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是一个很纠结的城市,虽然它身在江湖,却远离“江湖”。武汉素来民风彪悍,早年由于湖泊众多,经常闹水灾,唰喇的老百姓只要饿了肚子,说造反就造反,这造反的霸气发展到近代,就成了码头精神。这种码头精神就像近代给武汉打下深深烙印的张之洞一样,极端而又中庸,也正是这种性格,既造就了“东方芝加哥”,也使它成为了明日黄花。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武汉似乎从未缺场,从抢码头立天下,到张公掀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再到1911年那声震惊世界的武昌第一枪,武汉都有着气吞山河一锤定音的果敢和决绝。然如今,已走出昨日辉煌的武汉,每逢“千载难遇的机遇”总不免尴尬收场,那个曾经有“茫茫九派流中国”气度的大武汉,亦难共存豪杰与走卒,因此世人难免以戏谑的口吻感叹武汉如今的失落。这个市民化的二线城市,与那个曾有着“东方芝加哥”之誉的大武汉,以及那个豪气满天的首义之城,似乎已渐行渐远。
当我们返回历史现场回忆武汉艺术发展的这几十年,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复杂的矛盾感和无奈感。就像武汉作家池莉说的:“战场总是在这里,过程总是在这里,然而,最后的结果准不在这里。胜利的果实总是不会给老武汉享受的。老武汉是永远的边缘。”武汉这座城市曾经在85时期兴起“美术新潮运动”,涌现一股强劲的前卫艺术力量,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活跃在武汉,然而1990年代以后,这座城市却在艺术上开始慢慢沉寂下来,归于平静。这座城市的老百姓,包括艺术家,他们好像当初创业的时候会有一股强烈的离经叛道的冲动和热情,却往往缺乏一种持续的后劲。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批批的前卫艺术家、批评家纷纷出走他乡,并在那里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一定程度上,武汉目前的艺术生态,尤其是当代艺术,相对来说显得比较自闭,这种自我封闭和保守就像武汉这座城市独特的码头文化一样。长江汉水两江三镇,星罗密布的湖泊,纵横开阖的水域孕育了武汉星罗遍布的码头,也孕育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这座城市的老百姓确实很爽朗,敢作敢为,但同时又封闭、保守,甚至固执,喜欢单打独斗,大家各自为阵,各占山头,就像当年打码头的工人一样,更多的只是满足于抢占一两个码头,然后坐地发财。
生活在武汉的艺术家其实也很无奈,也很纠结,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更希望有好的平台展示自己,但是大家彼此之间都太把自己当回事,谁不“鸟”谁,你不待见我,我还不待见你呢!管你是皇帝老子,亲生父母,你看不起我,不尊重我,老子我就敢看不起你,甚至大家互相拆台,天生的一股匪气,缺乏“川军”那样的大气和团结。他们的性格是极端分裂和矛盾的,就像这武汉的天气:冬天极冷,那种冷是浸骨的冷;夏天极热,是那种身子在蒸笼里蒸的热。武汉的艺术家就在这种矛盾和纠结中游走着,既造就了他们的淡定坦然,但也带给了他们无尽的无奈。武汉的艺术家大多在美院、综合性大学、美术馆、美术院等体制内单位就职,大家至少有碗饭吃,生存保障大多没有问题,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被体制收编的现象,造成武汉的艺术生态就像一锅温水一样,很多人都被煮得失去了当年打码头那样的闯劲和热情,安于现状,再加上平台的匮乏和缺乏外来力量的介入,艺术家往往生活在自己的安乐园里,孤独地画着自己的画,偶尔有活动或展览的时候就探出头来看看。当然,这种情况的好处就是,他们不会像北上广的那些艺术家那样焦虑,可能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淡然,这也成为部分艺术家逃避现实,安于现状的借口。
但武汉的生态也并不是没有半点涟漪,就像武汉人性格中这种走极端的因子,爱你时恨不得对你扒心扒肝,恨你时巴不得把你千刀万剐,武汉的艺术圈里面安静的艺术家特别安静,但活跃的艺术家就特别活跃。如同当年的“85新潮”一样,有很多艺术家自发地和一些“臭味相投”的人组合在一起,做着一些有意思的实验或展览,比如扬子江论坛、东湖计划、昙华林艺术论坛,还有许多艺术家一直在安静地做着他们自己喜欢做的艺术项目、艺术小组,只是没有公开露面而已,这些人大多思想比较独立开放,思维活跃,有自己的态度和判断方式。这些少数活跃的艺术家构成武汉艺术圈的一抹亮色和独特的景观,算是聊可慰藉。
在武汉艺术圈里面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武汉永远不缺乏好的艺术家,缺的是平台。”我不想去论证这句话的逻辑正确性,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武汉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武汉艺术生态链的不完善,一方面表现为做事都不太规范,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除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这两个专业的美术馆机构之外,可以说,武汉几乎没有专业的画廊、拍卖行,并且它们的运作大多缺乏规范性,没有清晰的定位,更没有系统成熟的运营模式,他们的风向标大多是“谁的画好卖,我就做谁”,这就导致市场的两极分化。由于武汉这边的礼品市场空间较大,这也造成很多画廊、拍卖行一味地去追逐作品的礼品性,传统书画市场要远远好过当代艺术,但尽管这样,书画、书法作品的价格却仍然很低,这导致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主动去外地开拓市场,比如山东、河南、江浙一带,而且市场反响更好,价格也卖得更高。艺术媒体方面,除了《美术文献》、《艺术+》这两家专业的杂志之外,其他的艺术媒体要么缺乏专业性,要么因为资金或人事等原因病死胎中。令人吊诡的是,武汉所谓的艺术区就几乎没有艺术家的容身之地,早期的昙华林艺术区还住着一些职业艺术家和美院的毕业生,但是随着咖啡店、奶茶店、手工艺装饰品店、创意小店、餐馆的大量进驻,房价便不断蹭蹭地往上涨,这里早已没有了艺术家的容身之地;汉阳造艺术区说白了就是一个打着艺术旗号的地产项目,里面基本都已经被各种婚纱摄影、设计工作室、家装公司、旅社等占领,就连还稍微像样点的一家画廊—田雨舍,还经常是大门紧闭,再加上这边的交通、生活不太方便,艺术家也大多不想安居此处搞创作。如果把艺术圈比作一珠串链,那么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画廊、美术馆、拍卖行、艺术媒体就是一串串重要的小环,任何一个小环的缺失都会导致这珠串链的不完整,而武汉的这珠串链,不仅仅是一两个小环的缺失,基本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武汉的艺术生态可能永远都只有一个“过程在这里而结果不在这里”的未来。
大武汉是火辣的,冲动的,匪气的,散漫的,而这里的艺术是安静的,独斗的,自由的,也许这座城市的艺术就注定只是一个中转站,只有过往,却没有停泊和靠岸。不完善也好,不规范也罢,要求改变它的容貌,这恐非一日之工或一举之力能办到,就待时间的这把刷子慢慢地除去它身上的瑕渍,等着看吧。
当我们返回历史现场回忆武汉艺术发展的这几十年,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复杂的矛盾感和无奈感。就像武汉作家池莉说的:“战场总是在这里,过程总是在这里,然而,最后的结果准不在这里。胜利的果实总是不会给老武汉享受的。老武汉是永远的边缘。”武汉这座城市曾经在85时期兴起“美术新潮运动”,涌现一股强劲的前卫艺术力量,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活跃在武汉,然而1990年代以后,这座城市却在艺术上开始慢慢沉寂下来,归于平静。这座城市的老百姓,包括艺术家,他们好像当初创业的时候会有一股强烈的离经叛道的冲动和热情,却往往缺乏一种持续的后劲。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批批的前卫艺术家、批评家纷纷出走他乡,并在那里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一定程度上,武汉目前的艺术生态,尤其是当代艺术,相对来说显得比较自闭,这种自我封闭和保守就像武汉这座城市独特的码头文化一样。长江汉水两江三镇,星罗密布的湖泊,纵横开阖的水域孕育了武汉星罗遍布的码头,也孕育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这座城市的老百姓确实很爽朗,敢作敢为,但同时又封闭、保守,甚至固执,喜欢单打独斗,大家各自为阵,各占山头,就像当年打码头的工人一样,更多的只是满足于抢占一两个码头,然后坐地发财。
生活在武汉的艺术家其实也很无奈,也很纠结,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更希望有好的平台展示自己,但是大家彼此之间都太把自己当回事,谁不“鸟”谁,你不待见我,我还不待见你呢!管你是皇帝老子,亲生父母,你看不起我,不尊重我,老子我就敢看不起你,甚至大家互相拆台,天生的一股匪气,缺乏“川军”那样的大气和团结。他们的性格是极端分裂和矛盾的,就像这武汉的天气:冬天极冷,那种冷是浸骨的冷;夏天极热,是那种身子在蒸笼里蒸的热。武汉的艺术家就在这种矛盾和纠结中游走着,既造就了他们的淡定坦然,但也带给了他们无尽的无奈。武汉的艺术家大多在美院、综合性大学、美术馆、美术院等体制内单位就职,大家至少有碗饭吃,生存保障大多没有问题,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被体制收编的现象,造成武汉的艺术生态就像一锅温水一样,很多人都被煮得失去了当年打码头那样的闯劲和热情,安于现状,再加上平台的匮乏和缺乏外来力量的介入,艺术家往往生活在自己的安乐园里,孤独地画着自己的画,偶尔有活动或展览的时候就探出头来看看。当然,这种情况的好处就是,他们不会像北上广的那些艺术家那样焦虑,可能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淡然,这也成为部分艺术家逃避现实,安于现状的借口。
但武汉的生态也并不是没有半点涟漪,就像武汉人性格中这种走极端的因子,爱你时恨不得对你扒心扒肝,恨你时巴不得把你千刀万剐,武汉的艺术圈里面安静的艺术家特别安静,但活跃的艺术家就特别活跃。如同当年的“85新潮”一样,有很多艺术家自发地和一些“臭味相投”的人组合在一起,做着一些有意思的实验或展览,比如扬子江论坛、东湖计划、昙华林艺术论坛,还有许多艺术家一直在安静地做着他们自己喜欢做的艺术项目、艺术小组,只是没有公开露面而已,这些人大多思想比较独立开放,思维活跃,有自己的态度和判断方式。这些少数活跃的艺术家构成武汉艺术圈的一抹亮色和独特的景观,算是聊可慰藉。
在武汉艺术圈里面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武汉永远不缺乏好的艺术家,缺的是平台。”我不想去论证这句话的逻辑正确性,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武汉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武汉艺术生态链的不完善,一方面表现为做事都不太规范,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除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这两个专业的美术馆机构之外,可以说,武汉几乎没有专业的画廊、拍卖行,并且它们的运作大多缺乏规范性,没有清晰的定位,更没有系统成熟的运营模式,他们的风向标大多是“谁的画好卖,我就做谁”,这就导致市场的两极分化。由于武汉这边的礼品市场空间较大,这也造成很多画廊、拍卖行一味地去追逐作品的礼品性,传统书画市场要远远好过当代艺术,但尽管这样,书画、书法作品的价格却仍然很低,这导致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主动去外地开拓市场,比如山东、河南、江浙一带,而且市场反响更好,价格也卖得更高。艺术媒体方面,除了《美术文献》、《艺术+》这两家专业的杂志之外,其他的艺术媒体要么缺乏专业性,要么因为资金或人事等原因病死胎中。令人吊诡的是,武汉所谓的艺术区就几乎没有艺术家的容身之地,早期的昙华林艺术区还住着一些职业艺术家和美院的毕业生,但是随着咖啡店、奶茶店、手工艺装饰品店、创意小店、餐馆的大量进驻,房价便不断蹭蹭地往上涨,这里早已没有了艺术家的容身之地;汉阳造艺术区说白了就是一个打着艺术旗号的地产项目,里面基本都已经被各种婚纱摄影、设计工作室、家装公司、旅社等占领,就连还稍微像样点的一家画廊—田雨舍,还经常是大门紧闭,再加上这边的交通、生活不太方便,艺术家也大多不想安居此处搞创作。如果把艺术圈比作一珠串链,那么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画廊、美术馆、拍卖行、艺术媒体就是一串串重要的小环,任何一个小环的缺失都会导致这珠串链的不完整,而武汉的这珠串链,不仅仅是一两个小环的缺失,基本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武汉的艺术生态可能永远都只有一个“过程在这里而结果不在这里”的未来。
大武汉是火辣的,冲动的,匪气的,散漫的,而这里的艺术是安静的,独斗的,自由的,也许这座城市的艺术就注定只是一个中转站,只有过往,却没有停泊和靠岸。不完善也好,不规范也罢,要求改变它的容貌,这恐非一日之工或一举之力能办到,就待时间的这把刷子慢慢地除去它身上的瑕渍,等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