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领域中的頭等大事和永恒的主题,而治理瓦斯又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实际矿井治理,对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瓦斯治理;煤矿
中图分类号:TU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146-01
引言:鹿洼煤矿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6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0.68m3/t;最大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48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1.02m3/t,为低瓦斯矿井。鹿洼煤矿装备了北京仙岛KJ66NA安全监控系统,系统运行稳定,按规定对井下各地点布置了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烟雾、风速、粉尘、设备开停、煤位、水位等各类传感器。调度机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井下瓦斯等有害气体实行实时监测监控。
一、关于瓦斯的结构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吸着状态又称结合状态,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吸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煤分子团的内部。
二、目前煤矿瓦斯抽采现状
一是难度大。煤矿是经过上亿年才演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加上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后,煤矿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瓦斯抽采工作的现状很不乐观。在我国,95%以上的煤矿都是井下开采,瓦斯含量高、煤层透气性较差,导致不能在开采前抽放瓦斯,所以传统的抽采方式并不是治理瓦斯抽放的长久之计,同时开采的后续工作往往跟不上开采的节奏,导致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是危险系数高。煤矿瓦斯危险系数高是路人皆知的,其主要危害包括:井下的空间过于狭小,煤矿瓦斯容易泄露,导致井下浓度突然上升,危害井下工作人员,甚至造成死亡;经过抽采的瓦斯比未处理过的瓦斯更容易燃烧,井下的“火星”在所难免,会致使瓦斯爆炸;井下的压力非常大,如果瓦斯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突然涌出,再结合其他物质,危险系数瞬间暴增。
三、加强矿井瓦斯治理的措施
一是加大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力度。在开展煤矿生产过程中,为有效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首要工作任务便是加大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力度。这是因为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在通风状态下,会发生降低,当其浓度下降至不可燃烧范围以内时,便可大大降低发生瓦斯事故的概率。由此可知,井下开采人员在工作时,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的一套通风系统,并以矿井中煤炭的实际开采量为依据,对矿井中的通风量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矿井维持在良好的通风状态。掘进工作面采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做到风筒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5m,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做好局部通风管理,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有效地稀释瓦斯。回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可能积聚瓦斯,采取风障引风法等措施。在工作面回风隅角设置导风风障,使一部分风流流经回风隅角,冲淡并排走瓦斯;风障要随着回采前移,并保证导风效果。
二是注重技术革新,制定应急措施。在进行矿井瓦斯治理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实践工作的进行,同时也要重视技术以及安全问题,这些都是保障瓦斯治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而言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建立预测体系,注重技术革新。瓦斯问题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于瓦斯的位置,含量等难以预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加大技术的投入,建立起有效的瓦斯预测体系,提高瓦斯的预测质量,提高瓦斯治理的效率。安装了北京仙岛KJ66NA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四采区瓦斯异常区设瓦斯检查工24小时现场跟班,对采煤工作面易积聚瓦斯的回风隅角进行重点检查,在掘进工作面迎头及回风流和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巷安装甲烷传感器,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②注重安全管理,制定应急措施。安全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井下事故的产出,因此有关煤矿企业应积极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应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以保障井下施工的安全。
三是对矿井瓦斯事故的范围展开全面控制。对于煤矿瓦斯事故,除了做好事前预防与控制外,还应在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倘若未能做好瓦斯事故的事后处理工作,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煤矿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对其健康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瓦斯事故发生时,为将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对事故的波及范围及程度进行严格控制。其一,在开展井下开采工作时,需要实时跟踪并监督工作的进度,并以井下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调整。为达到这一要求,井下工作人员就需要对有关瓦斯的防治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确保发生瓦斯事故时,能做到沉着冷静,尽快撤离事故现场,从而将瓦斯事故的危害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其二,煤矿企业应当聘请相关学者及专家对生产人员展开培训,定期进行瓦斯事故的现象模拟操练,全面锻炼并培养工作人员处理紧急危害事故的能力,进而将最大限度将煤矿瓦斯事故的波及程度与范围降至最低。
四是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投入力度。随着煤矿瓦斯治理过程难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治理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各项治理工作需求。在此种形势下,煤矿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充分引进并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加快科学、完善的瓦斯治理控制技术的建立。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应在人力、物力等安全生产因素上面加大投入力度,切不可为了促进生产及开采成本的降低而将安全生产投入进行缩减。此外,开采人员还应严格遵循煤矿体系安全标准来开展各项井下工作,通过加大先进科技的应用力度,从而促进瓦斯治理控制方法、技术以及安全生产工艺的提高。煤矿企业只有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在提高控制设备水平的基础上,将瓦斯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五是加强对煤矿瓦斯治理的监督。煤矿企业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确瓦斯治理的目的,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这关系着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决不能马虎了事,要控制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进行。在安全培训之前,一定要先对瓦斯处理的各种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确立合理的培训计划,重点要对瓦斯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总体素质,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完善。
结语
要想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就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加强管理、执行力度。要建立完整、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安全检查活动要时常进行,保证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在建立各项制度时,要结合实际,具体规范要尽量细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标准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朱红汉,刘祖飞.煤矿瓦斯治理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5(02).
[2] 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3] 钱鸣高.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15.
[关键词]瓦斯治理;煤矿
中图分类号:TU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146-01
引言:鹿洼煤矿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6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0.68m3/t;最大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48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1.02m3/t,为低瓦斯矿井。鹿洼煤矿装备了北京仙岛KJ66NA安全监控系统,系统运行稳定,按规定对井下各地点布置了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烟雾、风速、粉尘、设备开停、煤位、水位等各类传感器。调度机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井下瓦斯等有害气体实行实时监测监控。
一、关于瓦斯的结构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吸着状态又称结合状态,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吸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煤分子团的内部。
二、目前煤矿瓦斯抽采现状
一是难度大。煤矿是经过上亿年才演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加上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后,煤矿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瓦斯抽采工作的现状很不乐观。在我国,95%以上的煤矿都是井下开采,瓦斯含量高、煤层透气性较差,导致不能在开采前抽放瓦斯,所以传统的抽采方式并不是治理瓦斯抽放的长久之计,同时开采的后续工作往往跟不上开采的节奏,导致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是危险系数高。煤矿瓦斯危险系数高是路人皆知的,其主要危害包括:井下的空间过于狭小,煤矿瓦斯容易泄露,导致井下浓度突然上升,危害井下工作人员,甚至造成死亡;经过抽采的瓦斯比未处理过的瓦斯更容易燃烧,井下的“火星”在所难免,会致使瓦斯爆炸;井下的压力非常大,如果瓦斯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突然涌出,再结合其他物质,危险系数瞬间暴增。
三、加强矿井瓦斯治理的措施
一是加大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力度。在开展煤矿生产过程中,为有效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首要工作任务便是加大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力度。这是因为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在通风状态下,会发生降低,当其浓度下降至不可燃烧范围以内时,便可大大降低发生瓦斯事故的概率。由此可知,井下开采人员在工作时,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的一套通风系统,并以矿井中煤炭的实际开采量为依据,对矿井中的通风量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矿井维持在良好的通风状态。掘进工作面采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做到风筒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5m,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做好局部通风管理,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有效地稀释瓦斯。回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可能积聚瓦斯,采取风障引风法等措施。在工作面回风隅角设置导风风障,使一部分风流流经回风隅角,冲淡并排走瓦斯;风障要随着回采前移,并保证导风效果。
二是注重技术革新,制定应急措施。在进行矿井瓦斯治理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实践工作的进行,同时也要重视技术以及安全问题,这些都是保障瓦斯治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而言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建立预测体系,注重技术革新。瓦斯问题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于瓦斯的位置,含量等难以预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加大技术的投入,建立起有效的瓦斯预测体系,提高瓦斯的预测质量,提高瓦斯治理的效率。安装了北京仙岛KJ66NA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四采区瓦斯异常区设瓦斯检查工24小时现场跟班,对采煤工作面易积聚瓦斯的回风隅角进行重点检查,在掘进工作面迎头及回风流和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巷安装甲烷传感器,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②注重安全管理,制定应急措施。安全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井下事故的产出,因此有关煤矿企业应积极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应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以保障井下施工的安全。
三是对矿井瓦斯事故的范围展开全面控制。对于煤矿瓦斯事故,除了做好事前预防与控制外,还应在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倘若未能做好瓦斯事故的事后处理工作,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煤矿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对其健康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瓦斯事故发生时,为将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对事故的波及范围及程度进行严格控制。其一,在开展井下开采工作时,需要实时跟踪并监督工作的进度,并以井下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调整。为达到这一要求,井下工作人员就需要对有关瓦斯的防治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确保发生瓦斯事故时,能做到沉着冷静,尽快撤离事故现场,从而将瓦斯事故的危害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其二,煤矿企业应当聘请相关学者及专家对生产人员展开培训,定期进行瓦斯事故的现象模拟操练,全面锻炼并培养工作人员处理紧急危害事故的能力,进而将最大限度将煤矿瓦斯事故的波及程度与范围降至最低。
四是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投入力度。随着煤矿瓦斯治理过程难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治理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各项治理工作需求。在此种形势下,煤矿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充分引进并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加快科学、完善的瓦斯治理控制技术的建立。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应在人力、物力等安全生产因素上面加大投入力度,切不可为了促进生产及开采成本的降低而将安全生产投入进行缩减。此外,开采人员还应严格遵循煤矿体系安全标准来开展各项井下工作,通过加大先进科技的应用力度,从而促进瓦斯治理控制方法、技术以及安全生产工艺的提高。煤矿企业只有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在提高控制设备水平的基础上,将瓦斯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五是加强对煤矿瓦斯治理的监督。煤矿企业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确瓦斯治理的目的,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这关系着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决不能马虎了事,要控制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进行。在安全培训之前,一定要先对瓦斯处理的各种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确立合理的培训计划,重点要对瓦斯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总体素质,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完善。
结语
要想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就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加强管理、执行力度。要建立完整、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安全检查活动要时常进行,保证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在建立各项制度时,要结合实际,具体规范要尽量细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标准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朱红汉,刘祖飞.煤矿瓦斯治理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5(02).
[2] 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3] 钱鸣高.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