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就是财务管理过程中战略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对于企业的财务行为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全局性特征、动态性特征、外向性特征以及长期性特征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并根据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对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协调策略提出具体建议,希望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协调;企业运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1. 003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1- 0008- 02
0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为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确保战略目标确立的正确性,才能有效保证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质量,提升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协调分析过程中,站在企业发展的整体角度上对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协调策略做出思考。
1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
1.1 全局性特征
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财务战略管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财务行为,对于保证企业资金的稳定性以及制定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一般具有一定的全局性特征,这一特征也是战略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基础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会涉及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中的经济活动管理,其工作内容相对复杂,所以开展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层面,在加强对企业现有资产管理的同时,严格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多建立在财务信息的基础上,而财务战略管理会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发展情况,以此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2 动态性特征
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项目的开展需要依托企业实际的理财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来实现,如果在这一环节中出现某一特定的影响因素或者理财环境发生改变,对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会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动态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具有连续性、策略性、权变性以及适时性的工作,负责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财务管理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的关注,对财务管理中企业投资战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以及筹资经营等每一环节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效率。
1.3 外向性特征
对于现代化战略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来讲,其财务战略管理会长期处于复杂多变的企业内部环境中,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外部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应更好的协调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外部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战略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三者可以始终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下[2]。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市场环境可以通过财务战略管理的手段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市场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程度,分析可能会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带来的威胁或者发展机遇,进而有效提升企业对于市场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增加更多的筹码。
1.4 长期性特征
企业开展的财务战略管理需要将战略管理作为主要的目标向导,所以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在企业管理者与财务战略管理决策者拥有较强的战略意识基础上,可以将财务管理中的理财目标设立为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的财富最大化。在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理性看待企业的理财活动,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长远性制定原则,充分展现出财务战略管理的财务风险预警功能和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进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优势。
2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2.1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虽然有时候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财务战略管理的思想与财务管理理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通常是利用经济学和会计核算这两种管理方式来尽可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實际需求,往往会忽略掉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发展状况,大多只能对企业财务管理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或完善。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对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战略,进而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定位。
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思想分析来看,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财务管理职能的体现,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特定的原则,主要由财务管理具体方法、管理措施以及财务战略管理理念几个部分构成。财务战略管理不仅可以很好地适应企业每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拥有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将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财务管理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高的可能。此外,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还体现在看待企业发展的视角和所处的层面不同上。财务战略管理会将企业的经济收益分配和投资经济活动行为,从理性战略思维的角度进行规划,打破了传统财务“事务型”管理模式的局限,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2.2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联系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联系可以总结为:财务管理是财务战略管理的基础,财务战略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发展[3]。对于国内的战略型企业来讲,大多是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逐渐演变为精细化的管理,经历过这一过程的企业,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相符合,只有将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和管理特点与企业战略管理的重心放于一处,才能实现新的跨越。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分为资金收支财务管理、治理性财务管理以及效益性财务管理三种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往往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每一阶段的财务管理之间都会存在必要的联系。虽然这些财务管理手段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但是对于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环境来说,只进行财务管理是不足以满足企业的持续发展需求的,还需要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实现财务管理到财务战略管理的完善转型,突破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制约的影响,在获得可观的财务经济收益的同时,从企业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促进财务战略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协调;企业运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1. 003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1- 0008- 02
0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为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确保战略目标确立的正确性,才能有效保证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质量,提升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协调分析过程中,站在企业发展的整体角度上对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协调策略做出思考。
1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
1.1 全局性特征
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财务战略管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财务行为,对于保证企业资金的稳定性以及制定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一般具有一定的全局性特征,这一特征也是战略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基础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会涉及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中的经济活动管理,其工作内容相对复杂,所以开展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层面,在加强对企业现有资产管理的同时,严格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多建立在财务信息的基础上,而财务战略管理会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发展情况,以此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2 动态性特征
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项目的开展需要依托企业实际的理财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来实现,如果在这一环节中出现某一特定的影响因素或者理财环境发生改变,对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会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动态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具有连续性、策略性、权变性以及适时性的工作,负责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财务管理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的关注,对财务管理中企业投资战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以及筹资经营等每一环节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效率。
1.3 外向性特征
对于现代化战略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来讲,其财务战略管理会长期处于复杂多变的企业内部环境中,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外部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应更好的协调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外部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战略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三者可以始终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下[2]。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市场环境可以通过财务战略管理的手段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市场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程度,分析可能会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带来的威胁或者发展机遇,进而有效提升企业对于市场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增加更多的筹码。
1.4 长期性特征
企业开展的财务战略管理需要将战略管理作为主要的目标向导,所以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在企业管理者与财务战略管理决策者拥有较强的战略意识基础上,可以将财务管理中的理财目标设立为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的财富最大化。在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理性看待企业的理财活动,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长远性制定原则,充分展现出财务战略管理的财务风险预警功能和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进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优势。
2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2.1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虽然有时候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财务战略管理的思想与财务管理理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通常是利用经济学和会计核算这两种管理方式来尽可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實际需求,往往会忽略掉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发展状况,大多只能对企业财务管理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或完善。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对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战略,进而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定位。
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思想分析来看,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财务管理职能的体现,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特定的原则,主要由财务管理具体方法、管理措施以及财务战略管理理念几个部分构成。财务战略管理不仅可以很好地适应企业每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拥有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将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财务管理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高的可能。此外,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区别还体现在看待企业发展的视角和所处的层面不同上。财务战略管理会将企业的经济收益分配和投资经济活动行为,从理性战略思维的角度进行规划,打破了传统财务“事务型”管理模式的局限,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2.2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联系
企业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联系可以总结为:财务管理是财务战略管理的基础,财务战略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发展[3]。对于国内的战略型企业来讲,大多是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逐渐演变为精细化的管理,经历过这一过程的企业,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相符合,只有将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和管理特点与企业战略管理的重心放于一处,才能实现新的跨越。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分为资金收支财务管理、治理性财务管理以及效益性财务管理三种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往往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每一阶段的财务管理之间都会存在必要的联系。虽然这些财务管理手段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但是对于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环境来说,只进行财务管理是不足以满足企业的持续发展需求的,还需要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实现财务管理到财务战略管理的完善转型,突破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制约的影响,在获得可观的财务经济收益的同时,从企业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促进财务战略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