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月。京都。还有那部期待了很久的日韩合拍的电影。
你知道我是个很没出息的人。所以在向往已久的济洲岛和有你的京都中,我选择了后者。
听说,每年的四月,济洲岛到处都会开出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听说,那里波光粼粼的蓝色大海透明而清澈。
听说,到了冬天,汉拿山上的枯木还会开出白花。
只是,那里没有雪白的樱花,没有多得数不清的每一座都有不同建筑特色及庭园造景的寺院。
最重要的是,没有你。
我也是个很矫情的人。所以我在京都的整整一个礼拜,都一个人窝在你家里重复看着《初雪之恋》的预告片。
虽然在日本,这部电影五月份就已上映。
耳朵里重复着那首日版主题曲《未来——在强风的下午诞生的十四行诗》;眼前重复闪现着一些凌乱的画面和一些凌乱的句子。
但那是我们一起看过的部分。
因为看了太多遍的缘故,居然能把男生和女生的对话背出来。
第一句
——一起看第一场雪好吗?
——答应吗?
——一言为定吧。
——一言为定。
温暖的约定之后,女生却消失了。
记忆里最后有你的时光是四月。樱花已经凋零,树上开始长出浅草色的嫩叶。
摩天轮上,你对我说:熙,我们一起看电影吧。
那天你穿了白色的外套,在日光里显得那样好看。让我不得不想起十四岁的你:白色的外套,白色的棒球帽,帽檐压得低低的,一只手跨着漂亮的木吉他。
在阳光淡金色的背景里,你笑着对我挥手:嗨,小熙。
你说,在摩天轮上可以到达离天使最近的地方。
想要一起看一场电影。究竟是天使觉得我们太过贪婪,还是这个愿望太过渺小,所以天使没有听见。
说“嗨”之后,是你轻轻捡起掉落在我脚下的樱花瓣,捧在手心,放在惊讶的我的眼前。
——你看,它们那样美。
年少的时候似乎特别容易相信别人,特别容易跟随别人的想法。
现在想来,恐怕在以后的时光里,我再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固执地相信没有男生会给自己取“雪樱”这个名字;甚至都没有确认一下就那么大胆地跑去见一个只在游戏里认识了一个礼拜的网友。
后来的后来,我每天都坐在那里,悠闲地看着你打游戏,听你说起岚山雪白的樱花和那座古意昂然的城市。
棋盘式布局,分洛东、洛西、洛北、洛南和洛中,有多得数不清的寺院。于是就开始跟着你一起向往起来。不同的是,你向往京都因为那里有你的父母;而我向往那里,只是因为你向往那里。
一起打游戏时你也会很不满地嘟囔:光坐着获取经验值,你好意思么?
但这通常对我来说都没有效果,你知道,我宁可被你说厚脸皮也不会起来帮你打怪的。
我知道,时光终是在你我之间划开了一道浅浅的缝,无边无际地延长着。就像在讨论要看哪部电影时你首先想到了日剧,而我则想到了韩剧。于是话题就从看电影变成了斗嘴。
最后的最后,终于决定看一部日韩合拍的电影。
第二句
——他们说情侣划这些船就会分手。
——在韩国也有这种说法:走石垣路的 情侣会分手。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
比如说两个负数相乘是正数。
再比如,那部据说五月份会上映的电影,一直到八月你背着大大的包拖着行李箱站在机场门口的时候,依然只有短短的预告片。
所以,我们终没有一起看那场电影。
其实结局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原谅我这个无良的人先看了盗版。
虽然是非正常的顺序,我听不懂日语和韩语,没有中文字幕,但我还是看懂了一点儿,那就是——他们在一起了。
在电影的最后,男生和女生十指紧紧相扣,还有那两句极其简单的,却温暖得让我留下眼泪来的对白。
——对不起。
——谢谢你。
如果让你选择一次,你是会对我说“对不起”,还是“谢谢你”?
亦或是你仅仅是站在那里,对我浅浅地笑说:熙,你可真无聊。
我真的是无聊。无聊到去京都旅行的整整一个礼拜都窝在你家里,反复做着无聊的事情,脑子里重复着一种无聊的声音:我想和你一起看电影,我要和你一起看电影。
因为,我们从未一起看过一场电影。
没有一起吃着冰激凌压马路,没有一起玩过旋转木马。
没有牵着手一起走过有初雪飘在空中的寂静的小路。
我说过的,等初雪来的时候来京都和你一起看《初雪之恋》。
但我没有说过,电影里是这样说的:在初雪那天约会,情侣会变得幸福。其实我没有说的还有很多,比如说我是故意要哈韩的,我是故意不喜欢樱花的,我是故意不喜欢京都的,只是因为,你向往这里的一切。人就是这样矛盾,小的时候会像个大人一样喜欢我喜欢的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但长大了,却会因为你那样喜欢它们而嫉妒,所以像个小孩子一样故意不喜欢它们。
而最后,你还是选择了它们。
其实从十四岁开始,我便收集了各种的有关京都的图片和描述。但我从未去实践。因为我害怕它们跟我十四岁时想象的不一样,所以我宁愿让它们一直保存在我的想象里。
就如我们十四岁年少的时光一般静止在我的记忆里。
第三句
——我希望你遵守约定。
——我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些。
——再见。
我以为我们都不会当小狗的,但很多原本我们认为只存在于电影里的俗套情节就真的那么发生在我们的故事里了。
在京都的旅行很快结束。
其实所谓的旅行不过是在最后,我从你的窝里爬出来,在锦市场里买了一根红色的发带。
因为你最后对我说的话是:熙,我看见一条红色的发带,你戴上它肯定好看。
然后你的声音戛然而止,像冬季里呵出的气,在夜色里消失不见。
记得在你上飞机之前,我问你:你说飞机会不会出事啊?
你在我头上狠狠敲了一记:那是只有你那烂俗的偶像剧里才出现的烂俗情节。
但我们忘记了,比偶像剧更烂俗的是现实。比如现实里比飞机失事更老土的车祸每天都在上演。
热闹的传统集市,明灯闪烁,如天幕里的星星。穿了红底碎白花和服的女生无疑是群星里最闪亮的那颗,头发被精心卷了上去,发髻上还插了一朵小小的盛放的花儿。
然而她和他被人群冲散了。女生流着泪和男生说再见,因为她知道他不会听见。
那个片段的最后,所有的一切瞬间静止。画面定格在纯净的夜色里少女踮起脚尖轻吻少年的一幕。
我们都以为女生不会再回来了,但我们怎么也没有料到是如此欢喜的结局。
就像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的结局也和我期待的不一样。
就像我刚才说的,负负得正。
划船的情侣就会分手。是负的。
走石垣路的情侣会分手。也是负的。
但故事的最后,七重回来了,回到民身边了。
但你,再也不会回来我身边了。
那些预谋好的,想在初雪之日发生的情节,那个预谋已久的初吻和那句练习了很久的“我喜欢你”,都像岚山四月的樱花般,静静凋落在纯白色的时光里,无声无息。
最后,我把那条红色的发带轻轻绑在发间。
隔着拥挤的人潮,我仿佛又看见十四岁的你,在阳光淡金色的背景里,笑着对我挥手:嗨,小熙。
眼睛里比雪花更晶莹的东西,终于落了下来。
你知道我是个很没出息的人。所以在向往已久的济洲岛和有你的京都中,我选择了后者。
听说,每年的四月,济洲岛到处都会开出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听说,那里波光粼粼的蓝色大海透明而清澈。
听说,到了冬天,汉拿山上的枯木还会开出白花。
只是,那里没有雪白的樱花,没有多得数不清的每一座都有不同建筑特色及庭园造景的寺院。
最重要的是,没有你。
我也是个很矫情的人。所以我在京都的整整一个礼拜,都一个人窝在你家里重复看着《初雪之恋》的预告片。
虽然在日本,这部电影五月份就已上映。
耳朵里重复着那首日版主题曲《未来——在强风的下午诞生的十四行诗》;眼前重复闪现着一些凌乱的画面和一些凌乱的句子。
但那是我们一起看过的部分。
因为看了太多遍的缘故,居然能把男生和女生的对话背出来。
第一句
——一起看第一场雪好吗?
——答应吗?
——一言为定吧。
——一言为定。
温暖的约定之后,女生却消失了。
记忆里最后有你的时光是四月。樱花已经凋零,树上开始长出浅草色的嫩叶。
摩天轮上,你对我说:熙,我们一起看电影吧。
那天你穿了白色的外套,在日光里显得那样好看。让我不得不想起十四岁的你:白色的外套,白色的棒球帽,帽檐压得低低的,一只手跨着漂亮的木吉他。
在阳光淡金色的背景里,你笑着对我挥手:嗨,小熙。
你说,在摩天轮上可以到达离天使最近的地方。
想要一起看一场电影。究竟是天使觉得我们太过贪婪,还是这个愿望太过渺小,所以天使没有听见。
说“嗨”之后,是你轻轻捡起掉落在我脚下的樱花瓣,捧在手心,放在惊讶的我的眼前。
——你看,它们那样美。
年少的时候似乎特别容易相信别人,特别容易跟随别人的想法。
现在想来,恐怕在以后的时光里,我再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固执地相信没有男生会给自己取“雪樱”这个名字;甚至都没有确认一下就那么大胆地跑去见一个只在游戏里认识了一个礼拜的网友。
后来的后来,我每天都坐在那里,悠闲地看着你打游戏,听你说起岚山雪白的樱花和那座古意昂然的城市。
棋盘式布局,分洛东、洛西、洛北、洛南和洛中,有多得数不清的寺院。于是就开始跟着你一起向往起来。不同的是,你向往京都因为那里有你的父母;而我向往那里,只是因为你向往那里。
一起打游戏时你也会很不满地嘟囔:光坐着获取经验值,你好意思么?
但这通常对我来说都没有效果,你知道,我宁可被你说厚脸皮也不会起来帮你打怪的。
我知道,时光终是在你我之间划开了一道浅浅的缝,无边无际地延长着。就像在讨论要看哪部电影时你首先想到了日剧,而我则想到了韩剧。于是话题就从看电影变成了斗嘴。
最后的最后,终于决定看一部日韩合拍的电影。
第二句
——他们说情侣划这些船就会分手。
——在韩国也有这种说法:走石垣路的 情侣会分手。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
比如说两个负数相乘是正数。
再比如,那部据说五月份会上映的电影,一直到八月你背着大大的包拖着行李箱站在机场门口的时候,依然只有短短的预告片。
所以,我们终没有一起看那场电影。
其实结局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原谅我这个无良的人先看了盗版。
虽然是非正常的顺序,我听不懂日语和韩语,没有中文字幕,但我还是看懂了一点儿,那就是——他们在一起了。
在电影的最后,男生和女生十指紧紧相扣,还有那两句极其简单的,却温暖得让我留下眼泪来的对白。
——对不起。
——谢谢你。
如果让你选择一次,你是会对我说“对不起”,还是“谢谢你”?
亦或是你仅仅是站在那里,对我浅浅地笑说:熙,你可真无聊。
我真的是无聊。无聊到去京都旅行的整整一个礼拜都窝在你家里,反复做着无聊的事情,脑子里重复着一种无聊的声音:我想和你一起看电影,我要和你一起看电影。
因为,我们从未一起看过一场电影。
没有一起吃着冰激凌压马路,没有一起玩过旋转木马。
没有牵着手一起走过有初雪飘在空中的寂静的小路。
我说过的,等初雪来的时候来京都和你一起看《初雪之恋》。
但我没有说过,电影里是这样说的:在初雪那天约会,情侣会变得幸福。其实我没有说的还有很多,比如说我是故意要哈韩的,我是故意不喜欢樱花的,我是故意不喜欢京都的,只是因为,你向往这里的一切。人就是这样矛盾,小的时候会像个大人一样喜欢我喜欢的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但长大了,却会因为你那样喜欢它们而嫉妒,所以像个小孩子一样故意不喜欢它们。
而最后,你还是选择了它们。
其实从十四岁开始,我便收集了各种的有关京都的图片和描述。但我从未去实践。因为我害怕它们跟我十四岁时想象的不一样,所以我宁愿让它们一直保存在我的想象里。
就如我们十四岁年少的时光一般静止在我的记忆里。
第三句
——我希望你遵守约定。
——我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些。
——再见。
我以为我们都不会当小狗的,但很多原本我们认为只存在于电影里的俗套情节就真的那么发生在我们的故事里了。
在京都的旅行很快结束。
其实所谓的旅行不过是在最后,我从你的窝里爬出来,在锦市场里买了一根红色的发带。
因为你最后对我说的话是:熙,我看见一条红色的发带,你戴上它肯定好看。
然后你的声音戛然而止,像冬季里呵出的气,在夜色里消失不见。
记得在你上飞机之前,我问你:你说飞机会不会出事啊?
你在我头上狠狠敲了一记:那是只有你那烂俗的偶像剧里才出现的烂俗情节。
但我们忘记了,比偶像剧更烂俗的是现实。比如现实里比飞机失事更老土的车祸每天都在上演。
热闹的传统集市,明灯闪烁,如天幕里的星星。穿了红底碎白花和服的女生无疑是群星里最闪亮的那颗,头发被精心卷了上去,发髻上还插了一朵小小的盛放的花儿。
然而她和他被人群冲散了。女生流着泪和男生说再见,因为她知道他不会听见。
那个片段的最后,所有的一切瞬间静止。画面定格在纯净的夜色里少女踮起脚尖轻吻少年的一幕。
我们都以为女生不会再回来了,但我们怎么也没有料到是如此欢喜的结局。
就像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的结局也和我期待的不一样。
就像我刚才说的,负负得正。
划船的情侣就会分手。是负的。
走石垣路的情侣会分手。也是负的。
但故事的最后,七重回来了,回到民身边了。
但你,再也不会回来我身边了。
那些预谋好的,想在初雪之日发生的情节,那个预谋已久的初吻和那句练习了很久的“我喜欢你”,都像岚山四月的樱花般,静静凋落在纯白色的时光里,无声无息。
最后,我把那条红色的发带轻轻绑在发间。
隔着拥挤的人潮,我仿佛又看见十四岁的你,在阳光淡金色的背景里,笑着对我挥手:嗨,小熙。
眼睛里比雪花更晶莹的东西,终于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