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级精度
当站在距墙壁三五米左右的位置,想要手持激光笔瞄准落在墙上的一只小飞虫时,大家会发现,虽然距离并不远,但只凭借人手的控制,要让光点精准地落在小飞虫身上,是几乎不可能的。那如果再要求光点随着小飞虫的快速移动而移动呢?
读博期间,我和团队一起研发了一个水杯大小的器件——高性能压电驱动器。所谓驱动器就是一个能按要求驱动物体产生运动的器件,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驱动器,大到工业机器人,小到智能家居中自动升降的窗帘等。
我们研发的驱动器有点儿特殊。传统的驱动器大都是电磁驱动产品,精度最高可达到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我们则采用压电材料研制驱动器,压电材料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反之,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我们正是利用了逆压电效应,也就是“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的过程,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或机械运动,从而控制物体实现精准而微小的位移。压电驱动器的精度直接跨进了几个纳米的量级,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压电驱动器不仅可以轻松地做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小实验中的要求,而且它在两个固定点间来回精准跳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上千次。实验演示中,人的肉眼看到的只是一条闪亮的光带,根本无法识别和捕捉到它跳跃的动作。
不仅如此,它还是名副其实的“小身材、大能量”。它只有一个水杯大小,一只手就可以完全握住,但它却能四两拨“千”斤,有着可以把一个成年人抬起来的驱动力。
“捕捉”上千公里外飞速运动的卫星
研发这个压电驱动器的基础工作是在5年前我上大三时开始的。那时,借助学校科研训练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导师,逐步走近了压电驱动器的研究方向。当时实验室良好的平台与科研氛围吸引了我,看着师兄师姐们用巧妙的结构创新,利用压电材料实现不同运动控制的功能任务,我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些想法。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很快将这些想法推进成可以进行实验的器件模型,做了第一次科研创新尝试,也在本科阶段申请了两项中国发明专利。
读硕士二年级时,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决定转博,将这些问题进一步探究。现在,博士研究接近尾声的我,正努力把相关的研究成果做成卫星上应用的可靠产品。
再回到开头的小实验,试想,手持激光笔的我们,不再局限在三五平米的空间里,而是置身浩瀚的宇宙中,想要指向上千公里外,一颗飞行速度超过每秒10千米的卫星,那又有多难?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想象,而是现实需要。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天际互联网与物联网,需要光束搭载着信息去完成传递,就像我们在地面使用光缆一样,要在卫星之间,用光束编织成一张连接上百颗卫星的网络。
2018年,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实验卫星上使用我们的驱动器,帮助这颗卫星在运动过程中给远方的星星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虽然听起来,拍张照片没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它的拍摄过程就好像我们坐在飞驰的汽车上,拿着相机去拍摄月亮一样。这需要在晚上,拿着相机,一动不动,精准地指向我们想要拍摄的目标,并进行较长时间的曝光。要知道,我们平时拍摄一张照片,按下快门那一刻,曝光只不过是“咔嚓”一声的瞬间,而拍摄一张数十、数百光年外宇宙星系的照片,可能需要至少连续几分钟的曝光,这就需要做到又稳又准的运动控制。恰好,我们所研发的压电驱动器“特长”正在于此——可以在高速运动中,稳、准、快地定位。我们为卫星所研发驱动器,相当于为重量、体积控制严格的卫星,搭配了“吃得少,干活多”的小伙计,可以让它去完成之前无法实现的高精度操控了。
更多应用,更高品质,更低成本
实际上,能施展压电驱动器特长的场所不只是在天上。未来,这种高精度的控制技术也许还可以运用在先进制造中,提升机器的运动控制精度。比如,使原本可以在鸡蛋壳上面刻字的能力,提升到可以在头发丝上面刻字。若是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比如神经外科的手术中,可以为给纤细的神经进行手术操作的器械提供更高的精度保障。比如用在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中,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洞察微观世界。比如应用在先进的光学望远镜中,帮助我们从地面上穿过大气层,清晰地观察浩瀚星空。
压电驱动器并不是我们的独创,国外也有不少机构和学者在做相关方面的科研。大家在压电驱动器这条赛道上不断尝试突破,以寻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性能,放眼最终的应用。
研发高性能压電驱动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目标功能、结构构思开始,我就和导师徐明龙教授一次次地商讨。我们凝练出我们研究的目标有哪些,要实现的超越性指标是什么。在保障了速度与精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希望所研发的驱动器具有更好的推重比,也就是要在比国外竞品更轻的重量内,去实现更大的推动力。
从结构设计开始,我逐步从器件结构的模型建立方法入手,首先解决了驱动过程中结构耦合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了试验前的相关仿真研究。紧接着进入到试验验证的阶段,当时恰逢那年西安最冷的那段时间,我们连续几周每天都试验调试到一两点。
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研发的高性能压电驱动器,在推重比的核心指标上,甚至可以达到国外商业产品的两倍以上。现在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批量地走出实验室。
责任编辑:马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