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3G时代开启,手机支付就作为业界最被看好的移动支付方式,并且在运营商的竞争中也愈演愈烈。2001年,我国移动支付的试验性应用已经开始,当时中移动通过把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账户进行绑定,以短信服务、语音、WAP、USSD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K-JAVA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不过,在手机支付发展的十余年中,虽然其业务覆盖地域范围越来越广,产业链及其他环节也越来越多地被认可,但总体而言其发展过程还处于不温不火的市场培育阶段。而从2013年开始,随着行业标准的统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开始将手机支付业务推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
迟到的“新技术”
NFC 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NFC 技术并非新技术,而是比较成熟的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2002年,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公司与索尼公司共同发明了NFC 技术,之后Ecma International公司首次采用它作为一项标准(NFCIP-1或ECMA-340),并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成为ISO/IEC18092标准,同时也得到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的承认。2004年,由飞利浦公司发起,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推出了这项无线技术。
NFC技术推出后,诺基亚觉得这项技术应该很有前景,于是联合飞利浦、索尼发起了NFC论坛,用于推广NFC技术的商业应用,以及促进NFC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目前,NFC论坛在全球拥有100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GSM协会和Visa国际组织。
在新兴移动应用中,手机支付是深受用户欢迎的项目。AC Nielson调研公司曾经在上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集成到手机。而支持 NFC功能的手机产品正符合人们的这种需求:无论在地铁站,酒店或商场,一部支持 NFC 功能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充当钱包、交通卡、信用卡等多个角色,使用户在瞬间完成刷卡消费与小额付款,不再为携带多家信用卡而找来找去。
不仅如此,NFC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如果输入身份认证信息还可以植入住宅、楼宇和设施的门禁系统,并用于计算机桌面、网络和其他资源的登录。业内专家表示,NFC手机还可及时传递政府发布的交通、市政即时资讯,让广大市民获得治安及紧急通报服务。通过智能移动商务,NFC手机持有者可获得NFC移动点送餐服务、博物馆导览服务(影像、资料、语音),还能下载折价券,获取红利积点等。
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NFC技术还可用于智能移动商务及智慧家庭中。比如在智慧家庭中,NFC手机可作为小区和家庭门禁卡,同时还可将家中数种家电的遥控器与开关设备集于一身。去年我国台湾开南大学发布的基于NFC技术的智慧城市四大应用系统——移动支付、智能公共服务、智能移动商务及智慧家庭,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NFC技术,使其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城市生活更移动、更便捷、更智慧。
进入“落地”阶段
NFC技术如同精灵一样神奇。不过,前景再美好的技术,还得从用户体验开始。而中国的NFC技术的真正落地,则是近三个月的事情。
6月中旬,中国银联和中移动联合在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推出移动支付产品——手机钱包。消费者如果购买了具备NFC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免费换上中移动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SIM卡来完成公交、地铁刷卡和超市餐饮小额消费业务。
7月22 日,北京移动推出了NFC-SIM卡业务。金融街、东中街、西单、王府井等37家直属营业厅开始受理更换NFC-SIM卡业务。中移动北京公司客户在指定营业厅就可办理NFC一卡通专用SIM卡。新开卡用户10元可开卡,NFC一卡通同时充值10元余额,补换卡需20元,同样新卡中有10元余额。而浙江宁波对这项新业务更是鼓励加奖励:在宁波,对于首批办理移动 NFC 手机支付功能的用户,办理即可得百元话费,另外还可在指定影院观影享 18 元/张的超低票价;日常话费充值可享受 95 折;中石油加油满 700 减50等众多优惠。
中移动相关人员表示,北京移动此次推出的经过认证的NFC手机只有6款,包括三星、HTC、中兴、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机型。相关人员表示,目前NFC手机还比较稀少,主要是认证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未来,上市的NFC手机将增长到20款左右,覆盖三星、HTC、索尼、联想等多个国内外品牌。
通过相关人员的演示了解到,NFC手机卡和一卡通分属两个账户,如果用NFC手机一卡通进行消费,并不会直接扣话费,所以手机欠费也不会影响一卡通的使用。另外,虽然NFC模块与手机共用电池,但NFC功能对电量的要求非常低。NFC模块可在主动、被动和双向三种模式下工作,即使手机没电关机,电池里残留的一点点余电也能保持NFC正常工作。那么,用户怎么充值呢?相关人员说,用户需要下载“中移动手机钱包”客户端,之后在手机上注册市政一卡通的后台账户,就可以通过银联向账户中充值。一旦余额不足,用户可以点击“圈存”选项,就可以从一卡通注册账户中圈上几十元放入刷卡账户。此外,用户还能在手机上实时查询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账户余额和消费明细。
NFC推广依然有困难
NFC技术曾经被谷歌公司寄予厚望。2011年9月,谷歌推出了“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即利用NFC技术,将个人信息和信用卡、借记卡等进行绑定,以便用户在支持Google Wallet支付的商店用手机像刷信用卡一样进行支付。谷歌称,未来所有Android手机将内置NFC芯片,支持Wallet功能。这之后,谷歌开始造势,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在2011年的移动世界大会上预言到,NFC技术会把智能手机变成信用卡,从而给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带来一场“革命”。 不过,NFC带来的前景诱人,但市场的接受过程仍是困难重重。在美国,由于美国的信用卡消费十分广泛,NFC等近场支付手段短期内对于用户的便利性根本无法得到体现。业内人士称,NFC实际上沦为“Not For Customers”(不适合消费者)。而在我国,最近两年NFC市场的发展也不理想。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其中,近场支付占比仅为2.6%。Gartner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2354亿美元,较2012年的1631亿美元增长44%,但是,曾被寄予厚望的NFC支付技术仅占2%。可见,采用NFC技术的近场支付市场依然小众。
那么,NFC支付技术推广难在哪里呢?
业内专家表示,推广的门槛首先是NFC技术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解决。NFC技术是通过手机钱包里“空中圈钱”业务从信用卡划到手机上的电子“现金”,乘坐公交、地铁,以及一些线下的小额支付都可以划电子“现金”。但手机一旦丢失,电子“现金”也无法找回。很多地铁乘客表示“把银行卡绑定到手机上,手机又需要天天携带,丢了怎么办?”对安全的考虑也决定了NFC手机支付更多定位于小额支付。因此,NFC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而就算NFC手机支付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手机都不支持NFC,用户要想使用NFC手机支付,就得更换手机,这抬高了NFC的应用门槛。虽然现在一些智能手机的价格已经在500元以下,但为图一时的方便而再买一部手机的乘客恐怕并不多。另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是NFC支付推广路上的障碍。目前,消费者在近场支付中已接受了支付宝的条码支付、声波支付等方式,京东等使用的POS机刷卡服务也很方便,拉卡拉这种线下支付工具正在成为百姓生活中方便的支付工具,而当前,NFC支付还处于教育用户和市场培育的阶段。
另外,在当前的环境下,NFC支付场景还较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移动将北京市的NFC应用首先定位于公交一卡通,也是看准了其巨大的交通流量和成功性较大的商业模式。而在其他消费领域,由于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银联、移动终端厂商、商户等众多的产业链环节,各方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目前业界还没有清晰的路径。几年前,当诺基亚进军NFC应用时,其采取的策略是和主要零售商、品牌商、医疗行业、小额支付等伙伴,共同生产标签以及和应用开发商共同合作来推进NFC的应用。若干年后,诺基亚因为苹果公司的崛起而没落,其NFC应用市场也没有培育起来。不过,建立一个包括用户、开发者、品牌公司、运营商等伙伴在内的生态系统这一思路的正确性却不容置疑。
而中移动也知道这一过程的艰辛。目前,中移动已经发布NFC终端开发指南,建立了包括NFC芯片测试、基带芯片测试、支付类应用测试、机卡兼容测试、业务并发测试、整机以及用户体验测试等六个维度的测试体系,方便接纳更多的NFC手机加入这个生态系统。“到今年年底,90%的POS机都将进行改造,可以刷POS机的地方基本上就可以使用NFC功能。未来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而各银行也在铺设支持NFC的POS终端。”中移动工作人员表示。
不过,在手机支付发展的十余年中,虽然其业务覆盖地域范围越来越广,产业链及其他环节也越来越多地被认可,但总体而言其发展过程还处于不温不火的市场培育阶段。而从2013年开始,随着行业标准的统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开始将手机支付业务推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
迟到的“新技术”
NFC 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NFC 技术并非新技术,而是比较成熟的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2002年,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公司与索尼公司共同发明了NFC 技术,之后Ecma International公司首次采用它作为一项标准(NFCIP-1或ECMA-340),并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成为ISO/IEC18092标准,同时也得到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的承认。2004年,由飞利浦公司发起,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推出了这项无线技术。
NFC技术推出后,诺基亚觉得这项技术应该很有前景,于是联合飞利浦、索尼发起了NFC论坛,用于推广NFC技术的商业应用,以及促进NFC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目前,NFC论坛在全球拥有100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GSM协会和Visa国际组织。
在新兴移动应用中,手机支付是深受用户欢迎的项目。AC Nielson调研公司曾经在上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集成到手机。而支持 NFC功能的手机产品正符合人们的这种需求:无论在地铁站,酒店或商场,一部支持 NFC 功能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充当钱包、交通卡、信用卡等多个角色,使用户在瞬间完成刷卡消费与小额付款,不再为携带多家信用卡而找来找去。
不仅如此,NFC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如果输入身份认证信息还可以植入住宅、楼宇和设施的门禁系统,并用于计算机桌面、网络和其他资源的登录。业内专家表示,NFC手机还可及时传递政府发布的交通、市政即时资讯,让广大市民获得治安及紧急通报服务。通过智能移动商务,NFC手机持有者可获得NFC移动点送餐服务、博物馆导览服务(影像、资料、语音),还能下载折价券,获取红利积点等。
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NFC技术还可用于智能移动商务及智慧家庭中。比如在智慧家庭中,NFC手机可作为小区和家庭门禁卡,同时还可将家中数种家电的遥控器与开关设备集于一身。去年我国台湾开南大学发布的基于NFC技术的智慧城市四大应用系统——移动支付、智能公共服务、智能移动商务及智慧家庭,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NFC技术,使其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城市生活更移动、更便捷、更智慧。
进入“落地”阶段
NFC技术如同精灵一样神奇。不过,前景再美好的技术,还得从用户体验开始。而中国的NFC技术的真正落地,则是近三个月的事情。
6月中旬,中国银联和中移动联合在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推出移动支付产品——手机钱包。消费者如果购买了具备NFC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免费换上中移动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SIM卡来完成公交、地铁刷卡和超市餐饮小额消费业务。
7月22 日,北京移动推出了NFC-SIM卡业务。金融街、东中街、西单、王府井等37家直属营业厅开始受理更换NFC-SIM卡业务。中移动北京公司客户在指定营业厅就可办理NFC一卡通专用SIM卡。新开卡用户10元可开卡,NFC一卡通同时充值10元余额,补换卡需20元,同样新卡中有10元余额。而浙江宁波对这项新业务更是鼓励加奖励:在宁波,对于首批办理移动 NFC 手机支付功能的用户,办理即可得百元话费,另外还可在指定影院观影享 18 元/张的超低票价;日常话费充值可享受 95 折;中石油加油满 700 减50等众多优惠。
中移动相关人员表示,北京移动此次推出的经过认证的NFC手机只有6款,包括三星、HTC、中兴、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机型。相关人员表示,目前NFC手机还比较稀少,主要是认证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未来,上市的NFC手机将增长到20款左右,覆盖三星、HTC、索尼、联想等多个国内外品牌。
通过相关人员的演示了解到,NFC手机卡和一卡通分属两个账户,如果用NFC手机一卡通进行消费,并不会直接扣话费,所以手机欠费也不会影响一卡通的使用。另外,虽然NFC模块与手机共用电池,但NFC功能对电量的要求非常低。NFC模块可在主动、被动和双向三种模式下工作,即使手机没电关机,电池里残留的一点点余电也能保持NFC正常工作。那么,用户怎么充值呢?相关人员说,用户需要下载“中移动手机钱包”客户端,之后在手机上注册市政一卡通的后台账户,就可以通过银联向账户中充值。一旦余额不足,用户可以点击“圈存”选项,就可以从一卡通注册账户中圈上几十元放入刷卡账户。此外,用户还能在手机上实时查询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账户余额和消费明细。
NFC推广依然有困难
NFC技术曾经被谷歌公司寄予厚望。2011年9月,谷歌推出了“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即利用NFC技术,将个人信息和信用卡、借记卡等进行绑定,以便用户在支持Google Wallet支付的商店用手机像刷信用卡一样进行支付。谷歌称,未来所有Android手机将内置NFC芯片,支持Wallet功能。这之后,谷歌开始造势,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在2011年的移动世界大会上预言到,NFC技术会把智能手机变成信用卡,从而给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带来一场“革命”。 不过,NFC带来的前景诱人,但市场的接受过程仍是困难重重。在美国,由于美国的信用卡消费十分广泛,NFC等近场支付手段短期内对于用户的便利性根本无法得到体现。业内人士称,NFC实际上沦为“Not For Customers”(不适合消费者)。而在我国,最近两年NFC市场的发展也不理想。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其中,近场支付占比仅为2.6%。Gartner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2354亿美元,较2012年的1631亿美元增长44%,但是,曾被寄予厚望的NFC支付技术仅占2%。可见,采用NFC技术的近场支付市场依然小众。
那么,NFC支付技术推广难在哪里呢?
业内专家表示,推广的门槛首先是NFC技术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解决。NFC技术是通过手机钱包里“空中圈钱”业务从信用卡划到手机上的电子“现金”,乘坐公交、地铁,以及一些线下的小额支付都可以划电子“现金”。但手机一旦丢失,电子“现金”也无法找回。很多地铁乘客表示“把银行卡绑定到手机上,手机又需要天天携带,丢了怎么办?”对安全的考虑也决定了NFC手机支付更多定位于小额支付。因此,NFC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而就算NFC手机支付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手机都不支持NFC,用户要想使用NFC手机支付,就得更换手机,这抬高了NFC的应用门槛。虽然现在一些智能手机的价格已经在500元以下,但为图一时的方便而再买一部手机的乘客恐怕并不多。另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是NFC支付推广路上的障碍。目前,消费者在近场支付中已接受了支付宝的条码支付、声波支付等方式,京东等使用的POS机刷卡服务也很方便,拉卡拉这种线下支付工具正在成为百姓生活中方便的支付工具,而当前,NFC支付还处于教育用户和市场培育的阶段。
另外,在当前的环境下,NFC支付场景还较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移动将北京市的NFC应用首先定位于公交一卡通,也是看准了其巨大的交通流量和成功性较大的商业模式。而在其他消费领域,由于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银联、移动终端厂商、商户等众多的产业链环节,各方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目前业界还没有清晰的路径。几年前,当诺基亚进军NFC应用时,其采取的策略是和主要零售商、品牌商、医疗行业、小额支付等伙伴,共同生产标签以及和应用开发商共同合作来推进NFC的应用。若干年后,诺基亚因为苹果公司的崛起而没落,其NFC应用市场也没有培育起来。不过,建立一个包括用户、开发者、品牌公司、运营商等伙伴在内的生态系统这一思路的正确性却不容置疑。
而中移动也知道这一过程的艰辛。目前,中移动已经发布NFC终端开发指南,建立了包括NFC芯片测试、基带芯片测试、支付类应用测试、机卡兼容测试、业务并发测试、整机以及用户体验测试等六个维度的测试体系,方便接纳更多的NFC手机加入这个生态系统。“到今年年底,90%的POS机都将进行改造,可以刷POS机的地方基本上就可以使用NFC功能。未来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而各银行也在铺设支持NFC的POS终端。”中移动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