不合理之处:一是“空中姿势”安排在第二次太早;二是重点——“空中姿势”与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不统一,不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难点”应该与“重点”相对应,“难点”是学生学习“重点”时比较困难的几个点。
从本课呈现的教学目标来看,几个不合理之处表现在:(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80%左右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太抽象,不够具体化。(2)运动参与目标“运用游戏法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基础上,乐于参与各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态度”没有相应的“游戏”教法支撑;(3)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很空洞,也没有相应的“合作学习”学法作为支撑。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与身体技巧”缺乏与“蹲踞式跳远”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的一致性。
3.教法(教与学法)安排合理性问题
从教育学理论分析,教学方法包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即通常所指的“教法”与“学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单独的“教法”与“学法”是不存在的,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双边活动,教师在教的同时,学生必然在学。如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学生一定是在听讲,没有学生的听讲,教师的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样,学生的学法也与教师息息相关,如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参与,那么就会变成“放羊式”教学,因此,教法与学法是相对应的。从学理上分析,教法主要有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直观演示法、完整与分解法、游戏与竞赛法等,而学法应有观察法、练习法、提问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从本课呈现的“教法”来看,首先该教师没有提供相应的教法,说明该教案有一定的欠缺;其次,本课所呈现的“教法”主要呈现了学生学法中的“练习方法”,即把一些练习方法组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一定逻辑的练习步骤;第三,学生的练习方法安排不够合理,主要的问题是:第2次课应以练习腾空步为主,不应过早进行空中姿势的练习。因为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是整个跳远技术的关键;第四,在安排学练法时,没有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按本课教学目标的提示,教法中应安排“游戏法”与“合作学习法”,但这“两个教法”却没有在之后的教法步骤中体现,进一步说明该课堂教学目标空洞乏力。
三、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技能发展建议
(一)在理论层面上提高“教法”认知水平
第一,厘清“教法”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即教法、学法、练习法与教学步骤、练习步骤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学方法可一分为二:教法与学法。教法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法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但教法与学法是体育教学过程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练习法是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具体细节,此处所言的练习法特指由身体直接参与的练习法,这也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根据以上思路,教学步骤应一分为二:教法步骤与学法步骤,所谓教法步骤就是按上课的流程,把教师的教法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有时并不是按时间序列进行排列的,排列的目的在于使课堂教学设计更为清晰。而学法步骤主要由学生的学法与练法组合而成,通常我们用数个身体练习法排列起来构成练习步骤。
第二,用系统论的角度考虑“教法”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思考,要把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即把教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评价等联系起来。结合体育课程角度分析,“目标引领内容”是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它只是一个宏观性的指导思想,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节课上,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先有教材,再定目标,这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并不冲突。从课堂教学逻辑关系分析,首先,教材分析表明的是该教材教学单元的技术环节、技术重难点等;其次,学情分析表明的是学生的前期学习基础与身体素质;因此,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是制定某课教学重难点的两个基础条件;第三,根据课堂教学重难点确定运动技术教学目标,加之心理、社会适应、体能方面的要求,共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第四,教法是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论;第五,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度进行最后评判。
总之,教法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教学评价是检验“教法”实施效果的最后一个环节。
(二)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法”实效性
体育教师对于教材有不同的理解,这主要是由不同的运动实践经验、教学经验造成的,有的教师善于思考,经常会发现教学问题并进行反思;而有的教师却视而不见、马马虎虎,不同的教学态度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媒介,教法是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教法运用得当,学生就会加速学习与掌握教材,反之,学生学习与掌握教材就很缓慢,这是一个教学有效性问题,也是防止教学低水平重复现象的有效路径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搞好教学本职工作。而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法的实效性是体育教师良好职业素质的体现。
(三)虚心求教与自我总结相结合,提升“教法”运用技能
善于不断提高与发展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谦虚的教师,虚心求教是教师谋求自我发展的一个最好的途径。因此,作为一个不断进取的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书本、网络、观摩、研讨、求教等各种途径学习他人的经验;其次,基层体育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每一天的教学实践,这个最直接的教学实验基地为广大的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因此,体育教师要养成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习惯,特别是在教法实施与运用方面,更要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后反思工作;待教学单元结束和学期结束后,还要做好整体的反思工作,这些反思与总结工作的积累定能使体育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