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衍变的的分析;得出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特点;经过对高师学前音乐的特点的分析研究,得出了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发展,随后就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高师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改革建议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对学前音乐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是不可小觑。这是因为由于受传统音乐思想与观念的影响,学前音乐教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很好的为社会服务,其发展不能与时俱进。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设置做了一些探索,力求取得一定成效,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衍变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衍变分为四个阶段。
1、培养幼儿心理学教师。这个阶段是自建国以来到上世纪60年代,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幼师或者说是幼儿心理学教师”为主。
2、培养幼师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后增加了“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样的培养目标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无一例外地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和幼教科研人员,当时从社会需求来看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随着全国幼儿音乐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园所数和幼儿逐年增加,需要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可是在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中,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幼儿音乐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不需要大学生,一般中专生就足够用的了,大学生进幼儿园是大材小用。这就使得难以从师资素质和能力上保证幼儿音乐质量。
3、中师(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我们国家为了保证基础音乐的质量,提高师资素质,国家教委从1985年起进行了中师毕业生再读两年大专的试点,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小教专科和学前专科,逐步使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到大学专科以上的层次。
4、高师设置学教育专业前音乐课程阶段。这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面向新世纪,结合社会需求,将重心下移,在高师设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并定位在培养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員上。至于幼师和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课教师,则应当由更高层次的硕十生或博十生来补充。
二、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特点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音乐现代化的时代,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特点的需求,在学习期间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的知识面要宽,要有能力适应新时期儿童个性强,形态各异的个性特点;同时要表现出高风亮节素质高的特点。真正能够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水平。不仅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音乐思想与观念更新还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学前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师学前专业的设置虽然有几十年时间了,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与时俱进,不能够很好应对当前的学前儿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上下一体的整体意识,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缺乏实地考察的经验积累,依然沿袭外国现成的经验或者已经失去“时过境迁”的人群;任课教师有经验但是不能够广泛推广。为此曾经改革过,但是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政,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即使有部分转移,但也不是很彻底。二是高师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然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致使高师学生到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在观念上、音乐技能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三是科研人员开展的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四是教师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最终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复、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四、高师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1、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与时代同步。学前音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说到底应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为此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音乐机构和音乐行政部门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够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音乐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的音乐工作和研究。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音乐需求。
2、围绕高师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音乐人才的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根据高师课程设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学前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实证性研究、基础音乐师资建设情况、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问题等内容,从而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明确了方向,使之更有针对性。
3、对高师学生实行灵活的学分考核机制。为了使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一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社会,必须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上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二是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的学生,到大三年级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同时,通过学分制的运行,进一步促进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使其更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高师学前音乐课程体系建设要与时俱进,使学前音乐体系的教学研能够适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音乐的需求;师资队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经过改革能适应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为全面提升高师学前音乐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师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改革建议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对学前音乐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是不可小觑。这是因为由于受传统音乐思想与观念的影响,学前音乐教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很好的为社会服务,其发展不能与时俱进。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设置做了一些探索,力求取得一定成效,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衍变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衍变分为四个阶段。
1、培养幼儿心理学教师。这个阶段是自建国以来到上世纪60年代,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幼师或者说是幼儿心理学教师”为主。
2、培养幼师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后增加了“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样的培养目标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无一例外地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和幼教科研人员,当时从社会需求来看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随着全国幼儿音乐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园所数和幼儿逐年增加,需要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可是在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中,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幼儿音乐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不需要大学生,一般中专生就足够用的了,大学生进幼儿园是大材小用。这就使得难以从师资素质和能力上保证幼儿音乐质量。
3、中师(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我们国家为了保证基础音乐的质量,提高师资素质,国家教委从1985年起进行了中师毕业生再读两年大专的试点,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小教专科和学前专科,逐步使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到大学专科以上的层次。
4、高师设置学教育专业前音乐课程阶段。这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面向新世纪,结合社会需求,将重心下移,在高师设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并定位在培养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員上。至于幼师和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课教师,则应当由更高层次的硕十生或博十生来补充。
二、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特点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音乐现代化的时代,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特点的需求,在学习期间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的知识面要宽,要有能力适应新时期儿童个性强,形态各异的个性特点;同时要表现出高风亮节素质高的特点。真正能够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水平。不仅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音乐思想与观念更新还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学前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师学前专业的设置虽然有几十年时间了,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与时俱进,不能够很好应对当前的学前儿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上下一体的整体意识,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缺乏实地考察的经验积累,依然沿袭外国现成的经验或者已经失去“时过境迁”的人群;任课教师有经验但是不能够广泛推广。为此曾经改革过,但是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政,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即使有部分转移,但也不是很彻底。二是高师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然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致使高师学生到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在观念上、音乐技能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三是科研人员开展的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四是教师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最终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复、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四、高师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1、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与时代同步。学前音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说到底应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为此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音乐机构和音乐行政部门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够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音乐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的音乐工作和研究。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音乐需求。
2、围绕高师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音乐人才的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根据高师课程设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学前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实证性研究、基础音乐师资建设情况、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问题等内容,从而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明确了方向,使之更有针对性。
3、对高师学生实行灵活的学分考核机制。为了使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一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社会,必须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上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二是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的学生,到大三年级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同时,通过学分制的运行,进一步促进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使其更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高师学前音乐课程体系建设要与时俱进,使学前音乐体系的教学研能够适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音乐的需求;师资队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经过改革能适应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为全面提升高师学前音乐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