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虑到幼儿没有足够的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时,需要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以及他们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学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并且游戏在幼儿生活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将游戏与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联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和认识什么是社会实践,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领域;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346
引言
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能够给幼儿接触社会创造条件,还能够促进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增加社会认知。因此,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走形式。同时,教师也不能轻视社会活动的教育作用,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整合、创新操作,理顺活动程序,做好活动总结,从而帮助幼儿顺利建立社会认知基础。
一、对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认识与思考
在主持中原名师工程项目“以一日活动为线索的幼儿行为指导故事选编与应用研究”时,课题组成员发现,有的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时过于急躁、草率,不能用艺术的策略解决问题,导致幼儿不是在享受活动,而是在教师的驱使下完成活动。教师也在陀螺式的活动中,始终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甚至倍感疲惫和无助。进一步细化目标,形成目标模型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为此,濮阳市实验幼儿园把目标下沉到幼儿生活现场的研讨和构建中。结合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濮阳市实验幼儿园确立了幼儿行为的10个关键目标:文明、自理、友善、快乐、责任、自控、勇敢、坚持、安全、节约。
二、探索幼儿园社会领域实施新路径
(一)善于利用游戏的精妙性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
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游戏的精妙性,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欲望,使游戏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促进教学的功效,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入园前从来没有过集体生活经验,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很容易使他们对幼儿园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小朋友产生恐惧心理。为了尽快帮助幼儿消除这一恐惧心理,使他们尽快及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中,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爱上幼儿园”中,设计了“坐汽车”这个游戏,所模拟的场景与坐公交车的真实场景一模一样,比如,汽车鸣笛的声音、排队等车的行为、买票上车的举动以及下车前按门铃等。为了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我们建议这个游戏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成,让幼儿感受到与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二)创新形式,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固定形式,因此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并对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展开创新实践和探索,进而形成丰富的活动成果。同时,因为幼儿年龄太小,缺乏认知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活动准备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包括给幼儿介绍活动内容,以及学习的任务,从而鼓励幼儿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新事物展开积极探索,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此外,幼儿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参与兴趣有一定把握,这样才能提升活动设计的契合性。如,幼儿园推出的“相约春天———采摘草莓”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做好活动准备,对采摘操作的技术进行重点传授,然后再在园内做模拟操作,让幼儿建立先期采摘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公示活动地点和时间,利用多媒体介绍采摘园环境。最后,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做出提示,告知幼儿不能破坏草莓枝条,及注意采摘动作等。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实际上,诸如此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无处不在,教师需要及时对活动做出整合处理,并利用形式创新的机会作出推介,进而让幼儿顺利进入到活动环节,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力量。
(三)合理地选择教学材料
在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中,合理地选择教学材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选择的材料要能贴近幼儿的生活。
比如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活的地方,可以是幼儿的家、幼儿的学校,也可以是幼儿的家乡。这样的活动主题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教师们选择的材料可以与重要的节日活动有关,设计与重要节日相关的教学方案,比如父亲节,开展教学活动《我的爸爸》;母亲节,开展教学活动《我的媽妈》。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可根据重要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让孩子懂得要敬爱父母,尊重父母。教师选择的材料还可以是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生成的教学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内容又是幼儿当前所需要的。比如在大班下学期,在活动室里经常听到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自己还有几个月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他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着好奇,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此时教师就可以实地组织他们去参观小学。社会教学活动的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很多教学辅助材料却不能直接拿到教学现场,更不能做到情景再现。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素材的积累。比如,教师可以随手带着手机,搜集周围环境中有用的事件,用来辅助教学;可以多看新闻,搜集图片或者视频,把这些材料放在课件中,供幼儿思考与讨论;还可以了解幼儿喜欢的故事,并对不同教育价值的故事进行分类收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对幼儿园教育形成有效补充,以促进幼儿思维与社会的对接,开拓幼儿的学习视野,发掘幼儿的天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展开创新设计,进而为幼儿推选出更多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此外,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与幼儿教育有着诸多的关联点,且给幼儿带来的教育和影响是显性的,因此,教师要端正教育理念,对幼儿展开适时的社会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初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10):84-87.
[2]刘莲.幼儿园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63.
[3]杨冬梅.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设置[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32-33.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领域;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346
引言
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能够给幼儿接触社会创造条件,还能够促进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增加社会认知。因此,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走形式。同时,教师也不能轻视社会活动的教育作用,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整合、创新操作,理顺活动程序,做好活动总结,从而帮助幼儿顺利建立社会认知基础。
一、对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认识与思考
在主持中原名师工程项目“以一日活动为线索的幼儿行为指导故事选编与应用研究”时,课题组成员发现,有的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时过于急躁、草率,不能用艺术的策略解决问题,导致幼儿不是在享受活动,而是在教师的驱使下完成活动。教师也在陀螺式的活动中,始终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甚至倍感疲惫和无助。进一步细化目标,形成目标模型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为此,濮阳市实验幼儿园把目标下沉到幼儿生活现场的研讨和构建中。结合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濮阳市实验幼儿园确立了幼儿行为的10个关键目标:文明、自理、友善、快乐、责任、自控、勇敢、坚持、安全、节约。
二、探索幼儿园社会领域实施新路径
(一)善于利用游戏的精妙性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
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游戏的精妙性,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欲望,使游戏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促进教学的功效,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入园前从来没有过集体生活经验,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很容易使他们对幼儿园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小朋友产生恐惧心理。为了尽快帮助幼儿消除这一恐惧心理,使他们尽快及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中,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爱上幼儿园”中,设计了“坐汽车”这个游戏,所模拟的场景与坐公交车的真实场景一模一样,比如,汽车鸣笛的声音、排队等车的行为、买票上车的举动以及下车前按门铃等。为了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我们建议这个游戏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成,让幼儿感受到与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二)创新形式,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固定形式,因此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并对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展开创新实践和探索,进而形成丰富的活动成果。同时,因为幼儿年龄太小,缺乏认知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活动准备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包括给幼儿介绍活动内容,以及学习的任务,从而鼓励幼儿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新事物展开积极探索,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此外,幼儿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参与兴趣有一定把握,这样才能提升活动设计的契合性。如,幼儿园推出的“相约春天———采摘草莓”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做好活动准备,对采摘操作的技术进行重点传授,然后再在园内做模拟操作,让幼儿建立先期采摘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公示活动地点和时间,利用多媒体介绍采摘园环境。最后,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做出提示,告知幼儿不能破坏草莓枝条,及注意采摘动作等。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实际上,诸如此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无处不在,教师需要及时对活动做出整合处理,并利用形式创新的机会作出推介,进而让幼儿顺利进入到活动环节,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力量。
(三)合理地选择教学材料
在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中,合理地选择教学材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选择的材料要能贴近幼儿的生活。
比如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活的地方,可以是幼儿的家、幼儿的学校,也可以是幼儿的家乡。这样的活动主题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教师们选择的材料可以与重要的节日活动有关,设计与重要节日相关的教学方案,比如父亲节,开展教学活动《我的爸爸》;母亲节,开展教学活动《我的媽妈》。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可根据重要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让孩子懂得要敬爱父母,尊重父母。教师选择的材料还可以是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生成的教学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内容又是幼儿当前所需要的。比如在大班下学期,在活动室里经常听到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自己还有几个月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他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着好奇,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此时教师就可以实地组织他们去参观小学。社会教学活动的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很多教学辅助材料却不能直接拿到教学现场,更不能做到情景再现。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素材的积累。比如,教师可以随手带着手机,搜集周围环境中有用的事件,用来辅助教学;可以多看新闻,搜集图片或者视频,把这些材料放在课件中,供幼儿思考与讨论;还可以了解幼儿喜欢的故事,并对不同教育价值的故事进行分类收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对幼儿园教育形成有效补充,以促进幼儿思维与社会的对接,开拓幼儿的学习视野,发掘幼儿的天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展开创新设计,进而为幼儿推选出更多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此外,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与幼儿教育有着诸多的关联点,且给幼儿带来的教育和影响是显性的,因此,教师要端正教育理念,对幼儿展开适时的社会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初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10):84-87.
[2]刘莲.幼儿园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63.
[3]杨冬梅.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设置[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