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现状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面临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大: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挫折压力、就业压力、贫困压力等等。面对不同的压力,一些比较脆弱的同学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的甚至悲观厌世、精神抑郁。
1.心理耐挫力差。大学生人生经历少,对挫折和失败缺乏心理准备。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自我意识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使自己处于焦虑、悲伤、痛苦、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中。大多数同学不懂得采用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方法来化解不良情绪,消除痛苦,维持心理平衡。致使不良心理进一步恶化,导致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的严重后果。
2.人际关系适应性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想着要和别人交往,同时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比如同学关系、老乡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及朋友关系等等。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大学生普遍的困惑。
3.情感困惑。由于中学阶段家庭与学校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注意学生的情感需要。进入大学后谈恋爱不再成为禁忌,大学生开始追求他们的爱情,突然的感情释放,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恋爱失败后,情感脆弱的大学生心理容易变异,有的甚至走向极端,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无可换回的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形成了国人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性格。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并且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而价值观念的改变以及竞争机制的引进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个市场经济社会里,大学生们的信仰也发生了危机,他们很难判断事物的对与错、真与假、美与丑,自身价值取向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或多或少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在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人们产生了不安和焦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令大学生们面对激烈的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2.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另外,大多数高校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因素,学生在出现心理症状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课,却只流于形式。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1.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贯穿在各级各类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贯彻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教材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有关爱情、交往、性、上网等问题,并且要把问题讲透,起到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用来普及、增强和健全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与此同时,高校要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保证心理教育的顺利开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参加趣味体育赛事等。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品质意识等得到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促使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应对能力,促使他们更加自如地适应社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从而达到自我调节的心理过程。
3.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和重要因素。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父母和亲朋好友不能一味溺爱,而要主动地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
大学生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上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将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只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那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完全预防的。
参考文献:
[1]李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文汇资料,2008(1).
[2]童静.浅析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成因及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3]严明.青年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面临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大: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挫折压力、就业压力、贫困压力等等。面对不同的压力,一些比较脆弱的同学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的甚至悲观厌世、精神抑郁。
1.心理耐挫力差。大学生人生经历少,对挫折和失败缺乏心理准备。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自我意识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使自己处于焦虑、悲伤、痛苦、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中。大多数同学不懂得采用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方法来化解不良情绪,消除痛苦,维持心理平衡。致使不良心理进一步恶化,导致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的严重后果。
2.人际关系适应性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想着要和别人交往,同时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比如同学关系、老乡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及朋友关系等等。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大学生普遍的困惑。
3.情感困惑。由于中学阶段家庭与学校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注意学生的情感需要。进入大学后谈恋爱不再成为禁忌,大学生开始追求他们的爱情,突然的感情释放,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恋爱失败后,情感脆弱的大学生心理容易变异,有的甚至走向极端,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无可换回的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形成了国人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性格。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并且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而价值观念的改变以及竞争机制的引进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个市场经济社会里,大学生们的信仰也发生了危机,他们很难判断事物的对与错、真与假、美与丑,自身价值取向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或多或少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在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人们产生了不安和焦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令大学生们面对激烈的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2.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另外,大多数高校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因素,学生在出现心理症状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课,却只流于形式。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1.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贯穿在各级各类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贯彻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教材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有关爱情、交往、性、上网等问题,并且要把问题讲透,起到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用来普及、增强和健全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与此同时,高校要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保证心理教育的顺利开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参加趣味体育赛事等。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品质意识等得到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促使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应对能力,促使他们更加自如地适应社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从而达到自我调节的心理过程。
3.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和重要因素。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父母和亲朋好友不能一味溺爱,而要主动地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
大学生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上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将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只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那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完全预防的。
参考文献:
[1]李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文汇资料,2008(1).
[2]童静.浅析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成因及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3]严明.青年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