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培养阅读创新思维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灵活多样,酝酿创新氛围
  课堂气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抓住“导入”这个起始环节,努力酝酿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
  现代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类型有:激发型、联系型、定向型三种,包括13种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识,诱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个性化”阅读,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可以这样做:第一步,围绕目标,自主提问。鼓励学生围绕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发问置疑,提出问题;第二步,围绕问题自主阅读。师生一起筛选探究价值较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阅读要解决的问题和阅读内容,选择阅读的方式,或重点读或通读,或默读或朗读,或思或勾画等。第三步,自主交流、评价,检验并催化阅读效果。让学生交流阅读的体会,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对优美的文段还可以朗读比赛,对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可以讲故事或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尝试着进行评价。把评价、交流的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和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自我表现的过程,从而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
  三、重视阅读教学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创设问题解的有序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个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创设问题要有序,分步设置,循序渐进,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
  其次,创设问题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也是学生智力的敏锐程度,其集中表现为能迅速地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另外,它还表现在个体进行思维活动时根据客观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所设问题切忌千篇一律,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悬念设疑、串联设疑、导谬设疑、比较设疑、观察设疑等。
  第三,创设问题的新颖性,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激发其思维的与众不同。可采用谜语创设法、故事创设法、俗语创设法、经典创设法、诗词创设法、热点创设法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
  四、“想象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述,通过想象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努力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大致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激活其想象力,第一步是揣摩;第二步是各种形式的朗读;第三步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认识课文。从而使之深入意境,把握人物思想性格,体会作品的艺术技巧,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如:在教学沈复的《童趣》一文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标题,想象一下作者在本文中可能会描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哪些方面的趣事。经过思考,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讨论便热烈起来,为后面更顺利的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作了极有价值的铺垫,学生的想象之翅也随之飞扬。其次,结合范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来感知文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文中“童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的想象与感受合理吗?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童年生活经历,你是如何处理的呢?这样,通过作者的文字步步展开,学生的思绪也随之神游,不自不觉地进入了那妙趣横生的童话般的世界,随作者一起“细察”“昂首”“称快”“自得”“呀然一惊”……充分想象作者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及其情态等,再辅之以必要的“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学生就能真正进入作者的世界,更深刻地领会少年儿童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以及作者艺术构思的匠心和作品创造的艺术美。这样,能逐步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较好地发挥学生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有效地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畅想、畅言,在精神处于自由、活跃的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各种想法涌动交汇,撞击出创造的火花,切实培养学生阅读之创新思维,让学生成长为个性鲜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育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会使得教师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能明确把握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带给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构”是
期刊
作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必然要在作业上体现出来。但在实践中,人们都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却忽视了作业的研究与改革。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同时也会对新课程改革造成诸多不便,所以对作业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作业评价包括作业批改行为和评价行为。实践证明,教师的批改与评价的方式
期刊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积累,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课余阅读的积累,学写读书笔记和摘抄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通过阅读,使学生不仅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勤劳、诚实、团结友爱等高尚精神和优秀品质的教育,而且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习、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期刊
一、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教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阅读方法。1.摘录要点法:对于那些分要点阐述而内容又较长的文章,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2.筛选信息法:对于反映科技发展的科技文,教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从文本中选出更多有用的信息。3.品味鉴赏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我认为我们现行作文教学的最大难题还是被“写什么”和“怎样写”深深地困扰着。只要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作文写作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写什么”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贴近生活,写他们自己想写、喜欢写的话题。而在我们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对学生作文
期刊
2010年,笔者参加了盐城中考语文试卷的批改,发现名句默写中,有许多同学因笔误而失分。如:“关关雎鸠”, “雎鸠” 不会写。“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中“萋”“鹦鹉”不会写,“洲”常写成“州”。而作文的情况更为严重,错字连篇、书写潦草、格式杂乱无章,这不禁让许多老师感到困惑。学生怎么了?语文教学怎么了?  笔者为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存在误区:  1、为了应付考试,师生常常花费大量的
期刊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先让学生读通,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生厌,教师压抑,以至于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  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 首要的是还这些古老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
期刊
教材、校园取代了生活  长期以来,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都是围绕着教材进行的,教材在教师心中的地位也是神圣而权威的。尽管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仅靠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相关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限制,再加上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受影响,担心学生走出校门安全无保障,种种因素让教师不敢跨出教材的樊篱,不敢脱离校园的保护。于是,学生的天地只在校园,学生的见识只是书本。  然而,学生要提
期刊
一、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主意识  1.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形象,增强自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工作中,我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生尤其是品格不良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优点也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使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我能行”意识的培养,以坚定其信心,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  2.给学生以充分信任,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一
期刊
大阅读课是一门教师和学生都很头疼的校本课程。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设计了“主题阅读课”,来一起分享主题阅读的快乐,一起品味书籍的淡淡墨香。  在主题阅读课上,我特别强调要关注倾听,尊重别人。演讲学生自评,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及时在自己的“课堂展示记录本”记录感受。我规定:每天一个小组轮流互评,然后抽签决定两名同学互评。  奖惩分明是主题阅读课走入学生心中的动力。如果演讲或评价精彩,我会奖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