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4月——2014年10月间因脊柱术后并出现精神障碍18例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找到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精神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 结论 有效及时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精神障碍 心理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4月——2014年10月间因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2岁,平均(61±1)岁;有吸烟饮酒史15例,(其中酗酒5例),无吸烟饮酒史3例;文化程度:①文盲7例,② 小学5例,③初中3例,④高中3例;手术方式:①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5例,②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8例,③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5例。已排除老年痴呆症患者、存在精神病史患者、既往有颅脑外伤史患者,手术前的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符合手术治疗的标准。
1.2 临床症状
患者入院时神志均清醒,既往患者均无老年痴呆症病史及精神病史,无颅脑外伤史、无谵妄及癫痫发作史。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症状一般出现在术后全麻苏醒数小时后,持续时间为5-7天,首次发作多在夜间,白天症状较轻或正常,呈晨清夜重的特点。轻者表现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障碍,意识紊乱、答非所问、胡言乱语、症状较重表现为失去自制力,手抓空动作,胡言乱语,狂躁幻觉、幻听;自主下地行走,甚至有被害妄想等。临床颅脑CT平扫显示未见确切异常。
2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年龄合并慢性疾病
近年来脊柱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手术干预可提高老年脊柱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并且多数老年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各个脏器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大脑功能降低,对手术的应激能力下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达12.5%。
2.2 血红蛋白浓度与血钠、血钾
老年患者多因营养摄入不足、术中血容量丢失、术后消耗、禁食、呕吐等多种因素可导致水电解紊乱和血红蛋白低。
2.3 麻醉和镇静药物的因素
术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术中使用麻醉药物都与精神障碍有关。麻醉药物会对神经组织产生影响,麻醉药物能使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出现明显阻滞,加速了神经细胞的死亡,改变脑血流量以及供养情况。
2.4 低氧血症
术后缺氧是导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中枢神经递质对氧气供应异常敏感,术中或极度的血液稀释,致携氧能力降低,也可引起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从而出现精神障碍。
2.5 心理因素
多数患者面对手术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术后患者主观上存在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疼痛不能耐受等而产生焦虑、失落等不良心理情绪。
3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而是以心理护理干预为主要治疗手段①。
3.1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房及周围环境,尽量保证病房安静舒适,给老年患者提供较好的术前环境,能减轻患者对即将面临的治疗环境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与之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适当应用沟通技巧,耐心倾听患者倾诉,最大程度的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介绍一些成功的典型病例,从而引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勇气和信心,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有长期饮酒、吸烟史的患者,术前应劝导其严格戒烟戒酒,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与部分性格孤僻的老年患者进行进行沟通时,护士应避免语言冲突,而应尽量尝试循序渐进地沟通, 认真耐心地听取患者的相关要求,以诚恳的态度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并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建议。与患者家属亦应做好相关解释沟通工作,其家属的关心、体贴、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危机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亦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急的耐受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尽快恢复健康。在手术前,还应向患者传达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其可以安心手术,尽可能地排除心理因素的不利影响。
3.2 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麻醉清醒后病房护士应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告诉患者手术很顺利,使患者安心养病。允许家属陪护其身边,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温柔的接触及安抚好患者。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不安全感。向其家属详细介绍各种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其家属正确维护,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做好有效沟通。术后护士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其相关的病情变化,尤其应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多语、幻觉以及妄想等一系列典型的精神障碍早期症状。
3.3 对症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出现失眠或昼睡夜醒、躁动不安、手抓空动作、自行拔管、胡言乱语等精神障碍症状, 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防范措施,告知患者家属,这种精神症状只是暂时的心理反应,避免家属紧张焦虑。护士应委婉、耐心地与患者交谈,必要时采取善意的欺骗、拖延或讲条件的手段,让患者安静休息。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询问患者有无酗酒史,告知患者家属有酗酒史的患者术后易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正确的指导及解释,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动态评估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尽量保证病房安静舒适,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完成,并采取舒适的卧位,安排专人看护,拉好床栏,减少患者独处的时间,防止意外发生。必要时使用约束腕带,对患者四肢约束时,应向家属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 结论
通过分析术后精神障碍的各种危险因素,经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18例脊柱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酗酒患者较易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症状,且恢复时间延长1-2天,出院后随访亦无后遗症,总之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德兰 关于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因素及其护理研究 [J] 吉林医学,2015,36(8),1656-1657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精神障碍 心理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4月——2014年10月间因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2岁,平均(61±1)岁;有吸烟饮酒史15例,(其中酗酒5例),无吸烟饮酒史3例;文化程度:①文盲7例,② 小学5例,③初中3例,④高中3例;手术方式:①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5例,②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8例,③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5例。已排除老年痴呆症患者、存在精神病史患者、既往有颅脑外伤史患者,手术前的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符合手术治疗的标准。
1.2 临床症状
患者入院时神志均清醒,既往患者均无老年痴呆症病史及精神病史,无颅脑外伤史、无谵妄及癫痫发作史。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症状一般出现在术后全麻苏醒数小时后,持续时间为5-7天,首次发作多在夜间,白天症状较轻或正常,呈晨清夜重的特点。轻者表现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障碍,意识紊乱、答非所问、胡言乱语、症状较重表现为失去自制力,手抓空动作,胡言乱语,狂躁幻觉、幻听;自主下地行走,甚至有被害妄想等。临床颅脑CT平扫显示未见确切异常。
2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年龄合并慢性疾病
近年来脊柱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手术干预可提高老年脊柱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并且多数老年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各个脏器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大脑功能降低,对手术的应激能力下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达12.5%。
2.2 血红蛋白浓度与血钠、血钾
老年患者多因营养摄入不足、术中血容量丢失、术后消耗、禁食、呕吐等多种因素可导致水电解紊乱和血红蛋白低。
2.3 麻醉和镇静药物的因素
术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术中使用麻醉药物都与精神障碍有关。麻醉药物会对神经组织产生影响,麻醉药物能使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出现明显阻滞,加速了神经细胞的死亡,改变脑血流量以及供养情况。
2.4 低氧血症
术后缺氧是导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中枢神经递质对氧气供应异常敏感,术中或极度的血液稀释,致携氧能力降低,也可引起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从而出现精神障碍。
2.5 心理因素
多数患者面对手术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术后患者主观上存在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疼痛不能耐受等而产生焦虑、失落等不良心理情绪。
3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而是以心理护理干预为主要治疗手段①。
3.1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房及周围环境,尽量保证病房安静舒适,给老年患者提供较好的术前环境,能减轻患者对即将面临的治疗环境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与之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适当应用沟通技巧,耐心倾听患者倾诉,最大程度的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介绍一些成功的典型病例,从而引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勇气和信心,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有长期饮酒、吸烟史的患者,术前应劝导其严格戒烟戒酒,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与部分性格孤僻的老年患者进行进行沟通时,护士应避免语言冲突,而应尽量尝试循序渐进地沟通, 认真耐心地听取患者的相关要求,以诚恳的态度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并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建议。与患者家属亦应做好相关解释沟通工作,其家属的关心、体贴、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危机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亦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急的耐受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尽快恢复健康。在手术前,还应向患者传达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其可以安心手术,尽可能地排除心理因素的不利影响。
3.2 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麻醉清醒后病房护士应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告诉患者手术很顺利,使患者安心养病。允许家属陪护其身边,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温柔的接触及安抚好患者。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不安全感。向其家属详细介绍各种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其家属正确维护,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做好有效沟通。术后护士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其相关的病情变化,尤其应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多语、幻觉以及妄想等一系列典型的精神障碍早期症状。
3.3 对症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出现失眠或昼睡夜醒、躁动不安、手抓空动作、自行拔管、胡言乱语等精神障碍症状, 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防范措施,告知患者家属,这种精神症状只是暂时的心理反应,避免家属紧张焦虑。护士应委婉、耐心地与患者交谈,必要时采取善意的欺骗、拖延或讲条件的手段,让患者安静休息。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询问患者有无酗酒史,告知患者家属有酗酒史的患者术后易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正确的指导及解释,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动态评估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尽量保证病房安静舒适,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完成,并采取舒适的卧位,安排专人看护,拉好床栏,减少患者独处的时间,防止意外发生。必要时使用约束腕带,对患者四肢约束时,应向家属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 结论
通过分析术后精神障碍的各种危险因素,经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18例脊柱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酗酒患者较易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症状,且恢复时间延长1-2天,出院后随访亦无后遗症,总之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德兰 关于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因素及其护理研究 [J] 吉林医学,2015,36(8),1656-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