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垂体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6岁,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头颅MRI示鞍区占位,大体表现为实性肿瘤,镜下肿瘤由双极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席纹状或旋涡状排列,肿瘤细胞Vimentin、S-100强阳性,GFAP局灶片状阳性,TTF-1阳性,垂体激素、Syn、CgA、NF、Galectin-3、EMA、CD68、PR、Olig-2阴性.结论 垂体细胞瘤是鞍区的罕见肿瘤,属于WHO Ⅰ级,需要与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垂体腺瘤、脑膜瘤等相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06-07-2017-09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寻找预后相关最佳CUT OFF值.结果 肿瘤细胞阳性比≥30%时p53预后相关意义最显著(x2=8.174,P=0.004),p53蛋白表达阳性率约37.5% (84/224),阳性组PFS(x2=8.174,P=0.004)及O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目前能根治多种恶性血液疾病的唯一方法,同时也是自身免疫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1-2].根据供受者的关系, HSCT可分为自体和异体移植两大类.迄今为止,全世界每年有近7万例患者接受HSCT,且逐年增加[3].然而,肺部并发症仍是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占死亡原因的半数左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病原体检测技术的进步及广谱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有效减少了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性肺
目的 探讨甲状腺梭形细胞化生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例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涉及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包膜血管浸润型滤泡癌,进行染色,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预后.结果 4例中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45~67岁.临床表现:2例发现颈部包块,2例咳嗽、咳痰.肿块最大径3~8 cm.肉眼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切面灰红灰黄色,中央可见灰白区,占肿瘤的28% ~ 40%不等,可囊性变.光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呈束状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91例浆膜腔积液均制作细胞蜡块,细胞蜡块切片中发现非典型细胞、可疑恶性肿瘤细胞或典型恶性肿瘤细胞的,将进一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别细胞良恶性、识别病变细胞的组织来源,必要时行分子病理检测,指导临床靶向治疗.结果 1191例浆膜腔积液中,检出恶性肿瘤356例,肿瘤原发灶来源以肺癌为主,占56.18% (200/356);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6.80% (309/356).细胞蜡块切片诊断为Ⅰ级者710例,Ⅱ级者131例,Ⅲ