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亟须改善的紧迫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新时期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可参照性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 师资队伍 研究
  [作者简介]张萍(1974- ),女,陕西蒲城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和体育社会学。(广西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150-02
  
   高校是高层人力资源的重要培养基地和源头之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而社会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由于“扩招”导致的种种问题一起涌入高校,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由此而生。
  
  一、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的负担过大。李静波等对我国24个省48所普通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197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指出:120~150个学生配一个体育教师,即120~150∶1,而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生师比是301∶1,2002年已达399∶1,生师比指标非常高;教学班人数和教师的教学时数也明显增加,2002年体育教师的周教学时数是13.54,比1999增长了20.04%,其中最高达20学时,学生太多,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安全都构成了隐患,加之额外的课外辅导和训练,体育教师面临着很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2.科研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与其他学科教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从调查资料发现,除少数学校较好以外,多数学校的体育科研现状不佳,表现为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偏少、参加的学术会议太少、申请研究课题不容易、科研的基础条件太差和学术氛围不佳。这从深层次上制约着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的发展,而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总体不高,反过来又制约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学历结构层次较低、职称结构有所改善。体育教师学历层次低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已引起教育部和体育专家的重视。资料表明: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2.2%,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已达59%,具有博士学位的达20%。而国外的体育师资状况表明:美国大学中95%的体育教师有硕士学位。相比之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已成为学校教师群体中较低的一类。而职称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1999年,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称结构的比例是1∶7∶11∶6,2002年的比例是1∶7∶8∶5,已经逐步有所改善,但是教授太少,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仍不多。
   4.许多学校忽视国家有关体育教师工作的规定。学校对待体育教师的工作认定是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国家虽出台了相关法规,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予以法律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也对除正常教学以外的工作量做出了相关评定,但现实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体育学分偏低,教学工作量系数偏低;学校不承认教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工作量;职称评审、工作考核没有全面反映出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另外,据调查显示,多数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有很大的偏差,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忽视提高自身素质,科研能力偏低,种种问题相叠加,导致体育教师工作陷入矛盾之中。
   5.职业倦怠影响着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然而,一项调查显示,有57.9%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心情一般,有59.4%的体育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或较大,67.8%的体育教师认为自身地位较低或很低,今后选择继续当体育教师的只有14.9%。可见,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心理状态不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
  
  二、体育师资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和社会变迁,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选择职业。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变化导致的教育改革不断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加上种种不合理待遇,在体育师资队伍中便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1.师资“隐性”流失严重。据周强等统计,体育教师转项或离职的仅为4.0%,说明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岗位比较固定。但缺少竞争和相对的风险机制以及商品经济意识的存在,导致部分在岗教师将现职工作视为谋生手段而不是努力的方向,这种模糊观念已严重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才隐形流失”的非正常环境,严重影响着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高校体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2.师德建设尤显薄弱。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着商品经济变得淡漠。高校也受到影响,一些体育教师在高校的“扩招”过程中,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收取学生的额外费用,喝酒滋事、粗言秽语、参与赌博、拉帮结派等不文明的现象出现于校园。因此,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亟待加强。
   3.不注重继续教育,进取心不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研究者,应立足于本职工作,不断地提高科研素养。然而,多数教师发表论文的目的只是应付科研工作要求或晋升职称;一部分教师则满足于现有的水平与知识,不愿花时间、精力进行再学习和钻研本专业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成果、新问题;有的教师甚至忽视教学效果,课后不注重和学生进行沟通。
  
  三、新时期改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关键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和学生的交流更直接、更密切。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最有效的教育。而过硬的思想品德素质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献身体育事业的前提,这是由教师的职业道德所决定的。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必须先塑造自己。同时,在此基础上,更要重视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体育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把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其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条件之一,以促进广大体育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他们在体育教育中的责任感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2.创设良好的学校组织环境。首先,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领导者应该正确认识体育工作和教学的重要作用,尊重体育教师的地位,真正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在某些政策上,应该针对体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相对地采取一些倾斜性策略,真正为体育教师减压、减负,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学校要想满足体育教师的合理需求,关键是要引导和发展体育教师的高级精神需求(如获得尊重、成就感等),这种高级需要的满足才是对教师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因为教师虽然应该率先垂范,但是,教师首先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不可能超越现实。因此,学校要改变体育教师评价制度,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体育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培养其主人翁意识,真正使体育教师在学校中感到自身的价值,消除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3.加强对师资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首先,要鼓励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提升学位层次,更新知识和教育观念,借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师体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使高校体育教师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高校体育教研室或体育部人员的学历构成、学科专业构成、学缘构成逐步改善。其次,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多种形式和途径的短期培训,如高级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短期研讨讲习、教师进修班和社会实践等。此外,对教师在职培训,还要力争做到层次化、系列化和规范化,加大培训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4.建设好学科梯队,培养学术带头人。对一部分思想素质较高、有一定学术造诣、肯于钻研和善于团结人的中青年体育教师,要充分培养与扶持。如果不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和扶持中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其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其才能和优势,使尖子人才挑起工作的重担,成为学术带头人,那么整个师资队伍很有可能“滑坡”,甚至出现“恶性循环”。
   5.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师资整体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弱者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必须将迎合时代气息的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中来,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严明的管理措施。
   要采用竞争激励机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鼓励优秀教师早上岗、上好岗,而不尽心尽力和业绩不好的教师,则将面临低聘或不聘的结果。这种“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已经全面展开,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尚未普及,一些高校也还在探索中。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中综合能力较差的人数不少,但被解聘的却很少,这说明建立岗位竞争机制的迫切性。在具体实施中,要把职务聘任制的重点放在聘后的管理和定期考核上,要根据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规定的工作任务,对教师聘期内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实绩、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学校要依据考核结果,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择优聘任,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动态管理。同时,要妥善处理好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防止“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
   6.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培养、提高和使用,是决定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为此,在对中青年教师的教育中,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加强职业信念、师德修养、法制观念和大局观念。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要落实培养“导师”,逐步进行传、帮、带。要做出明确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在修完硕士学位课程后方可晋升讲师。当然,在对中青年教师提出这些具体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在事业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和关爱。各高校在科研活动中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在学习培养上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在学位问题上要鼓励他们去争取,在现行的奖励政策上要向青年教师倾斜,鼓励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静波,苏斌.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现状及问题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86-88.
   [2]廖祥龙,高加良.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分析[J].体育学刊,2002,9(1):95-96.
   [3]李静波,樊莲香.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的现状[J].体育学刊,2005,12(1):77-79.
   [4]王丽文.我国高校高层次教师人才凸现[N].北京青年报,2003-12-22.
   [5]王永盛,姜明.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8(1):20-23.
   [6]国务院法制局教科文卫司,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7]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93-1394.
   [8]周强,王欢,王天佩,等.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体育学刊,2002,9(1):100-103.
   [9]郭剑霞,范金凤,陈浩,等.国外提高大学教师素质举措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35-138.
其他文献
陆河县塌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与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密切相关的锡矿床,同时也是全国三个典型斑岩型锡矿之一。本文对
[摘要]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不健全、学校德育教育缺失、社会环境影响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这几个因素是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因此,社会、学校、家长要各负其责,采取有力措施改变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意识  [作者简介]苗方朔(1967- ),男,河北巨鹿人,河北工程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邯郸 056038)  [中
文章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解读了高职教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资源,“主战场”则是教师精心构建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环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自主获取、分析、加工和
[目的]提高大理市区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促进安全性行为的实施,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方法]建立综合干预的工作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服务。[结果]建立了相对稳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一些重点大学相继试行学分制,学分制与选课制、导师制等共同构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对成人教育中实行学分制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对完善学分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分制 选课制 导师制 弹性学制  [作者简介]吕炳君(1965- ),天津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继续教育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河北沧州0
对杭州市乡镇卫生院改革中的两种模式--"资产整体转让"模式和"动产卖断、不动产租赁"模式的筹资形式、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医药费用、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和
目的:在婚前健康检查中开展HIV/AIDS监测,控制HIV向一般人群传播.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3年前来妇幼保健院作婚前体检的3218名未婚或再婚者血样,用ELISA法测定HIV(1+2型)抗体
医院图书馆在加强医院科研支持功能的过程中,应重视辅助临床医疗人员选题,信息服务精品化,信息的权威性和创新性,信息人员保密意识,信息服务信誉度.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