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搞好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应该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加强音乐“双基”教学,为合唱奠定基础;教学过程要注意以游戏化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感受旋律的美,及开展学生二度创作等,使用合理的合唱教学模式。这样,就能得到良好的合唱教学成果,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技能、合作能力等。
【关键词】合唱教学;双基训练;游戏化教学;体验情感;基本模式可喜发展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演唱歌曲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合唱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歌曲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合唱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以及协调、合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新教材每一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从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上看不到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而是充分让孩子们去聆听去感受去表演去创造。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让孩子充分地去聆听、去感受,变得简单而又快乐。是这样的吗?其实不是。这是新教材的隐性内容。新教材对我们的要求并不低。如果我们重视每一节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合唱教学也就不难了。否则,将适得其反。我尝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在明显增加了合唱歌曲教学份量的音乐课程中落实音乐双基训练,让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更好地感受合唱、体验合唱与表现合唱的和谐、美与快乐。我的着眼点是:提高中高年级学生合唱的节奏、节拍、音准、视唱曲谱能力;提高学生合唱教学中发声能力与听辩音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二声部和谐合唱的能力。我的主要做法是:
1 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收获“双基”
音乐的基本知识即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是: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等。
音乐知识的教学应该符合小学生“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统”的认知规律,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1.1 以“发电报”等游戏促进节奏掌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于是,我将孩子们要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如:在节奏训练中,我设计了“发电报”的游戏,孩子们在接收“电报”、发送“电报”的过程中,掌握了节奏、传递着快乐。而后,教师不断地变换节奏,让不同的“电报”在孩子们的手中快乐地传递。结合中、高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引入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电报发送的又快又准确。最后,孩子们自己设计节奏,当他们自己创造的“电报”在一双双小手间传递时,那份喜悦、那份成就,无比快乐!
节奏游戏中,我还设计了如摘苹果、找朋友、听鼓声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1.2 以“打擂台”等游戏帮助掌握旋律。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熟悉歌曲各声部旋律的环节,我设计了“打擂台”的游戏,孩子们在攻擂和守擂的过程中,能够自信、自然、积极主动地演唱,为小组而战,越战越勇,群情激动。陈欣怡同学在她的作文《音乐之旅》中,这样写道:“我们高声部总是仗着对旋律的熟悉而大获全胜,但难免有失利的时候。不管是失败或是成功,我们都有不少的收获。每一次比赛都在我‘哈哈哈……’的笑声中结束了。”我追求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把神秘的音乐语言变成了游戏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这样的音乐教育丰富多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在合唱中体验情感,提高素养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需要通过人的参与和体验来达到其教育目的。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审美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审美素质。
对于合唱来说,只是掌握了双基,把歌曲唱对了,只是把骨架搭起来罢了,这是远远不够,它还需要有血有肉有灵魂。这就是歌曲的情感。让学生真正领会合唱的艺术,必须要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体验歌曲的情感,用真情去感受歌曲,演唱歌曲,这才能真正体验合唱的美,音乐的美。
2.1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对歌曲意境的感受,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如:《小白船》这首歌“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孩子们在诗一样的歌词中感受歌曲意境,能够很好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2.2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美。除了引导学生聆听音响的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从学唱旋律开始,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随着旋律的起伏中感受与联想:“在蓝蓝的天空中有一条美丽的银河,闪闪的银河里有一只洁白的小船,船上有一棵飘香的桂花树,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很美的声音演唱很美的意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
2.3 教师用范唱体现巨大的引导力量。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把自己融入到音乐当中,用自己的歌声演示主题,在那个瞬间,学生在老师的歌声中、表演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东西是任何音响替代不了的。教师以真挚的情感、娴熟的技艺为学生表演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
2.4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呼吸的运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时,歌唱的呼吸不能忽视。如《小鸟、小鸟》《田野在召唤》这些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提醒学生气息应较轻快、灵活、有跳跃感,呼吸应该急吸与快吸。《小白船》《迷人的火塘》等歌曲较安静、抒情,气息应较柔和、平稳、持久,呼吸应该是缓吸、深吸,乐句中间不能换气,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 2.5 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在对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中,要大胆地谈出自己的艺术构想,这是让学生进行音乐二度创作的基础。如:在让学生讨论《田野在召唤》的处理方法时,有的学生认为,整首歌曲都应该用很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有的学生认为,前半部分要欢快、跳跃些,后半部分要稍微连贯些才能表现歌曲的情绪;有的学生认为第二声部的“啦”太单调,是不是可以用一些其它的声音来替换,如:蹦 蹦 或者是蹦 哒等等,甚至加上些小鸟的叫声、小河流水的声音等等。有的学生则认为,前半部分要跳跃、轻巧,后半部分要扬起来,把高潮体现出来。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个组承担一个方案的演唱,让学生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尽情地表现出来。
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使演唱具有表现力。“音乐作品是要悟的”。音乐课要以音乐为主,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理解音乐。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少说,多感受,多体验,特别是情感的体验。
3 合唱训练的基本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双基与合唱训练的这一年中,我尝试了许多方法,找到了适合我的学生容易接受、掌握的一些方法。 在教学中,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的学生的一种合唱训练的模式的注意特点是:把歌曲中的重点、难点提取出来,在歌曲教学之前的双基训练中把他们给解决了。这样,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孩子们已经觉得很轻松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是:
3.1 和谐的师生问好。从上课问好就开始进入二声部合唱,让学生有和声音程的初步感受,为后面的二声部合唱做好铺垫。
3.2 有趣的双基训练。听力训练;发声练习;节奏练习;等等。
重视每一节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针对学生合唱教学的歌曲,采用各种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在欢乐的笑声中解决合唱中需要的节奏、节拍、音准、视唱曲谱能力,解决合唱教学中发声训练、听辩音程的训练以及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3.3 自主的歌曲教学。首先选择生动有效的多样性导入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体验音乐。然后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适合所教歌曲的方法进行歌曲的教学。有时学生视谱,聆听教师范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有时全体学生先学习低声部,在处理好了低声部的演唱之后,高声部也就没有难度了,两个声部水到渠成;有时学生分声部在声部长的带领下自学旋律,教师通过巡视指导、分声部指导基本解决声部的音准,在分声部指导中解决歌曲的难点。这样既省时,效果又好;有时也让学生通过竖笛吹奏来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等等方法。
3.4 声情并茂的歌曲表演。学会演唱歌曲之后,重要的是歌曲情感的处理,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带着情感歌唱,尽情地表演,在表演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情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
学生在自己参与表演中获得表演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体会到音乐无穷魅力。如:领唱与合唱;打击乐器的伴奏;歌表演唱;伴舞的点缀; 竖笛的伴奏等等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在玩中收获。
3.5 多彩经典的拓展欣赏。以音乐为主线的其他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拓展学习。在我的合唱课里主要表现在针对所学的歌曲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学习。寻找这首歌曲的其它版本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欣赏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表演能力和艺术创造的能力。
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我基本以这五个环节的模式来进行。
4 可喜的学生音乐发展
经过一年在小学中高年级合唱教学中结合落实音乐双基训练的探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在合唱中的情感态度得到了优化,96%的学生喜欢合唱教学;93%的学生满意现有的合唱教学过程;96%的学生认为关于合唱的各种训练是有效的;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合作能力在合唱训练中有进步;9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合唱歌曲表达的情感了解得比较好;92%的学生认为自己创造性表演水平有提高和比较大提高。此外,经过合唱学习评价,认定节奏感优良的学生占98%;听音优良的占95%;识谱优良的占90%;音准优良的占89%;纪律性优良的占98%。上述种种数据,有明显优于未进行合唱及相关“双基”训练的班级。由此可见,通过本人上述的试验,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可喜的发展。
总之,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合唱的人数明显增加,学生对合唱的形式普遍接受,训练的效果满意度较高;合唱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融洽了班级的相互感情,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较大提高:节奏稳了、准确了;耳朵灵了,听辩能力增强了;音准有进步了,基本能唱准了;识谱能力增强了,可以自己视唱各声部的旋律了。孩子们越来越棒了,自信心增强了,满足感增加了,课堂纪律也好了。全班同学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这个收获,也有赖于获得班主任的配合。通过沟通,我与试验班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获得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保证一周有两节音乐课,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她还帮助批改学生的音乐周记、音乐作文。懂得合作,也是音乐教师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编1999.8
[2]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7
[3] 《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 吴文漪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
[4]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音乐(义务教育阶段)》张群(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3
[5] 《新课程教学设计——音乐》 毕田增,周卫勇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4
[6] 《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
[7] 《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出版社 《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关键词】合唱教学;双基训练;游戏化教学;体验情感;基本模式可喜发展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演唱歌曲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合唱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歌曲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合唱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以及协调、合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新教材每一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从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上看不到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而是充分让孩子们去聆听去感受去表演去创造。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让孩子充分地去聆听、去感受,变得简单而又快乐。是这样的吗?其实不是。这是新教材的隐性内容。新教材对我们的要求并不低。如果我们重视每一节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合唱教学也就不难了。否则,将适得其反。我尝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在明显增加了合唱歌曲教学份量的音乐课程中落实音乐双基训练,让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更好地感受合唱、体验合唱与表现合唱的和谐、美与快乐。我的着眼点是:提高中高年级学生合唱的节奏、节拍、音准、视唱曲谱能力;提高学生合唱教学中发声能力与听辩音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二声部和谐合唱的能力。我的主要做法是:
1 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收获“双基”
音乐的基本知识即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是: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等。
音乐知识的教学应该符合小学生“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统”的认知规律,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1.1 以“发电报”等游戏促进节奏掌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于是,我将孩子们要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如:在节奏训练中,我设计了“发电报”的游戏,孩子们在接收“电报”、发送“电报”的过程中,掌握了节奏、传递着快乐。而后,教师不断地变换节奏,让不同的“电报”在孩子们的手中快乐地传递。结合中、高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引入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电报发送的又快又准确。最后,孩子们自己设计节奏,当他们自己创造的“电报”在一双双小手间传递时,那份喜悦、那份成就,无比快乐!
节奏游戏中,我还设计了如摘苹果、找朋友、听鼓声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1.2 以“打擂台”等游戏帮助掌握旋律。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熟悉歌曲各声部旋律的环节,我设计了“打擂台”的游戏,孩子们在攻擂和守擂的过程中,能够自信、自然、积极主动地演唱,为小组而战,越战越勇,群情激动。陈欣怡同学在她的作文《音乐之旅》中,这样写道:“我们高声部总是仗着对旋律的熟悉而大获全胜,但难免有失利的时候。不管是失败或是成功,我们都有不少的收获。每一次比赛都在我‘哈哈哈……’的笑声中结束了。”我追求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把神秘的音乐语言变成了游戏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这样的音乐教育丰富多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在合唱中体验情感,提高素养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需要通过人的参与和体验来达到其教育目的。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审美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审美素质。
对于合唱来说,只是掌握了双基,把歌曲唱对了,只是把骨架搭起来罢了,这是远远不够,它还需要有血有肉有灵魂。这就是歌曲的情感。让学生真正领会合唱的艺术,必须要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体验歌曲的情感,用真情去感受歌曲,演唱歌曲,这才能真正体验合唱的美,音乐的美。
2.1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对歌曲意境的感受,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如:《小白船》这首歌“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孩子们在诗一样的歌词中感受歌曲意境,能够很好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2.2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美。除了引导学生聆听音响的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从学唱旋律开始,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随着旋律的起伏中感受与联想:“在蓝蓝的天空中有一条美丽的银河,闪闪的银河里有一只洁白的小船,船上有一棵飘香的桂花树,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很美的声音演唱很美的意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
2.3 教师用范唱体现巨大的引导力量。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把自己融入到音乐当中,用自己的歌声演示主题,在那个瞬间,学生在老师的歌声中、表演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东西是任何音响替代不了的。教师以真挚的情感、娴熟的技艺为学生表演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
2.4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呼吸的运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时,歌唱的呼吸不能忽视。如《小鸟、小鸟》《田野在召唤》这些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提醒学生气息应较轻快、灵活、有跳跃感,呼吸应该急吸与快吸。《小白船》《迷人的火塘》等歌曲较安静、抒情,气息应较柔和、平稳、持久,呼吸应该是缓吸、深吸,乐句中间不能换气,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 2.5 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在对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中,要大胆地谈出自己的艺术构想,这是让学生进行音乐二度创作的基础。如:在让学生讨论《田野在召唤》的处理方法时,有的学生认为,整首歌曲都应该用很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有的学生认为,前半部分要欢快、跳跃些,后半部分要稍微连贯些才能表现歌曲的情绪;有的学生认为第二声部的“啦”太单调,是不是可以用一些其它的声音来替换,如:蹦 蹦 或者是蹦 哒等等,甚至加上些小鸟的叫声、小河流水的声音等等。有的学生则认为,前半部分要跳跃、轻巧,后半部分要扬起来,把高潮体现出来。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个组承担一个方案的演唱,让学生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尽情地表现出来。
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使演唱具有表现力。“音乐作品是要悟的”。音乐课要以音乐为主,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理解音乐。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少说,多感受,多体验,特别是情感的体验。
3 合唱训练的基本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双基与合唱训练的这一年中,我尝试了许多方法,找到了适合我的学生容易接受、掌握的一些方法。 在教学中,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的学生的一种合唱训练的模式的注意特点是:把歌曲中的重点、难点提取出来,在歌曲教学之前的双基训练中把他们给解决了。这样,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孩子们已经觉得很轻松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是:
3.1 和谐的师生问好。从上课问好就开始进入二声部合唱,让学生有和声音程的初步感受,为后面的二声部合唱做好铺垫。
3.2 有趣的双基训练。听力训练;发声练习;节奏练习;等等。
重视每一节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针对学生合唱教学的歌曲,采用各种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在欢乐的笑声中解决合唱中需要的节奏、节拍、音准、视唱曲谱能力,解决合唱教学中发声训练、听辩音程的训练以及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3.3 自主的歌曲教学。首先选择生动有效的多样性导入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体验音乐。然后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适合所教歌曲的方法进行歌曲的教学。有时学生视谱,聆听教师范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有时全体学生先学习低声部,在处理好了低声部的演唱之后,高声部也就没有难度了,两个声部水到渠成;有时学生分声部在声部长的带领下自学旋律,教师通过巡视指导、分声部指导基本解决声部的音准,在分声部指导中解决歌曲的难点。这样既省时,效果又好;有时也让学生通过竖笛吹奏来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等等方法。
3.4 声情并茂的歌曲表演。学会演唱歌曲之后,重要的是歌曲情感的处理,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带着情感歌唱,尽情地表演,在表演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情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
学生在自己参与表演中获得表演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体会到音乐无穷魅力。如:领唱与合唱;打击乐器的伴奏;歌表演唱;伴舞的点缀; 竖笛的伴奏等等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在玩中收获。
3.5 多彩经典的拓展欣赏。以音乐为主线的其他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拓展学习。在我的合唱课里主要表现在针对所学的歌曲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学习。寻找这首歌曲的其它版本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欣赏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表演能力和艺术创造的能力。
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我基本以这五个环节的模式来进行。
4 可喜的学生音乐发展
经过一年在小学中高年级合唱教学中结合落实音乐双基训练的探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在合唱中的情感态度得到了优化,96%的学生喜欢合唱教学;93%的学生满意现有的合唱教学过程;96%的学生认为关于合唱的各种训练是有效的;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合作能力在合唱训练中有进步;9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合唱歌曲表达的情感了解得比较好;92%的学生认为自己创造性表演水平有提高和比较大提高。此外,经过合唱学习评价,认定节奏感优良的学生占98%;听音优良的占95%;识谱优良的占90%;音准优良的占89%;纪律性优良的占98%。上述种种数据,有明显优于未进行合唱及相关“双基”训练的班级。由此可见,通过本人上述的试验,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可喜的发展。
总之,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合唱的人数明显增加,学生对合唱的形式普遍接受,训练的效果满意度较高;合唱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融洽了班级的相互感情,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较大提高:节奏稳了、准确了;耳朵灵了,听辩能力增强了;音准有进步了,基本能唱准了;识谱能力增强了,可以自己视唱各声部的旋律了。孩子们越来越棒了,自信心增强了,满足感增加了,课堂纪律也好了。全班同学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这个收获,也有赖于获得班主任的配合。通过沟通,我与试验班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获得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保证一周有两节音乐课,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她还帮助批改学生的音乐周记、音乐作文。懂得合作,也是音乐教师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编1999.8
[2]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7
[3] 《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 吴文漪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
[4]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音乐(义务教育阶段)》张群(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3
[5] 《新课程教学设计——音乐》 毕田增,周卫勇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4
[6] 《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
[7] 《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出版社 《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