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撰文/草威 编辑/卢晓菡 版式/蔺震
前一段时间有几件事非常有意思。你肯定还记得,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新闻和后续发展席卷了整个朋友圈,大家纷纷为打人的男司机站台。说真的,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我原以为不论在何种现代社会下,人们都不大可能这么大张旗鼓地支持暴力行为。
我想起那部好莱坞的电影《上帝保佑美国》,在电影里,“不文明”的行为通通被暴力解决,取钱时随意插队的人、虚假的真人秀,全都被疯狂的主角干掉了。我看的时候也大呼过瘾,这不就是我心里的想法吗?我从来没和别人说过,但是这个导演显然是同道中人。他拍出来,我的情绪就在电影里得到释放。
但是呢,这说的是美国,而我们没有这样的电影,可是插队、违反交通规则的事还是比人家多得多。所以,我们一出门就都带着这层没来得及消化的仇恨在生活,没人帮我们排解。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人们当然义愤填膺,心里都觉得打得太好了,男司机挥舞的是为民除害的拳头。大家自发地为暴力寻找正当性,当反对暴力的观点参与辩论的时候,人们就搬出最后一样武器——这是在中国,既然没人管,那么只能让混蛋去惩治那些傻蛋。
本来是商业文学和商业电影应该解决的大众情绪问题,被我们转移到了社会事件中,而我们的宣泄渠道只有互联网。因此,当我们通过互联网来了解眼下这个现实世界的时候,就会觉得它如此癫狂。我觉得这是很伤感的事情。
说到电影,这些年,中国电影之所以普遍性的难看是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找到人们生活中的痛点。我们对“商业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明星和所谓的“潮流”上,离人们真实的心理渴求非常遥远。两个月间,我们能在院线里看到5部粗制滥造的青春片,它们如法炮制,却一样地令人失望。
这个夏天青春片的流行,我是想不出道理的,有些东西只是因为流行而流行。关于它们,知乎上已经有非常一针见血的总结了,“各种恋爱、各种花式作死、各种劈腿、各种约炮、各种堕胎,最后主角说:‘我们的青春最终输给了现实’——一段青春期堕落史。”
这些理应击中内心的电影丝毫没能引发共鸣,不能激起我们对青春的怀念,更不能解决对现实的焦虑,甚至都没得到有效的放松。就像那些流行于社交网络的帖子一样,罗列一堆狗血情节,结尾处再来一次平庸的吐槽——这就是现实,现实总叫人欷歔。电影创作者习惯想象人性,而不是探讨人性,并且总是严重低估观众的智商。放眼望去,大屏幕上全是这些未经推敲的快餐电影,我觉得,这也是很伤感的事情。
好的商业电影缺席,艺术片的导演就起来说话了。王小帅拍完了《闯入者》,遭遇了排片的困局。然后小帅导演写了各种文章,甚至还搬出法国政府强制干预院线播放艺术电影的政策来给自己的倡议背书。很多人也跟着愤愤不平,觉得市场不公,烂片横行而好电影无缘得见。
虽然我刚刚还对国产电影的现状痛心疾首,但小帅导演的做法我是万万不认同的。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需要创作者对职业的自觉,需要整个行业的进步,而不是依靠行政力量来干预市场。
事实上,教育大众的事儿从来都不应该由政府来做,我们的兴趣、偏好、需求、志向,都不可能被计划,院线老板自然对资本是敏感的。他们也许就是商人,不是爱电影的人,所以他们会选出最赚钱的电影,而不是最“好”的电影,这没有什么好谴责的。绝大多数的人走进电影院就是想要轻松娱乐,这是无法改变的大前提,即便是《美国往事》放到现在恐怕也无法和《复仇者联盟2》竞争。
艺术电影如果打算赚钱,就必须要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在社交网络上对公众乞讨。艺术家走到这一步,也挺叫人伤感的。
因此你看,我们生活的逻辑是被打乱的,我们常常面对一团乱麻,似乎到处是些无解的问题。我们想用现实来发泄,想用艺术来赚钱,想用市场来指导大众,显然,这有些逻辑混乱。这些相互交错的问题造成了我们特有的伤感。
我希望伤感是暂时的,也许等到了“现实的归现实,艺术的归艺术,市场的归市场”的那一天,它们全都会迎刃而解。
前一段时间有几件事非常有意思。你肯定还记得,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新闻和后续发展席卷了整个朋友圈,大家纷纷为打人的男司机站台。说真的,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我原以为不论在何种现代社会下,人们都不大可能这么大张旗鼓地支持暴力行为。
我想起那部好莱坞的电影《上帝保佑美国》,在电影里,“不文明”的行为通通被暴力解决,取钱时随意插队的人、虚假的真人秀,全都被疯狂的主角干掉了。我看的时候也大呼过瘾,这不就是我心里的想法吗?我从来没和别人说过,但是这个导演显然是同道中人。他拍出来,我的情绪就在电影里得到释放。
但是呢,这说的是美国,而我们没有这样的电影,可是插队、违反交通规则的事还是比人家多得多。所以,我们一出门就都带着这层没来得及消化的仇恨在生活,没人帮我们排解。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人们当然义愤填膺,心里都觉得打得太好了,男司机挥舞的是为民除害的拳头。大家自发地为暴力寻找正当性,当反对暴力的观点参与辩论的时候,人们就搬出最后一样武器——这是在中国,既然没人管,那么只能让混蛋去惩治那些傻蛋。
本来是商业文学和商业电影应该解决的大众情绪问题,被我们转移到了社会事件中,而我们的宣泄渠道只有互联网。因此,当我们通过互联网来了解眼下这个现实世界的时候,就会觉得它如此癫狂。我觉得这是很伤感的事情。
说到电影,这些年,中国电影之所以普遍性的难看是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找到人们生活中的痛点。我们对“商业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明星和所谓的“潮流”上,离人们真实的心理渴求非常遥远。两个月间,我们能在院线里看到5部粗制滥造的青春片,它们如法炮制,却一样地令人失望。
这个夏天青春片的流行,我是想不出道理的,有些东西只是因为流行而流行。关于它们,知乎上已经有非常一针见血的总结了,“各种恋爱、各种花式作死、各种劈腿、各种约炮、各种堕胎,最后主角说:‘我们的青春最终输给了现实’——一段青春期堕落史。”
这些理应击中内心的电影丝毫没能引发共鸣,不能激起我们对青春的怀念,更不能解决对现实的焦虑,甚至都没得到有效的放松。就像那些流行于社交网络的帖子一样,罗列一堆狗血情节,结尾处再来一次平庸的吐槽——这就是现实,现实总叫人欷歔。电影创作者习惯想象人性,而不是探讨人性,并且总是严重低估观众的智商。放眼望去,大屏幕上全是这些未经推敲的快餐电影,我觉得,这也是很伤感的事情。
好的商业电影缺席,艺术片的导演就起来说话了。王小帅拍完了《闯入者》,遭遇了排片的困局。然后小帅导演写了各种文章,甚至还搬出法国政府强制干预院线播放艺术电影的政策来给自己的倡议背书。很多人也跟着愤愤不平,觉得市场不公,烂片横行而好电影无缘得见。
虽然我刚刚还对国产电影的现状痛心疾首,但小帅导演的做法我是万万不认同的。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需要创作者对职业的自觉,需要整个行业的进步,而不是依靠行政力量来干预市场。
事实上,教育大众的事儿从来都不应该由政府来做,我们的兴趣、偏好、需求、志向,都不可能被计划,院线老板自然对资本是敏感的。他们也许就是商人,不是爱电影的人,所以他们会选出最赚钱的电影,而不是最“好”的电影,这没有什么好谴责的。绝大多数的人走进电影院就是想要轻松娱乐,这是无法改变的大前提,即便是《美国往事》放到现在恐怕也无法和《复仇者联盟2》竞争。
艺术电影如果打算赚钱,就必须要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在社交网络上对公众乞讨。艺术家走到这一步,也挺叫人伤感的。
因此你看,我们生活的逻辑是被打乱的,我们常常面对一团乱麻,似乎到处是些无解的问题。我们想用现实来发泄,想用艺术来赚钱,想用市场来指导大众,显然,这有些逻辑混乱。这些相互交错的问题造成了我们特有的伤感。
我希望伤感是暂时的,也许等到了“现实的归现实,艺术的归艺术,市场的归市场”的那一天,它们全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