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区间为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研究资料为此期间内西和县医院病例资料,挑出284份不合理用药记录进行分析点评。结果:经研究发现院内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主要由溶媒选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联用药不合理等8项构成,另发现院内心内科病区、骨科病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病区、ICU病区等8个病区均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分析研究院内各科室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助于提高药剂师专业能力与工作责任意识,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
【关键词】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46-03
静脉输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快、易代谢、操作简单等多项优势。因此近年来,各地医疗机构也按照规定,建立了院内静脉药物配置部门,来提高静脉药物处方的安全性与可行性[1]。但在此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为良好医患关系建立,医院建设发展产生阻碍[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内院内各科室的病例信息为研究资料,随机抽选1200份进行检查,挑选出其中284份不合理用药记录进行分析讨论。
1.2研究方法 挑选院内8名具有6年以上从业经历的医师、药剂师、护理人员成立院内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检查小组,对院内儿科病区、ICU病区等12个病区呈上来的病例信息进行检查。结合大通审方软件的“用药管理系统”以及《中国药典》(2015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等文献资料为点评依据,详细记录患者基本、用药资料,并说明存在的医嘱不合理问题,处理结果,医师信息、患者感受及跟踪治疗情况。
2 结果
2.1医嘱不合理分布情况 经研究发现,医嘱不合理的主要类型有溶媒选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8种,其中溶媒选用不适宜在医嘱不合理中占比最多,详见表1。
2.2各病区医嘱不合理发生情况 对院内12个病区进行检查,发现普外科病区、心内科病区等8个病区存在静脉配药医嘱不合理现象,说明该情况在院内较为常见,其中普外科病区、肾脏血液消化内科病区发生数例相对较多,详见表2。
3 不合理医嘱分析
3.1溶媒选用不适宜 本次研究表明,溶媒选用不适宜在医嘱不合理中占比最高为44.37%,是一种常见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其造成原因主要与药剂师对溶媒选择重视不足有关,在以往配药治疗中,医生大多更关注药物治疗效果,从而忽视了溶媒与药物使用环境、效能发挥、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导致药物出现沉淀、浑浊等情况,降低治疗效果[3]。常见的溶媒选用不适宜例子如在对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行溶解时,应选则0.9%氯化钠注射液先与其混合然后运用5%葡萄糖溶液进行溶解,如果此过程全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会对药物性成分中的脂质组织产生影响,出现分层、混浊等变化,降低药用效果。还如在配置0.9%氯化钠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溶液时,在配置完成后,不可再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将会破坏溶液中卡铂的稳定性,使其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一部分顺铂,降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
3.2用法用量不合理 该类问题也在医嘱使用不合理中较为常见,溶媒的用量选择不合理,会导致给药浓度选择不合理[4]。在進行静脉药液配置中,如果溶媒用量过高,则会过度稀释溶液,导致药物成分被减淡,延长患者用药时间。而溶媒用量过小,则会出现溶解不充分的问题,增强用药浓度,降低治疗安全性,而且在输液过程中,溶媒体积较大,注射速度又比较慢,也会对药物成分的稳定性产生干扰,降低药效[5]。尤其在一些化疗治疗的静脉药物处方单中,医生为提高治疗效果过度重视药物剂量占比,反而会提高药剂浓度,使一些药物不能充分溶解提高了药物对患者血管及其他身体组织的刺激程度,使一些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用量不合适都与药物浓度过高有关,如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与15%氯化钾注射液溶液配置时,选择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就会导致溶媒剂量较低,药物钾浓度过高的问题,这是因为20 mL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有0.4 g的氯化钾,依照输液标准进行换算相当于0.36%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此时在复合使用15%氯化钾注射液溶,直接提高了溶液中氯化钾浓度,会对患者使用产生一些不适反应,降低整体治疗效果。还如在本次检查中发现在配置100 mg足叶乙苷的溶液时只选择 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混合,使得足叶乙苷的浓度达到0.4 mg/mL也远超过说明书规定0.25 mg/mL,使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足叶乙苷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药物,其可与DNA拓扑异构酶Ⅱ进行可逆性结合,然后作用与S期的细胞周期,也就是说其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更要认真考虑其被注入后的药物维持时间而不是治疗过程中的血药峰值浓度[6]。
3.3给药频次不合理 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同种疾病的病情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如果都使用同样的治疗方案就容易造成医嘱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分析患者疾病情况还要考虑到一些药物的使用特性,合理设置用药频次,利用药物资源,如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进行治疗时,医嘱说明1日进行1次治疗,而依照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使用说明,该药物因维持2~4次/d,这是因为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其药效发挥程度与其和细菌的接触时间有紧密联系,如果每日只使用1次,会使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出现较大波动,不但不利于提高患者感染抵抗能力,还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7]。
【关键词】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46-03
静脉输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快、易代谢、操作简单等多项优势。因此近年来,各地医疗机构也按照规定,建立了院内静脉药物配置部门,来提高静脉药物处方的安全性与可行性[1]。但在此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为良好医患关系建立,医院建设发展产生阻碍[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内院内各科室的病例信息为研究资料,随机抽选1200份进行检查,挑选出其中284份不合理用药记录进行分析讨论。
1.2研究方法 挑选院内8名具有6年以上从业经历的医师、药剂师、护理人员成立院内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检查小组,对院内儿科病区、ICU病区等12个病区呈上来的病例信息进行检查。结合大通审方软件的“用药管理系统”以及《中国药典》(2015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等文献资料为点评依据,详细记录患者基本、用药资料,并说明存在的医嘱不合理问题,处理结果,医师信息、患者感受及跟踪治疗情况。
2 结果
2.1医嘱不合理分布情况 经研究发现,医嘱不合理的主要类型有溶媒选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8种,其中溶媒选用不适宜在医嘱不合理中占比最多,详见表1。
2.2各病区医嘱不合理发生情况 对院内12个病区进行检查,发现普外科病区、心内科病区等8个病区存在静脉配药医嘱不合理现象,说明该情况在院内较为常见,其中普外科病区、肾脏血液消化内科病区发生数例相对较多,详见表2。
3 不合理医嘱分析
3.1溶媒选用不适宜 本次研究表明,溶媒选用不适宜在医嘱不合理中占比最高为44.37%,是一种常见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其造成原因主要与药剂师对溶媒选择重视不足有关,在以往配药治疗中,医生大多更关注药物治疗效果,从而忽视了溶媒与药物使用环境、效能发挥、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导致药物出现沉淀、浑浊等情况,降低治疗效果[3]。常见的溶媒选用不适宜例子如在对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行溶解时,应选则0.9%氯化钠注射液先与其混合然后运用5%葡萄糖溶液进行溶解,如果此过程全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会对药物性成分中的脂质组织产生影响,出现分层、混浊等变化,降低药用效果。还如在配置0.9%氯化钠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溶液时,在配置完成后,不可再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将会破坏溶液中卡铂的稳定性,使其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一部分顺铂,降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
3.2用法用量不合理 该类问题也在医嘱使用不合理中较为常见,溶媒的用量选择不合理,会导致给药浓度选择不合理[4]。在進行静脉药液配置中,如果溶媒用量过高,则会过度稀释溶液,导致药物成分被减淡,延长患者用药时间。而溶媒用量过小,则会出现溶解不充分的问题,增强用药浓度,降低治疗安全性,而且在输液过程中,溶媒体积较大,注射速度又比较慢,也会对药物成分的稳定性产生干扰,降低药效[5]。尤其在一些化疗治疗的静脉药物处方单中,医生为提高治疗效果过度重视药物剂量占比,反而会提高药剂浓度,使一些药物不能充分溶解提高了药物对患者血管及其他身体组织的刺激程度,使一些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用量不合适都与药物浓度过高有关,如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与15%氯化钾注射液溶液配置时,选择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就会导致溶媒剂量较低,药物钾浓度过高的问题,这是因为20 mL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有0.4 g的氯化钾,依照输液标准进行换算相当于0.36%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此时在复合使用15%氯化钾注射液溶,直接提高了溶液中氯化钾浓度,会对患者使用产生一些不适反应,降低整体治疗效果。还如在本次检查中发现在配置100 mg足叶乙苷的溶液时只选择 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混合,使得足叶乙苷的浓度达到0.4 mg/mL也远超过说明书规定0.25 mg/mL,使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足叶乙苷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药物,其可与DNA拓扑异构酶Ⅱ进行可逆性结合,然后作用与S期的细胞周期,也就是说其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更要认真考虑其被注入后的药物维持时间而不是治疗过程中的血药峰值浓度[6]。
3.3给药频次不合理 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同种疾病的病情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如果都使用同样的治疗方案就容易造成医嘱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分析患者疾病情况还要考虑到一些药物的使用特性,合理设置用药频次,利用药物资源,如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进行治疗时,医嘱说明1日进行1次治疗,而依照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使用说明,该药物因维持2~4次/d,这是因为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其药效发挥程度与其和细菌的接触时间有紧密联系,如果每日只使用1次,会使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出现较大波动,不但不利于提高患者感染抵抗能力,还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