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日益受到国家、社会以及高校自身的重视,相应的资助体系也在不对完善。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资助-互助-自助-育人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新体系,以求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关键词]贫困生 资助体系
自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在校生人数逐年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高校收费体制的改革,高校贫困生比例不断增大。贫困生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统计表明,普通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5%-30%,其中特困生5%-10%。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少数来自县城和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农村资源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部分农村家庭以种、养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较低;县城或城市的失业下岗职工家庭,因无固定家庭收入,导致难以支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我国政府和社会非常重视贫困生上学问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并逐步趋于完善。该助学体系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实践中发现该体系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完善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而使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是现阶段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新的视角构建一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贫困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经济资助导致学生精神支柱匮乏
我国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各高校本身都非常重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为入校贫困学生设置“绿色通道”以及构建“奖、助、贷、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同时部分高校在校园内设置“教室保洁、图书馆助理”等助学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免去了学生因担忧经济问题而影响学习的不良后果。
但这些传统的资助措施更多是从解决贫困生經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的,缺乏对贫困生思想、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更多的是利用国家、社会、学校的已有资源对其资助,缺乏对贫困生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奋斗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教育和引导,这就容易导致贫困生陷入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的误区。高校中部分贫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与非贫困生均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焦躁的心态,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久而久之易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别的贫困生甚至会对身边的环境产生极端的看法,从而在为人处事方面出现偏激的行为。而这些非经济层面上的困难对贫困生来说可能比经济上的困难影响更深刻、更难以解决,也易成为贫困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1]。
(二)无偿经济资助滋生贫困生的“等、靠、要”的思想
我国政府针对大学生的“补、助、减”政策与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校内勤工助学相比,属于无偿性资助,且在整个贫困生生资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这类资助在金额上逐渐增高,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无偿性的资助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劳而获的思想,造就了高校一批“伸手派”的特殊群体,这类群体只关注国家和学校的金钱资助,不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取奖励,耻于并拒绝勤工助学。个别学生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私底下与贫困生认定小组的成员“拉关系,套近乎”;在助学金评定时,个别学生将助学金看做是他应该得到的,而不是国家、社会高校给予他的恩惠,如果得到了,皆大欢喜,如果得不到资助,则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评审结果不公平:这与国家、社会以及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预期是不一致的,也是资助政策体系功能作用下降的一个原因,其结果是制造新的不公平现象及大学生价值观念倾斜和道德滑坡[2]。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也不利于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
(三)直接经济资助导致学生奉献、感恩意识缺失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道德。贫困大学生接受的各种形式的资助,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一种教育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资助者希望通过资助帮助广大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理当懂得感恩,它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回报,这是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是现阶段直接的经济资助却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以后,并没有将其作为自己的经济保障,进而努力学习汇报社会,而是利用这部分资助进行高消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出现贫困生只关心是否得到资助而不重视自我综合素质提高的不良现象。部分贫苦生在获得资助后,当身边的人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却视而不见,并没有将爱心传递下去,最终导致人人应该为我的心理状态。
(四)现阶段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空白点
现阶段高校“绿色通道”以及“奖、助、贷、补、减”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大都属于一次性资助,而不是系统性的动态资助。一次性资助对于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其意义在于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保障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生活,健康学习,营造高校和谐的校园氛围。
但是对于个别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临时性困难的学生而言,学校并无相应的资助政策。这类学生因为这种突发性的经济困难不得不抽出学习时间利用社会兼职或者打工赚取生活费;此外,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在向学生宣传科技创新知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但是当前高昂的教育成本让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贫困生望而却步,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需要报名费,发表论文需要版面费,发明专利需要专利申请费,这些费用对于来自贫困家庭学生来讲也很难负担,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出现了资助脱节现象,影响了贫困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而限制的这部分同学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二、构建资助-互助-自助-育人为一体的高效贫困生资助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经济资助占主导地位,且多数资助是以无偿的形式发放的,且一次性资助导致资助体系出现脱节现象,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现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层次不穷。所以,我们应该着眼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从单纯的经济资助逐渐延伸至资助-互助-自助-育人相结合新型资助体系。
(一)吸纳贫困生代表参与资助评定,更加深入的了解资助工作内涵
当前高校的贫困生比重大,学生贫困程度有一定的差异,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涉及学生的隐私,所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很大程度上只是公布评定结果,但是部分的贫困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看事物表面现象,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就是最贫困的那一个,所以导致这部分贫困生出现偏激的思想,认为评审工程不公平,对贫困生认定工作造成误解,所以在贫困生认定工作小组成立之时,推选出一定比例的被学生信任的贫困生代表参与贫困生工作,进而向周围的贫困生传达评审工作的主旨,最终得出满意的评审结果。
(二)建立学生资助互助委员会,培养学生奉献、感恩意识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高等学校行为准则》等有关的规定和精神,为解决高校贫苦生资助体系一次性资助所造成的资助脱节问题,同时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推动温馨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学生主要筹备力量,采取完全自愿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发动班级同学将日常用于请客或者娱乐的资金捐献出来,成立班级互助基金,用于帮助临时性困难或创新成本困难的学生,实现学生自我互助,培养学生奉献、感恩精神。
(三)成立贫困生专项基金,以奖代补,激发学生斗志
当前各大高校针对全体学生设立了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但是贫困生由于经济和思想上的压力,加之家庭贫困,学习资源少,基础薄弱,致使贫困生在这类奖学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针对贫困生成立专项奖学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增加对贫困生的奖励:其一对有能力获得普通奖学金的贫困生,给予同等额度的补助性奖励,加大奖励力度;其二针对贫困生设立专门的“自强大学生奖学金”,奖励学习进步明显的、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优秀的贫困生。这种以奖代补的形式可以提高贫困生的获奖面和获奖额度,激励贫困生努力学习、以争取这种补助性的奖学金。同时将其与普通奖学金区分开,避免其他同学的质疑[3]。
(四)拓宽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避免学生滋长依赖心理,高校应该把发放的困难补助金、社会资助等无偿资金同劳动结合起来,可为贫困学生设置工作岗位,把补助金以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还是应该以学校内部挖潜为主,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根据本学校专业特长和设置情况,本着专业性、实践性、效益性的原则和思路,兴办勤工助学的学校基地和实体,设立长期、稳定的、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
(五)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精神资助
物质的匮乏是暂时的,精神的贫困才是可怕的,贫困生受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产生“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和“只求给予,不懂回报”的功利思想。因此,贫困学生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理念上的支持,学校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设计丰富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他们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
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其自立自强。易大力宣传那些通过刻苦努力、辛勤劳动从而改变命运的贫困大学生的典型事件,以及在本校内树立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典范,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确地认识到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精神、缺乏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贫”而不“困”。其次,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如勤工助学等缓解或克服经济困难;引导贫困大学生克服不劳而获得思想,摒弃“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报酬,并在劳动中拓宽视野,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再者,要加强诚信教育:运用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信用知识宣传,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信用理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从基本行为抓起,要求在日常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中言行一致,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行为。最后,要加强感恩教育:高校作为一种育人机构,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领悟到各种形式的资助实际上是资助者对贫困生的一种教育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感恩日或感恩节,使学生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通过举办感恩书信、故事演讲赛,唤起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开展爱心接力活动,引导贫困生热爱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1]。
[参考文献]
[1]于建霞,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韩成英,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缺失及对策研究,《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需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3]余梦、周婷,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網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年2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河南郑州)
[关键词]贫困生 资助体系
自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在校生人数逐年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高校收费体制的改革,高校贫困生比例不断增大。贫困生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统计表明,普通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5%-30%,其中特困生5%-10%。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少数来自县城和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农村资源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部分农村家庭以种、养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较低;县城或城市的失业下岗职工家庭,因无固定家庭收入,导致难以支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我国政府和社会非常重视贫困生上学问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并逐步趋于完善。该助学体系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实践中发现该体系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完善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而使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是现阶段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新的视角构建一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贫困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经济资助导致学生精神支柱匮乏
我国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各高校本身都非常重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为入校贫困学生设置“绿色通道”以及构建“奖、助、贷、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同时部分高校在校园内设置“教室保洁、图书馆助理”等助学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免去了学生因担忧经济问题而影响学习的不良后果。
但这些传统的资助措施更多是从解决贫困生經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的,缺乏对贫困生思想、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更多的是利用国家、社会、学校的已有资源对其资助,缺乏对贫困生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奋斗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教育和引导,这就容易导致贫困生陷入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的误区。高校中部分贫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与非贫困生均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焦躁的心态,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久而久之易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别的贫困生甚至会对身边的环境产生极端的看法,从而在为人处事方面出现偏激的行为。而这些非经济层面上的困难对贫困生来说可能比经济上的困难影响更深刻、更难以解决,也易成为贫困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1]。
(二)无偿经济资助滋生贫困生的“等、靠、要”的思想
我国政府针对大学生的“补、助、减”政策与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校内勤工助学相比,属于无偿性资助,且在整个贫困生生资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这类资助在金额上逐渐增高,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无偿性的资助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劳而获的思想,造就了高校一批“伸手派”的特殊群体,这类群体只关注国家和学校的金钱资助,不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取奖励,耻于并拒绝勤工助学。个别学生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私底下与贫困生认定小组的成员“拉关系,套近乎”;在助学金评定时,个别学生将助学金看做是他应该得到的,而不是国家、社会高校给予他的恩惠,如果得到了,皆大欢喜,如果得不到资助,则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评审结果不公平:这与国家、社会以及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预期是不一致的,也是资助政策体系功能作用下降的一个原因,其结果是制造新的不公平现象及大学生价值观念倾斜和道德滑坡[2]。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也不利于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
(三)直接经济资助导致学生奉献、感恩意识缺失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道德。贫困大学生接受的各种形式的资助,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一种教育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资助者希望通过资助帮助广大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理当懂得感恩,它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回报,这是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是现阶段直接的经济资助却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以后,并没有将其作为自己的经济保障,进而努力学习汇报社会,而是利用这部分资助进行高消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出现贫困生只关心是否得到资助而不重视自我综合素质提高的不良现象。部分贫苦生在获得资助后,当身边的人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却视而不见,并没有将爱心传递下去,最终导致人人应该为我的心理状态。
(四)现阶段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空白点
现阶段高校“绿色通道”以及“奖、助、贷、补、减”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大都属于一次性资助,而不是系统性的动态资助。一次性资助对于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其意义在于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保障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生活,健康学习,营造高校和谐的校园氛围。
但是对于个别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临时性困难的学生而言,学校并无相应的资助政策。这类学生因为这种突发性的经济困难不得不抽出学习时间利用社会兼职或者打工赚取生活费;此外,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在向学生宣传科技创新知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但是当前高昂的教育成本让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贫困生望而却步,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需要报名费,发表论文需要版面费,发明专利需要专利申请费,这些费用对于来自贫困家庭学生来讲也很难负担,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出现了资助脱节现象,影响了贫困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而限制的这部分同学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二、构建资助-互助-自助-育人为一体的高效贫困生资助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经济资助占主导地位,且多数资助是以无偿的形式发放的,且一次性资助导致资助体系出现脱节现象,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现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层次不穷。所以,我们应该着眼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从单纯的经济资助逐渐延伸至资助-互助-自助-育人相结合新型资助体系。
(一)吸纳贫困生代表参与资助评定,更加深入的了解资助工作内涵
当前高校的贫困生比重大,学生贫困程度有一定的差异,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涉及学生的隐私,所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很大程度上只是公布评定结果,但是部分的贫困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看事物表面现象,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就是最贫困的那一个,所以导致这部分贫困生出现偏激的思想,认为评审工程不公平,对贫困生认定工作造成误解,所以在贫困生认定工作小组成立之时,推选出一定比例的被学生信任的贫困生代表参与贫困生工作,进而向周围的贫困生传达评审工作的主旨,最终得出满意的评审结果。
(二)建立学生资助互助委员会,培养学生奉献、感恩意识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高等学校行为准则》等有关的规定和精神,为解决高校贫苦生资助体系一次性资助所造成的资助脱节问题,同时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推动温馨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学生主要筹备力量,采取完全自愿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发动班级同学将日常用于请客或者娱乐的资金捐献出来,成立班级互助基金,用于帮助临时性困难或创新成本困难的学生,实现学生自我互助,培养学生奉献、感恩精神。
(三)成立贫困生专项基金,以奖代补,激发学生斗志
当前各大高校针对全体学生设立了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但是贫困生由于经济和思想上的压力,加之家庭贫困,学习资源少,基础薄弱,致使贫困生在这类奖学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针对贫困生成立专项奖学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增加对贫困生的奖励:其一对有能力获得普通奖学金的贫困生,给予同等额度的补助性奖励,加大奖励力度;其二针对贫困生设立专门的“自强大学生奖学金”,奖励学习进步明显的、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优秀的贫困生。这种以奖代补的形式可以提高贫困生的获奖面和获奖额度,激励贫困生努力学习、以争取这种补助性的奖学金。同时将其与普通奖学金区分开,避免其他同学的质疑[3]。
(四)拓宽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避免学生滋长依赖心理,高校应该把发放的困难补助金、社会资助等无偿资金同劳动结合起来,可为贫困学生设置工作岗位,把补助金以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还是应该以学校内部挖潜为主,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根据本学校专业特长和设置情况,本着专业性、实践性、效益性的原则和思路,兴办勤工助学的学校基地和实体,设立长期、稳定的、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
(五)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精神资助
物质的匮乏是暂时的,精神的贫困才是可怕的,贫困生受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产生“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和“只求给予,不懂回报”的功利思想。因此,贫困学生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理念上的支持,学校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设计丰富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他们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
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其自立自强。易大力宣传那些通过刻苦努力、辛勤劳动从而改变命运的贫困大学生的典型事件,以及在本校内树立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典范,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确地认识到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精神、缺乏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贫”而不“困”。其次,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如勤工助学等缓解或克服经济困难;引导贫困大学生克服不劳而获得思想,摒弃“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报酬,并在劳动中拓宽视野,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再者,要加强诚信教育:运用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信用知识宣传,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信用理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从基本行为抓起,要求在日常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中言行一致,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行为。最后,要加强感恩教育:高校作为一种育人机构,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领悟到各种形式的资助实际上是资助者对贫困生的一种教育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感恩日或感恩节,使学生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通过举办感恩书信、故事演讲赛,唤起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开展爱心接力活动,引导贫困生热爱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1]。
[参考文献]
[1]于建霞,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韩成英,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缺失及对策研究,《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需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3]余梦、周婷,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網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年2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