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b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培养,成为了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作为数学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其需要让学生真实、全面的认识数学,并学会应用数学,这要求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模式予以创新,以生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由此得以展开。从当前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效果来看,虽然生活化内容得以在课堂中应用,但实际效果距离素质教育目标仍有差距。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活化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地位,做好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1)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生活化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兴趣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动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他们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角度去进行数学知识探究,这符合他们的基础认知需求。另外,以生活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会包含各种游戏形式,这也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2)降低知识难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能够实现对知识难度的有效降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知识学习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很多时候他们的思维水平无法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当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后,数学知识能够借助生活以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式予以呈现,这可以让原本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由此得以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因此实现提升。
  (3)培养应用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化设计,是回归数学本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各种状态,并让他们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让数学成为了学生的一种技能,在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了支持。
  二、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1)生活化教学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其需要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来完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兴趣的激发或产生质疑,由此实现对他们的思维引导和学习动力调动。
  生活化教学作为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其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渗透性引导,这可以让学生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认识数学,并在生活现象的引导下对其产生探究动力,因此将其应用到课堂导入环节中很有必要。
  (2)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探究中的应用。课堂探究环节是指在经过课堂导入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中,其也是整个数学课堂中最关键的教育环节。
  生活化教育模式作为以生活为形式的教育方法,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表达,让学生以他们所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完成认知,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生活化教育模式在课堂探究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教师一定要保证生活素材的科学选择,以确保数学知识的良好展现。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一课教学时,由于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在理解旋转、平移等知识点时会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为他们展示出了风车、拼图等生活中他们常见的玩具,让他们能够从具象角度去完成知识理解。其中在进行风车举例时,我让学生进行观察风车在遇到风时的运动状态,并借助信息技术对他们予以講解,让他们明白风车的运动方式就是旋转。在进行拼图举例时,我则为他们准备了框内移动拼图,让他们通过来回移动框内图案的方式完成拼图游戏,并由此感受到拼图的这种移动就是平移。
  (3)生活化教学在课堂训练中的应用。课堂训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为他们设计的课堂测试环节,其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还能够直接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反馈,帮助教师完成接下来教学策略的调整,因此做好课堂训练设计至关重要。
  生活化教育模式作为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模式,其可以在课堂训练环节中通过对生活内容的展示,让学生获得训练兴趣的调动,促使他们更为主动的去进行课堂训练,由此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训练时,由我扮演文具店售货员,学生们要拿着自己手中的教具人民币,到文具店中挑选和购买他们喜欢的文具,由此做到借助现实生活情境来完成对学生的课堂训练,让他们可以在训练当中感受到乐趣,并获得生活技能的培养。
  (4)生活化教学在课后实践中的应用。课后实践训练是基于课后作业形式所转变的教学形式,其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并让他们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对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以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化课后训练,需要学生真正进入到生活中去进行数学知识的体验和探究,其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完成《百分数》的教学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课后实践训练任务,让他们进入到生活中去进行百分数的寻找,通过分析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关键作用,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百分数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百分数。
   总而言之,做好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还能够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负责人,其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当中,让他们以自己擅长和熟悉的方式去对数学知识予以探究,从而做到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完成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构建打下基础,也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发展带来助力支持。
其他文献
一、互助小组建立的意义  互助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形成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关键。实践证明,建立互助小组,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极大地将教师和学生从满堂灌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教师不再仅仅是讲授课本知识,授学生以鱼,而是更关注学生如何去通过小组合作获得知识,授学生以渔;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获取更为稳固的知识。因此,建立互助小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繁琐而特殊的工作。班主任是凝聚一个班级学风、教风、班风的指向标和可靠力量。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尤其是小学的班主任面临着小学生转变自理生活学习的习惯,更加辛苦。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
期刊
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为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期刊
摘要:为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部编教材中新增了许多精彩的小古文。在小古文的趣味教学中,教师通过巧便故事,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古文,通过文白对读,让孩子感受古文语言的魅力,通过即时演绎,让孩子在演绎中“布乎四体”、贯通身心,从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小古文 趣 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古文作为研究传统文化的纽带,虽然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们
期刊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高科日益普及,网络自由日趋提高,快速发展的网络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家庭、学校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近几年中小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飙升,周末假日乃至放学后的时间几乎眼不离机,机不离手。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学习习惯和理想追求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更给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更高更强的挑战。  作为农村中小学的班主任,开展丰富多
期刊
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期刊
那是一个安静的让人害怕的小女孩。数学课堂上,她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坐在位子上发呆。不管做什么,她总是慢吞吞的。课堂上我用尽了各种表扬的招式:“小芳,你真棒!”“老师真的为你高兴!”……每次表扬,她总是保持绝对沉默,一丝高兴地感觉都没有。而更让我丧气的是时间一长,她开始对我的表扬变得无所谓,几乎进入麻木状态。此时的我非常怀疑那句经典的话: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   一次单元测试,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小
期刊
一、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他们  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中国学  生学习英语最感到缺乏的就是语言环境,许多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整体英语水平不高。营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富有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恰当地使用自己的课堂上的语言呢?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语言要流畅、准确  教
期刊
摘要: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运算能力则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是评价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现在初中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普遍较差,无论是简单的法则运算,还是深入一些的公式符号或逻辑运算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成了数学教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运算能力 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