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師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图一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图三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马昭文,语文教师,现居上海。本文编校:舒 坦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见下图二)。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編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见下图二)。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编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
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個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见下图二)。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编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马昭文,语文教师,现居上海。本文编校:舒 坦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師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图一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图三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马昭文,语文教师,现居上海。本文编校:舒 坦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见下图二)。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編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见下图二)。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编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
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再读课文,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见下图一)。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概括每個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既体现文章思路,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见下图二)。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恨、盼、疑、躲),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见下图三)。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编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马昭文,语文教师,现居上海。本文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