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文化交际双方对私人个人空间领域的相互尊重是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个人空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隐私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个人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价值观又是中西个人空间概念差异的深层机制。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非语言文化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的定义,比较中西方个人空间概念差异表现,从中西方隐私观角度,群体取向和个人取向角度探析非语言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差异的成因。
关键词:个人空间;隐私观;跨文化交际
人类语言行为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根据美国语言学者萨摩瓦尔和波特的定义,非语言交际指在交际环境中的表情语,服饰语,体态语,时间语以及空间语。上世纪50年代霍尔(Edward Hall)提出“个人空间”的概念并划分出人际交流的四个地带。笔者认为个人空间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非语言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的定义
所谓个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一个人周围的心理防御区域。它是个体与个体以外的人和事物之间所保持的无形的空间距离。这个空间就像包围着人体的一个巨大“气泡”一样。一旦个体以外的人或者事物突破了“气泡”,进入个体所需的充足空间时,人的心理上就感到不安,焦虑,紧张,迫使个体会自动后退或是离开。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的不同程度划分了四种区域或个人空间距离。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audience distance)、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一个人对于空间范围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当其他个体或者事物超越这个度,进入他的空间范围以内,他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而当一个人的空间范围相对大于实际所需限度时,他又会急需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对于个人空间范围的把握就是对“度”的把握。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因人而已;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个人空间概念的运用则更不相同。
二、中西方个人空间概念差异表现
个人空间概念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在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提到了“接触文化” 和“ 非接触文化” 的区别。前者在人际交流中习惯于身体接触,个人空间的需求领域相对较小,后者不习惯于身体的接触,个人空间的范围要求较大;有的学者把这种空间的利用称为:聚拢型和离散型。下面主要以中国人和英美人为比较对象,研究一下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个人空间利用的差异。
案例1:中西办公领域中个人空间要求
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和个人私密感。由于这两种要求,他们经常用墙,门等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隔起来。比如,在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如果有可能,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尽量有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不可能,也是绞尽脑汁地将一间大屋子用活动板隔开,至少也要将办公桌分开,尽量给每个人有自己的领地,他人不要随意侵占个人的私有空间。如果办公室门敞开着就意味着一种邀请,你这时便可轻轻敲门以示对办公室主人的尊重,随后自然地就会受欢迎,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具有共享地域空间的能力,因此很少意识到对空间西方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侵犯的财产。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案例2:中西问候礼仪中的个人空间要求
对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时,东方人对“个人空间”的概念薄弱。比如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要比西方人小得多。
我们看见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总喜欢摸一摸,甚至还要询问从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来表示我们对这件衣服的赞美,对于西方国家人来说这是很不合适的,他们非常重视对本人物品的私有,他们把衣着认为是他人无权触碰的个人私物,不准别人随便触摸,也很讨厌交往不深的人打听此物的价钱,这是英语国家的禁忌。
案例3:中西家庭中个体的个人空间要求
美国人会给他们每个孩子准备单独的卧室,这常常让中国人觉得吃惊,不过这也表明了美国人将个性和个人隐私放在首位。在中国,人口密度和拥挤的环境条件使人们几乎不可能控制环境以保留自己的隐私。
My home is my castle就是西方个人空间观念的典型习语体现。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房间属于自己隐私的一部分——个人领域,外人不经过允许不得擅自闯入自己的房间,否则就是对自己隐私的侵犯。
三、中西方个人空间差异成因
中西方的个人空间概念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追根朔源是在各自文化影响下培育的不同的隐私观和价值观造成的。
(一)隐私观与个人空间
“隐私”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个外来词,是对英文单词privacy的翻译。Privacy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释义为“freedom from interference or public attention”,意为“不受干扰或不受公众注目的自由;私人权利;个人自由”。在中文中是没有可以对应的词的,我们现在使用的“隐私”在《现代汉语词典》(2004)中的定义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西方人个人隐私很看重,他们观念中个体隐私所涵盖的范畴也非常广泛。包括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私人活动领域等等。西方人对于别人的干涉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在西方除非迫不得已的“拥挤情况”闯入个人空间都是一种冒犯。而在中国人关于隐私的范畴的定位要比西方人少很多。比如在西方,工资,年龄,婚姻家庭属于隐私范畴的东西在中国都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会导致中西方个人空间的范围要求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群体内部却是开放的,个人隐私意识非常淡薄,保护个体隐私的要求也不强烈。相对来说个人空间范围就会较小。 (二)价值观取向不同
由于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对于个人空间概念的理解及个人空间维护的意识也不相同。西方高度重视自我的个人空间,而中国人在维护个人空间意识方面相对薄弱。
从根本上说,中西个人空间范畴的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取向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造就了人们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取向。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造就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被定义为“提倡个人行动自由与信仰完全自由的理论”。在个人生活领域,宽容,理解,尊重乃个人自主选择。因此,西方人对于来自外部个体对私人空间冒犯的敏感度也较高。
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则以集体主义为核心。集体主义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被定义为“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强调个人强调家族观念,群体观念;强调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集体利益至上。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提倡应该服从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以集体利益为重才能达到大局的和谐。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忍让、相互合作,从而导致人们对个人空间的概念日渐淡化。
四、结语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也日益频繁。由于中西方文化植根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中,东西方对于个人空间概念也存在差异,造成中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时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时有发生。为减少文化休克而引发的不同民族文化理解的偏差,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个人空间概念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探索不同文化体系的价值观,提高我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0.
[2]尚云鹤.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范德尚.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03).
[4]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5]贾玉薪.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郝菲(1985.04-),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个人空间;隐私观;跨文化交际
人类语言行为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根据美国语言学者萨摩瓦尔和波特的定义,非语言交际指在交际环境中的表情语,服饰语,体态语,时间语以及空间语。上世纪50年代霍尔(Edward Hall)提出“个人空间”的概念并划分出人际交流的四个地带。笔者认为个人空间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非语言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的定义
所谓个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一个人周围的心理防御区域。它是个体与个体以外的人和事物之间所保持的无形的空间距离。这个空间就像包围着人体的一个巨大“气泡”一样。一旦个体以外的人或者事物突破了“气泡”,进入个体所需的充足空间时,人的心理上就感到不安,焦虑,紧张,迫使个体会自动后退或是离开。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的不同程度划分了四种区域或个人空间距离。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audience distance)、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一个人对于空间范围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当其他个体或者事物超越这个度,进入他的空间范围以内,他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而当一个人的空间范围相对大于实际所需限度时,他又会急需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对于个人空间范围的把握就是对“度”的把握。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因人而已;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个人空间概念的运用则更不相同。
二、中西方个人空间概念差异表现
个人空间概念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在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提到了“接触文化” 和“ 非接触文化” 的区别。前者在人际交流中习惯于身体接触,个人空间的需求领域相对较小,后者不习惯于身体的接触,个人空间的范围要求较大;有的学者把这种空间的利用称为:聚拢型和离散型。下面主要以中国人和英美人为比较对象,研究一下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个人空间利用的差异。
案例1:中西办公领域中个人空间要求
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和个人私密感。由于这两种要求,他们经常用墙,门等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隔起来。比如,在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如果有可能,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尽量有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不可能,也是绞尽脑汁地将一间大屋子用活动板隔开,至少也要将办公桌分开,尽量给每个人有自己的领地,他人不要随意侵占个人的私有空间。如果办公室门敞开着就意味着一种邀请,你这时便可轻轻敲门以示对办公室主人的尊重,随后自然地就会受欢迎,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具有共享地域空间的能力,因此很少意识到对空间西方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侵犯的财产。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案例2:中西问候礼仪中的个人空间要求
对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时,东方人对“个人空间”的概念薄弱。比如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要比西方人小得多。
我们看见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总喜欢摸一摸,甚至还要询问从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来表示我们对这件衣服的赞美,对于西方国家人来说这是很不合适的,他们非常重视对本人物品的私有,他们把衣着认为是他人无权触碰的个人私物,不准别人随便触摸,也很讨厌交往不深的人打听此物的价钱,这是英语国家的禁忌。
案例3:中西家庭中个体的个人空间要求
美国人会给他们每个孩子准备单独的卧室,这常常让中国人觉得吃惊,不过这也表明了美国人将个性和个人隐私放在首位。在中国,人口密度和拥挤的环境条件使人们几乎不可能控制环境以保留自己的隐私。
My home is my castle就是西方个人空间观念的典型习语体现。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房间属于自己隐私的一部分——个人领域,外人不经过允许不得擅自闯入自己的房间,否则就是对自己隐私的侵犯。
三、中西方个人空间差异成因
中西方的个人空间概念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追根朔源是在各自文化影响下培育的不同的隐私观和价值观造成的。
(一)隐私观与个人空间
“隐私”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个外来词,是对英文单词privacy的翻译。Privacy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释义为“freedom from interference or public attention”,意为“不受干扰或不受公众注目的自由;私人权利;个人自由”。在中文中是没有可以对应的词的,我们现在使用的“隐私”在《现代汉语词典》(2004)中的定义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西方人个人隐私很看重,他们观念中个体隐私所涵盖的范畴也非常广泛。包括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私人活动领域等等。西方人对于别人的干涉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在西方除非迫不得已的“拥挤情况”闯入个人空间都是一种冒犯。而在中国人关于隐私的范畴的定位要比西方人少很多。比如在西方,工资,年龄,婚姻家庭属于隐私范畴的东西在中国都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会导致中西方个人空间的范围要求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群体内部却是开放的,个人隐私意识非常淡薄,保护个体隐私的要求也不强烈。相对来说个人空间范围就会较小。 (二)价值观取向不同
由于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对于个人空间概念的理解及个人空间维护的意识也不相同。西方高度重视自我的个人空间,而中国人在维护个人空间意识方面相对薄弱。
从根本上说,中西个人空间范畴的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取向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造就了人们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取向。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造就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被定义为“提倡个人行动自由与信仰完全自由的理论”。在个人生活领域,宽容,理解,尊重乃个人自主选择。因此,西方人对于来自外部个体对私人空间冒犯的敏感度也较高。
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则以集体主义为核心。集体主义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被定义为“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强调个人强调家族观念,群体观念;强调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集体利益至上。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提倡应该服从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以集体利益为重才能达到大局的和谐。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忍让、相互合作,从而导致人们对个人空间的概念日渐淡化。
四、结语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也日益频繁。由于中西方文化植根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中,东西方对于个人空间概念也存在差异,造成中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时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时有发生。为减少文化休克而引发的不同民族文化理解的偏差,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个人空间概念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探索不同文化体系的价值观,提高我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0.
[2]尚云鹤.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范德尚.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03).
[4]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5]贾玉薪.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郝菲(1985.04-),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