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社会的道德风气和大家的价值观念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些年,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也比之前提升了,如何有效的引导与保护未成年人,防止这些事件的发生,就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其中,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就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基础,有着非常强大的与人的功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要进行改革,教师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的探索与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就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45-01
  要想使初中学生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要大力的提升道德教育,完善法治的教育。教师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指引,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一、结合社会时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把一些社会的时事作为教学的案例插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就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比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做守法的公民”时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复旦大学学生的投毒案件引入到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这个案件的发生对被害人和林森本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怎样才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使学生站在被害人和犯人的角度来对着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到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使学生学会在行使自身的权利的同时,不能危害其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进行保护。
  二、明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教师在教学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时,可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自己要以正确的态度来教学,在课堂上要以情入理,使学生可以在情感态度方面接受与法律有关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新课程标准里也有明确的指出: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要唤起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建法治教学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法治这一概念。
  比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坚持宪法至上”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法律伴我成长》这首歌曲,就可以很好的创建出法律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与宪法有关的知识,接着教师在进行补充,然后在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念变得明确,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提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进而可以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全面的培养。
  三、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法律素养
  教师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里的内容和教学的知识带你进行研究,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法律常识中,非常明确的介绍了法律的权利、义务以及适用的范围。教师要通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现阶段的我国的法律情况,让学生学会懂法与用法,在必要时要学会可以运用法律这把武器来对自己的合法的权益进行保护。学生在上学期间,要遵纪守法,坚决抵制对国家利益有侵害的行为,来大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初中时期正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对学生的良好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級下册中的“公民权利”这一课的内容时,在讲到教育权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小明的爸爸不让小明上学的例子来进行引导,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小明的爸爸要求小明辍学的这一行为有没有触犯到我国的法律条规?如果你自己就是小明本人,那么,你会运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呢?学生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想到当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者是受到侵害时,就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具体实施的方法就是可以进行诉讼或非诉讼这两种方式,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需要把与其相关的知识点穿插到案例的教学中,对学生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
  四、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社会时事,激发学生对道德法治学习的兴趣,明确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深度的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总之,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教育教学要从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才可以有效地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金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
  [2]臧柳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84):1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部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开发校本课程,主要是因为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合肥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及审美价值,开发合肥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传承合肥地方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养成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合肥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价
摘 要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小学的教育中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也十分重要,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得到了优化,其中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出了有效教学这一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在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相比于普通的教学模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可以弥补其不足的方面,本文就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相关运用和构建策略做了
摘 要 小学数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好小学数学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开数学谜团。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的常用方法,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思想,在整个数学体系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数形结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N945.15,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
摘 要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不但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思想方面也有了极大的进步,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在社会的影响之下,新课堂改革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希望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分层教学就是创新改革后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将详细讲述分层教学的教学现状和理论依据,并列举出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