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改革面前,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师到底该做些什么?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又在哪里?语文教改的出发点在于语文教学的本质,而并不是形式,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素养是关键,也要着眼于使我们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制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因素。听了贾志敏的讲学和他所进行的两节语文课,使我茅塞顿开,他独辟奚径的见解,颇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省悟,去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教学改革面前,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师到底该做些什么?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又在哪里?
关键词:教师的素养;人文情怀;文化底蕴;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展现自我;驾驭;人生方向;复活
一、语文教改的出发点在于语文教学的本质,而并不是形式
前些年清一色的应试教育,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就是高分的孩子,就是考上名校的学生。忽然间开展起了素质教育,于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变了,评价老师的标准也变了。有的地方和学校把素质教育做得相当的彻底,学生的作业不留了、考完试名次不排了,有的或者干脆不考试,评语只注重鼓励孩子,缺点和不足一概不提。一学期下来,家长无从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于是时间不长,招来家长们的质疑和不满。
时代发展得很快。素质教育方兴未艾,教学课程改革又走进了我们教育教学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质疑—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观念相继而出。大势所趋,改吧!于是,不管城乡,也不分中、小学,一哄而起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风潮。这下可忙坏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一方面得立刻转变观念,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另一方面得赶紧学习模仿,尽快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大家简直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也真见成效,课程教学的模式变了,变得引人入胜了,变得合乎标准了,变得统一了,变得如出一辙了,变得过于程序化了。我们的教师相当聪明,也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用上“合作—质疑—探究”了。我们的学生也相当聪明,也都能在有人听课时“自主、自助”地学习了,与教师配合得更是相当默契。这样下去,我们的教育岂不危险?我们多数教师只盲目地为课改而课改。忘记了,也背离了教育的实质。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应立足于此,形式不是主要的,老百姓不是常说“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老鼠的就是好猫”吗?我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不管什么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目标。只要是有利于这一点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语文教学就是成功的,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素养是关键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思维像多彩的树叶一样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学生的提问有多么滑稽,多么离谱,也无论他们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有多么荒诞,我们都不能不屑一顾,更不能冷嘲热讽,或是严厉呵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有博大的胸怀这倒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听成长历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什么事情或言语,不管别人看得多么细小或轻薄,而却让我们终生难忘,甚至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或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方向。教师的每一言一行则是宏大的,施教者怎能不尽心养育自己博大的人文怀呢?”对于语文教师这种人文情怀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在学语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幼稚、甚至是不合情理疑问的包容。这才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所要解决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语文教学改革,要着眼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
贾志敏老师曾说过,语言文字首先是一种感情的存在,学生读到的只是语言文字,但在头脑中抽象出的应该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首首动人的旋律,是活生生的感情经验。因而对于好的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把语言还原成图画,还原成音乐,还原成一种思想,去复活学生的感情。任何一位作家,即使再杰出,写出的也只是语言文字,而教师生动的教学却能把语言字的魅力根植于学生的心里。要把语言文字写到学生的心里,是教师完美教学技能的具体体现。我们的语文课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应该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语文课。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尽心尽力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四、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制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因素
我国有一句俗语叫“艺高人胆大”。在我們的日常教学中,广博而丰厚的文化知识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对自己所了解和熟悉的知识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游刃有余。相反,我们对自己所要涉及的教学内容了解颇浅或知之不多,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思路,不敢去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说白了是不敢去进行教学改革。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师害怕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害怕学生所谓的漫无边际质疑,归根到底是害怕自己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而丢了自己的脸面。所以虽然嘴上高喊着教学改革,可在课堂上还是用自己的思维牵着学生的思维走。长此以往,我们的课改岂不成了空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该做些什么,哪里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应深思的严峻的课题,也是每一名语文教师所应从不间断地思考的永久性课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改才会成功,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教师的素养;人文情怀;文化底蕴;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展现自我;驾驭;人生方向;复活
一、语文教改的出发点在于语文教学的本质,而并不是形式
前些年清一色的应试教育,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就是高分的孩子,就是考上名校的学生。忽然间开展起了素质教育,于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变了,评价老师的标准也变了。有的地方和学校把素质教育做得相当的彻底,学生的作业不留了、考完试名次不排了,有的或者干脆不考试,评语只注重鼓励孩子,缺点和不足一概不提。一学期下来,家长无从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于是时间不长,招来家长们的质疑和不满。
时代发展得很快。素质教育方兴未艾,教学课程改革又走进了我们教育教学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质疑—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观念相继而出。大势所趋,改吧!于是,不管城乡,也不分中、小学,一哄而起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风潮。这下可忙坏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一方面得立刻转变观念,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另一方面得赶紧学习模仿,尽快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大家简直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也真见成效,课程教学的模式变了,变得引人入胜了,变得合乎标准了,变得统一了,变得如出一辙了,变得过于程序化了。我们的教师相当聪明,也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用上“合作—质疑—探究”了。我们的学生也相当聪明,也都能在有人听课时“自主、自助”地学习了,与教师配合得更是相当默契。这样下去,我们的教育岂不危险?我们多数教师只盲目地为课改而课改。忘记了,也背离了教育的实质。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应立足于此,形式不是主要的,老百姓不是常说“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老鼠的就是好猫”吗?我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不管什么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目标。只要是有利于这一点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语文教学就是成功的,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素养是关键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思维像多彩的树叶一样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学生的提问有多么滑稽,多么离谱,也无论他们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有多么荒诞,我们都不能不屑一顾,更不能冷嘲热讽,或是严厉呵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有博大的胸怀这倒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听成长历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什么事情或言语,不管别人看得多么细小或轻薄,而却让我们终生难忘,甚至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或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方向。教师的每一言一行则是宏大的,施教者怎能不尽心养育自己博大的人文怀呢?”对于语文教师这种人文情怀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在学语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幼稚、甚至是不合情理疑问的包容。这才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所要解决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语文教学改革,要着眼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
贾志敏老师曾说过,语言文字首先是一种感情的存在,学生读到的只是语言文字,但在头脑中抽象出的应该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首首动人的旋律,是活生生的感情经验。因而对于好的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把语言还原成图画,还原成音乐,还原成一种思想,去复活学生的感情。任何一位作家,即使再杰出,写出的也只是语言文字,而教师生动的教学却能把语言字的魅力根植于学生的心里。要把语言文字写到学生的心里,是教师完美教学技能的具体体现。我们的语文课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应该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语文课。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尽心尽力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四、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制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因素
我国有一句俗语叫“艺高人胆大”。在我們的日常教学中,广博而丰厚的文化知识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对自己所了解和熟悉的知识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游刃有余。相反,我们对自己所要涉及的教学内容了解颇浅或知之不多,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思路,不敢去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说白了是不敢去进行教学改革。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师害怕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害怕学生所谓的漫无边际质疑,归根到底是害怕自己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而丢了自己的脸面。所以虽然嘴上高喊着教学改革,可在课堂上还是用自己的思维牵着学生的思维走。长此以往,我们的课改岂不成了空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该做些什么,哪里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应深思的严峻的课题,也是每一名语文教师所应从不间断地思考的永久性课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改才会成功,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