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话型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更进一步讲,对话型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中学课堂教学 对话型 教学调查
2013年,我校5位教师在遵义市教研室教研课题申报中选择了中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型”教学课题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精心选题,周密策划,分步实施。2013年6月,我们进行了“中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型’教学与师生交流的实效性问卷”调查,现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对话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国教育家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弗朗德斯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中“三分之二”定律,即认为每堂课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师生对话,而在这些对话中,教师又占用了三分之二的说话时间。可以说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对话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数学课堂中的对话对数学课堂改革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我们拟通过调查,探究“对话”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和成长的影响。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调查对象:初高中老师、学生。
调查方法:我们按研究计划深入班级和教研组,分别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教师问卷100余份,学生问卷1200余份。请教师和学生认真客观作答。问卷全部有效。
调查内容:围绕中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制作的《中学课堂对话型教学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合作意识增强。教师在上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映,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关注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多数学生则积极上进,获取新知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懂得人生的道理作为自己学习的最大收获。他们认为绝大多数老师工作是认真负责的,教师该做的工作一般都是做了的,他们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基本上都能通过故事、实验等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学习。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一般都能联系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生产和社会事例,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仅教材中的实验不折不扣地做了,还补充了其他实验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肯定,能经常深入学生,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在课堂上或学习中遇到困境时,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人格逐步健全,他们喜欢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工作认真负责,幽默风趣,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经常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的老师。而不喜欢板着面孔,一副学究模样,知识贫乏,生硬死板的老师。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
结论:新课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新课改后的课堂总体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教师教得轻松愉悦,师生关系融洽,达到了预期效果。
建议:尽管新课改以后的课堂教学总体形势是喜人的,但我们也不能掩饰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有一些教师业务能力不强,敬业精神不强,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在师生交流对话中,话题的设计还不尽合理,话题设计的策略还不够恰当,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在教学话题的设计上还需好好下一番工夫。
1.在对话教学话题设计时要注意:话题中的问题要有意义、有价值和探究性;话题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话题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话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话题要贴近生活;话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启发性。
2.话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通常可根据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生成方式、师生合作这三种方式进行设计。
(1)根据问题的性质设计话题的策略
对话教学离不开问题,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重难点、疑问点或有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易于生成话题和展开对话的契机。相应地,关于对话教学过程中的话题有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策略,围绕教学疑点设计策略,围绕争议点设计策略,以及围绕教学内容触及的社会热点设计策略。
(2)根据问题的生成方式设计话题的策略
对话教学中有三种问题生成方式:一是由学生自发生成,二是由师生共同生成,三是由教师生成。在不同情况下,教师要针对这三种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自发生成的问题时,教师要顺应学生疑问需求,帮助学生获得答案;师生共同生成问题时,教师要巧妙地追问,恰当地把学生引到话题生成的边缘,不断激发学生,进而引发问题;教师自己生成问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而非透彻讲解。
(3)师生协商设计话题
关于对话教学话题的设计,有的学者主张采取“师生协商”的策略,即预先预习—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合理统整—展示问题。总之,对话教学的话题是动态的、开放的、灵活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设计有效的对话教学话题。
初中数学对话教学的研究,说明对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教学中适度运用对话教学,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途径。由于对话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教师改变各种观念,而且改变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具体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和缺陷,教师应该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运用对话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 中学课堂教学 对话型 教学调查
2013年,我校5位教师在遵义市教研室教研课题申报中选择了中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型”教学课题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精心选题,周密策划,分步实施。2013年6月,我们进行了“中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型’教学与师生交流的实效性问卷”调查,现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对话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国教育家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弗朗德斯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中“三分之二”定律,即认为每堂课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师生对话,而在这些对话中,教师又占用了三分之二的说话时间。可以说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对话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数学课堂中的对话对数学课堂改革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我们拟通过调查,探究“对话”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和成长的影响。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调查对象:初高中老师、学生。
调查方法:我们按研究计划深入班级和教研组,分别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教师问卷100余份,学生问卷1200余份。请教师和学生认真客观作答。问卷全部有效。
调查内容:围绕中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制作的《中学课堂对话型教学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合作意识增强。教师在上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映,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关注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多数学生则积极上进,获取新知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懂得人生的道理作为自己学习的最大收获。他们认为绝大多数老师工作是认真负责的,教师该做的工作一般都是做了的,他们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基本上都能通过故事、实验等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学习。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一般都能联系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生产和社会事例,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仅教材中的实验不折不扣地做了,还补充了其他实验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肯定,能经常深入学生,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在课堂上或学习中遇到困境时,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人格逐步健全,他们喜欢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工作认真负责,幽默风趣,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经常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的老师。而不喜欢板着面孔,一副学究模样,知识贫乏,生硬死板的老师。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
结论:新课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新课改后的课堂总体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教师教得轻松愉悦,师生关系融洽,达到了预期效果。
建议:尽管新课改以后的课堂教学总体形势是喜人的,但我们也不能掩饰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有一些教师业务能力不强,敬业精神不强,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在师生交流对话中,话题的设计还不尽合理,话题设计的策略还不够恰当,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在教学话题的设计上还需好好下一番工夫。
1.在对话教学话题设计时要注意:话题中的问题要有意义、有价值和探究性;话题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话题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话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话题要贴近生活;话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启发性。
2.话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通常可根据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生成方式、师生合作这三种方式进行设计。
(1)根据问题的性质设计话题的策略
对话教学离不开问题,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重难点、疑问点或有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易于生成话题和展开对话的契机。相应地,关于对话教学过程中的话题有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策略,围绕教学疑点设计策略,围绕争议点设计策略,以及围绕教学内容触及的社会热点设计策略。
(2)根据问题的生成方式设计话题的策略
对话教学中有三种问题生成方式:一是由学生自发生成,二是由师生共同生成,三是由教师生成。在不同情况下,教师要针对这三种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自发生成的问题时,教师要顺应学生疑问需求,帮助学生获得答案;师生共同生成问题时,教师要巧妙地追问,恰当地把学生引到话题生成的边缘,不断激发学生,进而引发问题;教师自己生成问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而非透彻讲解。
(3)师生协商设计话题
关于对话教学话题的设计,有的学者主张采取“师生协商”的策略,即预先预习—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合理统整—展示问题。总之,对话教学的话题是动态的、开放的、灵活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设计有效的对话教学话题。
初中数学对话教学的研究,说明对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教学中适度运用对话教学,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途径。由于对话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教师改变各种观念,而且改变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具体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和缺陷,教师应该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运用对话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