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关系重大,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以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工作人员必须慎之又慎,精益求精,正确掌握通风安全管理以及防范策略,为工作奉献出全部能量、尽一己之力。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范
引言: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经济效益,一旦管理出现问题,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相关单位在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应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好各项安全管理技术,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以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并充分避免发生通风事故。
1预防安全通风管理与通风事故的重要性
在矿井的作业中,在挖掘煤层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排放,就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严重者会窒息等。当通风条件比较差的时候,有毒有害气体会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发生爆炸事故,除了损失大量的金钱,还会夺人性命。在2015年的时候,由于在安全通风管理失误,我国某市就出现了严重的煤矿事故,很多矿工出现了窒息、中毒事故,使很多工作人员遭到了很大的伤害,据统计,在爆炸事故中,大约有20位矿工在失去了生命。由此可见,做好安全通风管理,采取有效的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是何等的重要,必须对这方面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为人们的财产、生命提供安全保障。
2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2.1通风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通风管理的目的是降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保证生产安全。但是,一些煤矿生产单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有的煤矿生产企业虽然在矿下安装了瓦斯监测设备,但对瓦斯的监测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地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在进行矿井通风工作时,只是简单地进行局部通风,有的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完全依靠自然风来通风,这种只要有风就可以进行矿井通风的管理方法完全不科学。如果仅依靠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通风方法,那么,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通风事故,威胁生产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2设备老化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大多数煤矿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因资金或管理方面的问题,煤矿通风系统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换代,部分设备缺乏合理的维修与保养,致使通风系统效率低下,可靠性低,给整个煤矿的通风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一些设施、设备以及相关的构建物随着矿井的不断开拓已经不能满足通风的需要,再加上管理方面的不足,缺乏有效的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未对通风系统做出相应的优化,致使通风系统不能有效合理的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3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不重视
一些煤矿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甚至存在很多漏洞,致使在煤矿开采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给施工人员及企业效益带来了不利影响。对煤矿企业而言,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当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煤矿开采的检查力度,整治了一些违规操作的中小型煤矿企业,使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得到了较大改善。
3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3.1重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
技术人员作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礦企业要选取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过硬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将这两项内容不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岗位的调动,给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另外,在开展工作的时,企业还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考核,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其整体素质。各个煤矿安全工作的负责部门必须重视安全工作,树立安全意识,坚持安全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加强对从事煤矿开发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升。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对于考查不合格的人员,不能允许其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最大限度保证从事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集体素质水平。
3.2建设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
所有煤矿企业都有义务创造良好的矿井通风环境,并逐步形成基础的通风安全系统,要着重关注“一通三防”,尽可能采用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矿井工作人员,把现存的一些素质偏低的工人从队伍中筛选出去。煤矿企业管理者要站在全局角度来看待矿井通风安全问题,深刻重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此外,要想实现矿井的安全通风,一定要积极、合理地转变分配政策,分配好矿井工作人员的薪酬。同时,煤矿企业要依据相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关键程度展开划分,参照责任的轻重对工作人员的责、权、利进行合理划分,这种做法可有效提高矿井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通风工作队伍的稳定,真正保障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可避免原来重视生产、忽视安全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为。煤矿企业还要对煤矿安全与矿井通风能力进行定期评估与核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3.3环境监测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的主要问题,其在大多数煤矿中的体现都比较明显。为了避免煤矿在通风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使得通风安全不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这就需要严格使用个人防护物品,为了防治井下产生突发性安全事故,还要建立避难峒室,使得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另外,还需要对综合防尘设施及灭火设施进行一定的监测,并且需要改善井下环境风量配比,使其能够保持正常的井下温度,有效达到防范通风事故的目的。
3.5合理选择矿井风量的调节方法
就当前大多数煤矿的通风系统来说,发生通风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各个作业点的风量不能达到均衡,导致矿井风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就应该选择合理的矿井风量方式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在对矿井的总风量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扇风机的特性达到调节总风量的目的。
3.6加强信息化的技术的应用
当前,矿井作业过程中已经可以实现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比如先进的勘测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利用能够较大地提升工作效率。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有效促进了矿产开发工作。尤其是结合信息技术所实现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技术的有效管理。比如当前大多矿业单位在矿井通风中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就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其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根据量化的指标来实现信息的均衡,这就需要计算信息技术的及时计算和进行系统控制。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的安全监测,这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通风安全管理的有效实现。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比如机械开采效用的提高,可以减少人力开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但是,就当前来看,煤矿开采仍然是一项危险度较高的工作,必须时刻做好安全工作。由于煤矿资源处于地下较深处,而矿井作为开采煤矿的必要方式,其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通风管理就是矿井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郭磊.探析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的防范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6,11:125-126.
[2]桑伟.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5:96-97.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范
引言: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经济效益,一旦管理出现问题,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相关单位在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应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好各项安全管理技术,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以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并充分避免发生通风事故。
1预防安全通风管理与通风事故的重要性
在矿井的作业中,在挖掘煤层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排放,就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严重者会窒息等。当通风条件比较差的时候,有毒有害气体会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发生爆炸事故,除了损失大量的金钱,还会夺人性命。在2015年的时候,由于在安全通风管理失误,我国某市就出现了严重的煤矿事故,很多矿工出现了窒息、中毒事故,使很多工作人员遭到了很大的伤害,据统计,在爆炸事故中,大约有20位矿工在失去了生命。由此可见,做好安全通风管理,采取有效的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是何等的重要,必须对这方面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为人们的财产、生命提供安全保障。
2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2.1通风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通风管理的目的是降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保证生产安全。但是,一些煤矿生产单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有的煤矿生产企业虽然在矿下安装了瓦斯监测设备,但对瓦斯的监测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地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在进行矿井通风工作时,只是简单地进行局部通风,有的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完全依靠自然风来通风,这种只要有风就可以进行矿井通风的管理方法完全不科学。如果仅依靠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通风方法,那么,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通风事故,威胁生产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2设备老化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大多数煤矿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因资金或管理方面的问题,煤矿通风系统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换代,部分设备缺乏合理的维修与保养,致使通风系统效率低下,可靠性低,给整个煤矿的通风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一些设施、设备以及相关的构建物随着矿井的不断开拓已经不能满足通风的需要,再加上管理方面的不足,缺乏有效的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未对通风系统做出相应的优化,致使通风系统不能有效合理的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3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不重视
一些煤矿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甚至存在很多漏洞,致使在煤矿开采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给施工人员及企业效益带来了不利影响。对煤矿企业而言,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当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煤矿开采的检查力度,整治了一些违规操作的中小型煤矿企业,使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得到了较大改善。
3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3.1重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
技术人员作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礦企业要选取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过硬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将这两项内容不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岗位的调动,给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另外,在开展工作的时,企业还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考核,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其整体素质。各个煤矿安全工作的负责部门必须重视安全工作,树立安全意识,坚持安全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加强对从事煤矿开发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升。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对于考查不合格的人员,不能允许其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最大限度保证从事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集体素质水平。
3.2建设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
所有煤矿企业都有义务创造良好的矿井通风环境,并逐步形成基础的通风安全系统,要着重关注“一通三防”,尽可能采用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矿井工作人员,把现存的一些素质偏低的工人从队伍中筛选出去。煤矿企业管理者要站在全局角度来看待矿井通风安全问题,深刻重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此外,要想实现矿井的安全通风,一定要积极、合理地转变分配政策,分配好矿井工作人员的薪酬。同时,煤矿企业要依据相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关键程度展开划分,参照责任的轻重对工作人员的责、权、利进行合理划分,这种做法可有效提高矿井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通风工作队伍的稳定,真正保障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可避免原来重视生产、忽视安全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为。煤矿企业还要对煤矿安全与矿井通风能力进行定期评估与核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3.3环境监测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的主要问题,其在大多数煤矿中的体现都比较明显。为了避免煤矿在通风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使得通风安全不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这就需要严格使用个人防护物品,为了防治井下产生突发性安全事故,还要建立避难峒室,使得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另外,还需要对综合防尘设施及灭火设施进行一定的监测,并且需要改善井下环境风量配比,使其能够保持正常的井下温度,有效达到防范通风事故的目的。
3.5合理选择矿井风量的调节方法
就当前大多数煤矿的通风系统来说,发生通风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各个作业点的风量不能达到均衡,导致矿井风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就应该选择合理的矿井风量方式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在对矿井的总风量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扇风机的特性达到调节总风量的目的。
3.6加强信息化的技术的应用
当前,矿井作业过程中已经可以实现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比如先进的勘测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利用能够较大地提升工作效率。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有效促进了矿产开发工作。尤其是结合信息技术所实现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技术的有效管理。比如当前大多矿业单位在矿井通风中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就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其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根据量化的指标来实现信息的均衡,这就需要计算信息技术的及时计算和进行系统控制。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的安全监测,这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通风安全管理的有效实现。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比如机械开采效用的提高,可以减少人力开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但是,就当前来看,煤矿开采仍然是一项危险度较高的工作,必须时刻做好安全工作。由于煤矿资源处于地下较深处,而矿井作为开采煤矿的必要方式,其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通风管理就是矿井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郭磊.探析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的防范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6,11:125-126.
[2]桑伟.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