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部,人口101万,县域面积2731平方公里,是江苏省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受历史和现实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泗洪县仍是全省11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特别是占全县近1/3土地和人口的西南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更是全省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近年来,泗洪县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及各扶贫后方单位扶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最有力抓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提升保障水平,有效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2008年,泗洪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68.3%、51.3%;共实施脱贫攻坚项目1586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5.4亿元,新增脱贫人1217.72万人。
积极策应整体帮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脱贫攻坚重点区域西南岗调研视察,强调要“全面考虑、根本解决”西南岗问题。并要求将西南岗建成江苏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和苏皖边界脱贫攻坚的“示范区”。二是统筹规划村镇发展。2008年,泗洪县按照“四年基本脱贫、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邀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全县农村规划进行整体研究。以坚持有利于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农业规模化发展、产业有效集聚为原则,选择交通便捷、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农村工业集聚区;选择市场发育较好、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作为农村商贸中心:选择生产条件较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乡镇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区。对全县村镇规划实施新一轮修编。通过规划优化配置农村各方面资源。三是强力推进整体帮扶。省扶贫办会同省相关部门制定了《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十一五”帮扶规划》;省财政厅加强帮扶规划项目资金拔付。加大省定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省农林厅为西南岗地区8个乡镇制定了《西南岗农业“一乡一品”发展规划》,并将“一乡一品”作为单独项目进行扶持;省水利厅为西南岗地区编制了《西南岗地区水源工程规划》;省交通厅不断加大对西南岗地区农路、农桥、地方一般公路建设以及与安徽接壤道路建设投入,并单独增加砂石路扶贫资金。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南岗整体帮扶,深入开展村企挂钩、结对强村、牵手致富工程,每两个月组织相关单位对西南岗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观摩。泗洪县四套班子成员和机关单位全部挂钩西南岗经济薄弱村,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合力攻坚西南岗的扶贫开发局面。
准确把握发展重点,着力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泗洪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泗洪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设立2000万元高效农业发展基金,重点发展优质稻米、水产、林果、蚕桑、瓜菜、畜禽、奶牛等主导产业,水产养殖和优质稻米两大产业年产值分别突破10亿元。良好的产业基础,成功吸引了广东温氏、江苏富安、南京奶业等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泗洪,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家,位于江苏省前列。通过“企业+基地+贫困农户”运行模式,鼓励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魏营镇东盛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吸纳了30户贫困户进场务工,当年脱贫。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高效农业。2008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投入155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以村集体名义建设设施大棚、养殖棚舍,零租金租给特别贫困的农户,扶持他们发展高效农业。对有劳动能力但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销路的“一有四缺”低收入农户通过一个农技员指导、一个大户帮扶、一个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和一个乡村联络员跟踪服务的“4+1”帮扶机制,帮助他们发展高效农业。二是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设立23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条件下引导农民流转土地,至2008年底,全县成功流转土地19万亩,为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大力促进贫困农户就业脱贫,建立農村贫困户未转移就业劳动力申报制度,扶持“零转移家庭”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公益岗位就业的,给予用人单位1万元的奖补,分3年付清,确保贫困人口持续受益。截至2008年底,泗洪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25.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97万人。三是深入发动全民创业。发挥全民创业的倍增效应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泗洪把每年2月、8月确定为“全民创业宣传月”,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鼓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008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泗洪首届农民创业论坛,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平台。成立创业互助联盟和全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立500万元全民创业基金;出台12条措施,鼓励和扶持私营企业加快发展,对吸纳贫困劳动力2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县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2008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1200家、个体工商户6000户,吸纳贫困劳动力8000余名。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实施水源工程。采取利用塘库蓄水和打井抽水等办法,实施引水上岗、蓄水、井灌和节水灌溉示范园建设等四项工程,解决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问题。2008年,实施安全改水11.3万人,解决4.93万户贫困家庭的33.2万亩耕地排水灌溉问题。二是加快道路、通信设施建设。实施省级公路、县乡公路以及乡到规划集中居住点等农村道路建设。目前,全县四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为1170公里,路面灰黑化率达到100%,彻底解决63个经济薄弱村17.6万人的出行难问题。2008年,全县新增通信机站3座,新增农村网络用户1.09万户,有效畅通了农村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省级经济薄弱村垫湖村稻米合作社通过网络销售的“上塘贡米”成功进入联华、苏果等大型超市。三是改造中低产田。结合优质稻米、林果、瓜菜等农产品产业基地发展,通过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的建设和配套,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建成优质农田48.5万亩,惠及贫困人口7.1万人。四是提升小城镇功能。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村镇地产业,以村镇地产的发展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居住条件、人居环境的改善,2008年,各乡镇共建设商品房140.6万平方米。加强全县485个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民、产业、配套设施向居住点集中。五是构筑农村发展新载体。大力推进以工业集中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全民创业试验区“三区”为主要载体的扶贫产业园建设,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外地客商和本地能人大户到扶贫产业园投资项目、创办企业,安置贫困群众到扶贫产业园就业。2008年,县财政投入67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扶持27个经济薄弱村兴建标准化厂房,形成“乡镇得税金、村里得租金、群众得薪金、老板省资金”的联动效应。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提升保障水平。健康发展的社会事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坚持从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加大教育投入。2008年,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8亿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开设60个春蕾班、学生2400人,26个春雨班、幼儿人数450人,基础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实现100%;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全县共有职业教育机构19所,年培训能力达到5.1万人次,2008年,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7630人。二是完善医疗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三是关注弱势群体。成立“大病、失学、法律”三大救助中心,筹集资金378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00余人;对23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扩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对1.5万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家庭,通过政府救助、社会救济等途径,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
责任编辑:袁 文
积极策应整体帮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脱贫攻坚重点区域西南岗调研视察,强调要“全面考虑、根本解决”西南岗问题。并要求将西南岗建成江苏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和苏皖边界脱贫攻坚的“示范区”。二是统筹规划村镇发展。2008年,泗洪县按照“四年基本脱贫、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邀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全县农村规划进行整体研究。以坚持有利于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农业规模化发展、产业有效集聚为原则,选择交通便捷、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农村工业集聚区;选择市场发育较好、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作为农村商贸中心:选择生产条件较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乡镇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区。对全县村镇规划实施新一轮修编。通过规划优化配置农村各方面资源。三是强力推进整体帮扶。省扶贫办会同省相关部门制定了《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十一五”帮扶规划》;省财政厅加强帮扶规划项目资金拔付。加大省定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省农林厅为西南岗地区8个乡镇制定了《西南岗农业“一乡一品”发展规划》,并将“一乡一品”作为单独项目进行扶持;省水利厅为西南岗地区编制了《西南岗地区水源工程规划》;省交通厅不断加大对西南岗地区农路、农桥、地方一般公路建设以及与安徽接壤道路建设投入,并单独增加砂石路扶贫资金。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南岗整体帮扶,深入开展村企挂钩、结对强村、牵手致富工程,每两个月组织相关单位对西南岗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观摩。泗洪县四套班子成员和机关单位全部挂钩西南岗经济薄弱村,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合力攻坚西南岗的扶贫开发局面。
准确把握发展重点,着力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泗洪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泗洪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设立2000万元高效农业发展基金,重点发展优质稻米、水产、林果、蚕桑、瓜菜、畜禽、奶牛等主导产业,水产养殖和优质稻米两大产业年产值分别突破10亿元。良好的产业基础,成功吸引了广东温氏、江苏富安、南京奶业等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泗洪,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家,位于江苏省前列。通过“企业+基地+贫困农户”运行模式,鼓励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魏营镇东盛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吸纳了30户贫困户进场务工,当年脱贫。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高效农业。2008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投入155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以村集体名义建设设施大棚、养殖棚舍,零租金租给特别贫困的农户,扶持他们发展高效农业。对有劳动能力但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销路的“一有四缺”低收入农户通过一个农技员指导、一个大户帮扶、一个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和一个乡村联络员跟踪服务的“4+1”帮扶机制,帮助他们发展高效农业。二是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设立23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条件下引导农民流转土地,至2008年底,全县成功流转土地19万亩,为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大力促进贫困农户就业脱贫,建立農村贫困户未转移就业劳动力申报制度,扶持“零转移家庭”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公益岗位就业的,给予用人单位1万元的奖补,分3年付清,确保贫困人口持续受益。截至2008年底,泗洪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25.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97万人。三是深入发动全民创业。发挥全民创业的倍增效应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泗洪把每年2月、8月确定为“全民创业宣传月”,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鼓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008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泗洪首届农民创业论坛,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平台。成立创业互助联盟和全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立500万元全民创业基金;出台12条措施,鼓励和扶持私营企业加快发展,对吸纳贫困劳动力2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县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2008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1200家、个体工商户6000户,吸纳贫困劳动力8000余名。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实施水源工程。采取利用塘库蓄水和打井抽水等办法,实施引水上岗、蓄水、井灌和节水灌溉示范园建设等四项工程,解决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问题。2008年,实施安全改水11.3万人,解决4.93万户贫困家庭的33.2万亩耕地排水灌溉问题。二是加快道路、通信设施建设。实施省级公路、县乡公路以及乡到规划集中居住点等农村道路建设。目前,全县四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为1170公里,路面灰黑化率达到100%,彻底解决63个经济薄弱村17.6万人的出行难问题。2008年,全县新增通信机站3座,新增农村网络用户1.09万户,有效畅通了农村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省级经济薄弱村垫湖村稻米合作社通过网络销售的“上塘贡米”成功进入联华、苏果等大型超市。三是改造中低产田。结合优质稻米、林果、瓜菜等农产品产业基地发展,通过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的建设和配套,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建成优质农田48.5万亩,惠及贫困人口7.1万人。四是提升小城镇功能。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村镇地产业,以村镇地产的发展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居住条件、人居环境的改善,2008年,各乡镇共建设商品房140.6万平方米。加强全县485个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民、产业、配套设施向居住点集中。五是构筑农村发展新载体。大力推进以工业集中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全民创业试验区“三区”为主要载体的扶贫产业园建设,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外地客商和本地能人大户到扶贫产业园投资项目、创办企业,安置贫困群众到扶贫产业园就业。2008年,县财政投入67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扶持27个经济薄弱村兴建标准化厂房,形成“乡镇得税金、村里得租金、群众得薪金、老板省资金”的联动效应。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提升保障水平。健康发展的社会事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坚持从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加大教育投入。2008年,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8亿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开设60个春蕾班、学生2400人,26个春雨班、幼儿人数450人,基础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实现100%;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全县共有职业教育机构19所,年培训能力达到5.1万人次,2008年,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7630人。二是完善医疗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三是关注弱势群体。成立“大病、失学、法律”三大救助中心,筹集资金378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00余人;对23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扩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对1.5万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家庭,通过政府救助、社会救济等途径,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
责任编辑: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