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工作中,为提升农业效益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基于此,围绕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防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大棚蔬菜种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成效及病虫防治水平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06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产技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蔬菜种植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现代化种植模式。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进行技术防控,强化病虫防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棚蔬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以此为基础,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效益[1]。目前,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防治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防治措施应用的意义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全面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可以更好地结合大棚蔬菜种植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大棚蔬菜的品种、天气、种植环境等各方面情况,以此为基础,全面实施科学种植及管理,切实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成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加强病虫防治工作,结合大棚蔬菜生产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病虫害隐患,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更好地提升大棚蔬菜科学培育和种植水平,切实提升大棚蔬菜种植的综合效益。此外,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探索,全面强化病虫害防治,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2]。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对农户,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益扩大的种植规模和日益复杂的种植环境,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强化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针对性做好各方面的防护,才能切实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为种植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产量。如果种植技术不当或者病虫防治不到位,那么不仅仅会导致蔬菜产量等受到影响,甚至还会打击种植户的积极性,产生恶性循环,难以提高综合管理成效和发展效能[3]。
2 大棚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强化技术攻关,大棚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效益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大棚中空气不能有效流通
目前,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大棚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导致蔬菜种植环境中空气不能得到良好的流通,如果蔬菜长期在这样缺氧的状态下生存,则不易正常生长,甚至易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导致蔬菜腐烂变质等。另外,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切实提高蔬菜生长质量,一些种植户通常会进行施肥、打药等,在空气不流通的大棚中长期应用药物、肥料,易对蔬菜正常生长产生危害,甚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2 大棚温湿度不能有效控制
大棚蔬菜种植需要给蔬菜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蔬菜有序生长,切实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由于大棚内空气流通存在问题,大棚的湿度和温度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控制,不能实现自动化调控,这样会导致大棚内部的温湿度在标准范围以外,大棚中的蔬菜不能得到良好的通风换气,温湿度达不到蔬菜生长标准要求,难以保证蔬菜产量和质量。
此外,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外界天气的变化也会对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水分、光照等产生一些影响,如果大棚遇到气温非常高的情况,则易导致大棚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加速蔬菜、土壤等水分的蒸发,易导致蔬菜产生枯萎或者损伤[4]。与此同时,如果蔬菜自身水分缺失,种植户则需要进行灌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3 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成效及病虫防治水平的措施
3.1 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成效的措施
1)品种选择。蔬菜的品种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長和市场需求,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户需要提前对当地气候、环境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性强、对温度适应性好以及耐弱光性好、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种植户效益。
2)土壤管理。蔬菜大棚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种植地的管理,在土壤选择方面,要结合实际选择通风良好、地势平坦以及土壤肥沃的区域。土壤选择后需加强沟渠建设,确保后续灌溉和供水能够有序开展,通常情况下需要种植户根据蔬菜种植要求,加强相关灌溉设施的配置以及基础设施的购置。此外,对土壤进行平整后,需要按要求进行曝晒、土地的区间划分,且种植前还需要进行施肥,应选择农家肥,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
生长环境。
3)种植及管理。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方法及管理也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蔬菜种类对种植密度和时间进行合理确定,要根据不同季节情况以及大棚整体建设规模和土壤环境配置相关的种植设备,加强轮作生产模式的合理化应用,注重蔬菜种植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控制,结合白天和夜间不同温度以及光照等情况注重换气膜的合理应用,从而更好地保证大棚内的温湿度适宜[5]。此外,还需要加强大棚内部空气通风,这样可以更好地交换内外部空间,有效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切实提升大棚内蔬菜科学生长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大棚内部温湿度感应和调节方面,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借助专家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检测,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加强环境的动态调控,切实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
3.2 提升病虫防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也非常关键,目前在病虫防治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等。 3.2.1 农业防治措施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大棚内的各种杂物进行清理,加强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控制等,达到相关的防治目标。另外,种植户还需要选择具有抗病的蔬菜品种,这样可以有效防范病虫害的发生。但农业防治技术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该技术一定程度上不能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不利于提升病虫防治成效,也不利于蔬菜的健康生长。
3.2.2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利用杀虫灯、臭氧杀虫技术等方式加强大棚内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该技术对大棚整体的种植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且易杀死害虫。但应用物理防治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成本,且物理防治本身需要长期坚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入,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设施的配置,因此很多种植户不愿选择这种技术。
3.2.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借助天敌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昆虫激素和害虫的不育性等方式进行防治,这种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长效防护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的用户甚至还采用真菌杀菌剂以及细菌杀菌剂进行生物防治。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杀虫效果相对缓慢,尤其是针对高密度害虫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难度。
3.2.4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比较常见的就是应用药物如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防治。该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结合病虫害的具体类型选择适宜的杀虫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大棚中常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治,杀死害虫卵。该方法防治效率高,且效果非常明显。但该技术也有缺陷,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污染生态环境。化学药物不仅仅会残留在蔬菜上,甚至还会进入土壤、地下水等,长期应用化学防治技术,病虫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提高防治成效。
无论采取哪种病虫防治技术,都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加强研究探索,注重观察和总结分析,以此为基础,找出病虫防治技术的应用特点、局限性等,加强技术的持续创新,从而更好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从综合效益的视角探究不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缺点,切实提升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将病虫危害或隐患降到最低。
4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技术的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动情况,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和钻研,注重从可行性、生态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与论证,这样才能切實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开发应用成效。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抗药性和环境突发情况,以此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治举措。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开发应用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应用,需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总结经验,找出各种技术应用的条件和要求,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成效。
参考文献:
[1] 穆娴.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新农业,2019(22):36.
[2] 杨丽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12):113.
[3] 喻胜军.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47.
[4] 于鹏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J].现代园艺,2019(16):16-17.
[5] 王华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4-6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06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产技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蔬菜种植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现代化种植模式。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进行技术防控,强化病虫防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棚蔬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以此为基础,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效益[1]。目前,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防治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防治措施应用的意义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全面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可以更好地结合大棚蔬菜种植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大棚蔬菜的品种、天气、种植环境等各方面情况,以此为基础,全面实施科学种植及管理,切实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成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加强病虫防治工作,结合大棚蔬菜生产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病虫害隐患,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更好地提升大棚蔬菜科学培育和种植水平,切实提升大棚蔬菜种植的综合效益。此外,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探索,全面强化病虫害防治,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2]。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对农户,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益扩大的种植规模和日益复杂的种植环境,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强化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针对性做好各方面的防护,才能切实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为种植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产量。如果种植技术不当或者病虫防治不到位,那么不仅仅会导致蔬菜产量等受到影响,甚至还会打击种植户的积极性,产生恶性循环,难以提高综合管理成效和发展效能[3]。
2 大棚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强化技术攻关,大棚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效益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大棚中空气不能有效流通
目前,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大棚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导致蔬菜种植环境中空气不能得到良好的流通,如果蔬菜长期在这样缺氧的状态下生存,则不易正常生长,甚至易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导致蔬菜腐烂变质等。另外,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切实提高蔬菜生长质量,一些种植户通常会进行施肥、打药等,在空气不流通的大棚中长期应用药物、肥料,易对蔬菜正常生长产生危害,甚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2 大棚温湿度不能有效控制
大棚蔬菜种植需要给蔬菜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蔬菜有序生长,切实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由于大棚内空气流通存在问题,大棚的湿度和温度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控制,不能实现自动化调控,这样会导致大棚内部的温湿度在标准范围以外,大棚中的蔬菜不能得到良好的通风换气,温湿度达不到蔬菜生长标准要求,难以保证蔬菜产量和质量。
此外,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外界天气的变化也会对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水分、光照等产生一些影响,如果大棚遇到气温非常高的情况,则易导致大棚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加速蔬菜、土壤等水分的蒸发,易导致蔬菜产生枯萎或者损伤[4]。与此同时,如果蔬菜自身水分缺失,种植户则需要进行灌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3 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成效及病虫防治水平的措施
3.1 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成效的措施
1)品种选择。蔬菜的品种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長和市场需求,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户需要提前对当地气候、环境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性强、对温度适应性好以及耐弱光性好、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种植户效益。
2)土壤管理。蔬菜大棚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种植地的管理,在土壤选择方面,要结合实际选择通风良好、地势平坦以及土壤肥沃的区域。土壤选择后需加强沟渠建设,确保后续灌溉和供水能够有序开展,通常情况下需要种植户根据蔬菜种植要求,加强相关灌溉设施的配置以及基础设施的购置。此外,对土壤进行平整后,需要按要求进行曝晒、土地的区间划分,且种植前还需要进行施肥,应选择农家肥,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
生长环境。
3)种植及管理。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方法及管理也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蔬菜种类对种植密度和时间进行合理确定,要根据不同季节情况以及大棚整体建设规模和土壤环境配置相关的种植设备,加强轮作生产模式的合理化应用,注重蔬菜种植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控制,结合白天和夜间不同温度以及光照等情况注重换气膜的合理应用,从而更好地保证大棚内的温湿度适宜[5]。此外,还需要加强大棚内部空气通风,这样可以更好地交换内外部空间,有效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切实提升大棚内蔬菜科学生长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大棚内部温湿度感应和调节方面,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借助专家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检测,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加强环境的动态调控,切实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
3.2 提升病虫防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也非常关键,目前在病虫防治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等。 3.2.1 农业防治措施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大棚内的各种杂物进行清理,加强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控制等,达到相关的防治目标。另外,种植户还需要选择具有抗病的蔬菜品种,这样可以有效防范病虫害的发生。但农业防治技术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该技术一定程度上不能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不利于提升病虫防治成效,也不利于蔬菜的健康生长。
3.2.2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利用杀虫灯、臭氧杀虫技术等方式加强大棚内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该技术对大棚整体的种植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且易杀死害虫。但应用物理防治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成本,且物理防治本身需要长期坚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入,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设施的配置,因此很多种植户不愿选择这种技术。
3.2.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借助天敌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昆虫激素和害虫的不育性等方式进行防治,这种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长效防护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的用户甚至还采用真菌杀菌剂以及细菌杀菌剂进行生物防治。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杀虫效果相对缓慢,尤其是针对高密度害虫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难度。
3.2.4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比较常见的就是应用药物如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防治。该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结合病虫害的具体类型选择适宜的杀虫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大棚中常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治,杀死害虫卵。该方法防治效率高,且效果非常明显。但该技术也有缺陷,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污染生态环境。化学药物不仅仅会残留在蔬菜上,甚至还会进入土壤、地下水等,长期应用化学防治技术,病虫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提高防治成效。
无论采取哪种病虫防治技术,都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加强研究探索,注重观察和总结分析,以此为基础,找出病虫防治技术的应用特点、局限性等,加强技术的持续创新,从而更好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从综合效益的视角探究不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缺点,切实提升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将病虫危害或隐患降到最低。
4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技术的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动情况,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和钻研,注重从可行性、生态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与论证,这样才能切實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开发应用成效。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抗药性和环境突发情况,以此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治举措。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开发应用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应用,需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总结经验,找出各种技术应用的条件和要求,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成效。
参考文献:
[1] 穆娴.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新农业,2019(22):36.
[2] 杨丽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12):113.
[3] 喻胜军.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47.
[4] 于鹏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J].现代园艺,2019(16):16-17.
[5] 王华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4-6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