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选举体制特殊,罗马教皇选举最终“冷门胜出”并非罕见。但3月12日开始、3月13日便结束的第266任罗马教皇选举,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76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枢机主教、阿根廷人乔治·马里奥·伯格里奥脱颖而出,成为方济各教皇。许多人大感意外,以至于一些传媒一开始居然报错了教皇的尊称。
教皇选举大爆冷门
首先让人吃惊的,是选举过程十分短。
自1179年后,教皇候选人必须获得2/3多数票方能当选(1945年起更改为2/3加一票)。而且,梵蒂冈的选举并没有真正的候选人,每个有意竞选者只能通过暗示性演说、而非公开宣布参选的形式出场。如果第一轮投票产生不了新教皇的话,第二轮并非如各国选举惯例那样,让得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进行决选,而是在下一轮重新投票。
这样的选举方式,往往会造成一轮又一轮的没完没了的投票。按惯例,选举投票首日只进行一轮,次日起每天4轮。如果选举有最终结果,西斯廷教堂烟囱会冒出白烟,反之则冒黑烟。在历史上,教皇选举十天半个月不算长,半年一年不罕见,最长的一次竟拖了近3年。感到不耐烦的罗马教徒曾采用减少食物供应、故意提供恶劣食品,甚至拆掉投票场所屋顶等招数,逼迫参与闭门投票的枢机早些完事。
此次并无突出热门人选,观察家普遍以为,这将是一次马拉松式选举。结果,选举只进行到次日,西斯廷教堂的黑烟仅冒出3次,便升起白烟。
其次让人吃惊的,则是伯格里奥枢机的冷门当选了。
前面提及本届教皇遴选并无大热人选,其实更确切地说,是热门人选实在太多:BBC在选前曾列出多达10人的“大热名单”,其中包括意大利人、梵蒂冈文化委员会主席瓦华斯,米兰枢机主教斯科拉,奥地利枢机主教舒安邦,巴西枢机主教舍雷尔,东方教会枢机桑德里(阿根廷人),圣座主教部长、加拿大人韦莱,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加纳人特克森,美国大主教杜兰,巴西利亚大主教德阿维兹,菲律宾枢机主教塔格莱;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热门榜规模较小,人数有6个;意大利米兰《晚邮报》则不无夸张地表示,“可能当选者多达45人之多。”
几乎所有预言榜上都没有伯格里奥的名字。比较多被提及的,是斯科拉、韦莱和特克森。拉美裔候选人中公认最热的是舍雷尔。甚至在阿根廷籍候选人中,最热门的人选也不是伯格里奥,而是桑德里。
倒不是伯格里奥枢机能力不强。事实上,早在2005年上届选举时,他就是仅次于拉青格(即本笃十六世)的第二热门人选,也的确在选举中得票列第二。
然而,本笃十六世退位的公开理由,是“健康不佳”、“年事已高”。伯格里奥年已76岁,虽然比本笃十六世年轻10岁,但也可排在“教皇高龄当选榜”的前列。
各家预测的人选,几乎都是60-70岁间的“盛年”枢机。最年轻的热门人选、菲律宾人塔格莱更年仅55岁。前任教皇和梵蒂冈均打出“教皇年轻化”的堂皇旗号。预言家们普遍认为,枢机们断不会再选个“高龄教皇”,让教会陷于尴尬。
他是梅西的粉丝
其实,认真复盘,就会发现,方济各教皇的胜出并非冷门。
近年来,罗马教廷一直苦于三大症结:恋童癖丑闻、教廷上层权斗、保守派和革新派的对立。
此次教皇遴选前之所以热门人选众多,根本原因便是上述矛盾。要恢复教廷的名誉,调和各派矛盾,就必须找到一个在上述三大症结上均无“硬伤”、各派都能接受的人选。这样的人选可谓凤毛麟角,而方济各教皇恰是其中最合适的一个。
作为素来主张简朴、平民化和回归基本教义的耶稣会成员,伯格里奥枢机从不掩饰对教职人员恋童癖的憎恶。早在这个话题被曝光之前,他就多次痛斥这种恶行。
教廷内部的争权夺利,不仅导致“教皇个人资料泄密事件”,更让许多梵蒂冈的丑闻被泄露。8年前遴选教皇时,伯格里奥就是热门人选。他的名望、经验和人脉都不成问题,又长期任职教区,远离中枢权争的是非之地,尽管年纪大了些,却实在是相对合适的人选。
新教皇是保守派和革新派都接受的人物。
作为素有“天主教原教旨团体”称号的耶稣会成员,方济各教皇在教义方面是不折不扣的保守派:反对同性婚姻(为此甚至在2010年直接谴责阿根廷总统);反对堕胎和避孕;反对各种奴役(包括卖淫嫖娼、剥削童工和剥削非法劳工等);反对妇女出任教职,尤其反对“允许神职人员结婚”的主张。而在许多“非纯教义问题”上,他又是颇有影响的开明派:主张宽容未婚妈妈和非婚生子女(他曾谴责拒绝为非婚生子女洗礼的教士为“虚伪者”);强调尊重妇女,反对歧视移民和异教徒。
不仅如此,方济各教皇虽然年迈,但却颇有些“新潮”。
和历任教皇在私人问题上的拘谨不同,方济各教皇从不隐晦自己对探戈舞的欣赏,和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他大方承认,自己是阿根廷圣洛伦佐足球俱乐部的铁杆球迷,是梅西的粉丝,甚至公开拿着该队红蓝两色队旗留影,为这支球队祝福。迥异于此前几任教皇在意识形态和经济问题上的保守主义,新教皇主张政治宽容,谴责资本剥削、社会不公和拜金主义。
近年来,天主教的重心正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欧美信众比例相对下降,亚非拉等非传统地区的信徒比例大幅度上升。
出生于阿根廷的方济各教皇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较诸前任显然更适应这种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