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树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性本恶”引出德性的后天培养问题,指出德性若如一颗成长着大树,德性的培育要符合一切精神事物的规律。从理论和具体方面论述德性的培育条件和措施。着重指出教师的德与慧是德育重要条件,优良班风建设是一个德性成长环境的要求,文中呼吁教师不但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表现出真德行,而且在工作中要有耐心和智慧对待一切。最后强调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就是一个德育的过程,对学生的关爱和惩罚是双重必要的。我希望读者要看完整篇再作判断,文中指出惩戒或者磨练的必要性,也适当的并且非常谨慎的包含体罚;文中也说出了教师自身修养以及制度的不足,完全不属于过激,如果一篇文章闭口不谈现实,隐瞒现实的缺陷,它一定与真理无缘。
  唯有遵循理性的指导而生活,人们的本性才会必然地永远相符合
  ——斯宾诺莎
  人们啊,你们的行为举止在自己看来是完全自由的,而在社会看来却受限制的;人的出生初始,是受“性本恶”的驱使。教育家斯宾塞说:不要希望儿童(青少年)有大量美德,每个文明人早年都经历一个阶段,那时他所表现出是他的祖先野蛮种族的性格,所以我们要有耐心,有包容心对待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野蛮①。但是,将来他们是要出去社会的,即使现在,他们也应该受约束的,这是一个小集体,学校是训练知识能力和培养美德的场所,每个教师所承担的美德教育的义务格外光荣和重要,其中肯定有艰辛,也有快乐。知识能力是训练和培养出来的,但是美德严格来说不是训练,也不是“学习”可得的。美德更不是训话就可以传授的,叔本华说“德性是不可教的” ②,那是怎么得的?
  美德在我看来,就像是一颗健康的德性之树,是要经过耐心培育,也是要经历风雨锤炼的精神生命。我们设想一下,一颗小树如何成长的,就可以知道美德是怎么成长的。一个小孩初始时候,他的精神内容基本是空白的,那我们如何打造他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给予他温暖和爱,爱就会在他心灵根植下来,如果我们不耐烦小孩的调皮甚至他表现出的“恶”,经常大声呵斥甚至打骂,那么远祖留下来的一切野蛮天性不但不会被削弱和抑制,而且会越来越野蛮难以驯服,暂时的害怕不吭声恐怕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要么表现出胆小怕事,难以有所成就;要么表现出暴烈。所以在我看来,美德的培育不可随意行事,它是一门学问,美德的成长要符合它的内在规律,美德培育的规律就是:它符合一切精神成长所具有的规律,需要观察、互动,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需要知识的滋养,需要你的关爱,也需要一定得惩罚去纠正,更进一步,对上帝的虔诚和认识也是必须的。
  青少年进了学校,他们的心灵已经对周围环境、人的关系有了一些认识,但是这点认识,离道德的要求和认识还差的非常远,他们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大多数基于感性而不是理性,他们容易接受的,也是感性的知识。他们的心灵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任何的触动都可能使让他们的心灵接受外界的改造。因为他們的心灵还单纯、苍白,容易接受外界任何的事物,那么一切都是先入为主!在没有真正形成顽固的坏习惯之前,我们要创造条件给予一个好的班集体,这样的班集体充满温暖与帮助,充满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亚里斯多德说,知识就是美德,意思是:知识能促进美德的成长)我们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倾向,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系统,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天性的意志,有的人可以表现出集体荣誉感,表现出友好,积极向上;有的人因为天性或者家庭原因,表现出人性里的恶,比如嫉妒、不合作,懒散,好捉弄以及好斗。在农村学校,这些是经常可以见到和听到的。德性这棵小树,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它排斥周遭,对一切话语的教育不感兴趣,听不进你苦心的教导。他们的心灵已经感染到了,或者说已经形成了坏的习惯,人性中的恶,不管在哪个阶段,只要环境不良,都容易浮出到现实这个平面中来。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如果家庭管教不当或者环境影响,那么诸如嫉妒、自私、好斗、撒谎、不遵守纪律以及不爱学习,甚至偷窃都有可能表现。《圣经》上有言,人出生就有恶,就是这个意思,人天性中含有自私、嫉妒和懒散、好斗等恶习。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需要有道德、法律,人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救赎”才能成为优良的公民。
  有了恶习的学生,要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成了一个大课题。一切行为或者意识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越来越“稳步发展”,好的习惯帮助成功,坏的习惯会越来越使周围的人讨厌。我们不能指望短时期就改变它,但能短时间抑制它,并引导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去感受周围的人的友爱合作,引导他去学习知识。这里的每一个都需要技巧,需要关爱,需要耐心,从这方面才可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德育从这方面说,其实就是改造和纠正坏习惯,帮助和鼓励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人的无条件的意志行动,是人的本质表现。只有优良的习惯形成了,他才会有真正认识到美德的乐趣。 德性这棵大树,才刚刚成长,它的健康与否,在于营养和磨练、纠正、调整。如果一颗树长得歪斜了,我们可以用外力扶正它,使它慢慢长直长高;德性之树如果偏离了正轨,同样要有帮扶,要有耐心等待。
  德性之树该怎么帮扶,怎么纠正,怎么培育呢?一切事物成长的过程就是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互动的好坏决定成长的质量。这个外界首先指的是什么?我认为,在互动过程中,外界首先指的是教师。教师同行们!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领路人,如果你是个爱学习、大度、不贪婪、有知识和充满爱的老师,那是学生之幸。但假如你是个混日子的教师,自己不学习、小气而又贪婪自私,甚至冷漠的人,不管你做了多少工作,在我看来都是虚伪无效的,你的本质和行为与你的语言是矛盾的,学生终究不会从你那里得到什么优良品质。所以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你的言行,你表现出的特质,学生是能感受到的。他们的心灵是苍白的,你表现出的所有符号都容易被学生接受或者作出相应的反映。教师或者家长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要好好努力,将来……”,你却常年不看一本书,不学一点东西,因为你的语言和行为是矛盾的,他们不会被你话语感染,他们只会因为你学习的行动而感悟到学习的乐趣和需要。如果你是冷漠无情的人,他们怎么心中有爱?他们对待同学可能只有冷漠、虚伪和自私,不幸的是,很多教师真的冷漠了,真的懒惰不学习了,因为周围影响变得贪婪了,心中只有利益了!甚至不少教师或者领导嫉妒心重,难道不该反思吗?有些教师会反驳说,他们能知道什么呢,我贪婪与否、自私与否、虚伪与否他们是不知道的。如果真的这样,那我们的学生还不如动物了,宠物都能感受到你的某些特质,何况是人呢?他们说不出具体的感受,但是潜意识里肯定埋下了你的影响。不用再去反驳这样观点了,因为每个老师都曾经是学生。你的知识水平也会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观点已经很多人论述过,不必赘述。不管你教会了学生多少课本的知识,也不管因为你的教学劳动使学生考取了多少好的大学,学生一定会因为你的知识丰富而受益匪浅,因为你的浅薄而得不到更美的事物。所以说,良性互动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的德与慧。这里的最后,我还要借用符号学观点说,在互动中你表达的一切语言及行为符号既要使人懂,也要使他们收益。所谓沟通的理解,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里特征,知道他们能接受怎么样的语言和怎么样的风格,但也不要一味能迁就学生,要努力使他们转移到高尚的话题和好的语言风格中来。再说,你表达的一切形式的符号所包含的理智内容,学生在无形中慢慢就可能领会了。   德性之树已经具有了第一个良好的互动对象,但仅仅是一种活动性,还缺乏营养的滋养。在我看来,关爱与惩罚都是成长的需要,关爱是营养,惩罚是磨练。我们常说,爱是一种力量,因为爱表示的是一种认同和肯定,是给予他人的正面情绪,所以双方能“一拍即合”很快获得交流,对方能从正面接受你的观点,激发行动的力量。反之,如果你冷漠无情,相当于把双方樹立成敌对状态,交流互动不久就会关闭,对此你已经无力和无奈。关爱使学生产生同情,而“同情是一切道德之母”③。用不着举例子就能说明,关爱中的成长要比冷漠对抗的成长顺畅得多。但是,如果我们互动的对象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表现出顽固性,任性和目无纪律的话,惩罚是必须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非常肯定的说明了锻炼和惩罚的必要性,古代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也注重锻炼和惩罚,当今的韩国和日本也同样如此。和所有一切精神产物的成长一样,德性的成长从来就不能排除惩罚措施。对惩罚的理解,我认为它也是一种磨练,是一种纠正,纠正一定是艰难的,难的事物总伴随痛苦,所以我们不要怕我们的孩子受了点痛,受了点委屈,因为成长本身就包含痛的经历。真正的美要从磨练中产生,这是真理。但是,现在的教育法里面,已经完全否认了惩罚中的一切体罚形式,这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践踏,是一种对世俗娇气的妥协!有些人只会躲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对人性规律置若罔闻,对现代现代教育理论和与人性有关的法规一知半解,要不就是对世俗中无理取闹的家长的一种妥协。适当的惩罚一定是必要的,否则教育一定是空谈!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谈到惩罚的同时,教师运用惩罚的方法也要极其认真选择,如果你每次惩罚学生都不服气,一定是你本身错了,比如方式、力度,比如你本身的德性不足以服人。如果我们在此纠缠不清,会雾里看花,判断不了到底体罚要不要。真相就是,没有体罚的民族一定成就不了强大,但不从优秀公民中选择教师,整个民族就会垮掉!
  可怜的人们!你们的孩子送来学校,却处处干扰教育;优秀的你们不肯选择做教师,却处处要求高;可怜的教师们,你们很多本来该从事其他职业的,却固执着你的信念,让很多孩子无所适从,习惯着无知!
  姑且把现实暂时撇开,我们来谈谈这棵德性之树最后的成长条件吧。前面谈过,好的环境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集体是必须的,这样的集体表现出纪律严明,爱干净,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怎么形成这样一个集体?回答是,需要耐心和智慧。一个集体就是几十个心灵的组合,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碰撞,一定会有正面和负面的东西。正面需要肯定,负面需要纠正。但首先我们还需要一个安静优良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园第一表现出安静,第二是学风。一切在于人创造,人的制度和安排,这与学校领导和教师整体素质相关,特别是在一个领导说了算的年代,领导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校风以及学生的品德形成。我们还是回到班级中来吧,教师工作最烦最棘手的是什么?就是后进生,所谓后进生,就是表现出自私、无纪律、不学习的那些学生。这里有一个矛盾,我们一边说,要培育学生的德性成长必须要一个优良的班级环境,后进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另一方面,优良的环境必须表现出大家守纪律,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而后进生偏偏就是班级班风捣乱者。总之,后进生成了这个矛盾的焦点,如果我们理智和不偏不倚对待的话,我们把那些顽固不化,已经适应了恶习的学生才称为后进生的话,那么其实矛盾解决在于,我们怎么对待后进生教育。不需要什么理论,人世间很多实践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化,不是人人能因为学校教育而成为好公民的。在学校里能抑制后进生的不良恶习,就已经很不错了,能转化的都不是后进生。所以前面的理论是正确的,适当的惩罚就是教育,如果等他出去社会再受惩罚,就很可能危害很大了。不是人人都是上帝的选民,同样,不是人人都能感化,恰当的惩罚永远是人世间的正确的教育方式之一。没有哪个国家是像我们这样纵容学生和家长的,精神柔弱者怕惩罚和磨练,而体能磨练和适当体罚却恰恰能强志!总之,关爱和适当惩戒是精神成长的双重必要性。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宗教是什么——宗教是精神净化的神圣理性,是一种对美德直接认识的方式。唯物论是经验科学的理论,健全的宗教是精神和理性的直接认同。所以不要排斥上帝,不排斥神,对神的认识与否是个人以致整个民族素质的标志。德性之树经过我们上面的描述,如果发展成熟了,那也是对神圣的理性的认可,真正的美德与神合一。
  ①《斯宾塞教育理论著选》第107页
  ②③选自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其他文献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坚定不移的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是的阅读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具有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功能、丰富学生知识的功能、陶冶情操的功能和作为写作示范的功能。作为语文教师,去探索阅读教学并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是自己在阅读教学方
期刊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滋养的必由之路。认知与审美相结合,才能提升认知的层次,凝练认知的结果。因此,2017年的高考考试大纲把文学类文本阅读确定为必做题,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社会性本质。  一、从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看文学类文本的教育导向  高中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
期刊
脑瘫患儿最初是在医院中鉴定并接受治疗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脑瘫儿童走进了特教学校接受教育康复,但来校学生多为在医院治疗较长时间,年龄较大,错过了最佳干预期者,如何对该群体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成为我们教育康复中的主要课题。实践中我们感悟到,有效抑制异常发展、高强度运动功能训练、强化沟通和自理能力训练,能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将结合教育康复实践,从认识脑瘫儿童入手,重
期刊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和显著提高,呈现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高中政
期刊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案例描述  小红,数学成绩经常不及格。课堂学习效率低;遇到稍微难一点的习题就束手无策,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学习比较刻苦;但是数学知识基础差、理解和迁移能力不强,完成作业耗时较长,数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内向,不善表达。缺少学习动机,遇到学习任务大部分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把学习不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  (二)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学习动机缺乏,数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较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读课文正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
期刊
一、前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学科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和技能性,它把学科的育体、育德、育心有机统一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下,在课堂教学中更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环节设计,而非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应从研究学生开始,以学定教。备课应从备学生的学法开始,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替代教师的教学过程,努力探索
期刊
绝句的成熟、定型和大量写作,则是入唐以后的事,而唐人在绝句方面的造诣之高、成就之大,也是人所公认的。杨慎就曾说:“欲求《风》、《雅》)之仿佛者,莫如绝句。唐人之所偏长独至,而后人力追莫嗣者也。”(《升庵全集》卷二《唐绝增奇序》)王士祯称“唐三百年以绝句擅长”,并认为,绝句也是“唐三百年之乐府”,因为“考之开元、无宝以来,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唐人万首
期刊
【教材分析】  《线段的长短比较》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概念后,回过头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性,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即通过“叠合法” “度量法”对线段进行长短的比较,“尺规法”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这是几何的入门,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性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发现线
期刊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就是当我们在开展每件事情的时候,都要踏踏实实地从头做起,逐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这样就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这句话引申到低年级的作文写作中同样适用,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不能等到三四年级才抓,而应该从一年级开始抓起,万事开头难,只要把基础打好,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标强调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