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越来越广,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让较为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和音乐、游戏一样的有趣,好玩,这正是多媒体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魅力。信息技术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我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模拟生活情景,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遐想的生活情景中,轻松、自然地学习数学,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学习排序,我设置了“小鲤鱼泡泡”的游戏,让幼儿在穿项链、涂鱼鳞的过程中感知、掌握各种排列的规律和方法,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加深幼儿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些内容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既呆板单调又机械乏味,教师操作、演示、讲解都很不方便,幼儿也因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而收效甚微。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通过一些贴绒教具或实物教具,再辅以教师的口头表述,让幼儿理解数概念及其表达的含义。要让幼儿掌握,教师必须反复演示、讲述很多次,但结果仍不尽人意。
信息技术能够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生动有趣的声像和视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童趣,自然地使幼儿愿意学、主动学、学得好,更好地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动静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浅化知识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达到认知目标。
3.运用信息技术科学地评价幼儿,使活动评价更为生动、灵活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忽视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评价语言又比较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棒”、“真会动脑筋”等词语。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选用巧妙的课件,借助课件来进行评价,则不仅能使我们的评价变得生动、灵活,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进行整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的练习,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设计“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块,从易到难,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权。幼儿既可以按顺序从易到难逐步练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喜好,跳过某一部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水平练习。这样的练习,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水平来选择内容,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借助课件来进行评价,评价会变得更为生动、灵活。当回答正确时,就出现一个表扬的大拇指,并伴有教师的录音“你真棒!”或鼓掌声;答错了,则提示“再想一想、再试一试”等。鲜艳的画面、清晰的回应声及可操作性,实现了计算机与人的互动作用,创设了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在大胆的尝试中发现、建构数的知识,激发思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遵循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有的多媒体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做得太花哨。这样的课件,违背了幼儿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如何恰當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使用方法,还要对不同的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合理设计、开发、管理与使用的能力和对幼儿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设计、组织、指导的水平。如何不断地加强我们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让较为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和音乐、游戏一样的有趣,好玩,这正是多媒体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魅力。信息技术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我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模拟生活情景,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遐想的生活情景中,轻松、自然地学习数学,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学习排序,我设置了“小鲤鱼泡泡”的游戏,让幼儿在穿项链、涂鱼鳞的过程中感知、掌握各种排列的规律和方法,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加深幼儿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些内容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既呆板单调又机械乏味,教师操作、演示、讲解都很不方便,幼儿也因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而收效甚微。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通过一些贴绒教具或实物教具,再辅以教师的口头表述,让幼儿理解数概念及其表达的含义。要让幼儿掌握,教师必须反复演示、讲述很多次,但结果仍不尽人意。
信息技术能够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生动有趣的声像和视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童趣,自然地使幼儿愿意学、主动学、学得好,更好地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动静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浅化知识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达到认知目标。
3.运用信息技术科学地评价幼儿,使活动评价更为生动、灵活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忽视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评价语言又比较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棒”、“真会动脑筋”等词语。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选用巧妙的课件,借助课件来进行评价,则不仅能使我们的评价变得生动、灵活,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进行整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的练习,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设计“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块,从易到难,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权。幼儿既可以按顺序从易到难逐步练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喜好,跳过某一部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水平练习。这样的练习,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水平来选择内容,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借助课件来进行评价,评价会变得更为生动、灵活。当回答正确时,就出现一个表扬的大拇指,并伴有教师的录音“你真棒!”或鼓掌声;答错了,则提示“再想一想、再试一试”等。鲜艳的画面、清晰的回应声及可操作性,实现了计算机与人的互动作用,创设了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在大胆的尝试中发现、建构数的知识,激发思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遵循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有的多媒体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做得太花哨。这样的课件,违背了幼儿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如何恰當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使用方法,还要对不同的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合理设计、开发、管理与使用的能力和对幼儿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设计、组织、指导的水平。如何不断地加强我们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