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不断开放和进步的社会所带来的整体人文思潮的嬗变,还是传播体制的改革、传播观念的演进和传播业态的裂变,都对广播提高认识、把握受众市场的水平提出迫切要求。对象感作为广播与受众市场关系的最直接表现,已经渗透到了广播策划与制播的全过程。广播节目特别是广播新闻节目必须通过精准选择新闻、转变话语体系、理顺运行机制等手段,提升对象感,提高媒体影响力、传播力和公信力。
关键词:受众反馈 对象感 有效传播
随着媒介生态的快速改变和广播自身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广播节目对象感的问题已经从理念到行动,渗透到了广播制播全过程,其背后折射了广播对媒体政治和产业两种属性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更反映出一个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与公信力。本文力图通过新闻选择、话语体系和机制保证等三方面,对广播节目对象感的把握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象感与广播节目传播效果
随着不断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带来的整体人文思潮的嬗变,以及传播体制的改革、传播观念的演进和传播业态的裂变,提升与加强节目对象感关系到广播媒体传播目标的精准到达和传播效果的有效实现。
1.从“请受众注意”时代到“请注意受众”时代。受众市场是一个似乎不太好把握的东西,它由无数的人组成,但又似乎无影无形。传播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受众反馈概念。受众反馈,是传媒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在传播学的观点里,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是积极主动的信息搜寻者,也是个性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反馈是传媒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这种反馈是评估传播效果的一个现实尺度,对于媒体的自我评价和纠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媒体崛起带动的技术和理念的进步,新闻传播迎来“自媒体”时代,不仅可以“我说你听”,还可以“我听你说”“你说我不听”,媒体已不再拥有绝对话语权。而传统的传播理念一方面宣传意味浓,只注重“我说你听”,主观上不重视沟通信息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另一方面对受众市场缺乏有效的调查与研究,在客观上对受众市场的了解和认识也模糊不清,导致其传播目标的精准性和效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正如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反馈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随着不断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带来的整体人文思潮的嬗变,以及传播体制的改革、传播观念的演进和传播业态的裂变,媒体已经从“请受众注意”时代转变为“请注意受众”时代,对受众市场的高度重视已经越来越成为时代要求和媒体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与加强节目对象感从未显得像现在这样重要与急迫。
2.“播新闻”还是“说新闻”?1998年,凤凰卫视首播《凤凰早班车》,新闻主播陈鲁豫清新、亲切的新闻播报方式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带来一个新概念——“说新闻”。新闻是“播”好还是“说”好?其争论不休十多年,到目前基本形成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格局。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两种新闻播报方式适应了各种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的多样化。
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来说,也曾存在“播”和“说”的茫然与纠结,其本质是“传者本位”与“受者本位”两种心理的较量。“播新闻”以“我”为主,其标准围绕“我”也就是信息传播者而制定和考量,更注重“我”的吐字发音是否“字正腔圆”,“我”是否按照稿件准确播报,较少考虑受者的心理、感受和反映,是“传者本位”的外在表现。而“说新闻”以“他”为主,其标准围绕“他”也就是信息接受者而制定和考量,注重“我”说的内容“他”是否爱听,渴望和受众交流并产生共鸣,是“受者本位”的外在表现。
二、如何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对象感
1.从“广播”到“窄播”,广播节目提升对象感的难点在广播新闻节目。从提出、探索并实践通向“窄播”之路起,广播就开始了对于节目对象感的认知与把握。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广播出现了所谓“对象性节目”,这种节目的提法以特定群体如儿童、老人、农民等分类,是广播在对象感方面的最初尝试。这一理念逐渐演变为“类型化广播”,交通广播、农村广播等都是在这种节目理念下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种对象性的节目或频率,由于其本身就是定位在已经细分了的受众市场上,因此这些节目从理念到实践都不缺乏对象感,而这些类型化广播的成功也正是由于其在受众市场找到了精准的定位,很好地把握和实现了节目的对象感,从而实现了有效传播。
然而,相对于以细分受众群体为传播对象的类型化广播而言,以细分传播内容为传播对象的类型化广播在对象感的寻找、把握和提升方面要显得更加复杂和艰难。特别是新闻广播,一方面由于新闻所承载的“喉舌”功能使得其宣传色彩难以消退,教化意味浓重,阻碍了其“倾听”的姿态和功能;另一方面,新闻资讯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信息传递,很难明确地划分其接受群体,也容易造成对象感的模糊与偏离。
2.关联性、关注度、重要性、有趣性,广播新闻节目的对象感首先来自基于不同受众市场的新闻题材选择。作为以传播内容划分的节目,广播新闻节目的受众市场是否存在着细分的问题?我们以中国之声和江苏新闻广播两个广播新闻频率在2014年2月16日的早间新闻时段报道内容为例,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从两个新闻广播频率在同一天的同一时段的新闻报道内容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广播新闻节目在选材上有交叉,如都有“元宵节前后雾霾天气”“美剧《纸牌屋》(第二季)上线”等内容,但从其选题的差异化可以看出他们面对不同的受众体现出的对象感,其中的重要原则就是关联度、关注度和趣味性。
对于地方新闻媒体而言,江苏新闻广播在关联度上首先兼顾了本土化,这是它与国家媒体中国之声在选题上最大的差异。无论是《新闻早六点》,还是《江苏新闻联播》《新闻早高峰》,省内新闻都牢牢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如《新闻早六点》栏目播出“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吹响集结号,首日报名人数寥寥”“生育高峰临近,江苏不少妈妈选择顺产为二胎做准备”等内容,《江苏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复旦水平测试昨天开考,题量大、角度怪”“南京今年第二场大型招聘会,企业入职纷纷打出涨薪牌”等内容,《新闻早高峰》除了播出江苏公务员考试、江苏妈妈选择顺产等内容外,还播出了“薪酬不断上涨,求职者依旧观望,记者观察:节后招工难,比薪酬更重要的是尊重”等内容。由此会对江苏本省的听众产生强烈的对象感。而中国之声虽然在一个局部的区域内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在选材上同样有自己的关联度考虑。鉴于多年来形成的关心国家与社会进步的收听群体,中国之声更多地利用了国家媒体的资源优势,注重挖掘重大政策背后的信息含金量,如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中播出“国务院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各地党政部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圆住房困难群众安居梦”“南京市档案馆公开的档案资料详细记载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等内容,在《新闻纵横》栏目播出“问今晨:索契冬奥会,女子短道1500米周扬王者归来”“问焦点:只补贴本地汽车品牌,多地新能源汽车被指地方保护主义”“问真相:抢车主钥匙、摆胜利手势,网报南宁警察拦车打人是否属实”等内容,也形成了节目独特的对象感共鸣。 对比两个频率的节目,在围绕关注度和趣味性方面的新闻选择和处理上也有一些细微区别。很多符合关注度原则的热点新闻在两个节目中都有所交叉,但在处理上却不同。以“美剧《纸牌屋》(第二季)上线”这则新闻为例,江苏新闻广播强调了“奥巴马恳求剧透”,中国之声则选择了“大数据影响今后影视创作”的角度,显示出江苏新闻广播受众文化偏向“市民文化”,而中国之声受众文化偏重“精英文化”的差别,也直接影响了两者节目对象感的把握和表现。
3.转变新闻话语体系是广播新闻节目提升对象感必须要修炼的内功。在传统媒体业界,一直有着两种话语体系的说法:一种是宣传话语体系,一种是百姓话语体系。同时存在两种话语体系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革命性色彩极强的政治话语体系,以及为了政治向心力而设置的“一种声音”。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进步,中国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明的时代,各种思潮、观点、诉求多点交叉碰撞,形成了中国当代社会极其丰富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态。而在“和谐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内政、外交大政以后,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百姓能听懂、愿意听的“实在话”“身边事”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从2011年开始席卷全国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更是对这种改变的积极呼应。
然而,将宣传话语体系与百姓话语体系融为一体并非易事,如何不再图解政治、而是用新闻的方式做好宣传,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广播人练好内功。要想进入百姓话语体系,必须要有清晰的受众概念和充分的对象感。“常规的例会、工作汇报、业绩总结是不适合说的,缺乏情节、趣味性不浓的新闻事件也需要精选角度、开掘内涵。更多关注动态新闻事件,注重新闻的新闻性和人情味,注重有讲头儿、新鲜事儿。”要写有人气儿、有人情、有温度的新闻,努力做到概念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情节化。
4.改变新闻运行方式,推行新闻主播制是广播新闻节目提升对象感的机制保证。新闻主持人(新闻主播)是新闻节目形态与表达的最终呈现,对于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只是编辑、记者稿件的“播读器”,其奉行的是播音主持的专业标准,与新闻内容关系不大。“中国何时才能出现优秀的新闻主播”这个问题也困扰学界和业界良久。
新闻主播制,实际上是一种新闻节目的制作管理模式,就是围绕新闻主播的特点进行新闻节目的设计、新闻内容的制作和报道,赋予新闻主播极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以便充分发挥主播的才能和特点。在这种模式下,新闻主播可以自主决定新闻选题、决定新闻的采制、决定新闻表现方式。而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新闻播音员只需要负责新闻的播报。新闻主播制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提升对象感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一方面,新闻主播深度参与节目的策划、采制等前期过程,对于节目内容和背景了然于心,自然可以做到深入浅出,用受众易懂、易接受的语言讲出来,而不是读出来,交流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新闻主播制将一个新闻节目的符号具化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机构,使得受众容易产生亲近感。据说,美国新闻主播丹·拉瑟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常常向观众提醒他的贫苦出身,令观众在心理上产生“自家人”的感觉。这样的新闻传播,节目的对象感怎能不强?
需要提醒的是,新闻主播中心制是一种为特殊人才进行量身定做运作规则的管理模式,合适的新闻主播是其能够成功推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从美国新闻节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节目都实行主播中心制,也就是说,只有合适的主播才会用上“新闻主播中心制”。因此,推行“新闻主播中心制”切不可“一刀切”,更不可搞行政命令,为了推行而推行。
三、提升对象感必须把握的原则与分寸
以受众为中心,注重受众反馈并以此来进行传播行为的校正和纠偏,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受众。
进入新世纪,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盛极一时,成为各媒体拉动收听率、收视率的良方。然而,不久人们就发现,这些民生新闻基本的动机是“求生存”,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吸引“眼球”(注意力)。民生新闻的非理性、泛娱乐化、负面化、低俗,以及过度的商业包装,成为其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瓶颈。因此,加强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对象感,首先要坚守媒体倾听民意、沟通社会的守望职责,真正成为“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媒体,如中国之声所说:以责任赢信任。其次,要真正深刻理解、运用好传播规律,用新闻的方式做新闻。
广播,不止是我说你听,还可以你说我听。听说之间,广播新闻节目需要接受、认识、把握受众市场,提升节目对象感。只有这样,广播才能重回“影响力时代”,重塑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江苏新闻广播网[EB/OL].http://www.vojs.cn/mpjmdb/xwgbdb/xwz6d/201402/t20140216_359353.htm.(2014-02-16).
[2]中国之声[EB/OL].http://aod.cnr.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temId=11(2014-03-14).
[3]田宏光.浅谈“播新闻”与“说新闻”[J].当代电视,2007(12).
[4]王朋进.新闻主播中心制的核心要素[J].视听界,2009(6).
作者单位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
关键词:受众反馈 对象感 有效传播
随着媒介生态的快速改变和广播自身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广播节目对象感的问题已经从理念到行动,渗透到了广播制播全过程,其背后折射了广播对媒体政治和产业两种属性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更反映出一个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与公信力。本文力图通过新闻选择、话语体系和机制保证等三方面,对广播节目对象感的把握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象感与广播节目传播效果
随着不断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带来的整体人文思潮的嬗变,以及传播体制的改革、传播观念的演进和传播业态的裂变,提升与加强节目对象感关系到广播媒体传播目标的精准到达和传播效果的有效实现。
1.从“请受众注意”时代到“请注意受众”时代。受众市场是一个似乎不太好把握的东西,它由无数的人组成,但又似乎无影无形。传播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受众反馈概念。受众反馈,是传媒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在传播学的观点里,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是积极主动的信息搜寻者,也是个性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反馈是传媒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这种反馈是评估传播效果的一个现实尺度,对于媒体的自我评价和纠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媒体崛起带动的技术和理念的进步,新闻传播迎来“自媒体”时代,不仅可以“我说你听”,还可以“我听你说”“你说我不听”,媒体已不再拥有绝对话语权。而传统的传播理念一方面宣传意味浓,只注重“我说你听”,主观上不重视沟通信息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另一方面对受众市场缺乏有效的调查与研究,在客观上对受众市场的了解和认识也模糊不清,导致其传播目标的精准性和效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正如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反馈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随着不断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带来的整体人文思潮的嬗变,以及传播体制的改革、传播观念的演进和传播业态的裂变,媒体已经从“请受众注意”时代转变为“请注意受众”时代,对受众市场的高度重视已经越来越成为时代要求和媒体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与加强节目对象感从未显得像现在这样重要与急迫。
2.“播新闻”还是“说新闻”?1998年,凤凰卫视首播《凤凰早班车》,新闻主播陈鲁豫清新、亲切的新闻播报方式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带来一个新概念——“说新闻”。新闻是“播”好还是“说”好?其争论不休十多年,到目前基本形成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格局。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两种新闻播报方式适应了各种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的多样化。
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来说,也曾存在“播”和“说”的茫然与纠结,其本质是“传者本位”与“受者本位”两种心理的较量。“播新闻”以“我”为主,其标准围绕“我”也就是信息传播者而制定和考量,更注重“我”的吐字发音是否“字正腔圆”,“我”是否按照稿件准确播报,较少考虑受者的心理、感受和反映,是“传者本位”的外在表现。而“说新闻”以“他”为主,其标准围绕“他”也就是信息接受者而制定和考量,注重“我”说的内容“他”是否爱听,渴望和受众交流并产生共鸣,是“受者本位”的外在表现。
二、如何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对象感
1.从“广播”到“窄播”,广播节目提升对象感的难点在广播新闻节目。从提出、探索并实践通向“窄播”之路起,广播就开始了对于节目对象感的认知与把握。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广播出现了所谓“对象性节目”,这种节目的提法以特定群体如儿童、老人、农民等分类,是广播在对象感方面的最初尝试。这一理念逐渐演变为“类型化广播”,交通广播、农村广播等都是在这种节目理念下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种对象性的节目或频率,由于其本身就是定位在已经细分了的受众市场上,因此这些节目从理念到实践都不缺乏对象感,而这些类型化广播的成功也正是由于其在受众市场找到了精准的定位,很好地把握和实现了节目的对象感,从而实现了有效传播。
然而,相对于以细分受众群体为传播对象的类型化广播而言,以细分传播内容为传播对象的类型化广播在对象感的寻找、把握和提升方面要显得更加复杂和艰难。特别是新闻广播,一方面由于新闻所承载的“喉舌”功能使得其宣传色彩难以消退,教化意味浓重,阻碍了其“倾听”的姿态和功能;另一方面,新闻资讯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信息传递,很难明确地划分其接受群体,也容易造成对象感的模糊与偏离。
2.关联性、关注度、重要性、有趣性,广播新闻节目的对象感首先来自基于不同受众市场的新闻题材选择。作为以传播内容划分的节目,广播新闻节目的受众市场是否存在着细分的问题?我们以中国之声和江苏新闻广播两个广播新闻频率在2014年2月16日的早间新闻时段报道内容为例,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从两个新闻广播频率在同一天的同一时段的新闻报道内容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广播新闻节目在选材上有交叉,如都有“元宵节前后雾霾天气”“美剧《纸牌屋》(第二季)上线”等内容,但从其选题的差异化可以看出他们面对不同的受众体现出的对象感,其中的重要原则就是关联度、关注度和趣味性。
对于地方新闻媒体而言,江苏新闻广播在关联度上首先兼顾了本土化,这是它与国家媒体中国之声在选题上最大的差异。无论是《新闻早六点》,还是《江苏新闻联播》《新闻早高峰》,省内新闻都牢牢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如《新闻早六点》栏目播出“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吹响集结号,首日报名人数寥寥”“生育高峰临近,江苏不少妈妈选择顺产为二胎做准备”等内容,《江苏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复旦水平测试昨天开考,题量大、角度怪”“南京今年第二场大型招聘会,企业入职纷纷打出涨薪牌”等内容,《新闻早高峰》除了播出江苏公务员考试、江苏妈妈选择顺产等内容外,还播出了“薪酬不断上涨,求职者依旧观望,记者观察:节后招工难,比薪酬更重要的是尊重”等内容。由此会对江苏本省的听众产生强烈的对象感。而中国之声虽然在一个局部的区域内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在选材上同样有自己的关联度考虑。鉴于多年来形成的关心国家与社会进步的收听群体,中国之声更多地利用了国家媒体的资源优势,注重挖掘重大政策背后的信息含金量,如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中播出“国务院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各地党政部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圆住房困难群众安居梦”“南京市档案馆公开的档案资料详细记载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等内容,在《新闻纵横》栏目播出“问今晨:索契冬奥会,女子短道1500米周扬王者归来”“问焦点:只补贴本地汽车品牌,多地新能源汽车被指地方保护主义”“问真相:抢车主钥匙、摆胜利手势,网报南宁警察拦车打人是否属实”等内容,也形成了节目独特的对象感共鸣。 对比两个频率的节目,在围绕关注度和趣味性方面的新闻选择和处理上也有一些细微区别。很多符合关注度原则的热点新闻在两个节目中都有所交叉,但在处理上却不同。以“美剧《纸牌屋》(第二季)上线”这则新闻为例,江苏新闻广播强调了“奥巴马恳求剧透”,中国之声则选择了“大数据影响今后影视创作”的角度,显示出江苏新闻广播受众文化偏向“市民文化”,而中国之声受众文化偏重“精英文化”的差别,也直接影响了两者节目对象感的把握和表现。
3.转变新闻话语体系是广播新闻节目提升对象感必须要修炼的内功。在传统媒体业界,一直有着两种话语体系的说法:一种是宣传话语体系,一种是百姓话语体系。同时存在两种话语体系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革命性色彩极强的政治话语体系,以及为了政治向心力而设置的“一种声音”。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进步,中国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明的时代,各种思潮、观点、诉求多点交叉碰撞,形成了中国当代社会极其丰富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态。而在“和谐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内政、外交大政以后,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百姓能听懂、愿意听的“实在话”“身边事”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从2011年开始席卷全国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更是对这种改变的积极呼应。
然而,将宣传话语体系与百姓话语体系融为一体并非易事,如何不再图解政治、而是用新闻的方式做好宣传,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广播人练好内功。要想进入百姓话语体系,必须要有清晰的受众概念和充分的对象感。“常规的例会、工作汇报、业绩总结是不适合说的,缺乏情节、趣味性不浓的新闻事件也需要精选角度、开掘内涵。更多关注动态新闻事件,注重新闻的新闻性和人情味,注重有讲头儿、新鲜事儿。”要写有人气儿、有人情、有温度的新闻,努力做到概念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情节化。
4.改变新闻运行方式,推行新闻主播制是广播新闻节目提升对象感的机制保证。新闻主持人(新闻主播)是新闻节目形态与表达的最终呈现,对于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只是编辑、记者稿件的“播读器”,其奉行的是播音主持的专业标准,与新闻内容关系不大。“中国何时才能出现优秀的新闻主播”这个问题也困扰学界和业界良久。
新闻主播制,实际上是一种新闻节目的制作管理模式,就是围绕新闻主播的特点进行新闻节目的设计、新闻内容的制作和报道,赋予新闻主播极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以便充分发挥主播的才能和特点。在这种模式下,新闻主播可以自主决定新闻选题、决定新闻的采制、决定新闻表现方式。而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新闻播音员只需要负责新闻的播报。新闻主播制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提升对象感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一方面,新闻主播深度参与节目的策划、采制等前期过程,对于节目内容和背景了然于心,自然可以做到深入浅出,用受众易懂、易接受的语言讲出来,而不是读出来,交流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新闻主播制将一个新闻节目的符号具化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机构,使得受众容易产生亲近感。据说,美国新闻主播丹·拉瑟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常常向观众提醒他的贫苦出身,令观众在心理上产生“自家人”的感觉。这样的新闻传播,节目的对象感怎能不强?
需要提醒的是,新闻主播中心制是一种为特殊人才进行量身定做运作规则的管理模式,合适的新闻主播是其能够成功推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从美国新闻节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节目都实行主播中心制,也就是说,只有合适的主播才会用上“新闻主播中心制”。因此,推行“新闻主播中心制”切不可“一刀切”,更不可搞行政命令,为了推行而推行。
三、提升对象感必须把握的原则与分寸
以受众为中心,注重受众反馈并以此来进行传播行为的校正和纠偏,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受众。
进入新世纪,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盛极一时,成为各媒体拉动收听率、收视率的良方。然而,不久人们就发现,这些民生新闻基本的动机是“求生存”,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吸引“眼球”(注意力)。民生新闻的非理性、泛娱乐化、负面化、低俗,以及过度的商业包装,成为其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瓶颈。因此,加强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对象感,首先要坚守媒体倾听民意、沟通社会的守望职责,真正成为“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媒体,如中国之声所说:以责任赢信任。其次,要真正深刻理解、运用好传播规律,用新闻的方式做新闻。
广播,不止是我说你听,还可以你说我听。听说之间,广播新闻节目需要接受、认识、把握受众市场,提升节目对象感。只有这样,广播才能重回“影响力时代”,重塑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江苏新闻广播网[EB/OL].http://www.vojs.cn/mpjmdb/xwgbdb/xwz6d/201402/t20140216_359353.htm.(2014-02-16).
[2]中国之声[EB/OL].http://aod.cnr.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temId=11(2014-03-14).
[3]田宏光.浅谈“播新闻”与“说新闻”[J].当代电视,2007(12).
[4]王朋进.新闻主播中心制的核心要素[J].视听界,2009(6).
作者单位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