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实际上,不能“加以修改”的不只是《宣言》这个文本,而且包括它传播的历史。这一历史既见证了其力量又呈现了它在今天面临的特别困难,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文献,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正是虚无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解毒剂。
《共产党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政治纲领于1848年2月公开发表的。该组织的前身是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一个由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它于1847年在伦敦改组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改组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介入,改组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一般被视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个政党的口号便是《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简单地说,尽管《宣言》后来传遍全世界,差不多被译成了所有各种文字,但它却是“出生贫寒”。正是这一点要求我们去问,它究竟具有何种力量才产生了这样的辉煌业绩?
在历史上,有人将《宣言》称作“工人阶级的‘圣经’”。这简单地回答了该问题。因为,《宣言》确实以简洁生动、激情有力的语言概括了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清晰地概括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能够得到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这正是它诞生的时代欧洲人(不只是工人阶级)普遍关心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马克思在历史叙述方面说了大实话。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受到如此之多的赞扬和攻击,并始终处在理解欧洲现代历史之道的咽喉上。在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的时代,由于现代资本主义逐步成型,近代政治想象创造的各种关于理性、自然法、社会契约学说都出现了漏洞。马克思推进了关于自由、劳资对立、暴力革命等现代社会变迁主题的思考,他在这些问题上更为彻底。《宣言》的力量正来自于此。
我们先从其对未来社会蓝图的描述开始说。在这个文献中,马克思并没有详尽地描述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他只是在第二章结尾处如此叙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对于这个判断,在解说上也有不少争论。不过,这不是什么晦涩的学术观点,而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进程的预见,并且就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思想来说,并非马克思的原创,而是整个近代政治思想的共同鹄的,无论被称为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思潮都是如此。当我们说,马克思在自由、劳资对立、暴力革命等这些主题上进行了彻底的思考,并不是说他创造了这些主题,所谓彻底就是尊重事实本身并由此解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后来,在《反杜林论》以及以此书第三部分为蓝本改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含义不在于“发明”了什么东西,而是在现成的物质事实中“发现”了消除社会弊病的手段。这个解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称社会主义进入科学阶段,并将它的基础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不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发明了什么新的政治原理而是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宣言》的第一句话“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基本事实,而且拨开了笼罩在资产阶级社会之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这些面纱;《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则公开宣布了无产阶级政治解决的启程。这正是160多年来马克思受到被剥削阶级热爱和统治阶级仇恨的基本原因。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并不简单地论证阶级斗争、革命,在他的论证中,一个有点费解但对于理解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性质至关重要的提法:
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在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这段文本清晰说明的,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是消灭特定的阶级(如资产阶级)而是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这正是马克思那个著名的格言“改造世界”之改造行动的含义。由这个要点出发,改造并非只有暴力革命一条道路,他和恩格斯晚年都思考过英国这样国家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不过,只要改造不彻底,即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条件,社会就始终受到阶级斗争的威胁。这一点,仍然是全球基本事实之一。在英美法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低层人民的斗争采取了与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不一样的形式,也尽管许多城市的激烈冲突之阶级性质被种族或其他问题掩盖了,但问题始终存在(今天特别引入注目的伦敦暴乱和本文写作时仍然进行中的纽约大规模示威活动等便见证了这个问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反复警告他们的读者,《宣言》中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对自己的理论结论始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点并不能直接从这段文字中看出,而要联系《宣言》第一、二章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精神来看,因为它涉及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分析,即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历史的最后一役,是因为他在当时已经看到这种前景。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及其存在的条件都属于生产关系,而在归根结底意义上,它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提出消灭阶级存在的条件之前设想无阶级社会显然是一种幻想,这正是在他之前的社会主义都是空想的原因之一。在《宣言》中,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性质,他认为正是在这个时代,人类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和大的生产力,这为消灭阶级创造了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创造了最终承担这种使命的人,即无产者。在这里,他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著名的“两个必然”)结论。
《宣言》不只是表达了一个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阶级)的心声(像早期乌托邦思想和行动那样),而是洞悉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正由于这一点,在其诞生后的约40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最终战胜了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其他各种思潮,成为运动的主潮和旗帜。当然,《宣言》本身在全世界的传播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18年3月,十月革命后,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正式更名为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俄国共产党更名,以及随后德国等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政党的正式名称。《宣言》所定义的“共产主义”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中名实完全统一起来。
20世纪未苏联及东欧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失败不是《宣言》的问题,而是获得政权之后的共产党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其中包括它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例如在长远目标与眼前利益之间动摇,在运用《宣言》原理过程中的教条主义与机会主义(恩格斯晚年就曾告诫过这一点),等等,但失败本身确实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在今天理解《宣言》的问题,毕竟它们代表着《宣言》运用的一部分,而《宣言》本身的预言也没有直接实现。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困难并不在于理论,而在于现实。
不过,这种困难与其说是《宣言》面临的,不如说正是我们面临的。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的时候,他们并非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名垂干史的著作(中国人所谓的“立言”),也不是中立而无害地阐明历史事实,他们要求的是改变那个事实。而这个要求,不是他们两个人的,而正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尽管西方有人主张《宣言》是一个“失败的预言”,但美国著名当代哲学家罗蒂却出奇不意地强调了“失败的预言,光荣的希望”。尽管《宣言》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实现,但它聚集了更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因为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人类自由和人类平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运动的奠基性文献”。罗蒂阐明了一个对今天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让《宣言》追求的自由和平等在今天的实现仍然困难,为什么我们今天甚至比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更需要《宣言》那样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今天,阅读《宣言》,必须重温它诞生以来的历史。温习历史并不为了增长一点知识,而正是为了解开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之冲突逻辑,体会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能走得比《宣言》描述的更深和更远,但无论如何,“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天不实现,为消灭阶级得以产生和对立的社会条件而奋斗,就构成共产党人的义务。
《共产党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政治纲领于1848年2月公开发表的。该组织的前身是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一个由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它于1847年在伦敦改组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改组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介入,改组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一般被视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个政党的口号便是《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简单地说,尽管《宣言》后来传遍全世界,差不多被译成了所有各种文字,但它却是“出生贫寒”。正是这一点要求我们去问,它究竟具有何种力量才产生了这样的辉煌业绩?
在历史上,有人将《宣言》称作“工人阶级的‘圣经’”。这简单地回答了该问题。因为,《宣言》确实以简洁生动、激情有力的语言概括了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清晰地概括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能够得到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这正是它诞生的时代欧洲人(不只是工人阶级)普遍关心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马克思在历史叙述方面说了大实话。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受到如此之多的赞扬和攻击,并始终处在理解欧洲现代历史之道的咽喉上。在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的时代,由于现代资本主义逐步成型,近代政治想象创造的各种关于理性、自然法、社会契约学说都出现了漏洞。马克思推进了关于自由、劳资对立、暴力革命等现代社会变迁主题的思考,他在这些问题上更为彻底。《宣言》的力量正来自于此。
我们先从其对未来社会蓝图的描述开始说。在这个文献中,马克思并没有详尽地描述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他只是在第二章结尾处如此叙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对于这个判断,在解说上也有不少争论。不过,这不是什么晦涩的学术观点,而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进程的预见,并且就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思想来说,并非马克思的原创,而是整个近代政治思想的共同鹄的,无论被称为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思潮都是如此。当我们说,马克思在自由、劳资对立、暴力革命等这些主题上进行了彻底的思考,并不是说他创造了这些主题,所谓彻底就是尊重事实本身并由此解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后来,在《反杜林论》以及以此书第三部分为蓝本改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含义不在于“发明”了什么东西,而是在现成的物质事实中“发现”了消除社会弊病的手段。这个解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称社会主义进入科学阶段,并将它的基础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不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发明了什么新的政治原理而是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宣言》的第一句话“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基本事实,而且拨开了笼罩在资产阶级社会之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这些面纱;《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则公开宣布了无产阶级政治解决的启程。这正是160多年来马克思受到被剥削阶级热爱和统治阶级仇恨的基本原因。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并不简单地论证阶级斗争、革命,在他的论证中,一个有点费解但对于理解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性质至关重要的提法:
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在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这段文本清晰说明的,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是消灭特定的阶级(如资产阶级)而是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这正是马克思那个著名的格言“改造世界”之改造行动的含义。由这个要点出发,改造并非只有暴力革命一条道路,他和恩格斯晚年都思考过英国这样国家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不过,只要改造不彻底,即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条件,社会就始终受到阶级斗争的威胁。这一点,仍然是全球基本事实之一。在英美法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低层人民的斗争采取了与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不一样的形式,也尽管许多城市的激烈冲突之阶级性质被种族或其他问题掩盖了,但问题始终存在(今天特别引入注目的伦敦暴乱和本文写作时仍然进行中的纽约大规模示威活动等便见证了这个问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反复警告他们的读者,《宣言》中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对自己的理论结论始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点并不能直接从这段文字中看出,而要联系《宣言》第一、二章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精神来看,因为它涉及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分析,即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历史的最后一役,是因为他在当时已经看到这种前景。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及其存在的条件都属于生产关系,而在归根结底意义上,它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提出消灭阶级存在的条件之前设想无阶级社会显然是一种幻想,这正是在他之前的社会主义都是空想的原因之一。在《宣言》中,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性质,他认为正是在这个时代,人类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和大的生产力,这为消灭阶级创造了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创造了最终承担这种使命的人,即无产者。在这里,他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著名的“两个必然”)结论。
《宣言》不只是表达了一个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阶级)的心声(像早期乌托邦思想和行动那样),而是洞悉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正由于这一点,在其诞生后的约40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最终战胜了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其他各种思潮,成为运动的主潮和旗帜。当然,《宣言》本身在全世界的传播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18年3月,十月革命后,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正式更名为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俄国共产党更名,以及随后德国等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政党的正式名称。《宣言》所定义的“共产主义”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中名实完全统一起来。
20世纪未苏联及东欧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失败不是《宣言》的问题,而是获得政权之后的共产党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其中包括它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例如在长远目标与眼前利益之间动摇,在运用《宣言》原理过程中的教条主义与机会主义(恩格斯晚年就曾告诫过这一点),等等,但失败本身确实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在今天理解《宣言》的问题,毕竟它们代表着《宣言》运用的一部分,而《宣言》本身的预言也没有直接实现。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困难并不在于理论,而在于现实。
不过,这种困难与其说是《宣言》面临的,不如说正是我们面临的。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的时候,他们并非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名垂干史的著作(中国人所谓的“立言”),也不是中立而无害地阐明历史事实,他们要求的是改变那个事实。而这个要求,不是他们两个人的,而正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尽管西方有人主张《宣言》是一个“失败的预言”,但美国著名当代哲学家罗蒂却出奇不意地强调了“失败的预言,光荣的希望”。尽管《宣言》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实现,但它聚集了更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因为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人类自由和人类平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运动的奠基性文献”。罗蒂阐明了一个对今天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让《宣言》追求的自由和平等在今天的实现仍然困难,为什么我们今天甚至比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更需要《宣言》那样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今天,阅读《宣言》,必须重温它诞生以来的历史。温习历史并不为了增长一点知识,而正是为了解开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之冲突逻辑,体会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能走得比《宣言》描述的更深和更远,但无论如何,“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天不实现,为消灭阶级得以产生和对立的社会条件而奋斗,就构成共产党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