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以来,我镇部分生猪养殖户中新生和断奶仔猪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以哺乳期和断奶期仔猪多发的仔猪腹泻,引起猪的腹泻病的主要病因有细菌和病毒感染、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等。严重的腹泻病除死亡损失外,常因饲料报酬减低、增重减慢、继发感染和药费开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当前生猪价格较低时期,较大打击了养殖户积极性。为此,笔者针对仔猪腹泻发生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调查
从调查情况情况分析,发生在我镇的仔猪腹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
仔猪7d开始补料后,胃肠道功能不适应,4月中旬我县气温温差较大,猪场保温措施不完善,致使个别体质弱的仔猪出现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发病后场主治疗不及时,一个猪场在同窝仔猪中有5头出现腹泻才开始用药,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4头仔猪出现死亡。在病情严重之后向畜牧站报告病情,技术人员通过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认为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给出建议用药方案,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2.细菌性腹泻
3月份有2个猪场分别出现仔猪排黄白色稀便现象,发病仔猪皮毛粗乱,食欲逐渐减退或不食。剖检发现病死仔猪脱水、偏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肠内容物灰白色,有酸臭味,肠壁变薄,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采取3份病、死猪新鲜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在普通琼脂斜面上成长为灰白色菌落;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
调查发现两个猪场均实行自繁自养,近期未从外地调入种猪和仔猪。两场发病仔猪均存在母猪产后发热导致乳汁不足现象,虽然对仔猪采取人工乳喂养,但因初乳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两个猪场虽然制定了消毒制度,但措施不完善,由于气温逐渐升高,细菌大量繁殖,存在一定的疫情隐患。母猪产前没免疫大肠杆菌疫苗,仔猪无相应抗体,个别体质较弱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出现腹泻现象,发病初期补液不及时造成抵抗力较低的仔猪死亡。
3.病毒性腹泻
1月份3个猪场仔猪腹泻主要发病仔猪排黑色稀便,眼睛凹陷,毛蓬松,食欲减退至不食。剖检仔猪消瘦,脱水明显;胃底粘膜充血、出血,肠粘膜剥落,小肠壁变薄,肠道充气,内容物呈液体状、灰黑色,有酸臭味,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分别采集3份病死猪肺、肝,发病猪耳静脉血液涂片镜检,未发现有细菌。
调查发现3个猪场均实行自繁自养,近期未从外地调入种猪和仔猪。猪场距离村庄和主要交通道路在500m以上,生产环境和场区卫生状况都较好。但在仔猪21日龄断奶时气温较低,换料过度期太短,增加了断奶应激因素,胃肠道功能不适应。母猪产前没有免疫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仔猪无相应抗体;猪场保温等饲养管理措施没跟上,致使个别体质弱的仔猪出现因断奶诱发的传染性胃肠炎,导致腹泻的发生。
4.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混合感染型
4月份1个猪场16日龄仔猪出现腹泻现象,发病仔猪皮毛粗乱,食欲减退不食,消瘦,排黄、黑色稀便。仔猪皮下水肿,胃底粘膜充血、出血,肠粘膜剥落,小肠壁变薄,肠道充气,内容物呈液体状、黄黑色,有腥臭味,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从调查情况看,4月初前后,我县早晚温差大,母猪产前没有免疫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猪场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消毒措施不完善,致使个别体质弱的仔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因治疗不及时继发大肠杆菌病。
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针对发病猪场,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并针对猪场不同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取得一定疗效,并建议做好大肠杆菌、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猪瘟、伪狂犬等重要疫病的免疫工作。
通过对发病仔猪的对症治疗和猪场培训,猪场健全饲养管理等各项制度,我县近期仔猪腹泻现象已得到明显控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建议
1.存在问题
我镇猪场规模总体偏小,养殖户防疫意识不高,个别养殖户饲养管理解措施不到位,今年以来,我县天气变化较大,个别猪场饲养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个别猪场仔猪出现腹泻现象。
2.防控建议
一要加强免疫。母猪配种前要切实做好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等重要疫病的免疫,产前重点做好大肠杆菌、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的免疫。二要加强饲养管理。对初生仔猪做好防寒和保温,在温差较大的天气尤其要加强仔猪管理,发现仔猪出现拉稀现象,及时采取隔离,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降低因治疗不及时造成的仔猪死亡。
一、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调查
从调查情况情况分析,发生在我镇的仔猪腹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
仔猪7d开始补料后,胃肠道功能不适应,4月中旬我县气温温差较大,猪场保温措施不完善,致使个别体质弱的仔猪出现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发病后场主治疗不及时,一个猪场在同窝仔猪中有5头出现腹泻才开始用药,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4头仔猪出现死亡。在病情严重之后向畜牧站报告病情,技术人员通过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认为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给出建议用药方案,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2.细菌性腹泻
3月份有2个猪场分别出现仔猪排黄白色稀便现象,发病仔猪皮毛粗乱,食欲逐渐减退或不食。剖检发现病死仔猪脱水、偏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肠内容物灰白色,有酸臭味,肠壁变薄,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采取3份病、死猪新鲜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在普通琼脂斜面上成长为灰白色菌落;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
调查发现两个猪场均实行自繁自养,近期未从外地调入种猪和仔猪。两场发病仔猪均存在母猪产后发热导致乳汁不足现象,虽然对仔猪采取人工乳喂养,但因初乳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两个猪场虽然制定了消毒制度,但措施不完善,由于气温逐渐升高,细菌大量繁殖,存在一定的疫情隐患。母猪产前没免疫大肠杆菌疫苗,仔猪无相应抗体,个别体质较弱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出现腹泻现象,发病初期补液不及时造成抵抗力较低的仔猪死亡。
3.病毒性腹泻
1月份3个猪场仔猪腹泻主要发病仔猪排黑色稀便,眼睛凹陷,毛蓬松,食欲减退至不食。剖检仔猪消瘦,脱水明显;胃底粘膜充血、出血,肠粘膜剥落,小肠壁变薄,肠道充气,内容物呈液体状、灰黑色,有酸臭味,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分别采集3份病死猪肺、肝,发病猪耳静脉血液涂片镜检,未发现有细菌。
调查发现3个猪场均实行自繁自养,近期未从外地调入种猪和仔猪。猪场距离村庄和主要交通道路在500m以上,生产环境和场区卫生状况都较好。但在仔猪21日龄断奶时气温较低,换料过度期太短,增加了断奶应激因素,胃肠道功能不适应。母猪产前没有免疫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仔猪无相应抗体;猪场保温等饲养管理措施没跟上,致使个别体质弱的仔猪出现因断奶诱发的传染性胃肠炎,导致腹泻的发生。
4.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混合感染型
4月份1个猪场16日龄仔猪出现腹泻现象,发病仔猪皮毛粗乱,食欲减退不食,消瘦,排黄、黑色稀便。仔猪皮下水肿,胃底粘膜充血、出血,肠粘膜剥落,小肠壁变薄,肠道充气,内容物呈液体状、黄黑色,有腥臭味,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从调查情况看,4月初前后,我县早晚温差大,母猪产前没有免疫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猪场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消毒措施不完善,致使个别体质弱的仔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因治疗不及时继发大肠杆菌病。
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针对发病猪场,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并针对猪场不同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取得一定疗效,并建议做好大肠杆菌、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猪瘟、伪狂犬等重要疫病的免疫工作。
通过对发病仔猪的对症治疗和猪场培训,猪场健全饲养管理等各项制度,我县近期仔猪腹泻现象已得到明显控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建议
1.存在问题
我镇猪场规模总体偏小,养殖户防疫意识不高,个别养殖户饲养管理解措施不到位,今年以来,我县天气变化较大,个别猪场饲养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个别猪场仔猪出现腹泻现象。
2.防控建议
一要加强免疫。母猪配种前要切实做好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等重要疫病的免疫,产前重点做好大肠杆菌、传染性腹泻-胃肠炎二联疫苗的免疫。二要加强饲养管理。对初生仔猪做好防寒和保温,在温差较大的天气尤其要加强仔猪管理,发现仔猪出现拉稀现象,及时采取隔离,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降低因治疗不及时造成的仔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