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益阳十余名文化同仁成立编委会,开始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注译和出版工作。时至1985年初,《史记注译》已经完稿,我们想请时年87岁高龄的家乡史学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题写书名并作序。于是,编委会指派欧阳俊、张烈、龚浩康、李明章和我一同赴京拜访周老。
那是1985年8月15日,我们于上午9点来到周老的住处。由于事先有预约,周老及夫人早在门前迎候。在客厅坐定后,我把从家乡带来的一点伴手礼(一包银鱼丝和一包卜辣椒)和一本《张仪传》赠送给周老。我与周老是小同乡,当我向他介绍我的老家在益阳人民大垸时,周老可高兴了,马上说:“我的老家是人民大垸汾湖洲。”这时,我感到自己与周老的距离更近了。
接着,张烈向周老详细介绍了我们编撰《史记注译》的情况,也谈了续编其他三史注译本的打算。周老仔细听着,不时点点头,显露出兴奋和肯定的神情。听完我们想请其题写书名及作序的要求,周老马上走进书房为《史记注译》题写了书名。我们都被周老弘扬中华文化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表示一定要完成好注译前四史这一历史文化工程。会见即将结束,我们提出要与之合影,周老欣然同意,并且笑呵呵地说:“我是一副丑相啊!”周夫人接过相机,“咔嚓”一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记忆。这张相片至今珍藏在我们的相集里。《史记注译》正式付印出版前,周老写来了《史记注译序》。他在《序》中写道:“我们祖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如果完全不能为今人所接触,那便等于没有。所发生接触的办法,只有两个:或则提高阅读古汉语的能力,或则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文。由曹日升等同志编撰的这部《史记注译》,无异于用现代文著的《史记》,最便于读者;对一般读者阅读古籍有帮助,对发扬光大古代文化遗产更有功劳。是一部好书。”
在周老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续编的《汉书注译》于1995年完稿,周老又高兴地为之题词:“《汉书注译》既便阅读,更可提高爱国精神。”此后,他还应我们的请求,分别为《后汉书注译》《三国志注译》题写了书名。现在,《前四史全著全译》已经排印,即将出版。
睹物思人,周老虽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热爱、弘扬祖国文化遗产的崇高精神和关心、支持后代人開展史学研究的无私品格却长留我们心中,并将鼓舞和激励我们继续向史学注译出版进军。
那是1985年8月15日,我们于上午9点来到周老的住处。由于事先有预约,周老及夫人早在门前迎候。在客厅坐定后,我把从家乡带来的一点伴手礼(一包银鱼丝和一包卜辣椒)和一本《张仪传》赠送给周老。我与周老是小同乡,当我向他介绍我的老家在益阳人民大垸时,周老可高兴了,马上说:“我的老家是人民大垸汾湖洲。”这时,我感到自己与周老的距离更近了。
接着,张烈向周老详细介绍了我们编撰《史记注译》的情况,也谈了续编其他三史注译本的打算。周老仔细听着,不时点点头,显露出兴奋和肯定的神情。听完我们想请其题写书名及作序的要求,周老马上走进书房为《史记注译》题写了书名。我们都被周老弘扬中华文化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表示一定要完成好注译前四史这一历史文化工程。会见即将结束,我们提出要与之合影,周老欣然同意,并且笑呵呵地说:“我是一副丑相啊!”周夫人接过相机,“咔嚓”一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记忆。这张相片至今珍藏在我们的相集里。《史记注译》正式付印出版前,周老写来了《史记注译序》。他在《序》中写道:“我们祖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如果完全不能为今人所接触,那便等于没有。所发生接触的办法,只有两个:或则提高阅读古汉语的能力,或则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文。由曹日升等同志编撰的这部《史记注译》,无异于用现代文著的《史记》,最便于读者;对一般读者阅读古籍有帮助,对发扬光大古代文化遗产更有功劳。是一部好书。”
在周老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续编的《汉书注译》于1995年完稿,周老又高兴地为之题词:“《汉书注译》既便阅读,更可提高爱国精神。”此后,他还应我们的请求,分别为《后汉书注译》《三国志注译》题写了书名。现在,《前四史全著全译》已经排印,即将出版。
睹物思人,周老虽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热爱、弘扬祖国文化遗产的崇高精神和关心、支持后代人開展史学研究的无私品格却长留我们心中,并将鼓舞和激励我们继续向史学注译出版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