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性冲动而来,张爱玲的众多作品都是对人类本能性冲动的完美诠释,本文尤以分析“恋父情结”这一问题。
一、恋父情结的理论依据
极端的恋父情结实际上是由爱的缺失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心理。父母之爱,因其双双存在,使孩子爱的欲求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而一方的缺失,必然意味着对另一方的加强,即当孩子缺少母爱时,就会对父亲极其依恋。事实上,一般意义上的恋父情结是很正常的,每个女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恋父的倾向——这源于弗洛伊德所谓的“阴茎妒忌”,在性器期,女孩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它是人本能冲动的体现,人可以抑制它,也可以疏导它——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大部分人会有所收敛,弗洛伊德在提及俄狄浦斯(女子对于父亲的爱恋则被称为“厄莱克特拉情结”)时也说,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过着他那样的生活,因为人有理性。反观张的恋父情结就显得过于深厚而病态了。父亲再婚时,她大哭,说道:“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言语中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嫉妒。
二、张爱玲作品中的恋父情结
在《心经》中,主人公小寒畸形地爱着自己的父亲,并因此对母亲产生妒恨,小寒一出生,算命先生就断言她命中克母。父母原准备将她送给他人抚养,但舍不得,仍留在家中。尽管她的母亲并没有因为她的存在而死亡,可小寒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克母”:她要取代母亲,成为父亲的恋人——这恰是张恋父情结的一种映射。《心经》是一个有关“恋父情节”的故事,作者同时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处境、地位与命运的问题,这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全人格、妻性、母性、情人性的难以实现的悲剧。无疑,小寒形成恋父情结的原因,除了自身对父亲的无限爱恋,更是源于母亲作为旧时代妇女的逆来顺受,和父亲的不置可否,由最初对女儿的溺爱逐渐发展为一种感情寄托,即使到最后父亲欲斩断情丝,仍是和与女儿长相相似的段绫卿同居,借此寻找替代和补偿,其中的暧昧不言自明。张爱玲阅读过大量国外的现代小说,对此套路驾轻就熟,然而文学作品中说表现的内容只能揭示人类的一种心理,而不能展示社会的普遍生活。
三、张爱玲生活中的恋父情结
女孩形成恋父情结,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张生活在一个旧式的大家族中,男性的统领地位不可动摇,自然“阳盛阴衰”。而随着4岁时,母亲的离家出走,更使得张童年很多快乐的记忆都与其父有关:父亲喜欢她,给她念诗,批改她幼稚的作文并装订成册;带她去咖啡馆吃点心;连去妓院也领着她——父女长期相伴,直到张老年时看到父亲的字迹,依然颇多感慨。 张的性情内向,深居简出,一句“张爱玲不在”(她极少见人,姑姑常以此搪塞访客)便可见一斑。正是这三点,注定了张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恋父情结。
通常来讲,女孩典型的恋父情结的模式往往是从朦胧而暧昧的暗示到实际行动,从纯粹的倾慕依赖到以性来颠覆父权。而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女孩子的恋父情结会转移,慢慢投射到和她相伴的异性身上,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来颠覆恋父情结;可张爱玲却是通过和异性的结合来延续这种恋父情节。她曾将自己比作被钉在屏风上的一只鸟,虽然后来她离家出走了,但终生都未能逃离父亲的影子。她之后的两任丈夫——胡兰成比她大15岁,赖雅比她大29岁,都如她父亲般与她在文学上有过深入的交流。张自己在谈起择偶条件时,也宣称:“男子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十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张的两段恋情均是女方主动,这明显悖于她内向安静的性情;并且她对胡兰成朝三暮四的宽容和经济上的接济,以及对赖雅晚年的悉心照料都与她自私小气的性格相矛盾——这也可用恋父情结来解释:由于童年母爱的缺失,而将爱过多的转移给父亲,但继母的存在又使这种恋父情结不能充分释放,最终延续在与之交往的异性身上,进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慈悲”和“宽容”——亦如她所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参考文献:
[1]周璇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采薇歌》中张氏影响因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学[M].张唤民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3]张爱玲.私语[J].原刊1944年7月《天地》月刊第10期.
[4]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陈绪石.一种偶合与有意的“演绎”[J].宁渡大学学报(人支科学版),2002.
[6]萧南.贵族才女张爱玲[M].重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一、恋父情结的理论依据
极端的恋父情结实际上是由爱的缺失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心理。父母之爱,因其双双存在,使孩子爱的欲求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而一方的缺失,必然意味着对另一方的加强,即当孩子缺少母爱时,就会对父亲极其依恋。事实上,一般意义上的恋父情结是很正常的,每个女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恋父的倾向——这源于弗洛伊德所谓的“阴茎妒忌”,在性器期,女孩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它是人本能冲动的体现,人可以抑制它,也可以疏导它——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大部分人会有所收敛,弗洛伊德在提及俄狄浦斯(女子对于父亲的爱恋则被称为“厄莱克特拉情结”)时也说,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过着他那样的生活,因为人有理性。反观张的恋父情结就显得过于深厚而病态了。父亲再婚时,她大哭,说道:“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言语中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嫉妒。
二、张爱玲作品中的恋父情结
在《心经》中,主人公小寒畸形地爱着自己的父亲,并因此对母亲产生妒恨,小寒一出生,算命先生就断言她命中克母。父母原准备将她送给他人抚养,但舍不得,仍留在家中。尽管她的母亲并没有因为她的存在而死亡,可小寒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克母”:她要取代母亲,成为父亲的恋人——这恰是张恋父情结的一种映射。《心经》是一个有关“恋父情节”的故事,作者同时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处境、地位与命运的问题,这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全人格、妻性、母性、情人性的难以实现的悲剧。无疑,小寒形成恋父情结的原因,除了自身对父亲的无限爱恋,更是源于母亲作为旧时代妇女的逆来顺受,和父亲的不置可否,由最初对女儿的溺爱逐渐发展为一种感情寄托,即使到最后父亲欲斩断情丝,仍是和与女儿长相相似的段绫卿同居,借此寻找替代和补偿,其中的暧昧不言自明。张爱玲阅读过大量国外的现代小说,对此套路驾轻就熟,然而文学作品中说表现的内容只能揭示人类的一种心理,而不能展示社会的普遍生活。
三、张爱玲生活中的恋父情结
女孩形成恋父情结,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张生活在一个旧式的大家族中,男性的统领地位不可动摇,自然“阳盛阴衰”。而随着4岁时,母亲的离家出走,更使得张童年很多快乐的记忆都与其父有关:父亲喜欢她,给她念诗,批改她幼稚的作文并装订成册;带她去咖啡馆吃点心;连去妓院也领着她——父女长期相伴,直到张老年时看到父亲的字迹,依然颇多感慨。 张的性情内向,深居简出,一句“张爱玲不在”(她极少见人,姑姑常以此搪塞访客)便可见一斑。正是这三点,注定了张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恋父情结。
通常来讲,女孩典型的恋父情结的模式往往是从朦胧而暧昧的暗示到实际行动,从纯粹的倾慕依赖到以性来颠覆父权。而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女孩子的恋父情结会转移,慢慢投射到和她相伴的异性身上,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来颠覆恋父情结;可张爱玲却是通过和异性的结合来延续这种恋父情节。她曾将自己比作被钉在屏风上的一只鸟,虽然后来她离家出走了,但终生都未能逃离父亲的影子。她之后的两任丈夫——胡兰成比她大15岁,赖雅比她大29岁,都如她父亲般与她在文学上有过深入的交流。张自己在谈起择偶条件时,也宣称:“男子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十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张的两段恋情均是女方主动,这明显悖于她内向安静的性情;并且她对胡兰成朝三暮四的宽容和经济上的接济,以及对赖雅晚年的悉心照料都与她自私小气的性格相矛盾——这也可用恋父情结来解释:由于童年母爱的缺失,而将爱过多的转移给父亲,但继母的存在又使这种恋父情结不能充分释放,最终延续在与之交往的异性身上,进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慈悲”和“宽容”——亦如她所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参考文献:
[1]周璇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采薇歌》中张氏影响因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学[M].张唤民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3]张爱玲.私语[J].原刊1944年7月《天地》月刊第10期.
[4]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陈绪石.一种偶合与有意的“演绎”[J].宁渡大学学报(人支科学版),2002.
[6]萧南.贵族才女张爱玲[M].重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