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应对颠覆的“抓手”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日子没听到“做大做强”的说法了。
  在这个快速颠覆与迭代,并且新兴企业高杠杆崛起的年月,一大堆“大而强”的企业倒闭或者排队进入倒闭期,让人们意识到“大而强”并非企业抗风浪的“压舱石”。
  “大而强”的频频失势,意味着传统企业发展的战略理论也被颠覆了,因为传统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大而强”。其实,不要看现在很多新兴公司很红火,其实它们也像传统企业一样会进入一个战略迷茫期。
  在这个时期,领悟三句话很关键:一是被誉为“硅谷精神领袖”凯文·凯利的名言——“颠覆来自边缘”;二是现在流行的一句名言——“优势抵不过趋势”;三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的名言——“不确定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
  颠覆来自边缘
  颠覆来自边缘,意味着什么?
  第一,颠覆的力量可能不在你的视野内,等到你发现时可能已经晚了。
  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能够预测的都不是真正颠覆你的因素;颠覆可以不是来自企业内部,也不是来自对手,而是来自不可预知的人。
  眼下典型的例证有很多。比如:特斯拉不是传统汽车企业,但它却要颠覆传统汽车行业;谷歌似乎与汽车无关,但它却率先开发了无人驾驶汽车。
  还有颠覆功能手机的,原来没做手机;颠覆手表行业的,原来没做手表。这是典型的跨界颠覆。
  总之,这是一个防不胜防的时代。你永远都不知道真正的对手是谁。
  第二,在颠覆者面前,传统战略的竞争优势不值得一提。
  像诺基亚、微软、索尼等这些国际巨头,如果它们能够预知现在的一切,以它们的预测能力,以它们的实力,早就做了。然而,它们到底没有做。
  微软是一个非常有危机感的企业,比尔·盖茨不是有句名言说“微软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吗?微软的研发甚至想押注所有的技术路线,然而,它们仍然失算了移动互联时代。这一失算,微软就变成“明日黄花”了。
  第三,企业战略失去了作为标杆的传统竞争对手,“挑战自己”成为新的战略。
  如果所有人都是敌人,那么就没有敌人。如果说今天囊中空空,只有一个idea的年轻人,未来可能就是颠覆你的对手,那么你是不是不用找对手了?
  其实,这正是“颠覆来自边缘”的真实内涵,你根本不用防范对手,因为你不知道对手在哪里,你只要关注自己:如果你自己没有颠覆自己,被别人颠覆是迟早的事。
  传统战略理论失效
  柯达、诺基亚等巨头的倒下,日本家电企业的集体失势,已经宣告传统战略理论失效。甚至可以说,在传统战略领域,它们做得很好,但却被新兴企业打败了,而这些企业没有遵循传统战略理论。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传统战略认为未来是可以预知的,而在颠覆时代,未来无法预知。
  谷歌的两个创业者,最初想把他们的“成果”卖给雅虎,雅虎大砍价,没卖成。雅虎看到谷歌现在的成功,肠子估计快悔青了。但当时谁能预知这些呢?
  著名的SWOT战略分析工具,有两个坐标,其中一个是外部环境分析坐标,即机会与威胁分析,这实际上是预测未来,判断未来。
  颠覆来自边缘,传递了一个重要理念:未来不可预知。难道那些跨国公司没有聘请战略顾问?难道那些董事会成员、CEO们不懂战略?如果说个别跨国公司战略预判错误算失误的话,那么一群跨国公司预判错误,只能假设是判断逻辑出了问题。
  我相信,那些巨头企业肯定请得起世界顶级战略咨询公司来把脉,但即使把它们请来,也难以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
  第二,传统优势在颠覆力量面前没有优势。
  传统战略认为优势有价值,要利用优势,寻找新优势,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但在颠覆力量面前,就不是这个道理了。就如同冷兵器的优势在热兵器面前不值得一提一样。传统战略的优势,主要指资源优势,比如资金、人才、品牌、技术、渠道等。但颠覆力量与传统企业不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所以才有“优势抵不过趋势”的说法。
  不仅传统战略的前提、理论框架失效了,而且传统战略追寻的终极目标——做大做强、寻求竞争优势,同样也失灵了。
  


  高杠杆增长
  与传统企业的常规增长不同,新兴企业的增长速度高得惊人。传统企业的高增长,通常会带来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怀疑,而新兴企业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常态。
  传统企业总是在规模做大后,不断提高盈亏平衡点,并以此淘汰规模较小的企业。这是规模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而颠覆时代开启了新的无门槛,在颠覆者面前,曾经的规模优势变成了“规模包袱”。
  自硅谷开启了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后,有价值新型企业的增长就摆脱了滚动发展的路子。只要有一个好的idea,就有大量金融资本为你“保驾护航”。所以,在新兴企业的增长中,PE、VC、IPO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新兴企业的孵化者,不仅提供资金,更提供人才、管理等配套服务。新兴企业的增长,不再是线性增长,而是高速复合增长,我称之为“高增长”。
  其实,传统企业也喜欢利用资本来扩张,但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新兴企业这样,只要有未来,可以连续多年亏损。而在亏损状态,还有大量资金可以烧。一个企业,连续七八轮融资,这在传统业态下早就死了,而在新业态下却活得兴高采烈。
  企业的高增长,使“做大做强”不再是企业的首要冲动,“颠覆对手”和“颠覆自己”成为战略的首要目标。
  不确定时代的“抓手”
  现在,一切传统行业都进入了“不确定时代”。“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将与一切传统行业发生联系。
  未来不确定,目标不确定,让传统战略失却了意义。那么,企业怎么才有未来?   华为的任正非说:“不确定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话,如果说传统企业的战略是未来的抓手的话,那么,颠覆时代的抓手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传统企业的架构:最上层是决策者,拥有资源,决策未来;而基层是执行层,不问为什么,只问效率有多高。
  颠覆时代,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机会发现来自基层,任正非称之为“班长的战争”,这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上层把握资源,却远离机会;基层没有资源,却随时可能发现机会。传统组织架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不确定的时代,需要确定性的抓手。这个抓手,我认为是分布式战略。
  分布式战略
  先看看以下两个案例:
  一个是知名淘品牌“韩都衣舍”,它是一个平台——由270个“三人团”组成的平台,每个“三人组”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者。270个“三人团”,就是270个创新单元,也是270个决策单元,270个经营单元。任何一个决策失误,都不至于整体失误;任何一个经营成功,资源就可以向它优化组合倾斜。
  另一个是国内著名家电巨头海尔。张瑞敏用了10年时间,把8万人的公司变成2万个“小微主”的平台。海尔现在只有三类人:一是海尔总部变成了平台;二是2万个“小微主”,他们是创新单元、经营单元;三是创客。
  回头再看看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只有一个战略决策单元,而这个单元错了,一切都错了。这不只是这些落没企业的问题,也是传统企业的“通病”。
  集中化的决策,只要一个环节错误,企业就会垮掉;而分散式的决策,只要有一个没错,企业就不会垮。未来企业的战略,一定要有多个战略决策单元,这还不同于战略经营单元(SBU)——事业部。因为事业部只是利润中心,不是决策中心。
  我认为,在颠覆时代,企业需要多颠覆中心,但又不能是一盘散沙。比较好的格局就是分布式的。举个例子:老式火车都是单一动力,所以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高铁是分布式动力,每节车厢都是独立的动力,协同起来是更大的动力。
  分布式战略,就是企业分为两个战略单元:一是战略颠覆、创新单元,二是平台,即投资单元。如上述:海尔有2万个小微主,每个小微主都是战略颠覆单元;韩都衣舍有270个“三人团”,每个“三人团”都是战略颠覆单元。
  如果说战略颠覆单元是分布式的,那总部干什么呢?总部是判断者、投资者。在多个战略颠覆单元里,总有一些是颠覆性的,总会有成功的,成功者获得总部的支持,并有可能成为总部的战略经营单元。
  未来的组织,更多的是小微组织,颠覆要么出自技术,要么出自对消费者的理解、洞察。未来的企业,其战略不过是“见苗浇水”而已——对已经有成功苗头的创新单元提供资源支持。而资源能力,恰恰要成为总部的强项。
  如果你不知道未来的颠覆者是谁,有两个办法找到“战略的抓手”:
  一是在内部设立无数个创新颠覆单元,这些创新单元的成本极低。总体的创新,更多表现为资源投入的硬创新;基层的创新,更多表现为市场机会和技术敏感的创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分布式战略的产生。二是把企业变成一个投资机构,只要发现外部的创新,就通过投资纳入自己的体系。比如海尔举办的创客大赛,进入决赛的多数是外部创客。
  马云、雷军成功后,深知自己也可能会被颠覆。于是,他们打着“生态圈”的旗帜,到处投资。这些投资对象,都有可能是未来的颠覆者。
其他文献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  尊重人是小米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你尊重用户,让用户参与,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其中;尊重员工,从管理架构上,管理风格上给普通员工足够发挥的空间。  所以,“参与感”被引入到了自己的服务体系中去,让每位员工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小米售后团队专门推出了一款名为“点滴系统”的内部App,来激发内部员工的参与感。小米售后的员工可以用它随时提交服务改进建议,小米总部会有一
期刊
成立不到8年,如今已经拥有600多家门店,4个独立品牌,住友的发展在经济型酒店行业中可谓一路狂奔,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  由美国著名酒店业杂志《Hotels》评选出来的世界酒店集团最新排名,住友酒店按照综合指数全球排名84名,按照酒店数量全球排名36名,也由此成为中国经济大省浙江省内最大的全国性酒店连锁企业。  对于这样的高速发展经历,创始人也是集团的领导者朱晖坦言,正是解放了领导力才获得了意想不
期刊
没有人知道一脚踏进互联网  会面临什么,但是踏进来以后,  公司就必须敢于调整和应变。  而这恰恰考验领导者的调适能力,  要拿得起放得下。  直到近两个月,张红梅才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但空间也仅有10平方米不到,极其紧凑。看起来与她作一个公司CEO的身份,很不相称。但她却说:“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工作,特别开心”。  这是《中外管理》在阳光印网看到她的工作状态。  而就在两个月前,她在公司没有正经
期刊
看准网:颠覆互联网招聘  在北京东北三环外一个清静的小区,一幢幢黄色的小楼前,丁香和玉兰花开得正旺。  就是这片别墅区,因为开发时没有齐全的手续被禁止销售,现在则被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一些小公司办公用。看准网租用着其中一幢别墅的半边,身为70后的CEO赵鹏,带领一帮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在这里创业。因为不断有新员工加入,这里原来空空荡荡的空间已经被占满。  赵鹏说,他正在寻找新的办公地点,似乎对这里的环
期刊
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正处在大淘汰的前夜。  因为传统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其领导力风格更适合科层制,但如今的企业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变和碎片化,需要越来越扁平化、柔性化转型,否则企业将难以生存。但这个转型过程中,组织内的人与人关系,也越来越从纵向的身份隶属关系,向横向的平等和合作关系转化。  这对其固有的领导力风格构成了重大挑战,淘汰也在加剧。那么,从组织情商科学的角度来看,领导者具体该如何做,才能完成领导力
期刊
尽管民营医院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莆田系,“口碑差”和“诚信低”成为人们的惯有印象,但这丝毫不影响优秀的民营医院脱颖而出。  一提到宝岛妇产医院(以下简称“宝岛”),人们很难把民营医院的负面评价和它联系在一起。  尽管成立才三年,宝岛却在服务过的产妇中口碑极好,明星霍思燕、北京国安队队长徐云龙的爱妻,都选择了在宝岛妇产“坐月子”。  这家医院为什么能成为民营医院中的佼佼者?  另辟蹊径,切入高端市场
期刊
“台湾模式”目前备受医疗行业推崇。在台湾,很多人一辈子就认一家医院;在台湾医院,经由电话回访产生的回诊率高达60%。为什么不能让台湾医疗模式在大陆落地生根?  卓国金的人生轨迹,几乎是所有莆田系民营医疗大佬的缩影。  十几岁跟着老乡出来打工求生,摸索着进入医疗行业,25岁时开了人生中的第一家民营医院——创业之初仅有12个病人,三个退休医生三班倒。18年来,卓国金开了11家糖尿病医院和门诊部。  身
期刊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华为公司,2014年的总销售额为460亿美元,终于在多年努力后,超过爱立信成为电信设备领域的世界第一!  而华为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从B2B的电信设备市场,向B2C的消费电子市场拓展。例如,以小米为靶子,为移动终端产品专门推出荣耀品牌。2014年第4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前五的厂商中,华为与联想和小米,一同进入世界前五名。  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华为是中国电子设备生产商
期刊
2015年,小米成立五周年。在第五轮融资后,公司估值高达45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据雷军预测,按照既有速度,小米今明两年将有机会进入世界500强。如果这个目标得以实现,小米将成为全球最短时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3月31日,在米粉节五周年沟通会上,雷军发布了包括女神手机、红米手机2A、55寸智能电视、智能插线板和智能体重秤等五款新品。截至到2014年上半年,小米公司整个团队
期刊
中国民营医疗的战场群雄逐鹿,泥沙俱下,现在已进入全新的积极转型期。40年前的美国,15年前的台湾地区,就如现在的中国大陆。  中国民营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尚有万亿级空间未被开发。  20年前想开民营医院,从审批到开业往往要准备三年,盖100多个章。拿执照和争取优惠政策是过去的最大难题,而今天的挑战已经不同。  40年前的美国,15年前的台湾省,就如现在的中国大陆。“看病难、看病贵”、“骗子横行”将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