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净墨山水图》真伪考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f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画的鉴定,往往会有这样两种情况,即:有时候是“开门见山”——真伪立判;有时候则是“旷日持久”——举棋不定。一旦出现后一种情况,对鉴定家来说,正是检验其鉴定知识丰富与否、方法综合与否的关键之时。要想最后确定一件作品的真伪,必须是建立在宏观把握、微观详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做到“不把它乱定为伪迹而使它遭到‘厄运’。”(徐邦达《再论徐渭书<青天歌卷>的真伪》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4期)。
  这件由广州市美术馆典藏的石涛《净墨山水图》(纸本墨笔,纵200.7厘米、横80.2厘米,分别见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8月版《石涛画集》下卷394页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四僧画集》下卷412页)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是一桩难断的“悬案”,之所以久久难以定夺,都是考虑到石涛的笔墨手段变化多端,其表象的笔墨特征往往会给人造成些许的错觉。更何况,石涛虽是一位杰出的大画家,究其作品也确实有不少不是十分“精到”的地方。否则陆俨少先生也不会说“有一种石涛极马虎草率的作品……大幅,章法多有牵强违背情理的地方,他自己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未免大言欺人。其实他大幅章法很窘,未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用笔生拙奇秀,是他所长,信笔不经意病笔太多,是其所短。”(《山水画刍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5月版)。
  
  陆先生对石涛画作章法问题的看法,既可肴作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苛刻”,也可看作是陆俨少先生以自己的构图意识在“强求”古人。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陆先生这一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陆先生是以一个画家的眼光去考究前人的画作得与失,而不是以一个鉴定家的思想去研究和分析前人画作的风格和笔墨,着重点不同,所捕捉的信息和积累的认知自有偏重,所谓学术有专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书画的鉴定,所依赖的是宏观意义上和微观意义上都具备且又合而为一的人文知识,甚至可以说,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鉴藏工作是通过严格的理性判断与审美修养相结合而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理性和感性的不同层次。”(杨仁恺《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8月版)。
  再言之,鉴定学表象上鉴定的是书画作品,实质上研究的对象是人,是这个人和这个人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艺术思想、精神世界。这道理就像读唐诗宋词,不了解诗人和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成长历程、艺术活动乃至作这首诗时所涉及的人和事,要想深层次去解读可能会是十分困难的。
  三年前我就开始留意《净墨山水图》,始终感觉画面的内容虽说不少,遗憾的是画面的气息却是很不通畅。这也就是陆俨少先生指出的“章法多有牵强违背情理的地方……大幅章法很窘,未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这件大幅巨制是不是属于此类“极马虎草率的作品”呢?为此,我思考了很久,并且将该图通过高分辨率的扫描,又用写真的办法将其按原大的尺寸予以放大,挂在书房以方便有空时解读。与此同时,我不仅尽可能的研读石涛不同时期的画作和题跋,并对包含了石涛整个艺术观的《苦瓜和尚画语录》进行了系统解读。始知陆先生“章法多有牵强违背情理的地方……大幅章法很窘,未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之说,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般画家所犯的低级错误。这一点,我们在石涛画语录里找到了答案:
  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务先静思天蒙、山川步武、林木位置,不是先生树后布地、人于林出于地也。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于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见《虚斋名画录》)
  以上是石涛的创作理念,及至到具体的谋篇,他承袭的还是古已有之的“分疆三段者: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和“两段者: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这两种传统的构图是—个程式化的模式,大凡中国的山水画家几乎也是延续和恪守这两种模式。但高明的画家和平庸的画家在运用这模式时,则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象。高明的大手笔,谋篇布局,丘壑万象自心中自然留出,一任天然(“自然分疆”),主次分明却又“贯通一气”,给人的感觉是绢素三尺有神明,收出神入化之妙。泥古和蹩脚的画家,由于缺乏生活的蒙养,构图布局多半生硬呆板,物象与物象的“组合”呈机械堆砌、拼凑的格局,给人的感觉则是支离破碎,人工斧凿痕很重,因而气象萎靡,了无生气——“开辟分破,毫无生活”(石涛语)。
  《净墨山水图》的谋篇给人的总体感觉却是:山脉走向不自然,线条、墨相刻结、死板;树木的“安置”凌乱且复小气;款识书法用笔拖沓,行笔多乖,不见风神。
  现兹就以上几点详述如下,不当或错误之处,尚乞同道学人教我。
  《净墨山水图》的山脉走向不自然,主要体现在近景和远景,远景山脉与山脉之间没有呼应,“蹊径”不畅,违背了石涛“蹊径六则”的前两条“对景不对山,对山不对景”的法则,有别扭质感,几笔浓墨黑山不仅没有笔意,而且显得有点碍眼。
  再言之,近、远景的山石搭配非但繁缛且也杂乱扭捏,无主次之分,也无姿态意趣可言。就其山石树木的整体组合而言,显系山石斜,树木也斜。其与石涛“倒景”(“蹊径六则”之一)——“如树木正,山石侧;山石正,树木倒,皆倒景也。”的法则不合。石涛的一“正”一“倒”它所揭示的是这样的一个法则,即一幅山水画的树木与山石是互为映衬、互相烘托(在诗词创作中称之为“比兴”)的有机统一体,茂密葱郁的树木是山林的“精魂”所在,嶙岣峥嵘的山石则是树木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山石结构“造就”不同的树木和不同的树木姿态——有直插云霄者,也有“剪头去尾”者,因地、因时、因位,树木(林)千姿百态。而这些又必须以轻松洒脱多变的笔墨去表现,树木画到位了,山水画的神采也就完成一大半。
  我之所以说该图的山石繁缛、杂乱、扭捏,这也是基于石涛的“截断”(“蹊径六则”之一)的法则来衡量的。石涛云:“截断者,无尘俗之景,山水树木去尾,笔笔处处,皆以截断。”这实际上是要求自己在创作时对所造物象的处理要有高度的提炼手段,删除那些无宜于体现物象非本质内容的枝枝节节,以高度概括的洗练的笔墨去刻画物象的最具本质内涵的层面或侧面,这就是五代荆浩在其《笔法记》中所说的:“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唯此,方能突出山石树木的意蕴和生趣。
  此外,该图树木的组合聚散无序,树木的出枝之间缺乏应有的呼应意态,且树干及树叶的勾勒点染,其笔触与石涛的习性几乎无一合处:更为拙劣的是那些“点缀”在山石之间的草阁、嫩竹和石壁上的夹叶杂草, 既有悖情理又凸显了画蛇添足的一股子小家子气。此也与石涛的“借景”(“蹊径六则”之一)法则异趣。所谓“借景”,亦即“如空山杳冥,无物生态,借以疏柳嫩竹,桥梁草阁”来点缀或充实景象的意趣。
  特别是近景那一股溪水,“出水”突兀,真不知那水源从何而来(局部2红笔圈划处)?而这,应该是《净墨山水图》的极为明显的致命硬伤。
  从整幅画面的“蹊径”布局来看,中景河流的迂回走向也是极不畅通的。这是因为该图的中景山体以及坡地的处理过于勉强,以致与近景的山体模糊在一起,因而与折回到近景的弯溪水没有“水有源”的自然过渡关系。关于山水画创作的山与水之间的关系,石涛是有过阐述的:“非山之任水,不足以见乎周流;非水之任山,不足以见乎怀抱。”所以“山水之任不著,则周流怀抱无由”。这就是说,山与水之间互相作用不显著、不明确、不自然,那么水之周流的特征与山之怀抱的特征也就失去了相辅相成、相生相发的意趣。审之《净墨山水图》的山与水的关系,诚如石涛所言“周流怀抱不著,则蒙养生活无方。”
  《净墨山水图》的款识内容也是值得探究的。
  主要表现在题跋内容上的“余”“予”混用。如:“余客邗水……嘱予作大幅……予不能遗也耶。”虽说“余”“予”在古汉语中都是“我”的意思,但在一段古文跋文中混用,想来是不可以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石涛的另外两条跋文中得到验证,如“与余交有年……丁卯冬命余作山水……云老亦来长安过余借居……余日……(图2)”、“紫老年道翁属余写画,余口诵东坡牡丹四首……。”当知在石涛文句里没有“余”“予”混用的例子。
  再,我们从款识中“余客邗水”来看,当知石涛此时是作客扬州。但从《净墨山水图》的大致风格来归纳,可以归属在石涛定居扬州(邗江)后的范围。为了有一个相对的参照,我选了一则近似于《净墨山水图》行书题跋的石涛作于“邗下”(邗江)的行书款识,两者比照,不管是从结体、用笔乃至字距、行气来看,几乎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款识低劣是显而易见的。
  《净墨山水图》款识的隶书,也是极其拙劣的。每一个字都显得呆板,故而呈字字孤立的状态;及至其用笔,非但不合石涛的笔触习性,甚至连最基本的隶书用笔也不得要领。仅以该款识的“围深……林……看老树林山光……秋……侯谁为远别心……遥”等字的结体、用笔为例,其与石涛的习惯性结体、用笔乃至风神气象可谓是大相径庭,此可参看石涛隶书真迹款识。
  据此,《净墨山水图》信为赝品无疑。
其他文献
从东京出发:越境的超现实主义之梦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大批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热潮。由于具备多方面的便利条件,日本成为中国求取西方现代化经验的最重要中转站。这段充满复杂经历和矛盾心态的求学经历,也见证了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蹒跚步伐,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活动经纬,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展开。  作为亚洲最早实现近代化的国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深度西化改革,至20世纪初已变身为亚
期刊
当代艺术交出戏剧性成绩单前景引发分歧热议    在整个春拍会中,之前市场走势引发不少人士担心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总成交额达到了4.03多亿港元,这个结果不仅没有吻合之前众多人的悲观论调,其成交总额甚至创下了全球苏富比历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  对于这张颇具戏剧性的当代艺术拍卖成绩单,其意义当然引发各方热议。  同为内地拍行油画与雕塑部的负责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艺术总监刘刚
期刊
东塾印派的形成    兰甫任学海堂学长达二十七年之久,并主讲于菊坡精舍,桃李遍布岭南大地。他引导学子从事“经史理文”等切实学问的研究,善于“引导人们从乾嘉年间埋头考据的狭窄天地破墙而出,又极力纠正学术界中汉学宋学的门户纷争,使之各展所长而避其所短,大力提倡考据训诂为手段以达到阐明义理的目的”,(丁宝兰:《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179、18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为广东培养了众多金石学人才,
期刊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一生收过许多徒弟,至晚年,他有两位得意女弟子,皆入室授业。其一为老舍夫人胡絮青;其二为郭秀仪,系著名爱国将领黄琪翔夫人。荣宝此番从郭秀仪家属手中组织到一批齐白石及其女弟子郭秀仪的二十多件艺术精品,在2D08春季拍卖会上集中以《郭秀仪藏齐白石作品暨郭秀仪作品专场》出现。    郭秀仪原籍广东,1911年5月生于上海,系名门之后,祖母是上海招商局督办徐雨之的胞妹。1929年在上海文艺
期刊
广州市艺术品(公物)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冬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08年1月13日在广东国际大酒店开槌,1月11-12日预展,本次拍卖会分为岭南名家书画、中国书画和瓷器杂项三个专场,共计推出佳品800余件。  书画专场集中了潘天寿、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林风眠、吴湖帆、陆俨少等大师的精品。徐悲鸿的《柳荫牧笛》绘有意韵生动、神气十足的两条牛与灵动可爱的牧童,再配以泛着新绿的垂柳,构成了充满
期刊
中国书画:五个海内外收藏家的专场同时亮相    此次中国书画部分由八大专场组成,荟萃了900余件珍品名作。在此次拍品的挑选上,除了注重收藏价值以外,也注重回归到传统美术史的评价上去,关注拍品的艺术价值,并且首次有五个海内外收藏家的专场同时亮相,可谓群星闪耀。  五个收藏家专场共有260余件拍品,其中许多都是大师级的精品力作。钟钦礼的《八仙图卷》将在“五桂山房藏珍”专场中上拍,该作品出自明初,存世很
期刊
谈师月色(1891-1976),广东顺德人。侨居南京四十年。1920年与蔡守成婚后,对《陈笪斋手拓古印谱》用功甚勤,又得宾虹先生藏印原钤《集古鉨印存》等印谱相参稽,上启周秦古玺、汉印,下迄明清诸流派,均有较深的研究。尤其对晚清吴让之、赵之谦诸家的作品兼收并吸,对黄士陵牧甫尤为心折,转益多师。中年以后受黄宾虹、王福庵影响很深。月色师的印艺深得牧甫、福庵风范,方圆并用,道劲而能秀美,皖派浙刀,章法疏密
期刊
王翚《吴山积雪图卷》作于1705年,时年画家73岁。绢本,纵36厘米,横675厘米,其中画心290厘米。清光绪初年旧裱,前有史恩绵“吴山积雪”篆书引首,后有陈豪、诸可权、德垿、徐宗浩、吴镜汀、张伯驹潘素夫妇、陶心如、惠孝同等九家题跋,晚清贵州著名书法家袁思韠题签,品相完好,十分难得。  显然,这是王翚七十以后所作的一件辉映绚烂艺术光芒的山水精品。手卷以平远间以阔远、高远法交织展现吴中山水,岗峦起伏
期刊
一、影响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外销瓷的关键人物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Huseum)是位于英国伦敦的综合性博物馆,也称大不列颠博物馆。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D0多万件。其中东方艺术文物馆藏有数量庞大的中国外销瓷器,称得上海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其中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各国博物馆所罕见。  这些馆藏的外销瓷是历经过去150年
期刊
日本回流重要名家精品——佳构云集    “瑰宝堂藏画——日本回流重要名家精品”为藏家专场,所推作品均源于日本一商社旧藏,经多方不断努力,终规模齐整地回归祖国。本场作品颇为精湛,许多画面未曾发现过,令人惊喜,作者包括徐悲鸿、张大干、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王雪涛、王一亭、黄宾鸿、刘海粟、高剑复、黄君璧、谢稚柳、陈世增、关山月等。  徐悲鸿倡导师法自然,真实描绘人,但他的作品却很少直接表现现实人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