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之风愈演愈烈,从城市内择校发展到农村中小学生进城上学,择校已经成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探讨择校的形成原因、择校的影响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 择校现象 教育平等
中小学择校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择校也就是学生及其家庭主动放弃这一权利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素质学校。
一、目前择校现状
(一)城市范围内择校。
这是最为普遍的择校现象。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但就近分配的学校教育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需求时,家长为孩子选择区域外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大中城市的家长放弃就近入学的安排而另为子女择校的比例约为20%至30%,该比例在省会及直辖市地区会更高。[1]一般情况下城市家长为孩子选择的都是重点学校,择校方式主要有以钱择校、以分择校和以权择校三种。
(二)农村孩子进城读书。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教育却并未同步发展,农村学校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都与城区学校相差甚远。一些比较富足又有远见的农民开始把子女送到县城或城市里较好的学校读书,这也是时下一种普遍趋势。
二、择校的形成原因
(一)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基础教育校际发展不均衡。
过去,国家一直强调重点学校制度,一直持续到1995年。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使得重点学校无论在师资、设施还是校舍上,都是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这更加剧了义务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另一方面,国家对教育投入不够,远远达不到政府提出的占GDP的4%的比例。
(二)“名校”效应。
由于一些学校的基础较好,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使得一部分学校成为所谓的名校,成为优质资源。[2]这些“名校”的师资条件、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各方面都大大优于周围其他学校。办学条件好、升学率高、名气旺的名校声誉让择校的家长趋之若鹜。
(三)家长对子女期望提高。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就业对学历的要求也悄然上升。这一趋势大大激发了每位家长望子女成才的心态。教育作为社会底层民众向上游动、改变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越来越位大家所重视,很多农民将改变社会地位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惜斥资也要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三、择校带来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促进学生发展。
优势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育环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吸纳了服务范围外的优秀学生,增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从而使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促进校际间竞争,客观上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择校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为适应择校竞争这种形式,各校必定会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模式,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与策略,狠抓师资建设、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在竞争中创新、生存并发展,从而促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负面影响。
1、家中家长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到的提高,但占城镇居民多数的工薪阶层基本维持着劳动收入与正常生活开始的平衡状态,加之物价不断攀升,而择校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很多城镇居民承担起来就比较吃力,这也就导致了受教育的差异。
2、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身体上,许多学生都得跨区上学,路途遥远,早出晚归造成睡眠不足,有碍健康。很多择校生为了能赶上其他同学,课余时间都花在课外补习上,常常是身心俱疲。心理上,部分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以钱权择校后可能因为学习吃力,达不到理想成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可对学习失去兴趣,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择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活的现实性,会使学生的心灵被某些不良社会风气所腐蚀,不利于学生健康品格的形成。
3、加剧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优秀生源流失,导致学校实力下降,学校的发展愈加艰难。优势学校可以选拔那些在社会地位和学业上都处于优势的“好”学生,从而维护和提高学校地位,而“差”学校和“差”学生则走向恶性循环的局面。
四、应对择校问题策略的思考
(一)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4]中国的教育开支仅是联合国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一。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好薄弱学校的发展和改革问题,对于相对薄弱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薄弱中小学,应该给予倾斜性支持,使学校之间能够相对均衡的发展。
(二)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引起重视薄弱学校整体规划,一方面加强培训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规范学校管理;另一方面是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不走过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三)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
对教育系统来说,要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治理 “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不了风气,规范办学行风。帮助公众认识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切勿盲目跟风择校。
总之,中小学择校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现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只有加大投入、扩大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乃桂,董辉,神识择校现象:全球脉络与本土境遇下的思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
[2] 靖美慧,择校: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J].科教导刊,2010(5)
[3] 杨明庚,中小学择校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阅读:中旬,2011(8)
[4] 中国教育年间编辑部,1995年中国教育年鉴/2003年中立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004
【关键词】中小学 择校现象 教育平等
中小学择校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择校也就是学生及其家庭主动放弃这一权利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素质学校。
一、目前择校现状
(一)城市范围内择校。
这是最为普遍的择校现象。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但就近分配的学校教育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需求时,家长为孩子选择区域外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大中城市的家长放弃就近入学的安排而另为子女择校的比例约为20%至30%,该比例在省会及直辖市地区会更高。[1]一般情况下城市家长为孩子选择的都是重点学校,择校方式主要有以钱择校、以分择校和以权择校三种。
(二)农村孩子进城读书。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教育却并未同步发展,农村学校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都与城区学校相差甚远。一些比较富足又有远见的农民开始把子女送到县城或城市里较好的学校读书,这也是时下一种普遍趋势。
二、择校的形成原因
(一)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基础教育校际发展不均衡。
过去,国家一直强调重点学校制度,一直持续到1995年。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使得重点学校无论在师资、设施还是校舍上,都是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这更加剧了义务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另一方面,国家对教育投入不够,远远达不到政府提出的占GDP的4%的比例。
(二)“名校”效应。
由于一些学校的基础较好,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使得一部分学校成为所谓的名校,成为优质资源。[2]这些“名校”的师资条件、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各方面都大大优于周围其他学校。办学条件好、升学率高、名气旺的名校声誉让择校的家长趋之若鹜。
(三)家长对子女期望提高。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就业对学历的要求也悄然上升。这一趋势大大激发了每位家长望子女成才的心态。教育作为社会底层民众向上游动、改变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越来越位大家所重视,很多农民将改变社会地位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惜斥资也要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三、择校带来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促进学生发展。
优势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育环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吸纳了服务范围外的优秀学生,增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从而使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促进校际间竞争,客观上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择校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为适应择校竞争这种形式,各校必定会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模式,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与策略,狠抓师资建设、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在竞争中创新、生存并发展,从而促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负面影响。
1、家中家长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到的提高,但占城镇居民多数的工薪阶层基本维持着劳动收入与正常生活开始的平衡状态,加之物价不断攀升,而择校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很多城镇居民承担起来就比较吃力,这也就导致了受教育的差异。
2、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身体上,许多学生都得跨区上学,路途遥远,早出晚归造成睡眠不足,有碍健康。很多择校生为了能赶上其他同学,课余时间都花在课外补习上,常常是身心俱疲。心理上,部分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以钱权择校后可能因为学习吃力,达不到理想成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可对学习失去兴趣,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择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活的现实性,会使学生的心灵被某些不良社会风气所腐蚀,不利于学生健康品格的形成。
3、加剧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优秀生源流失,导致学校实力下降,学校的发展愈加艰难。优势学校可以选拔那些在社会地位和学业上都处于优势的“好”学生,从而维护和提高学校地位,而“差”学校和“差”学生则走向恶性循环的局面。
四、应对择校问题策略的思考
(一)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4]中国的教育开支仅是联合国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一。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好薄弱学校的发展和改革问题,对于相对薄弱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薄弱中小学,应该给予倾斜性支持,使学校之间能够相对均衡的发展。
(二)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引起重视薄弱学校整体规划,一方面加强培训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规范学校管理;另一方面是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不走过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三)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
对教育系统来说,要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治理 “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不了风气,规范办学行风。帮助公众认识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切勿盲目跟风择校。
总之,中小学择校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现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只有加大投入、扩大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乃桂,董辉,神识择校现象:全球脉络与本土境遇下的思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
[2] 靖美慧,择校: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J].科教导刊,2010(5)
[3] 杨明庚,中小学择校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阅读:中旬,2011(8)
[4] 中国教育年间编辑部,1995年中国教育年鉴/2003年中立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