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合县域内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公共资源对农村投入不足,导致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发展转型新时期,对农民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县域内农民教育困境。“根据资源的可使用性、实践性、适用性等特点,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建档入库,以便统筹谋划,统一调度。”政府应发挥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导向作用,优化投 资体制、改善教育结构、强化就业有限政策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制。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推进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品)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县域内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县镇企业和特色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应推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的有序集聚,增强融合发展的协调优势,克服农业作为社会效益大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的局限。当下,县域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潜在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潜在的就业机会又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拉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实质上是职业的转变。“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城乡收入差距与无法融入城市实现预期收入的落差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钟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着力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良性循环。县乡区域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农村城镇化的规划落实工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把握时代性,坚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县域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规划重点领域,转变政府职能,保障重大项目和工程的有序实施,各级政府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如县乡区域开发项目协调小组应该进一步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利用国家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引导城镇化步伐,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制定县域区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一定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点,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制定引导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农业的政策,从多方面筹集农业发展资金。通过农村发展财政的精准投入,不断加快文化建设支持城镇化建设,努力将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整体上提升县域内城镇化建设的品位,重塑整个区域的城市文明形象。将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民族旅游景点、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纳入到小城镇建设规划中,促进城市群众服务业内涵的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提升,打造县域经济视域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品牌。最终通过改善农村发展基础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时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新思考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民工进城务工受阻,但是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亿,其中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区域就业出现新迹象,面临新问题。面对新形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于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党站在历史新高度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各方力量兴办和扶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各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真正教育发展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全社会的实际行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提供群众基础和社会发展合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性推进新阶段,随着社会转型深入发展,城镇化深入推进。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国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土地经营制度,维护进城务工和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从制度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
首先,不断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继续破除“重城轻乡”观念,关注三农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加大农民培养力度,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发展促进和谐,防止非理性“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掠夺”。“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按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健全主要农产品风险基金和储备调节制度,减少农业的市场风险。”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第二、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机制。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强化科教兴农,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尤其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劳动者可利用新经济平台,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就业的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劳动者就业意识转变,不仅能够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要不断强化农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适应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生活的能力。
其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习近平指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基本的前提就是要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民生福祉要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党和政府要构建新型的就业空间,改善就业环境,破除影响劳动力就业体制机制的障碍,努力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失业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通过自由竞争实现就业的公平,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失业风险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扩大就业规模,实现多元化就业形势。农业人口的劳动技能的提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要条件,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提高农民工进城的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而农民的这种素质和能力首先就体现在业务素质与劳动技能上。然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质量不高,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大规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及技术能力的最实际、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因此,为了尽快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素质,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强化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力发展实用技术教育,培养农村一、二、三产业所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最终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式使农业人口顺利的实现由农村人口向城镇居民的转移。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新型业态,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力产业吸引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新的城市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探索有别于传统工业化思路的新型业态体系、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避免简单地发展低端制造业。在保证创新技术不断增强情况下,不断改善底层优势,积极探索特色旅游、有机食品等行业,通过新型产业的扩展构建新的就業空间。
本文概述了县域经济视域下整合教育资源助力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路径。在社会转型时期,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充分的利用在县域经济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有效地结合为契机,统筹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本文系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县域经济视域下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ZD17104)阶段性成果之一]
(吉林长春建筑学院)(吉林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国祥,整合资源,探索农村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J].管理2015(30):122.
[2] 王飞,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与传统农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差异[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0):32.
[3] 江泽民《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做好明年经济工作》1995年12月5日,转引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29-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