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26-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不可否认,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当“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当更多的人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课标”时,我们一线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环节转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上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力需教师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教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靠教师来指导。从这个角度说,研究课堂教学必须从教师的“教”入手,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教育研究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将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行为指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教学行为分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的是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指的是阻碍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教学行为。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才有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是冷静反思和理性面对课改实践中的三种现象,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与同行们共勉。
1创设情境——要自然贴切,莫牵强附会
片断这是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新授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二分之一后,教师提出:在我们身边有12吗?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学生立即在教室里找起来。汇报时,学生的發言很踊跃,几位同学也回答得很好,只是有点大同小异。这时,教师问:有没有同学找到和他们不同的12?马上有一位同学抢着回答:把教室里的电视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教师对他的回答刚做出肯定,紧接着又出现了好几个说法:“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平均劈成两半,每份就是这个人的12;如果从腰部横着劈开两半,每份就不是这个人的12”“把我们教室里的柱子从中间平均截成两半,每份就是整根的12。”……,学生对举类似的例子乐此不疲!
反思“重形式”:教师能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使学生更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轻实效”:学生说出的“平均分电视机”一例看似很有道理,但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这样去做,可见这个例子并不合适,它体现不出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至于“把一个人平均分成2份”一例,就更行不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事实的。如果教师对“平均分电视机”能及时指出其不当之处,并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例子,就不会出现后面那些荒唐的例子了。数学联系生活不是时髦,如果只是为了联系生活而牵强附会,就失去了本身应有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把握。
2自主学习——要有效引领,莫放任自流
片断这是一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新授课,老师先出示一组分数:87、78、84、56、1212、1315、2110、99100,要求学生先观察,然后进行分类;接着安排小组活动、交流分类情况及分类的标准;最后全班交流。结果全班涌现出按分子或分母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五种分法,等交流完毕,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这时,教师才一锤定音,要求“按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分”,并请学生给每类分法命名。
反思“重形式”:教师能重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合作交流,信马由缰”地自主探索,在课堂上呈现热闹场面。
“轻实效”:这种“形式至上”的课堂演绎,使自主学习遗失了“价值引领”,只会造成徒有其表的热闹。其实,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领,不能忽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要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构建。莫让放任自流的“自由”充斥我们的课堂。
3问题解决——要拓宽思路,莫画地为牢
片断这是一节《口算乘法》的新授课。教师出示23×2,让学生试算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的想法很多:(1)23+23=46;(2)22×2=44,1×2=2,44+2=46;(3)30×2=60,7×2=14,60-14=46;(4)20×2=40,3×2=6,40+6=46(这是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给予肯定。当一位学生提出书上的方法时,教师马上送上一句“你说的真好!”并及时将这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中间。当学生发表完所有的意见后,教师问:“你觉得这里面哪种方法最好?”这时,学生一致同意书上的那种方法最好。教师面露喜色,并及时总结:这就是我们书上介绍的好的解答方法。
反思“重形式”:对于一道题目的解答方法,教师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唯一方法,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学生的意见一一做了肯定。学生在受到尊重的同时,潜能和个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和张扬。
“轻实效”:当学生回答出书本上的解法时,教师紧跟着那句“你说的真好!”与相应的在黑板中央的板书,看似在鼓励那位学生,实际上恰恰是教师意识中“以本为本”思想的流露。教师在不自觉中强调了书本上的方法,更暗示了学生这种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中已被教师加强了这种最优方法,所以当教师问:“你觉得这里面哪种方法最好”时,学生就能相当配合地给出令老师相当满意的答案。长此以往,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能闪出“火花”吗?新课改中的教师,如果自己还跳不出书本,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他们能够理解,在他们心中,这种方法比模仿书本上的方法容易的多!而那些在教师暗示下说出的“最优方法”,他们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教学又怎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诸多方法的讨论、分析、比较,在不断的体验中进行自我反省,并“悟”出其中最优方法,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接受并应用最优方法,在思维得到更广、更深发展的同时,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实施新课程,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而充满魅力。同时,实施新课程,也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理性。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我们将避免形式化和走极端,用务实精神凸显实际、实用和实效,警惕形似神散的迷惑,让课改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不可否认,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当“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当更多的人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课标”时,我们一线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环节转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上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力需教师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教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靠教师来指导。从这个角度说,研究课堂教学必须从教师的“教”入手,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教育研究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将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行为指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教学行为分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的是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指的是阻碍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教学行为。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才有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是冷静反思和理性面对课改实践中的三种现象,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与同行们共勉。
1创设情境——要自然贴切,莫牵强附会
片断这是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新授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二分之一后,教师提出:在我们身边有12吗?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学生立即在教室里找起来。汇报时,学生的發言很踊跃,几位同学也回答得很好,只是有点大同小异。这时,教师问:有没有同学找到和他们不同的12?马上有一位同学抢着回答:把教室里的电视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教师对他的回答刚做出肯定,紧接着又出现了好几个说法:“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平均劈成两半,每份就是这个人的12;如果从腰部横着劈开两半,每份就不是这个人的12”“把我们教室里的柱子从中间平均截成两半,每份就是整根的12。”……,学生对举类似的例子乐此不疲!
反思“重形式”:教师能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使学生更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轻实效”:学生说出的“平均分电视机”一例看似很有道理,但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这样去做,可见这个例子并不合适,它体现不出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至于“把一个人平均分成2份”一例,就更行不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事实的。如果教师对“平均分电视机”能及时指出其不当之处,并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例子,就不会出现后面那些荒唐的例子了。数学联系生活不是时髦,如果只是为了联系生活而牵强附会,就失去了本身应有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把握。
2自主学习——要有效引领,莫放任自流
片断这是一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新授课,老师先出示一组分数:87、78、84、56、1212、1315、2110、99100,要求学生先观察,然后进行分类;接着安排小组活动、交流分类情况及分类的标准;最后全班交流。结果全班涌现出按分子或分母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五种分法,等交流完毕,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这时,教师才一锤定音,要求“按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分”,并请学生给每类分法命名。
反思“重形式”:教师能重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合作交流,信马由缰”地自主探索,在课堂上呈现热闹场面。
“轻实效”:这种“形式至上”的课堂演绎,使自主学习遗失了“价值引领”,只会造成徒有其表的热闹。其实,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领,不能忽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要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构建。莫让放任自流的“自由”充斥我们的课堂。
3问题解决——要拓宽思路,莫画地为牢
片断这是一节《口算乘法》的新授课。教师出示23×2,让学生试算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的想法很多:(1)23+23=46;(2)22×2=44,1×2=2,44+2=46;(3)30×2=60,7×2=14,60-14=46;(4)20×2=40,3×2=6,40+6=46(这是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给予肯定。当一位学生提出书上的方法时,教师马上送上一句“你说的真好!”并及时将这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中间。当学生发表完所有的意见后,教师问:“你觉得这里面哪种方法最好?”这时,学生一致同意书上的那种方法最好。教师面露喜色,并及时总结:这就是我们书上介绍的好的解答方法。
反思“重形式”:对于一道题目的解答方法,教师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唯一方法,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学生的意见一一做了肯定。学生在受到尊重的同时,潜能和个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和张扬。
“轻实效”:当学生回答出书本上的解法时,教师紧跟着那句“你说的真好!”与相应的在黑板中央的板书,看似在鼓励那位学生,实际上恰恰是教师意识中“以本为本”思想的流露。教师在不自觉中强调了书本上的方法,更暗示了学生这种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中已被教师加强了这种最优方法,所以当教师问:“你觉得这里面哪种方法最好”时,学生就能相当配合地给出令老师相当满意的答案。长此以往,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能闪出“火花”吗?新课改中的教师,如果自己还跳不出书本,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他们能够理解,在他们心中,这种方法比模仿书本上的方法容易的多!而那些在教师暗示下说出的“最优方法”,他们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教学又怎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诸多方法的讨论、分析、比较,在不断的体验中进行自我反省,并“悟”出其中最优方法,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接受并应用最优方法,在思维得到更广、更深发展的同时,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实施新课程,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而充满魅力。同时,实施新课程,也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理性。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我们将避免形式化和走极端,用务实精神凸显实际、实用和实效,警惕形似神散的迷惑,让课改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