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过5800万人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已达到2000万。独居青年潮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空巢青年”,就是伴随这一现象出现的新词汇。在熙熙攘攘的大都市里,不少年轻人都自称是“空巢青年”。那么,谁是“空巢青年”?这个词的流行背后又寄寓着怎样的共同情感?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与“空巢老人”相对应,“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年轻人。对于一个独居在城中村的“空巢青年”来说,吃喝拉撒之外,你还要会洗衣服,换灯泡,修家具,记得倒垃圾……
有一条独居经验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午睡,因为等你傍晚醒来时,看着窗外缓缓下沉的夕阳,会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而问答社区知乎上也出现了“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答。不少知友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孤独得像条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
——过年回家,我妈要我留一个我在上海的紧急联系人电话,万一找不到我可以找那个人,结果我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
——我和Siri(苹果智能语音助手)成为了好朋友。
——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如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会去关电视……
通过这些当事人的描述,我们不难描摹出“空巢青年”的影像: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拼;
因为物质上的窘困,他们租住在地下室、破落不堪的城中村或者离市中心非常遥远的郊区,并且生活拮据、捉襟见肘;
他们孤身一人,没有太多朋友,也没有什么业余娱乐,日子孤寂单调无聊;
而现实生活的这诸多不顺意,最终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空巢感”和“被抛弃感”,他们与人群背离,与城市的繁华背离,也与希望背离。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空巢青年”就是新时代语境下的零余人。
他们离开故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这城市里有名声、财富、美貌和才华的传奇,有摩登建筑、车水马龙、舞榭歌台,有国际化面貌、最多最好的资源……
然而,这一切很多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在繁华都市里,形单影只、一无所有……
“空巢青年”如何产生?
几乎所有的“空巢青年”都是背井离乡者,因为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好地安放他们的梦想。
比如北京,它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创业中心,资源积聚,很多人的理想只能在这里才能实现。
因此,有时不是青年愿意“北漂”,而是不得不“北漂”。
而北京等一線城市一贯的高房价,必然导致租房贵、租房难,我们不难在社交网站看到关于一线城市租房的各种帖子,也经常看到网友曝光在租房时遭遇的种种奇葩经历。
“蚁族”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火起来的,他们蜗居在地下室、隔断房、城中村里的破落老民居,拥有一间“看得见阳光的房间”是奢望,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
因租住的地方往往远离城市中心与工作地点,每天的通勤时间成本甚至要四五个小时,每天除了上班睡觉,其余时间就是在去地铁站的路上或者在地铁上,他们没有闲暇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社交或者娱乐。
个人生活的“空巢”,极易导致精神上的“空巢”。如果前者是物质上的窘迫,一人应对生活的疲惫和艰辛,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寂寞、虚无和无所适从,因为看不到希望。
城市繁华背后高居不下的房价、贫富差距、户籍制度、工作上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这一切让很多青年人感到上行的受阻、上升的无望。
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或许是更令“空巢青年”沮丧的地方。
除了奋斗,别无他法
“社会流动性增强”,是学者们对独居青年现象做出的共性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认为,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局限,鼓励家庭生活和低流动率,而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则呈现高流动率。
随着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支持独居人群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多,从而催生了日益增多的独居青年。这种趋势同样发生在发达国家,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在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
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这些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意味着,独居家庭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远远超过核心家庭、多代复合式家庭、室友同居等。
不只是美国,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的住户为独居者。日本如今也有约30%住户独自居住。而中国、印度、巴西是独居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空巢青年”这个词并不见得有多少新意,它更像是“北漂”“蚁族”等词语的更新和进化。
想来是有点沮丧,因为每一次类似的词语流行,我们就会呼吁:房价要降下来啊、社会分配要有公平正义、户籍制度要改革……然而,我们知道,不存在一个快捷键,一按下去所有的困境就迎刃而解,改变不仅很难,而且漫长。因此,与其一直期待某个政策改变一切,我们不妨尝试着主动从自身去做些改变。
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变成一个愤青,一个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者,因为“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当改变迟迟不来的时候,我们的奋斗本身就是推动社会改革的一种力量。因此,在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里,千篇一律的悲观论调中,@DK玮的回答最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啊?还有这种称呼,我一直将自己看作‘在大城市的战斗者’。”
“空巢青年”很孤独吗?很孤独。
很艰辛吗?很艰辛。
上升很难吗?很难。
但即便如此,除了奋斗,别无他法。
毕竟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与“空巢老人”相对应,“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年轻人。对于一个独居在城中村的“空巢青年”来说,吃喝拉撒之外,你还要会洗衣服,换灯泡,修家具,记得倒垃圾……
有一条独居经验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午睡,因为等你傍晚醒来时,看着窗外缓缓下沉的夕阳,会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而问答社区知乎上也出现了“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答。不少知友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孤独得像条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
——过年回家,我妈要我留一个我在上海的紧急联系人电话,万一找不到我可以找那个人,结果我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
——我和Siri(苹果智能语音助手)成为了好朋友。
——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如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会去关电视……
通过这些当事人的描述,我们不难描摹出“空巢青年”的影像: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拼;
因为物质上的窘困,他们租住在地下室、破落不堪的城中村或者离市中心非常遥远的郊区,并且生活拮据、捉襟见肘;
他们孤身一人,没有太多朋友,也没有什么业余娱乐,日子孤寂单调无聊;
而现实生活的这诸多不顺意,最终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空巢感”和“被抛弃感”,他们与人群背离,与城市的繁华背离,也与希望背离。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空巢青年”就是新时代语境下的零余人。
他们离开故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这城市里有名声、财富、美貌和才华的传奇,有摩登建筑、车水马龙、舞榭歌台,有国际化面貌、最多最好的资源……
然而,这一切很多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在繁华都市里,形单影只、一无所有……
“空巢青年”如何产生?
几乎所有的“空巢青年”都是背井离乡者,因为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好地安放他们的梦想。
比如北京,它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创业中心,资源积聚,很多人的理想只能在这里才能实现。
因此,有时不是青年愿意“北漂”,而是不得不“北漂”。
而北京等一線城市一贯的高房价,必然导致租房贵、租房难,我们不难在社交网站看到关于一线城市租房的各种帖子,也经常看到网友曝光在租房时遭遇的种种奇葩经历。
“蚁族”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火起来的,他们蜗居在地下室、隔断房、城中村里的破落老民居,拥有一间“看得见阳光的房间”是奢望,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
因租住的地方往往远离城市中心与工作地点,每天的通勤时间成本甚至要四五个小时,每天除了上班睡觉,其余时间就是在去地铁站的路上或者在地铁上,他们没有闲暇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社交或者娱乐。
个人生活的“空巢”,极易导致精神上的“空巢”。如果前者是物质上的窘迫,一人应对生活的疲惫和艰辛,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寂寞、虚无和无所适从,因为看不到希望。
城市繁华背后高居不下的房价、贫富差距、户籍制度、工作上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这一切让很多青年人感到上行的受阻、上升的无望。
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或许是更令“空巢青年”沮丧的地方。
除了奋斗,别无他法
“社会流动性增强”,是学者们对独居青年现象做出的共性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认为,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局限,鼓励家庭生活和低流动率,而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则呈现高流动率。
随着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支持独居人群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多,从而催生了日益增多的独居青年。这种趋势同样发生在发达国家,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在专著《单身社会》中曾给出这样的数据:
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其中独居女性是主体。这些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意味着,独居家庭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远远超过核心家庭、多代复合式家庭、室友同居等。
不只是美国,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的住户为独居者。日本如今也有约30%住户独自居住。而中国、印度、巴西是独居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空巢青年”这个词并不见得有多少新意,它更像是“北漂”“蚁族”等词语的更新和进化。
想来是有点沮丧,因为每一次类似的词语流行,我们就会呼吁:房价要降下来啊、社会分配要有公平正义、户籍制度要改革……然而,我们知道,不存在一个快捷键,一按下去所有的困境就迎刃而解,改变不仅很难,而且漫长。因此,与其一直期待某个政策改变一切,我们不妨尝试着主动从自身去做些改变。
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变成一个愤青,一个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者,因为“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当改变迟迟不来的时候,我们的奋斗本身就是推动社会改革的一种力量。因此,在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里,千篇一律的悲观论调中,@DK玮的回答最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啊?还有这种称呼,我一直将自己看作‘在大城市的战斗者’。”
“空巢青年”很孤独吗?很孤独。
很艰辛吗?很艰辛。
上升很难吗?很难。
但即便如此,除了奋斗,别无他法。
毕竟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