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民、选民偏好与政党政治

来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政治经济学从独特的理论视角为研究现代政治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开启了新的进路。在政治市场上,选民在进行成本收益的算计之后决定是否参与投票,而政党的意识形态则构成了降低选民政治成本的有效工具。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在选民偏好判断基础上的偏好适应模型和偏好塑造模型进行解释。在偏好适应模型中,选民偏好利益对政党制度和政策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政党采取适应或迎合选民偏好的方式获得选民的支持;而在偏好塑造模型中,政党则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或社会政治权力的运用对选民的偏好进行塑造和影响,以取得选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政党普遍呈现出“去意识形态化”和“政策选择趋同化”的倾向,这对政党政治乃至民主政治的存在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关键词]选民;政党;理性;偏好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2-0049-05
   在民主政治社会中,政党与选民的互动关系是最基本的主题之一,不同的理论学派都对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域中,政治生活就是充满了成本收益计算的市场。政府、政党、政治家、官僚、选民等成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政治选择是在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之后作出的。这与传统政治学认为政治是一种追求公共利益活动的判断有着极大的差异,也就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研究进路。
  一、理性选民假设与政党的意识形态
  新政治经济学对选民的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理性选民假设”。安东尼·唐斯在其《民主的经济理论》一书中认为选民在政治市场上用选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偏好,他们投票给认为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政党或候选人,其参与政治选举的目的在于获得预期效用的最大化[1](P187)。选民是否参与政治选举决定于其进行成本收益算计分析的结果。
  (一)理性选民假说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在“理性选民假设”中,选民参与政治选举是有自己的政治预期的,即自己从选举中获得特定的利益。哪个政党选举获胜之后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是其最基本的考量。他们往往对能给他带来更大预期效用的候选人投赞成票。这构成了选民的“预期收益”。而选民参与政治选举并不是一个“零成本”的过程。选民如果要积极地参与政治选举,就必须去收集不同候选人的信息,如其所秉持的价值理念、在不同领域的政策主张、政治活动能力等,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并不是免费的,必须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他们还必须对不同候选人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自己的利益得失角度作出权衡。这就使选民面临着“成本约束”。预期收益与投入成本的差额决定着选民是否参与选举。如果成本高于收益,选民就会选择不参与投票。具体而言,选民选择不参与投票的情况有四种。
  (1)选民预期收益很低时,即当选民认为各候选人提出的各项政策都不能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收益,无论谁选举获胜自己都不能处于有利地位时,他们选择不参与投票。
  (2)选民的投入成本很高时,即选民参与选举必须花费超出自己能够承受的精力和时间,而获得的利益收益又低于自己的期望值时,他们选择不参与投票。
  (3)选民预期收益很高,但是当他们认为即使自己不参与选举,不需要承担投票成本,自己倾向的候选人也能获胜时,他们选择不参与投票。这就是选举中的“搭便车”现象。
  (4)无论选民预期收益高低,当他们认为自己参与选举并不能改变选举最后结果,即他们对自己的政治参与作用预期比较低时,他们选择不参与投票。
  此外,投票的成本是明显的,而收益则取决于选举的最后博弈结果,因而充满了变数,在选民投入成本之后,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这种不确定性也必然影响到选民是否选择参与选举。当参与选举的成本高于收益时,选民就不会积极地参与选举,而选择不去收集有关的选举信息,保持一种对候选人的无知状态。这就是唐斯所谓的“理性而无知”(rational ignorance)的选民模型[1](P198)。
  (二)降低选举成本的政党意识形态
  如何提高选民参与选举的热情,降低参与选举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有诸多的措施和方式承担着降低选举成本的功能。在理性选民假设的分析框架下,政党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政策主张就承担着以低成本对政党性质加以区分的功能。
  政党在以一种组织形态存在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聚合体,每个政党必然都有自己的明确的政治纲领,有其招牌性的政治主张。现代政党政治其实就是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分化组合的组织形态的政党与风格迥异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政党是一体两面。在政治市场上,选民如何对众多的政党进行区分,如何对涉及方方面面的公共政策进行比较,对并“不以政治为生”的选民而言,信息成本是极为高昂的,这成为他们参与选举的重要约束。而不同政党的意识形态就起到了降低信息成本的重要作用。
  首先,意识形态构成政党区分的重要标识。世界各国的政党有着多样化的名称,某些在名称上极为相近但在政策主张上却有天壤之别,某些在政策主张的相似性远远大于其在名称上的关联度。因此名称不构成选民进行政党区分的可靠依据,但其主张的意识形态却可以成为一面旗帜。因为意识形态是从其所主张的基本政治纲领和具体的政策主张中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政党处在意识形态坐标上的不同位置,不同思想形态的碰撞和竞争构成了政党政治。在一定意义上说,基于现代政治理念而被赋予选择权的民众所选择的不是某个政治团体或个人,而是一种政治主张,一种思想形态。
  其次,意识形态代表着不同政党所主张的政策倾向。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选民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政党就各种公共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进行了解和比较。他们往往通过对不同政党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预测他们当选之后可能采取的政策,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政党认同(party identification)会简化对不同政党计划或绩效记录所进行的充分比较。投票者可以通过独特的政党意识形态内在化,将其视为降低获得政治信息成本的一种方法。”[2](P97)
  由此可见,政党的意识形态大大降低了选民参加政治选举的信息成本,从而使选民投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作为一种降低选举成本的有效途径,政党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消解了选民的“理性无知”。所以,在民主社会中,参与政治竞争的各政党在重视组织形态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思想形态的建设。各政党通过塑造独特的意识形态,使选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对它们的了解,进而获得支持和认同。
  二、适应偏好模型与塑造偏好模型
  现代政治是一种民主政治,普通民众的利益和意志决定着政治的基本走向。各种政治形式的设计与政治制度的安排都是以增进民众福利为归旨的。在当代政治实践中,民主政治是以选举政治和政党政治为主要形式展开的。但政党与选民之间存在契合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政党与民众的这种关系就构成了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一)政党与选民关系的两种理论模型
  新政治经济学在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分析中,把在政治实践中存在的复杂的政党与选民关系抽象概括为两种简单的理论模型:选民偏好适应模型和选民偏好塑造模型[2](P126)。选民偏好适应模型指的是在民主社会中,选民的偏好和利益对政党的存在状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个政党都建立在一定的选民的偏好和利益基础之上,其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必须随着选民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及时地适应选民的利益要求和偏好分布而获得选民的支持。政治家专门追求偏好适应策略,如果他们要战胜有活力的对手,理性的政党领袖就必须使他们的政策立场尽可能与多数投票者的偏好保持完全一致。而选民塑造模型中则不认为政党在民主政治生活中只是处于对选民的适应地位,而是着重强调政党在民主社会中的能动性作用,它认为政党凭借自己所具有的政治权力或组织权力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对社会政治的管理等方式塑造民众的偏好,以获得选民的支持。“偏好总体分布并非独立于政党竞争过程,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政党短期和长期策略影响,也可能受将要分析的社会内外部大量其他因素的影响。”[2](P117)这两种理论模型对政治现实中存在的政党与选民关系的基本方面作出了理论回应。这种理论模型的抽象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前提基础上的,前者建立在外生性选民偏好的基础上,而后者则建立在内生性选民偏好基础之上。
  (二)内生性选民偏好与外生性选民偏好
  选民的偏好究竟是外生于还是内生于政党竞争的政治过程与选民的政治偏好是固定的还是变动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公共选择理论最初的理论建构认为,选民的偏好是外生于政治过程的,并且是固定不变的。唐斯认为:“我们假定每个公民对好社会都有一个固定的认知,并且每个公民都同样地将这种认知与自己对政党政策的了解联系起来……在本质上,我们假定公民的政治偏好是固定的。”[1](P46)显然,这种假定与政治现实是有着很大的张力的。对此,唐斯辩解道:“理论模型应该首先通过其预测的准确性而非其假定的真实性来加以检验”[1](P21)。
  但是,后来公共选择理论流派学者们更倾向于放宽这一理论假设,认为偏好不是外生的,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内生于分析过程的,并且呈现出变动的特点。“偏好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偏好的变化确实从属于外部影响力”[2](P125)。他们认为“将偏好变化纳入经济模型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用以弥补检验这些模型的传统方法的无效性。”[2](P118)而具体到政治生活中,就是认为选民的政治偏好是在政治竞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政治家或政党并非被动地适应和迎合选民的意志而是可以通过塑造选民的偏好而获得政治影响力。唐斯本人也对其初始假设作出了修正,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党在意识形态上会作出调整以适应偏好的这种分布,他们也企图使投票者移向自己的位置,进而改变偏好的分布。”[1](P140)
  三、适应偏好理论模型中的政党与选民关系
  在适应偏好理论模型中,政党为了获取选举的胜利要对选民的偏好和利益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必须对选民的需要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选民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处于一种决定性的位置,而政党则扮演着一种“迎合”或“适应”的被动角色。选民的利益要求和偏好倾向决定着政党的制度结构和政策取向。从政治意义上考量这种模型,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大众民主色彩。
  (一)适应选民偏好分布的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用来描述一个国家内政党存在状态的理论范畴。以主要政党存在的数量为标准,可以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政党制度的出现、维持和变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适应偏好理论模型关注的是选民偏好分布对政党制度的影响。
  政党制度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上的,而不同的选民偏好反映着社会基础的分化状况。当整个国家的民众在思想意识、政策立场、利益诉求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时,选民偏好的分布呈现为单峰状态。与这种状态相适应,一般会在这个国家中出现单一的政党,或者一个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大党和一些力量薄弱的小党,形成一党制或一党独大制,这个主要政党承担着回应几乎所有选民利益要求的社会政治任务。当社会形成两个界限比较分明的利益聚合群体时,选民的偏好分布呈双峰状表现出来。在这样的选民基础上往往会产生两党制。而如果选民偏好是以多峰状分布的时候,就具有了产生多党制的社会基础。在这种社会中,众多的政党都能够找到与其政纲或政策立场相应的选民的支持。
  当既有的选民偏好分布发生变化时,政党制度往往也会随之发生变革,代表着新产生选民偏好的政党出现,而代表旧偏好的政党日趋衰亡。当选民偏好分布的峰值超过既有政党数目时,或者由于政治状态发生变革而产生了新的选民群体时,就为新政党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反之,则会出现政党衰亡的可能。由此,选民偏好分布的变化促成了政党制度的变革。
  (二)适应选民偏好分布的政策选择
  与选民偏好的整体分布对政党制度具有重要影响相对应,选民在具体社会问题上的偏好分布也会对政党的政策选择产生影响。政党在制定每一项政策时都必须对选民在这一问题上的偏好分布作出判断。针对某一社会问题,当选民的偏好分布呈现出单峰状态时,往往使政党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出现一种被称之为“中位选民”的现象[3](P204)。因为选民的偏好以单峰分布,就意味着支持中间立场的选民人数远远大于支持两端的人数。不同的政党要想在选举中获得多数选民的选票,就必须在政策选择上向中位选民所呈现出的偏好靠拢,最终提出符合多数选民意志的政策。在不同政党的政策选择向中位移动的过程中,虽然失去了处于两端的选民支持,但是由于其人数远少于中间的选民,所以是符合政党的利益要求的。为此政党在政策的选择时就呈现出趋同性的倾向。各个政党无论哪个获得执政地位,其政策主张的变化都不会太大。而如果针对某一社会问题,选民的偏好不是呈单峰状态分布,而是以双峰状态或者多峰状态分布时,不同政党就有可能坚持自己既有的政策主张,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在激烈的政党竞争中,执政党必须对选民的政治偏好变化给予密切的关注,随时要对变化的选民偏好给予政策上的回应,否则就会由于政策偏离主流民意而失去民众的支持,最终丧失执政地位。而在野党则往往将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代言人,通过及时顺应选民的偏好转向而向执政党发难,指责其对民众的偏好缺乏有效及时的回应,从而在民众中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获得政党认同,为新一轮的政治竞争作准备。
  四、塑造偏好理论模型中的政党与选民关系
  在塑造偏好模型中政党掌握着主动权,而选民则扮演着被政党塑造的角色。选民的偏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政党竞争过程中由政党的塑造而产生的,其内生于政治过程中,并且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中。处于政治竞争中的政党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对选民进行偏好的塑造,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和认同。从政治性质上考量,这种模型中的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精英民主的色彩。
  (一)利用意识形态宣传塑造选民偏好
  现代政治是一种基于政治认同的形态,而不是以前的强力政治形态。在现代政治中,民众的认同被赋予了极高的政治价值。没有政治认同支撑的权力不具有合法性和持久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各政党如何获得民众对自身政治主张的认同就至为重要,关乎到其能够获得或维持统治地位的问题。在民主政治的竞争性市场中,不同政党之间的竞争就增加了新的内容,为赢得民众的认同而努力。在这一进程中,参与政治竞争的各政党并不是被动的等待者或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政治行动者,他们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各个政党在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时,往往赋予自己的政治主张某种道德上的优势以获取民众的认同,强调自己政治主张在政治高度上的长远意义而博得民众的青睐。在民主政治时代,各政党往往声称自己代表了全民的利益,可以照顾到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利益差别。在这种既具有政治包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意识形态主导下,各政党通过建构各种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构想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给予回应,通过倡导各种政治理念以引导社会思潮的整体走向,从而形成对选民偏好的文化塑造,获得他们对自身政治主张的认同,营造有利于自身政治竞争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政党通过意识形态宣传塑造选民偏好的努力显然与适应偏好模型中的政党与选民关系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通过社会政治权力塑造选民偏好
  各政党不仅仅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以获得政治认同而争夺选民,而且利用各种社会政治权力对社会政治结构进行改造以塑造有利于自己的选民结构。在这方面执政党往往比在野党更具有优势。执政党可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政府权力以合法的名义推行各种有利于该党获得民众支持的政策措施。比如,执政党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对社会团体的规模进行干预,对支持自己的社会团体给予活动的方便,以各种名义赞助他们的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经济社会政策使支持自己的社会团体获得相对占优势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如果执政党能够使自己的支持者获得比主要支持反对党的团体更好的境况,那么它就强化了所获得的支持。”[2](P136)执政党还可以通过改变政党竞争的“游戏规则”而获得优势地位,如对选区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划分,对选票的统计方式作出调整等。当然在野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往往利用政党权力影响社会政治关系,比如通过主张本土化,制造族群矛盾凝合自己的社会力量等。他们也可以通过参与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听证会等影响政府的议程设定,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民调”,通过民间的力量给执政党打分,宣扬政府的各种政策失败,以削弱选民的认同偏好。
  总之,适应偏好模型和塑造偏好模型都是在特定的理论基点上进行的理论建构,是对政治现实高度抽象的结果。在政治现实中,并不存在纯粹的适应偏好模型和塑造偏好模型,而是以不同程度的复合方式存在着。政党一方面对选民的利益偏好采取迎合适应的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对选民的偏好采取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塑造策略。两种策略的比例则取决于政党在维持负责任形象与获得选举胜出之间作出的权衡。政党要在选民中建构一种负责任的形象就必须保持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以获得民众的政党认同,但是为了谋求执政地位的获得又必须对选民的利益偏好给予一定的回应,只有在二者之间达至一种平衡状态,政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够持久。
  五、当代政党政治的变革趋向
  现代政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政党政治,因为几乎在所有的主要国家中政党都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一种“神经中枢”的位置。没有政党的有效运转,整个政治系统就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中。而政党与选民的互动关系则决定着政党政治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党与选民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政党政治也必须随着变革。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民众获得各种社会政治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而需要投入的成本则在不断地减小。在政治生活中,民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投入就可以对各个政党或者候选人具体的政策主张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由于民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闲暇时间有所增多,他们对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也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也有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各种政治活动。这些都对原先政党通过宣传其意识形态以降低民众的信息成本的形式造成了冲击。选民不再仅仅停留在凭借意识形态来识别和比较不同的政党,而是直接对其政策主张进行分析和评价。各个政党都不再将重心放置在自己秉持怎样的“主义”,以怎样的理论为指导,而是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因此,当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呈现出“去意识形态化”的特征,公共政策成为它们关注的重点。
  政党政治在弱化意识形态区分的同时,在政策主张上也呈现出趋同性的特征。由于在当代政治生活中各种利益集团逐渐承担了原先政党所具有的利益表达功能,而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利益综合功能则凸显出来。“去意识形态化”的政党在进行利益综合时,为了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倾向于使政策主张反映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的诉求,对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给予回应。因此,政党越来越具有“全民党”的特征,而不再是某一个阶级阶层的代表。同时由于政党注重对社会问题给予政策回应,不同政党在对同一社会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具体的方式方法有所区别,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由于各政党逐渐淡化意识形态上的分野,在具体的政策主张上具有趋同性的特征,在政党竞争中,无论哪个政党获得选举的胜利,取得执政的地位,他们都会采取几乎同样的公共政策。对于选民而言,选举哪个政党对自己的利益影响都几乎是相同的,并不会带来太大的改观。因此,选民即使不需要花费太大的信息成本就可以得到有关政党或候选人的详细信息,他们也是保持一种“理性无知”的状态,或者采取一种“理性有知但不参与”的态度。选民对政治选举越来越淡漠,选举政治不再是关系选民利益得失的事情,日渐演变成一种政客们追名逐利的活动。而民主政治一旦与民众的利益意志不再相关时,它就丧失存在的意义,其未来向何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Anthony Down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M].Harper and Row Press,1957.
  [2][英]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挪]斯坦因·U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新颜
  
  收稿日期:2011-10-14
   作者简介:曹 胜(1981-),男,河北康保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北京 100049
其他文献
[摘 要]市民社会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研究者的重点话题之一,并逐渐形成一种话语,向纵深方向拓展。检视西方社会研究,可以总结发现它的发展有三大流变过程:从“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到“与政治社会的同义”,从“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到“多种属性的赋予”,从与“经济社会的分离”到“文化与公共交往领域及第三领域的拓展”。在三大流变中,其核心议题一直在围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形成了合二为一、二元分立和胶合互动三种模式
期刊
[摘 要]通过比较“中等收入陷阱”与“马尔萨斯陷阱”、“低水平均衡”等发展停滞的理论,来探寻为何二战以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身陷“中等收入陷阱”囹圄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动力的升级和社会稳定保障了日韩两国的成功突围,而增长乏力、发展失衡和有效制度保障缺失的拉美及东南亚国家则陷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泥沼。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的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产业升级困境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桎梏、排斥性增长的
期刊
[摘 要]韦伯与马克思关系的诠释经历了从“两军对峙”到“共同的问题域”的转换。“共同的问题域”即反思现代性和资本主义成为两人对话的新平台;两人分别通过合理化范式和劳动范式进行资本主义诊断;韦伯承继和拓展了马克思的异化主题,立足于政治哲学视域可以审视两人异化主题上的根本分歧。  [关键词]“两军对峙”;“共同的问题域”;韦伯;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
期刊
[摘 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六个“为什么”,这是历史的选择。它既体现了历史选择的必然性,也展现着每个选择主体在历史选择中的角色与责任。这种角色与责任以一定的人生意义为观照,以一定的人生价值为支撑,既体现着历史选择中的信念建设,也渗透着历史选择中逻辑理性的价值。理论的阐述是一个信念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理应得到理性工具的支撑,极其富有理性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以自己的方式为实践服务。  
期刊
[摘 要]现代性,作为“新的时代”的理论表征,在黑格尔哲学达到主体性形而上学的顶峰。海德格尔和马克思都实现了扬弃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自觉,然而,在关于现代性整体理解和发展出路方面,两者的思想却大相径庭。海德格尔通过对现代性的存在主义解读,认为主体性形而上学导致“哲学的终结”,现代性反省需付诸对技术座架的批判,同时指出关于现代性救赎的此在之路。马克思通过对现代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以现实性和历史性为解
期刊
[摘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战略和目标选择。观念变革是引领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根本导向;制度重构是实现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重要保障;绩效评估是推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社会管理;观念变革;制度重构;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2009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期刊
[摘 要]近些年中国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呈低效状态,其原因与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能力、利益表达客体的价值偏向、利益表达渠道功能的发挥和组织化程度密切相关。利益表达机制低效的特点是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低效化,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方式普遍化,利益表达内容难以形成统一公共问题,利益表达主体缺乏足够的组织压力。利益表达不被整合成为利益要求,就不能通过政策输入途径到达政策制定系统,难以成为政策问题而得到满足。利益表达机
期刊
  [摘 要]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二大前后,毛泽东和湘赣边界特委领导了一场党的改造运动。改造中采取了“洗党”、注重党员质量,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加强集体领导、发扬民主,建立党的秘密组织、重视秘密工作,反对地方主义等措施。这次改造对当前保持党的纯洁性有重要启示,即要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重视提高党员质量,重视思想建党。  [关键词]湘赣边界;党的改造;党员质量;纯洁性  中图分类号:D26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3-21  作者简介:陈 朋(1979-),男,湖北黄冈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法政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博士,江苏南通 226007  *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政府信任的社会管理模式建构研究”(批准号2013BZZ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改善民生日渐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十年来,民生建设能够不断前行,同执政党对他的认识不无关系,
期刊
[摘 要]国内外关于电子政府的理论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尤以发展趋势、实施模型和构建战略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意义。其中,电子政府发展趋势揭示了电子政府发展的目标愿景和未来走向,电子政府实施模型阐释了电子政府发展的阶段递进和典型路径,电子政府构建战略探讨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核心要素和战略框架,它们构成电子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实证分析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电子政府;发展趋势;实施模型;构建战略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