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大数据”作为一个热词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同领域的人对其解读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解读和认知大数据?2015年4月28日晚,我有幸参加由大夏书系支持的“第816期深圳读书会——与大数据同行,如何实现高质量学习”。在这次读书分享会上,我们以高质量学习机制、学习科学以及大数据学习运用等几个主题为切入点,就大数据重新认识和定位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研讨和分享。
大数据时代到来究竟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冲击呢?首先来看看知识信息的增速对我们的影响。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研究发现,“人类的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长一倍,而目前是每3年增长一倍。知识折旧: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席卷而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这是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而当今随着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云时代的到来,数据裂变效应加剧。从风靡世界的PPT Did You Know?中你一定能感受到大数据所引发的世界突变,“世界上每天出版书籍至少3000册以上,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信息高达255亿亿B,新的科学知识大约每两年翻一翻……”这意味着什么呢?知识每天都在更新,数据每天都在加速裂变。因此,我们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刷新自己才能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能力?我非常赞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苏伽特·米特拉的观点。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学习者必须掌握三种最基本的技能,“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面对海量的大数据,我们首先要学会阅读,特别是数字化阅读。随着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读写”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基于海量网络信息的超链接跳跃式阅读,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相融合的阅读资料,多方式的言语表达,学生“数字读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当前大部分一线教师基本不关注基于海量信息的数字读写能力培养,还是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教授数字时代的学生。同时,在海量的大数据里要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正确信息,搜索能力和辨别真伪的能力是关键,否则我们的学习就是无效的。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引爆了大数据革命,站在这样的大数据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在其专著《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大数据为学习带来了三大改变:我们能够搜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集聚起来的反馈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大数据时代学习具有三大特征:反馈数据、个性化学习、概率预测。
从我的教学实践经验看,“反馈数据”可以让学生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数据分析,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效。同时,大数据让学生开展基于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比如,公众微信号订阅,可以让学生很方便地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基于微课的云资源,可以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翻转学习;云标签的运用,让学生将在社会化媒体上创建的知识轻松归类,并能便捷有效地进行基于关键词的搜索;RSS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订阅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促进知识汇聚;网络书签,很便捷地收藏网址及学习者喜欢的网络资源……
总之,一线实践者要了解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特征,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顺应时代发展,用与时代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大数据时代到来究竟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冲击呢?首先来看看知识信息的增速对我们的影响。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研究发现,“人类的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长一倍,而目前是每3年增长一倍。知识折旧: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席卷而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这是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而当今随着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云时代的到来,数据裂变效应加剧。从风靡世界的PPT Did You Know?中你一定能感受到大数据所引发的世界突变,“世界上每天出版书籍至少3000册以上,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信息高达255亿亿B,新的科学知识大约每两年翻一翻……”这意味着什么呢?知识每天都在更新,数据每天都在加速裂变。因此,我们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刷新自己才能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能力?我非常赞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苏伽特·米特拉的观点。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学习者必须掌握三种最基本的技能,“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面对海量的大数据,我们首先要学会阅读,特别是数字化阅读。随着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读写”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基于海量网络信息的超链接跳跃式阅读,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相融合的阅读资料,多方式的言语表达,学生“数字读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当前大部分一线教师基本不关注基于海量信息的数字读写能力培养,还是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教授数字时代的学生。同时,在海量的大数据里要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正确信息,搜索能力和辨别真伪的能力是关键,否则我们的学习就是无效的。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引爆了大数据革命,站在这样的大数据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在其专著《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大数据为学习带来了三大改变:我们能够搜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集聚起来的反馈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大数据时代学习具有三大特征:反馈数据、个性化学习、概率预测。
从我的教学实践经验看,“反馈数据”可以让学生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数据分析,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效。同时,大数据让学生开展基于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比如,公众微信号订阅,可以让学生很方便地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基于微课的云资源,可以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翻转学习;云标签的运用,让学生将在社会化媒体上创建的知识轻松归类,并能便捷有效地进行基于关键词的搜索;RSS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订阅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促进知识汇聚;网络书签,很便捷地收藏网址及学习者喜欢的网络资源……
总之,一线实践者要了解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特征,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顺应时代发展,用与时代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