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并不明显,缺乏强烈的参与意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及时地引导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鉴于此,本文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绘画兴趣;激发
引言
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质是在学生感悟美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创作能力。但是根据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而言,要想全面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就必须要求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制定多元化教学模式,让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对美术教学进行感悟。
1美术概念
美术泛指在一定的平面或者空间内进行创作,并且创作出具有较強可视性的作品的艺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可以体现为绘画、雕塑、建筑等,在东方文化中,美术还涉及书法艺术、篆刻艺术。本文所论述的美术主要是美术学课本中的概念,诸如绘画、雕塑等。通过美术,事物可以具有更好的表现形态,同时具有更高的艺术内涵。
2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学观念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美术一直作为副科中的副科,处于教学活动的边缘地带,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美术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美术课堂一直作为学生的“作业课堂”存在,主要表现就是学生对美术课本上的作品进行模仿,模仿完成后的课堂时间就由学生自行支配,而学生大多将课堂剩余时间用来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除了观念上的束缚之外,教学资源也成为阻碍美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部分农村地区,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能欣赏的美术作品也很有限,限制了学生的眼界。虽然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开设了乡村少年宫,但是存在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建设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乡村少年宫的设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绘画兴趣的措施
3.1通过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通常绘画形式表现为点、线、面三种,再利用各类绘画工具加以辅助,从而构成一幅美术绘画作品。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直击人心,带给欣赏者心灵上的震撼。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带给人心灵共鸣的优秀美术作品。
其中在众多教学模式中,情境教学法备受学生青睐。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拟定本次课堂教学任务是画雪花。然后在课上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要看魔术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想看”。然后教师拿出一张彩色绘画纸“同学们,我要把这张彩色绘画纸,变成一朵雪花,你们要仔细观察”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将这张彩色绘画纸剪成一朵漂亮的雪花。此时所有的学生兴趣点都集中在雪花上,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刚才剪下的这朵雪花为素材,想象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之中,突出雪花这一主题展开创作,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因此,情境教学法在于为学生烘托课堂气氛,通过动作、语言、甚至是道具、调动学生创作热情,并在美术教学之中融入更多的趣味性。
3.2激发学生绘画想象能力
美术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学科,在美术作品当中能够直接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表达作者心灵的一扇窗户。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不要漫无目的,要具有主题性,使学生能够在绘画的过程当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构图的过程当中,要细心地加强对绘画主题的理解性和分析性,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围绕主题来进行有效的创作,提高学生对画作的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导入《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节内容,教师可以先讲解故事“匹诺曹一下子到了鲸鱼的肚子里,狠狠的撞了一下……”然后提问“同学们,这个故事是什么名字?”有的同学会说是“匹诺曹进入大鲸鱼的肚子里”,也有的学生说“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打滚”,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插图,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插图你有什么想法呢?你准备画什么动物在动物的肚子里遨游呢?”,然后鼓励学生想象创作,使学生用彩色笔画出喜欢的动物,在动物肚子里进行各类活动,还可用点着的蜡烛或者是小桌子与漂流瓶进行装饰等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对学生来说枯燥而无趣,缺少审美的感知。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第五册《把人脸的特点表现出来》一课中,我用FLASH动画设计了一个跳跃于屏幕上的人脸,由于学生以往看到的人像照片都是静止的,见到如此活动的大脸顿觉新鲜,再加上每一个五官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极大地缩小与放大,学生可以任意地操作设计五官的大小与形状,他们的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个特点突兀的“大眼睛、小嘴巴”或是“小眯眼、招风耳”、“……”。这样的训练设计,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理解与想象力,让教学难点在孩子带着专注神情点击鼠标的瞬间迎刃而解。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变被动获取为主动获取,使他们积极去创造更新的作品。
3.4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同的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和学生各自兴趣爱好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案设计、剪纸、拓印、泥工等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逐渐对手工制作课产生兴趣。以《捏泥动物》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一次“动物乐园”的活动,首先,用彩泥捏草地、湖水、假山、沙盘、动物乐园等,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挂图,然后给予学生启发,让其讲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最后让其模仿画面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送到“动物乐园”中,并阐述自己捏的小动物叫什么名字,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要来动物园。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兴趣极为浓厚,表现地十分积极,捏出了小猴子、小兔子、大象、狐狸等各种类型的小动物,然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了“动物乐园”中,并写出了十分有意思的说明。如此,学生既把手工制作学会了,同时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促进美术课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兴趣是个体对客观活动或事物的一种积极倾向性态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兴趣是学习美术的一个基本动力”,小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保持长久、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创造精神得到激发,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对运用多样化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增强,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天翼.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9):43.
[2] 吴志洪.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8(75):177.
[3] 潘清梅.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文理导航(下旬),2018(07):54+56.
[4] 曾庆余.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法优化探析[J].江西教育,2018(18):92.
[5] 魏晓存.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学周刊,2018(11):170-171.
(作者单位:德惠市第一小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绘画兴趣;激发
引言
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质是在学生感悟美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创作能力。但是根据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而言,要想全面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就必须要求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制定多元化教学模式,让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对美术教学进行感悟。
1美术概念
美术泛指在一定的平面或者空间内进行创作,并且创作出具有较強可视性的作品的艺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可以体现为绘画、雕塑、建筑等,在东方文化中,美术还涉及书法艺术、篆刻艺术。本文所论述的美术主要是美术学课本中的概念,诸如绘画、雕塑等。通过美术,事物可以具有更好的表现形态,同时具有更高的艺术内涵。
2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学观念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美术一直作为副科中的副科,处于教学活动的边缘地带,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美术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美术课堂一直作为学生的“作业课堂”存在,主要表现就是学生对美术课本上的作品进行模仿,模仿完成后的课堂时间就由学生自行支配,而学生大多将课堂剩余时间用来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除了观念上的束缚之外,教学资源也成为阻碍美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部分农村地区,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能欣赏的美术作品也很有限,限制了学生的眼界。虽然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开设了乡村少年宫,但是存在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建设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乡村少年宫的设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绘画兴趣的措施
3.1通过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通常绘画形式表现为点、线、面三种,再利用各类绘画工具加以辅助,从而构成一幅美术绘画作品。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直击人心,带给欣赏者心灵上的震撼。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带给人心灵共鸣的优秀美术作品。
其中在众多教学模式中,情境教学法备受学生青睐。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拟定本次课堂教学任务是画雪花。然后在课上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要看魔术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想看”。然后教师拿出一张彩色绘画纸“同学们,我要把这张彩色绘画纸,变成一朵雪花,你们要仔细观察”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将这张彩色绘画纸剪成一朵漂亮的雪花。此时所有的学生兴趣点都集中在雪花上,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刚才剪下的这朵雪花为素材,想象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之中,突出雪花这一主题展开创作,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因此,情境教学法在于为学生烘托课堂气氛,通过动作、语言、甚至是道具、调动学生创作热情,并在美术教学之中融入更多的趣味性。
3.2激发学生绘画想象能力
美术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学科,在美术作品当中能够直接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表达作者心灵的一扇窗户。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不要漫无目的,要具有主题性,使学生能够在绘画的过程当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构图的过程当中,要细心地加强对绘画主题的理解性和分析性,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围绕主题来进行有效的创作,提高学生对画作的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导入《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节内容,教师可以先讲解故事“匹诺曹一下子到了鲸鱼的肚子里,狠狠的撞了一下……”然后提问“同学们,这个故事是什么名字?”有的同学会说是“匹诺曹进入大鲸鱼的肚子里”,也有的学生说“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打滚”,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插图,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插图你有什么想法呢?你准备画什么动物在动物的肚子里遨游呢?”,然后鼓励学生想象创作,使学生用彩色笔画出喜欢的动物,在动物肚子里进行各类活动,还可用点着的蜡烛或者是小桌子与漂流瓶进行装饰等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对学生来说枯燥而无趣,缺少审美的感知。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第五册《把人脸的特点表现出来》一课中,我用FLASH动画设计了一个跳跃于屏幕上的人脸,由于学生以往看到的人像照片都是静止的,见到如此活动的大脸顿觉新鲜,再加上每一个五官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极大地缩小与放大,学生可以任意地操作设计五官的大小与形状,他们的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个特点突兀的“大眼睛、小嘴巴”或是“小眯眼、招风耳”、“……”。这样的训练设计,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理解与想象力,让教学难点在孩子带着专注神情点击鼠标的瞬间迎刃而解。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变被动获取为主动获取,使他们积极去创造更新的作品。
3.4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同的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和学生各自兴趣爱好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案设计、剪纸、拓印、泥工等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逐渐对手工制作课产生兴趣。以《捏泥动物》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一次“动物乐园”的活动,首先,用彩泥捏草地、湖水、假山、沙盘、动物乐园等,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挂图,然后给予学生启发,让其讲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最后让其模仿画面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送到“动物乐园”中,并阐述自己捏的小动物叫什么名字,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要来动物园。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兴趣极为浓厚,表现地十分积极,捏出了小猴子、小兔子、大象、狐狸等各种类型的小动物,然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了“动物乐园”中,并写出了十分有意思的说明。如此,学生既把手工制作学会了,同时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促进美术课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兴趣是个体对客观活动或事物的一种积极倾向性态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兴趣是学习美术的一个基本动力”,小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保持长久、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创造精神得到激发,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对运用多样化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增强,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天翼.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9):43.
[2] 吴志洪.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8(75):177.
[3] 潘清梅.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文理导航(下旬),2018(07):54+56.
[4] 曾庆余.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法优化探析[J].江西教育,2018(18):92.
[5] 魏晓存.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学周刊,2018(11):170-171.
(作者单位:德惠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