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早就听室友在念念叨叨地说丽江夜色美,说丽江古镇风味足,说丽江过桥米线色香味俱全,说丽江雪山会带来心跳的感觉,说来了丽江两次都还深感魂牵梦萦觉得意犹未尽。
也早就看过那些名人来这里记录下的轶事,直感慨此生有幸能在这般风韵的高山古城游走一番,好似这大研厢是一场荡涤灵魂的旅行。远离了钢筋水泥筑起的密不透风的铅色森林,洗净了凡庸俗世的杂念,在民族风甚重的地方,做一回真实的、质朴的人。
对这里最初的印象,全来自地理必修二课本上的一道题。下午第一节课,讲台上传来老师催眠般的声音,努力提神才分辨出他是在说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挡住了高原凌冽的寒风,旁靠洱海,还有玉龙雪山干净剔透的雪水滋养。本就魂不守神了,现在有了拓展思绪的导体。而我更是何曾想过经济闭塞的西南有着这样一座丰饶的城池。想象中的影像划过脑间的齿轮一点点清晰播放:淡风拂晓,寂静幽然的大空谷,万年苍翠的葱林,自然空寥的对歌划破朝霞渲染的天际,唤醒沉睡的古城,诗意次第而生;夜间歌女用抹去一切雕饰的嗓音悠悠地唱着慢摇,轻轻哄着城池的入眠。纵使千般辗转,回忆枯老,这里的江山也不会凛冽,这里的一切仍是原生的模样。“这么美啊,”我半开玩笑着和同桌说,“那我此生一定要去一次!”
那时候的我何曾想过,不到半年,我就真的站在这里了,站在这千万人口口念念的古镇之中。
踏入的时候还是傍晚,天空是澄澈的青色。看这里竟觉得有种乌镇或者周庄甚至是古都建康的感觉。南方的气息甚是浓重。亭台楼阁,小溪缓淌,遥岑的剪影隐隐绰绰,高远的霁雪霏霏霭霭,清新的晚雾恍若能透穿一切,洗净灵魂一般。听当地人讲云南话,竟然误以为听到的是熟悉的吴侬软语。或许这就是这里带给人如此强烈的亲近感的缘由。石板铺成的窄路高高低低,踏实感充盈到让人忘却世事的薄凉。沿着小溪走,叫卖声影影约约,参杂着些许的鼓声,晚间的皎洁清朗月光洒下来,落在窗棱墨色的剪影上,仿佛铺了一地梦泽的琉璃。简约的装饰镂空了时光,更是清绝。
那一刻脑海干净纯粹,只有循環念想着张爱玲曾经说过的一番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在吗?”
此生遇见,不早不晚。
本想这样的感触可以延续上游玩丽江的三天。可惜,带给我浓郁的惊艳感只有那幸存下来的古镇。这享誉盛名的古城,不知道什么时候融入了这么多繁杂都市的气息。白天交通的拥堵,游客的喧嚷,工地施工的嘈杂,还有那新建的新城的现代感都使曾经纯净的她丧失了最初本真的美。就连古城里的酒吧女郎也变得稍显摩登,与那些古老的建筑格格不入,难以想象百年后此处会变成如何的时尚。
我意识到,当年唯美的古镇在远去,现世清净也渐行渐远了,恐怕以后想要再见,就得通过回忆了。一边这样想,一边还在庆幸地感慨至少走过这么一回,不施脂粉的丽江,留下这一纸空念。
回杭州的路上,悄然入梦,…稍稍昂首,那是蔚蓝的天空,澈若明镜,一朵朵,或是说一片片的白云扬扬洒洒地,却不失轻巧地掠过头顶。是的,那是2050年某一日的清晨,在科技发达且极其现代化的杭州城,我站在那几百米的高空楼层中,真真切切,享受着与天空的亲近,与云朵的密语。
“咔嚓”按下了快门,底片冲洗出来,只见一朵娇嫩欲滴的茶花,施施然地绽放于片片碧叶之中,衬得愈是嫣媚,愈是精致。心便沉迷于此。抬睫望去,落目处,那原本的“花模”,依旧在阳光下,微风拂瓣,颤颤地抖动着花瓣,美丽但不炫目,迎面的是生命灵动的气息。是的,一盏茶的功夫,已至上午,在和谐安然的杭城小巷一角,我凝视着一朵花,一个来自2050年的生命。
思绪顺时间而回,我继续向前行走。不知不觉之中,我竟来到了西子湖畔。40年时光辗转,唯独她依然宁泊淡然,午后的阳光撒在如镜的湖面上,粼波点点,一星一星地闪着。太阳虽明媚,却丝毫不炽热。原来,这短短数载之年,人们也终于悔悟了自然,悔悟了温室之后果的可怖,于是,太阳能与氢能,以及成功研发的新清洁能源,代替了那些害了人们,害了自然的化石能源,氟利昂的渐少,植被的增多,这愈来愈多的行动,凝聚成了力量,终是为杭城沐浴了清凉,亦然为自然,为地球沐浴了清凉。想到这里,2050年,应已是年近花甲的我,愉悦地弯起了嘴角,因为我幸运地在有生之年,感受了杭城,或是自然的气候的成功转变。
沿着小路,闲然信步般走至了彼岸的美食城。依旧是浓郁的小吃香。我的嗅觉一路享受着,视觉也欢愉着,这路上的人们,一个个都是乐滋滋的,看得出,杭城的人们,已更是幸福,更是快乐。再走过去,便是茶斋了。已是许久未品茶,细细地吹着茶叶,凝视着它们这样飘着飘着,把香味都飘远了,而把人们的心,都飘进了。小呷一口,西湖龙井的滋味,也依是苦而含甜。这么多年,纵观风云,杭州那古老的文明与人文特色,却是一路保有着。那是杭州人的特有,那是作为一个杭州人的骄傲。
傍晚了,绚烂的晚霞映衬着夕阳的余晖,美不胜收。我沉醉于此一天了,终起身离开茶斋,坐上了早已开通了的地铁。很不巧,正是年轻人们下班放学的高峰期,地铁上难免有些拥堵。刚上了地铁,本想这短短几分钟的路程,站站也罢,我那逼近花甲的老骨头,这点小风雨还是经得住的。然而,我身旁的一个年轻人起身了,他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的位置上。与此同时,还有两个年轻人也起了身。他小心翼翼地扶我坐下,我感动地语无伦次,示着谢的同时,映入眼帘的,是他温婉地一笑。我亦是感慨万千。这是些多么朝气,也多么善良的新一代年轻人啊!幸然,杭州人们的心始终都是纯善的!
回到家,已是晚上了。月亮不知何时已经挂上了树梢。半川细月间,恍若在安静地言说着什么。我坐在窗台前,心中感慨万千。短短一天,我踏遍了这40年间自己与同代人用双手打造的新杭城,是如此美好,如此焕发清新的朝气。
梦醒,回味…
不禁唏嘘了。终于将思绪拉回了2012年的今天。40年后,愿这一切不再是明媚而美好的梦魇,而是一场真切的事实,如今,就待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了。杭州期待着我们,中国期待着我们,世界期待着我们!
2050年,看似遥远,其实近于眼前。
愿在那时,我们能骄傲地说:
杭城,你是最美的!你在的!
早就听室友在念念叨叨地说丽江夜色美,说丽江古镇风味足,说丽江过桥米线色香味俱全,说丽江雪山会带来心跳的感觉,说来了丽江两次都还深感魂牵梦萦觉得意犹未尽。
也早就看过那些名人来这里记录下的轶事,直感慨此生有幸能在这般风韵的高山古城游走一番,好似这大研厢是一场荡涤灵魂的旅行。远离了钢筋水泥筑起的密不透风的铅色森林,洗净了凡庸俗世的杂念,在民族风甚重的地方,做一回真实的、质朴的人。
对这里最初的印象,全来自地理必修二课本上的一道题。下午第一节课,讲台上传来老师催眠般的声音,努力提神才分辨出他是在说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挡住了高原凌冽的寒风,旁靠洱海,还有玉龙雪山干净剔透的雪水滋养。本就魂不守神了,现在有了拓展思绪的导体。而我更是何曾想过经济闭塞的西南有着这样一座丰饶的城池。想象中的影像划过脑间的齿轮一点点清晰播放:淡风拂晓,寂静幽然的大空谷,万年苍翠的葱林,自然空寥的对歌划破朝霞渲染的天际,唤醒沉睡的古城,诗意次第而生;夜间歌女用抹去一切雕饰的嗓音悠悠地唱着慢摇,轻轻哄着城池的入眠。纵使千般辗转,回忆枯老,这里的江山也不会凛冽,这里的一切仍是原生的模样。“这么美啊,”我半开玩笑着和同桌说,“那我此生一定要去一次!”
那时候的我何曾想过,不到半年,我就真的站在这里了,站在这千万人口口念念的古镇之中。
踏入的时候还是傍晚,天空是澄澈的青色。看这里竟觉得有种乌镇或者周庄甚至是古都建康的感觉。南方的气息甚是浓重。亭台楼阁,小溪缓淌,遥岑的剪影隐隐绰绰,高远的霁雪霏霏霭霭,清新的晚雾恍若能透穿一切,洗净灵魂一般。听当地人讲云南话,竟然误以为听到的是熟悉的吴侬软语。或许这就是这里带给人如此强烈的亲近感的缘由。石板铺成的窄路高高低低,踏实感充盈到让人忘却世事的薄凉。沿着小溪走,叫卖声影影约约,参杂着些许的鼓声,晚间的皎洁清朗月光洒下来,落在窗棱墨色的剪影上,仿佛铺了一地梦泽的琉璃。简约的装饰镂空了时光,更是清绝。
那一刻脑海干净纯粹,只有循環念想着张爱玲曾经说过的一番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在吗?”
此生遇见,不早不晚。
本想这样的感触可以延续上游玩丽江的三天。可惜,带给我浓郁的惊艳感只有那幸存下来的古镇。这享誉盛名的古城,不知道什么时候融入了这么多繁杂都市的气息。白天交通的拥堵,游客的喧嚷,工地施工的嘈杂,还有那新建的新城的现代感都使曾经纯净的她丧失了最初本真的美。就连古城里的酒吧女郎也变得稍显摩登,与那些古老的建筑格格不入,难以想象百年后此处会变成如何的时尚。
我意识到,当年唯美的古镇在远去,现世清净也渐行渐远了,恐怕以后想要再见,就得通过回忆了。一边这样想,一边还在庆幸地感慨至少走过这么一回,不施脂粉的丽江,留下这一纸空念。
回杭州的路上,悄然入梦,…稍稍昂首,那是蔚蓝的天空,澈若明镜,一朵朵,或是说一片片的白云扬扬洒洒地,却不失轻巧地掠过头顶。是的,那是2050年某一日的清晨,在科技发达且极其现代化的杭州城,我站在那几百米的高空楼层中,真真切切,享受着与天空的亲近,与云朵的密语。
“咔嚓”按下了快门,底片冲洗出来,只见一朵娇嫩欲滴的茶花,施施然地绽放于片片碧叶之中,衬得愈是嫣媚,愈是精致。心便沉迷于此。抬睫望去,落目处,那原本的“花模”,依旧在阳光下,微风拂瓣,颤颤地抖动着花瓣,美丽但不炫目,迎面的是生命灵动的气息。是的,一盏茶的功夫,已至上午,在和谐安然的杭城小巷一角,我凝视着一朵花,一个来自2050年的生命。
思绪顺时间而回,我继续向前行走。不知不觉之中,我竟来到了西子湖畔。40年时光辗转,唯独她依然宁泊淡然,午后的阳光撒在如镜的湖面上,粼波点点,一星一星地闪着。太阳虽明媚,却丝毫不炽热。原来,这短短数载之年,人们也终于悔悟了自然,悔悟了温室之后果的可怖,于是,太阳能与氢能,以及成功研发的新清洁能源,代替了那些害了人们,害了自然的化石能源,氟利昂的渐少,植被的增多,这愈来愈多的行动,凝聚成了力量,终是为杭城沐浴了清凉,亦然为自然,为地球沐浴了清凉。想到这里,2050年,应已是年近花甲的我,愉悦地弯起了嘴角,因为我幸运地在有生之年,感受了杭城,或是自然的气候的成功转变。
沿着小路,闲然信步般走至了彼岸的美食城。依旧是浓郁的小吃香。我的嗅觉一路享受着,视觉也欢愉着,这路上的人们,一个个都是乐滋滋的,看得出,杭城的人们,已更是幸福,更是快乐。再走过去,便是茶斋了。已是许久未品茶,细细地吹着茶叶,凝视着它们这样飘着飘着,把香味都飘远了,而把人们的心,都飘进了。小呷一口,西湖龙井的滋味,也依是苦而含甜。这么多年,纵观风云,杭州那古老的文明与人文特色,却是一路保有着。那是杭州人的特有,那是作为一个杭州人的骄傲。
傍晚了,绚烂的晚霞映衬着夕阳的余晖,美不胜收。我沉醉于此一天了,终起身离开茶斋,坐上了早已开通了的地铁。很不巧,正是年轻人们下班放学的高峰期,地铁上难免有些拥堵。刚上了地铁,本想这短短几分钟的路程,站站也罢,我那逼近花甲的老骨头,这点小风雨还是经得住的。然而,我身旁的一个年轻人起身了,他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的位置上。与此同时,还有两个年轻人也起了身。他小心翼翼地扶我坐下,我感动地语无伦次,示着谢的同时,映入眼帘的,是他温婉地一笑。我亦是感慨万千。这是些多么朝气,也多么善良的新一代年轻人啊!幸然,杭州人们的心始终都是纯善的!
回到家,已是晚上了。月亮不知何时已经挂上了树梢。半川细月间,恍若在安静地言说着什么。我坐在窗台前,心中感慨万千。短短一天,我踏遍了这40年间自己与同代人用双手打造的新杭城,是如此美好,如此焕发清新的朝气。
梦醒,回味…
不禁唏嘘了。终于将思绪拉回了2012年的今天。40年后,愿这一切不再是明媚而美好的梦魇,而是一场真切的事实,如今,就待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了。杭州期待着我们,中国期待着我们,世界期待着我们!
2050年,看似遥远,其实近于眼前。
愿在那时,我们能骄傲地说:
杭城,你是最美的!你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