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如今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追溯我国的校本课程,笔者认为,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弟子规》。众所周知,《弟子规》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它是根据传统对童蒙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而编写的一门课程,供儿童学习。与现在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确定的课程,进行编写,供学生学习的定位相匹配。但学校体育类的校本课程如何设置值得探究,现就笔者学校的体育类校本课程设置浅谈几点。
体育类校本课程设置的依据
根据学生年龄段设置课程 校本课程设置先要找到课程方向,其次找到可操作性,最后确定达到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开发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基于这样的指导方向,学校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生长发育、掌握动作技能的特点和体育教师的特长,在低年龄段设置了易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且易于实施的棋类、乒乓球课程,在中年级段设置了运动技能较强、基础体力活动为主的羽毛球和足球课程;在高年级段设置了学生喜爱的、技巧性强、提高团队精神的射箭、篮球课程。
根据学校特色设置课程 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古人云:“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无体则无德智也。”它诠释了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成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切实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全国国际象棋传统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全国射箭重点学校,笔者所在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在一年级、二年级体育课中每周设置一节《棋课》;在四年级体育课中每周设置一节《足球》校本课程;在五年级体育课中每周设置一节《射箭》校本课程。
借助外界人力资本设置课程 人力资本是通过整合人力资源而获得更高水平的价值实现。故而,学校借助俱乐部、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人力资本,来校开展校本课程,以达到授课有专业教师、所授内容有专业。
具体设置情况
在体育校本课程设置中,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体育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技术特点、对教师特长、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达成了体育类课程的设置共识。那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守规则、“玩”中学知识、“玩”中增能力、“玩”中去创造。
一年级设置棋类项目,首先是考虑这个项目在我国群众基础好,棋具器材小,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学生在校学习后,回家可以和家长互动切磋。这样产生互动,易于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校门,一切都在懵懂中,守规则意识特别淡薄,而棋类项目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守规则意识,特别是“摸子走子、落子无悔”的规则更是培养学生“思后而行”的守规意识;加之刚入校的学生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運动的能力差,棋类运动又是培养孩子静心做事、立德树人的好途径。
二年级增加了乒乓球的校本课程。这是基于一、二年级棋类课对孩子的守规意识培养的前提而增设的。众所周知,作为“国球”,在思想上,乒乓球易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易于对守规则、耐挫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生体能、技能上的培养有所体现。乒乓球这个项目还因它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帮助孩子的眼球不停地随球舞动,对预防儿童近视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年级,学校开设羽毛球课,设置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加强学生的体能和守规的培养,羽毛球的击球要有力度,要准。这对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有益处,同时它还训练学生机灵、耐久、准确、情绪稳定等能力。
四年级、五年级的校本课程设置,不仅让足球、射箭项目得到了普及,更让很多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校足球队还代表安徽省参加201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赛,黄健健同学入选到最佳阵容,获得了“希望之星”称号。射箭队参加了2014年省青少年射箭比赛,有3位同学取得名次。
六年级,学校设置了《篮球》课程。众所周知,篮球是一项普适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基本动作有运球、传球、投篮、侧滑步等,在运动中,走、跑、跳、投引领着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深受六年级的学生喜欢。篮球项目特别培养团队作战,对高年级段的孩子,他们对社会已有初步认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他们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育类校本课程阶梯式的设置,遵循着课程设置不在于大而在于小、不在于深而在于实、不在于宽而在于具体的原则。通过“普及在课堂,提高在课外”的实施方式,目前,每个学生都掌握一些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许多学生在健身、竞技和娱乐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当学生、教师做自己喜欢的事后,它迸发出的能量也是无穷的。少年强,则国强。这就诠释了体育类校本课程设置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体育类校本课程设置的依据
根据学生年龄段设置课程 校本课程设置先要找到课程方向,其次找到可操作性,最后确定达到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开发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基于这样的指导方向,学校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生长发育、掌握动作技能的特点和体育教师的特长,在低年龄段设置了易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且易于实施的棋类、乒乓球课程,在中年级段设置了运动技能较强、基础体力活动为主的羽毛球和足球课程;在高年级段设置了学生喜爱的、技巧性强、提高团队精神的射箭、篮球课程。
根据学校特色设置课程 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古人云:“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无体则无德智也。”它诠释了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成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切实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全国国际象棋传统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全国射箭重点学校,笔者所在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在一年级、二年级体育课中每周设置一节《棋课》;在四年级体育课中每周设置一节《足球》校本课程;在五年级体育课中每周设置一节《射箭》校本课程。
借助外界人力资本设置课程 人力资本是通过整合人力资源而获得更高水平的价值实现。故而,学校借助俱乐部、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人力资本,来校开展校本课程,以达到授课有专业教师、所授内容有专业。
具体设置情况
在体育校本课程设置中,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体育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技术特点、对教师特长、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达成了体育类课程的设置共识。那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守规则、“玩”中学知识、“玩”中增能力、“玩”中去创造。
一年级设置棋类项目,首先是考虑这个项目在我国群众基础好,棋具器材小,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学生在校学习后,回家可以和家长互动切磋。这样产生互动,易于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校门,一切都在懵懂中,守规则意识特别淡薄,而棋类项目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守规则意识,特别是“摸子走子、落子无悔”的规则更是培养学生“思后而行”的守规意识;加之刚入校的学生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運动的能力差,棋类运动又是培养孩子静心做事、立德树人的好途径。
二年级增加了乒乓球的校本课程。这是基于一、二年级棋类课对孩子的守规意识培养的前提而增设的。众所周知,作为“国球”,在思想上,乒乓球易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易于对守规则、耐挫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生体能、技能上的培养有所体现。乒乓球这个项目还因它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帮助孩子的眼球不停地随球舞动,对预防儿童近视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年级,学校开设羽毛球课,设置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加强学生的体能和守规的培养,羽毛球的击球要有力度,要准。这对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有益处,同时它还训练学生机灵、耐久、准确、情绪稳定等能力。
四年级、五年级的校本课程设置,不仅让足球、射箭项目得到了普及,更让很多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校足球队还代表安徽省参加201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赛,黄健健同学入选到最佳阵容,获得了“希望之星”称号。射箭队参加了2014年省青少年射箭比赛,有3位同学取得名次。
六年级,学校设置了《篮球》课程。众所周知,篮球是一项普适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基本动作有运球、传球、投篮、侧滑步等,在运动中,走、跑、跳、投引领着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深受六年级的学生喜欢。篮球项目特别培养团队作战,对高年级段的孩子,他们对社会已有初步认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他们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育类校本课程阶梯式的设置,遵循着课程设置不在于大而在于小、不在于深而在于实、不在于宽而在于具体的原则。通过“普及在课堂,提高在课外”的实施方式,目前,每个学生都掌握一些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许多学生在健身、竞技和娱乐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当学生、教师做自己喜欢的事后,它迸发出的能量也是无穷的。少年强,则国强。这就诠释了体育类校本课程设置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